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不控制(糖尿病不控制血糖能活多久)

康复Therapy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不控制行不行?医生:对血糖置之不理,不怕并发症吗

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是十分庞大的,相信你的身边一定会有这样的人群。

有研究显示预计在2023年,我们国家的糖尿病患者会达到5.52亿人,估计那个时候,谁的身边都充满了和血糖斗争的人。

但是最近碰到一个糖尿病患者,一个问题把我问愣住了,他问我:糖尿病的时候不控制血糖行不行?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虽然血糖高的时候,也并没有觉得特别不舒服,很多患者都是在体检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自己有血糖问题,而自己本身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但是不控制血糖,你就不怕糖尿病的并发症吗?

糖尿病对身体的损害其实是很大的,一般来说,即使短期内有明显的血糖升高,也会产生比较紧急的状况。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没有控制好的时候会出现昏迷,这有可能是糖尿病的急症,也就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此外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也是非常紧急的状况,有研究表明这种问题的病死率甚至可以高达15%。

但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不是这些急症,而是所谓的慢性并发症。

也就是在身体的很多器官慢慢损伤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康复Therapy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心血管并发症。

在糖尿病患者当中,心血管并发症致残、致死率最高的问题,而且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所有冠心病患者当中,因糖尿病并发症而出现的心血管疾病,甚至占到了将近50%。

而且在糖尿病人群当中,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死亡率也没有下降的趋势。

患有糖尿病之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升高多少呢?

有研究表明,差不多是2~3倍。

特别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可谓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脑血管疾病。

上面说了,糖尿病对心血管的损伤是很严重的,同样糖尿病性脑血管疾病也非常多见,这都是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比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以及脑血栓形成,这和糖尿病都离不开关系。

而且在糖尿病患者当中,如果出现了血压的问题,更容易发生出血性脑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脑出血。

而在糖尿病患者当中发生高血压的概率又升高了20%~60%,可谓是祸不单行。

特别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失明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糖尿病患者当中眼部的问题是非常常见的,比如角膜异常,虹膜新生血管和神经病变等。

而且在糖尿病患者当中,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患病率是非常高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疾病。

在一项研究中表明,99%的一型糖尿病患者以及60%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只要病程在20年以上,几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简单来说随着病程的增加,患有糖尿病视网络病变的人数,是越来越多的。

四、糖尿病肾病。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肾脏的问题,有国外的研究表明,需要进行透析的肾病患者,有一半以上都是糖尿病导致的。

而且在一型糖尿病患者当中,有80%的人,在10~15年内就会逐渐出现肾脏的问题。

一旦发生肾病,如果不进行干预,肾小球在短短几年之内就会出现严重的滤过障碍。

有研究表明10年之后,肾小球滤过率甚至可以下降到50%。

而在20年后,70%以上的患者都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五、糖尿病足。

听说过糖尿病患者最终选择了截肢吗?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在糖尿病患者当中,下肢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病变感染会导致远端肢体出现严重的问题。

比如脚部的溃疡,一些患者因为窗口禁止无语需要截肢才能挽救生命。

足部溃疡是患者截肢的主要因素。

甚至有研究表明,在成年人当中40%的下肢截肢都是由于糖尿病。

此外糖尿病还和骨关节疾病以及口腔疾病密切相关,很多患者都是因为机体对细菌的抵抗能力下降,所以在口腔牙龈和牙周组织发生感染之后不容易好转。

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都是很常见的问题,甚至有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控制不好,满口牙都掉光了。

总之糖尿病的问题和并发症是十分严重的,很多时候会危及正常的生命安全。

血糖要是偏高,一定要积极控制,无论是改善生活方式还是应用一些降糖药物,都不要忽视血糖的作用。

@头条健康#哆咔医生超能团##2021春节医路守护##血糖高要怎么办#

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哪个更重要?糖尿病前期都会发展为糖尿病吗

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1亿人!医生:12类高危人群,应定期测血糖

辟谣丨确诊「糖尿病」就要喝「糖」?医生:没骗人,是诊断金标准

糖尿病无声无息?医生:身体出现这4个信号,该测血糖了

糖尿病不控制,或引发这4个并发症,一个也不能忽视

今年46岁的陈女士,家住在广东省茂名市。近日,在周末与家人外出爬山时,总感觉力不从心,走了几步就感到头晕目眩,四肢乏力。爬山爬了一半就体力不济下山回家了。不过,陈女士没有在意,单纯的认为自己只是缺乏锻炼,并没有引起陈女士的过多关注。

两个月后,陈女士除了体虚乏力之外,时不时地还会感到莫名心慌,且伴有口干口渴的症状,陈女士只当是自己气血不足的缘故。于是就买了许多红枣、枸杞,准备炖个乌鸡汤给自己补补气血,并没有把身体传出来的“求救信号”当回事

又过了一个月,陈女士陪先生陆某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丈夫向她建议,每次做检查都是你陪我过来,你也查一查吧,查过之后也放心。我身体好着呢,查什么呀,还得抽血,我本来就气血不足,陈女士并不想费劲做体检。

但她丈夫表示,“既然气血不足,咱就查查到底怎么回事儿,回去开点补药,咱药食一起补,双管齐下”。陈女士觉得丈夫也是心疼自己,查一查也确实没什么坏处,就答应了丈夫的提议。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可不只是气血不足的问题了。

检测结果显示,陈女士的血糖指数高达惊人的9.6mmol/L,比多年的糖尿病患者的指数还要高,得知这个消息,陈女士一下子吓得瘫坐在地上,丈夫陆某赶紧将其扶到座椅上,连忙劝慰道,“别害怕,还好我们今天过来验血,查了出来,事情还不算太糟糕,其实糖尿病只要控制的好,没有那么可怕的,你放心配合治疗就好”。也许是丈夫的劝慰起了作用,陈女士苍白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血色。

在经过前前后后陆续两年时间的控制,陈女士感觉自己身体有所好转,并不再注射胰岛素,有时因为工作忙,熬夜加班,甚至降糖药也忘记服用。陆某曾多次提醒妻子,工作没有那么重要,可千万要注意身体。但陈女士还是将丈夫的话抛诸脑后。

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陈女士刚下班回到家,一进门,便突然感到头晕恶心,昏倒在地,丈夫连忙将妻子送到了医院,通过一系列检查,不仅糖尿病状况没有好转,还查出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女士一脸不解的询问医生,为什么自己又查出了这个什么心脏病,不是只有糖尿病吗?

原来,由于陈女士熬夜加班,没有按时按量用药,糖尿病得不到控制,还会对心、肝、脾、肺、肾等内脏器官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连眼睛也会常常感觉到视物模糊,这就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前兆。陈女士悔不当初,再也不敢马虎了,那么糖尿病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呢?

一、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四种并发症

1.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独立于冠心病、高血压之外,直接促进心脏结构或功能改变,称为糖尿病心肌病,该病的主要病因是血糖高、胰岛素作用减弱。有研究显示,正常人群中心衰的发生率为1%-4%,而糖尿病患者则高达12%

糖尿病患者存在左心室肥大、舒张功能合并或者不合并收缩功能不全,是导致其易发生心衰的重要原因。因此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心跳加快的症状

2.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对血糖控制不佳,类似于上文中的陈女士,就容易对眼部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例如晶状体、视网膜等等。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时,甚至很有可能会出现失明的现象

视网膜发生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阶段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加剧,患者会明显的感觉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甚至有的患者眼前会出现黑色的斑点,并且会跟随眼球的转动而移动位置,形状有圆形、片状、椭圆等等。其实,这也就是我们平时常常提到的飞蚊症。

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因为糖尿病患者长期体内血糖偏高,引起对肾小球的压力。肾衰竭是全身毛细血管病变的结果,肾脏衰竭属于先是毛细血管受到损伤,然后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

肾功能衰竭早期表现的症状为高血压,以及存在大量蛋白尿的状态。糖尿病患者进入肾衰竭的症状与普通肾衰症状相似,但有一个明显不同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先是出现大量蛋白尿,然后出现严重的浮肿症状

蛋白尿:以肉眼来看,像是带有泡沫的尿液,蛋白尿含量较多时,会出现小而密的泡沫,并且长时间不消散。

4.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且发病率高,治疗困难。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首先是由于下肢部位血管和神经发生病变,导致足部皮肤的感知感觉逐渐消退或者消失。其次,病变的血管使下肢供血不足,下肢免疫能力下降,进而增加了足部受到损伤的风险。

糖尿病足患者早期会表现出下肢麻木、供血不足、皮肤温度低的症状。足部或者脚趾关节受压部位出现溃疡,或者产生一系列的肢体感染。

二、总结

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广大糖友们,一定要坚持对糖尿病的长期治疗,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复诊。在生活中,吃饭要做到营养均衡,合理搭配。同时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定时锻炼,改善体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跃进,王红,宋光远.糖尿病心肌病[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0):794-796.DOI:10.3969/j.issn.1006-6187.2012.10.022.

[2]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病分会.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251-258.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7.04.004.

2型糖尿病能不能逆转,为什么有些人,不服药也能控制血糖?

提起糖尿病,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一种自身代谢紊乱性疾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只要发病了,就需要终生用药控制血糖,才能维持正常生活。但是在实际治疗中,却有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不使用药物也能控制血糖,难道他们的糖尿病可以逆转吗?

一、糖尿病产生的原因

人体的血糖依靠胰腺中的胰岛细胞产生的胰岛素来调节,所以糖尿病的病因,就是“胰岛素”出现了问题。

1、1型糖尿病:所谓1型糖尿病,指的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也就是说,人体的胰岛细胞出现了问题,不能生产胰岛素了。这时无论用什么药,都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只有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才可以。

2、2型糖尿病:所谓2型糖尿病,指的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比如人体进食过多的糖和脂肪,食物中的热量太大,胰岛细胞产生的胰岛素“供不应求”了,血糖就会升高。

其二、是人体中的组织细胞发生了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细胞们的“口粮”,但是由于熬夜、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等原因,使细胞们变得“没胃口”了,于是葡萄糖就积存在了血液之中。

二、什么样的糖尿病能逆转

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可以看出来,1型糖尿病是胰岛细胞“失灵了”,原因可能是基因缺陷或是其他疾病所致。而我们目前的医学技术,对失灵的细胞还没什么办法,所以只能不断地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来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的正常规律,使人正常的生活。所以,1型糖尿病无法逆转

而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作”出来的。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表现为过度的肥胖。他们中有很多人的身体里,胰岛素还可以分泌,但是他们要么是“吃得太多”,要么是“动得太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结果就是胰岛素“不够用了”。那想让胰岛素“够用”,让糖尿病逆转,就必须要“少吃”和“多动”了

三、肥胖的新发2型糖尿病可以逆转

华子有一个同学,体重230多斤。因为口渴尿多,去医院验了空腹血糖,结果是15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医生让他先吃二甲双胍,配合节食和运动。过了小半年后,他跟华子诉苦,他媳妇把他当兔子养,不给吃饱饭不说,还天天出去“遛他”,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虽然他嘴上说着苦,但实际效果好得惊人。他减掉了40斤体重,现在也不吃药了,测量空腹血糖都在5~6mmol/L之间,糖尿病已经逆转了。华子告诉他,饮食控制,让胰岛细胞得到了“休息”,胰岛素供需达到了平衡,增加运动量又让组织细胞恢复了“食欲”,大量消耗葡萄糖,所以他现在不用吃药,血糖也能控制好了。

不过华子发现,只有肥胖的新发2型糖尿病,经过节食和减肥之后,会产生比较明显的逆转糖尿病的结果。本身已经很瘦,以及患病较久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就很差。仍然需要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才能控制血糖。

所以说,肥胖者如果发现了血糖升高,在接受药物治疗控制血糖的同时,千万别忽视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有希望摆脱药物,逆转自己的糖尿病。

肥胖者的胰岛功能更容易受损,希望大家不要等到糖尿病找上门来再去治疗。平时就要注意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正常的体重,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治未病”的预防,要比“治已病”的治疗重要得多。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