老公糖尿病能要孩子吗(老公糖尿病要孩子会遗传吗)
男性患有糖尿病影响要孩子吗?
糖尿病是给人们带来很大困扰的一种疾病,除了日常饮食上要格外注意,糖尿病的并发症更是让人们苦不堪言,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对于育龄男性而言,糖尿病还有另一个危害,那就是可能会影响男性生育。
糖尿病对男性生育的影响
1、睾丸生精障碍
糖尿病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调节,而内分泌紊乱会影响到男性睾丸的生精功能,而且过高的血糖会改变胶原蛋白的特性,这有可能会导致睾丸发生病变,进而影响生精功能。
2、性功能障碍
血糖过高会导致人体血管壁钙化以及变性,这会影响到男性阴茎的血流量,而男性阴茎供血不足时,就会出现勃起困难的问题。
3、射精障碍
血糖过高会导致神经纤维变性,而这会导致膀胱颈部以及尿道外括约肌共济失调,后果就是男性的精子逆行,所谓逆行射精就是精子没有进入女性阴道,而是逆流回到了膀胱内,这样的话,自然是无法让女性怀孕了。
4、降低精子活力
精子要保持一个旺盛的活动力需要胰岛素参与,而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缺失,这就会导致精子的活动力不足。
糖尿病患者如何“造人”
1、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男性在进入备孕之前要与自己的医生沟通,调整自己的治疗方式,可以停止口服降糖药物而改为胰岛素治疗,这样相对比较安全,具体的事宜还是要与医生商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2、进行检查
在开始备孕的时候,男性朋友最好到专科医院检查一下自己的精子状况,看看是否存在生精障碍或者是精子活力不足的问题,如果发现了问题,要及时的治疗,改善自己的精子状况,提升自己的生育力。
3、调整生活状态
吸烟喝酒熬夜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要尽量改正,这样既可以减轻糖尿病的症状,又可以帮助男性恢复生育能力。
4、放松心态
有些糖尿病患者心中有顾虑,怕自己的糖尿病会遗传给下一代,确实少部分糖尿病会遗传,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会把疾病传给孩子,所以患者们还是要尽量的放松心态,不要总是沉浸在负面的情绪当中。
男人得了糖尿病,容易不行、不育!还能嫁吗?听听医生怎么说
“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小张的男友对她体贴入微,但是她发现男友在那方面有点“不行”,男友为此特别自责。她在网上看到有人说“男人得了糖尿病不仅容易不行,还会不育”,心里惴惴不安。
考虑到两人以后的幸福生活和生孩子等问题,“不行”和不育让她难以接受。于是,她辗转到男科、内分泌科进行咨询,医生为她解答疑惑。
1.糖尿病男人容易不行?是真的吗?是的!
糖尿病确实会影响男性正常的性功能。
我们知道,在糖尿病患者体内,高血糖会引起全身的大血管、微血管以及自主神经、周围神经损伤。换句话说就是,只要身体上有血液流动的地方,都会遭到高血糖的“攻击”,因此,男性的“丁丁”也不会幸免!
高血糖会导致患者“硬不起来”——勃起功能障碍、“冲不出去”——射精延迟、“草草了事”——早泄等一系列性功能问题。
也就是说,糖尿病男人真的会容易“不行”!影响和谐的夫妻生活。
是的!
糖尿病确实会影响男性生殖激素的分泌和精子的质量。
一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缺乏了胰岛素的刺激,那么,男性糖尿病患者体内,睾酮、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雌激素等生殖激素水平就降低了。二型糖尿病患者中,睾酮偏低的情况也很多。
这些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男性精子输出以及生育能力等方面大打折扣。
此外,男性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血糖,还会通过内分泌代谢失常、增加氧化应激等途径,导致跨膜线粒体中断、损伤精子核DNA等,致使精子活力不足,跑不起来,无法与卵细胞相遇,甚至“辛勤播种但颗粒无收”——不育。
小张听完开始坐不住了,既然男人得了糖尿病会“不行”、不育,那么,这样的男人还能嫁吗?
别慌!我们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当然可以,只要做到这一点!
糖尿病并发性功能障碍的病例比较多见,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升高,20-30岁的发病率约为14.3%,大于60岁的发病率高达95.6%。
但是,并不是说,只要得了糖尿病,就一定会出现性功能下降、不育等并发症。像糖尿病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也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有,关键在于血糖水平的控制。
因此,得了糖尿病的男人,能不能嫁,关键在于他能不能严格控制血糖。
如果他对糖尿病有非常客观的认识,愿意为了你和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到以下几点:
(1)日常生活严格控制饮食;
(2)养成长期规律运动的习惯;
(3)每天定时测量血糖并留心记录;
(4)定期到医院向医生汇报病情;
将血糖长期稳稳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那么他就会和正常人一样,给你稳稳的幸福!
正所谓“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就算得了糖尿病,严格控糖一定行!
参考文献:
[1]施颖芸,孙宜,万盛,丁之德. 糖尿病对生殖系统的影响[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4,33(02):144-148.
[2] 崔仁杰,傅强,包玉倩. 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性功能及性激素水平的临床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2):1108-1111.
[3] 韦昭华. 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08):61-65.
糖尿病老公太能吃了!中医:不是嘴馋,而是几处脏腑病了
粉丝来问:老公确诊为糖尿病,医生反复提醒"管住嘴",但他还是大吃大喝,越肥越喜欢吃,劝也没有用!糖尿病人究竟是贪吃,还是另有隐情呢?读过我的文章,病人就不怕被误解了!
【1】糖尿病人为什么管不住嘴巴?
西医学认为,糖尿病是指患者身体内胰岛功能缺乏,造成胰岛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者产生自身性胰岛素抵抗,所吃食物中的葡萄糖大量进入血液,就导致血糖升高。当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两小时或者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
医生明明提醒"谨遵医嘱,严控饮食”,为什么糖尿病人还是管不住嘴巴呢?一方面,机体无法充分吸收和有效利用吃进去的葡萄糖,细胞处于半饥饿状态,身体能量不足,容易出现"吃得多、饿的快"。
另一方面,很多糖尿病人只知"谨遵医嘱,严控饮食”,却不懂营养搭配,天天青菜黄瓜,蛋白质与脂肪摄入量太少,整天火烧肚肠。一旦遇上肥甘厚味的美食,莫说病人,就是正常人也很难管住自己的嘴巴!
【2】糖尿病人不是嘴馋,而是另有隐情!
这一段很关键,读懂了才能理解后面的内容,病人或家属一定要仔细阅读,一辈子牢记!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证"范畴。清代太医吴谦编修《医宗金鉴》:消渴篇。中消:属胃,饮水多而小便短赤,且多食。此处中消,也就是脾胃所在部位。
其中,"脾"具有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的作用,而"胃"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正常情况下,我们吃的食物,经过胃气的磨化和腐熟作用后,变成食糜状并初步被胃消化,精微物质被吸收,并由脾气转输全身,为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如果脾胃功能失调,身体就无法利用好食物中的糖份,进入血液血糖就高了,进入肾脏尿糖就高了,结果身体反而“无糖”可用。
所以,糖尿病人并不是糖多了,反而是身体"缺糖"。临床上,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并不多见,反而普遍存在营养不良,消瘦无力,丢了精气神。即使偶尔"开胃"一次,也是担惊受怕,夜不能眠。待到人生的终点,还落得骨瘦如柴!
【3】如何让糖尿病人乖乖听话管住嘴呢?找准病根才是关键!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不是"拦",就是"挡",万不得已就"打"胰岛素。譬如:二甲双胍"拦住"糖吸收,磺脲类"鞭打"胰岛抓紧分泌胰岛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让糖慢点进入血液。
临床统计表明: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如果继续沉迷于这样做,糖尿病就真的难治疗了!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机早期"起于中焦",即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布,多见于糖耐量降低致2型糖尿病阶段,进一步发展"及于上下",即脾失健运,痰瘀阻络,则多见于糖尿病引起全身脏腑组织并发症阶段。
临床上,以补益络气、健脾运津的主要治疗原则,可用"人参白虎汤、生脉饮、生地四物汤"等方剂。如果糖尿病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服用汤剂,可以请医生开免煎的中药剂型,或者更方便的中成药如津力达颗粒,该药是我国《2型糖尿病权威指南》推荐的中成药,是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研制的特色方剂。
综上所述,只要找准病根,就可做到对症下药,让糖尿病患者不再遭受"身不由己"的误解了。对于整天饥肠辘辘、打不起精神的患者,该吃吃该喝喝。人是铁饭是钢,身体扛不住,治疗也就无从谈起!
看过我的文章以后,对自己的病情能有所了解,这也是我做健康科普的动力。
大家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点击下方的“问诊卡”或者私信咨询。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本文为姜兴鹏团队原创,侵权必究!欢迎大家评论留言,大家一起涨知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注明作者信息、网站信息,告知作者本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