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病例(妊娠糖尿病病例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 生完就没事?
解惑专家:曾慧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副主任医师
在各类糖尿病患者中,妊娠期糖尿病由于病程较短而常常为患者所忽略,觉得“生完孩子没事就行了”。实际上,妊娠期糖尿病除了可能会在围产期危害母婴健康和安全,对日后妈妈和孩子的健康会有远期影响。专家建议,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咨询产科医生后制定孕期管理计划,寻找专业营养师的帮助、调整饮食,加上在医生指导下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如果上述方法无法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不要害怕药物治疗,该用胰岛素时就用胰岛素。同时要自我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时定量进食,保持规律生活、愉快心情和充足睡眠。
妊娠糖尿病不可忽视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科副主任医师曾慧倩介绍,亚洲人群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发病率达到16%~17%。我国近年两孩政策全面放开后,高龄孕产妇增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有糖尿病家族史、怀孕前就肥胖、有糖耐量异常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孕妇,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据悉,大部分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例是在妊娠期首次发现的,称为“妊娠期糖尿病”,这是由于孕期分泌的激素会导致生理性的胰岛素抵抗,从而使人血糖更高。而在分娩后6周~12周血糖就会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很多女性都会认为只是小问题。
“虽然妊娠期糖尿病的病程不长,但对妈妈和宝宝都有影响。对宝宝来说,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流产以及胎盘功能不好,或造成巨大胎儿或者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血糖、黄疸机会也会增加。妈妈容易发生高血压、感染等妊娠并发症,到了孕期后期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宝宝会缺氧,需要手术助产、剖宫产、产伤的几率增加。”曾慧倩说。
曾慧倩提醒,更重要的是,妊娠期糖尿病并不是生完好了就“万事大吉”。“大约50%~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2型糖尿病,她们的小朋友患肥胖和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是普通小朋友的2~4倍。尽管妊娠期糖尿病现在没什么给你造成不舒服,可能10年、20年后,影响就出来了。”
控制不好血糖需要用药
曾慧倩指出,其实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都没有症状,主要依靠产检时的筛查发现病情,但影响是很大的。
至于怎么干预也有讲究。有的孕妇会觉得,患上糖尿病可能是因为自己吃太多糖类了,之后少吃点甜食、主食就可以。“其实主要原因不是吃甜食,而是胰岛功能不是很好,吃了甜食进去没有办法触发身体反馈性分泌胰岛素的机制。”曾慧倩表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专业的营养指导,达到既能控制血糖也能保障胎儿的营养需求的平衡,营养科医生会根据能量换算、食物配比,给出细致到分几餐吃、东西怎么煮的指导,单纯靠自己减某一类食物很难达到这一平衡。
由于孕期需要保证一定的能量供给,因此当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不能达到理想的血糖水平时,就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很多患者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宁愿吃少一点都不愿意用药,但这样有可能会使宝宝得不到足够营养,导致生长受限。实际上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在孕期使用是安全的。”曾慧倩说。
她提醒,一旦妊娠期糖尿病这个诊断成立了,就会伴随整个孕期,“并不是血糖正常,就是妊娠期糖尿病好了,只是说控制得比较好,仍然需要持续地监测、随访。随着孕周增大,胰岛素生理抵抗在怀孕八九个月时达到高峰,那个时候的血糖是最难控制的。”(全媒体记者伍仞通讯员李雯)
合并乙肝糖尿病,20年8次胎停育…40岁的她,终于圆了“母亲梦”
-“腿上的针眼好了吗?”医生问。
-“好了。当时好吓人哦,肿得皮都亮了,双腿都紫紫的。”吴梅(化名)说。
那段求子经历,是吴梅难忘的回忆:20年,她经历8次胎停育,自身又患乙肝、糖尿病。在她40岁这一年,第九次怀胎,产下了一个健康的“猪宝宝”,这可以说是医学的奇迹。
吴梅的孩子
6月11日,为她治疗的主诊医生徐正会来到她家中随访,小宝宝5个月多,已经10多斤了,十分可爱,乖乖地躺在吴梅的臂弯里。
“不哭闹,很好带,白天如果不睡,晚上一觉睡到大天亮!”在一旁的奶奶说。“虽然过程太难了,也花了不少钱,但是有她,一切都值得了。”看着怀里的宝贝,吴梅说。
为实现当母亲的愿望
吴梅付出了很多
在这背后
是专业的医生团队为她“负重前行”
乙肝、糖尿病、反复流产、高龄
2001年,20岁的吴梅婚后,顺利怀上了第一个宝宝,但夫妻俩还没开心多久,孩子就意外流产。本以为只是一个小插曲,让小两口没想到的是,这竟是一个痛苦的开始。
2001年,孕3月 有胎心后胎停育清宫;
2002年,孕3月 无胎心胎停清宫;
2004年,孕3月 无胎心胎停育清宫;
2005年,孕3月 胎停清宫;
2010年,B超提示“葡萄胎”清宫;
2013年,孕5月 B超提示“疑胎儿淋巴水囊瘤伴全身水肿”引产;
2014年,孕2月 无胎心胎停清宫;
2016年,无胎心胎停清宫......
近二十年里,吴梅夫妻跑遍了西南各大医院,拜访了无数医生,听到亲戚朋友说哪家医院好,无论多远夫妻俩都赶过去看,听说哪种药物有效,也都尝试。
然而,努力却换不来令人高兴的结果:直到去年,夫妻二人始终没能要上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一度想要放弃……
一次偶然的机会,吴梅来到来到成都医学院附属不孕不育医院陈建明精准保胎西南中心。检查发现,她因反复流产,存在清宫后难治性宫腔黏连、薄型子宫内膜的问题,经过治疗,她第九次怀孕了。
精准保胎见成效:保胎之路步步惊心,医生步步为营
吴梅的情况很复杂,很糟糕。除了高龄孕妇之外,怀孕期间妊娠期糖尿病,产科抗磷脂综合征,抗凝抗免疫治疗后活动性肝炎的复发,随时可能爆发的“妊娠期重症肝炎”危及生命,哪一条路对她来讲都是万般艰难。陈建明精准保胎西南中心主任马上集结骨干医生,为其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患者的心愿。
我们都知道,肝功能是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有解毒的功能,吴梅身患内科疾病,每天都需要服药控制病情,这无疑会给肝脏造成更大的负担,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妊娠期爆发性肝炎,可直接威胁妈妈和胎儿的生命。
此外,吴梅是胎停育患者,第九次受孕,就更需要精准有效的保胎手段,这就离不开服药。
肝脏是否能承受?如何避免出现爆发性肝炎?若出现爆发性肝炎要怎么应对?
陈建明精准保胎西南中心团队多次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为吴梅制定保胎方案
“像吴梅这样经历过8次胎停的病人,需要全孕期保胎,我们会帮她进行全孕期监控”,徐正会医生说。
在孕期,医院多次组织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肝病科、微创外科、内科、产科多学科会诊,并且请到了陈建明保胎团队为吴梅会诊,讨论治疗方案,全力保障母子平安。
2019年8月,徐正会医生与陈建明保胎团队陈建明主任为吴梅会诊
2019年12月,全国复发性流产热点聚焦于精准保胎全国巡讲成都站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学科专家在会上对吴梅的病情进行多次会诊,由于在孕晚期,吴梅肝病加重,专家一致认为,考虑到母亲的安全,建议吴梅停药停育,终止妊娠。
2019年12月,在全国复发性流产热点聚焦与精准保胎成都站学术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为吴梅会诊
但吴梅深知这孩子来之不易,想要留下孩子的意愿非常强烈,所以不愿意停药,“如果再错过这次机会,也许这辈子都无法再实现当妈妈的愿望了”。最终,在吴梅的坚持下,全国多学科顶级专家共同保驾护航,为吴梅提供了一份成功的保胎方案:
保肝 保胎;控糖 调节免疫,多管齐下,治疗坚持“有效但不过度”的原则。
从结果来看,胎儿身体健康,母亲妊娠过程中未发生爆发性肝炎和其他意外,是医生精准判断的结果。
在陈建明精准保胎西南中心的医生办公室,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医生的档案柜里一摞摞的都是患者的病例,不同于一般的病例,每一沓病例都很厚,“你看,这都是患者求医无门,走了很多弯路,做了很多治疗和检查留下来的病例。”医生介绍。
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来说,求医之路太难了:
▍第一难是观念:
“流产是自然选择,是优胜劣汰”,这样的说法你应该也听过。实际上,这完全是误区!
现代医学早已证明:50%的流产与胚胎发育有关,这是人为无法干预的,而另外50%的流产,是母体原因导致的,完全可以通过精准干预避免发生。该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徐正会医生说,若是母体原因导致的反复流产,经过精准治疗,其孕育成功率可以高达90%。
▍第二难是治疗:
复发性流产属小病种。虽然病种小,但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却很复杂,需要多科诊疗,患者在求诊的过程中需要几个科室来回跑,这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困扰。
在这些情况下,复发性流产患者选择专科就诊就很有必要了。在专科医院,有专业的专家团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既精准诊治,又不过度医疗;针对复发性流产,各种检查一应俱全,患者无需几个科室来回跑,从而提高就诊效率,少走冤枉路。陈建明精准保胎西南中心就落户于成都医学院附属不孕不育医院。
中心由中国“精准保胎”理论创始人、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陈建明教授领衔,集结包括陈建明、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宋朝晖教授 、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万丽琴教授等资深专家,基于临床、检验、超声、免疫等多学科的会诊团队,围绕习惯性流产、胎停育、不孕不育、优生优育、反复试管失败、各种不良妊娠病因筛查,根据病因提供精准综合保胎治疗。
本周五周六(6月19 日、6月20日)
陈建明教授将来到成都
针对复发性流产、胎停育患者
进行专家会诊
如果您正在被复发性流产困扰
如果您在孕育之路上走得并不顺利
如果您求医无门
这一次,您的困扰或许能够得到解决
报名咨询电话:028-88189999
从糖尿病前期恢复到血糖正常,忙于工作带娃的她做到了
Cher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宝妈,31岁,身高1.63米,体重60公斤,BMI22.5。孕期曾患妊娠糖尿病,现在孩子两岁,餐后血糖还是很高,工作原因在外应酬吃饭比较多,下班回家一心陪娃,没有精力认真安排自己的饮食,所以日常饮食不太健康,平常也不爱运动。
她经常是早餐简单糊弄一口,因为每天早晨要照顾孩子,又赶着上班,自己的食物就比较单一,很少吃蔬菜,有时候甚至直接用全主食凑合一餐,一碗宽粉是一份早餐,一袋面包也是她的一份早餐。爱娃胜过爱自己,宝妈们都懂得。
午餐在单位一般是外卖盖饭,对我们上班族来说,大部分人都只能选择重油重盐搭配不均衡的外卖和食堂餐。
晚餐和周末时间充裕一些,但也常常把握不好食物搭配,特别是主食总选不好,血糖稍理想的时候主食就吃一碗白米饭;发现血糖高了又啥也不敢吃了,一碗粥把自己打发了。
现在孩子已经两岁了,但是血糖一直还是控制不好,空腹血糖5nmol/L左右,但是餐后血糖还在7nmol/L到9nmol/L的范围,处于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减低的状态。
这次来参加血糖管理体验营,Cher下决心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血糖,懂得爱自己的妈妈才能更好的爱孩子,所以她下定决心克服万难,要认真按食谱吃饭。现在体验营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月,她确实每天认真按食谱吃饭。看看她近半个月的伙食吧,健康营养又利于控糖,真的很不错。
当然,控糖食谱最重要的是有控糖效果,Cher的血糖正在稳步回归正常,从刚入营时的空腹血糖5nmol/L左右,餐后血糖7nmol/L到9nmol/L,半个月时间现在空腹4.8nmol/L,餐后6.9nmol/L。体验营的半个月时间里,空腹和三餐后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内,只有1月4号的空腹7.0nmol/L是偏高的,其实那一次是开营第一天,还没开始吃食谱呢。
Cher对自己的血糖管理效果特别满意,让她开心的不仅是血糖值回到正常,而且通过21天体验营,她已经慢慢掌握控糖饮食的搭配技巧,每餐都需要选择哪几类食物,各种食物大概吃多少。他说特别喜欢我们精挑细选的分餐盘,觉得分餐盘太实用了,轻松就能知道每餐吃多少,不会少吃或多吃;还觉得食谱里的杂粮饭也很好吃……
有种血糖回归正常,全世界都变美好的感觉。
她悄悄告诉我,在刚来参加21天血糖管理体验营期的时候,自己是下定决心要克服万难的,进了体验营才知道,哪有万难,21天餐餐有精心设计好的食谱,食材按着采购清单去买就好了,再也不用为早餐吃什么?午餐吃什么?晚餐是吃什么发愁?每天省了这灵魂三问,太省心了,不知道有多轻松。
体验营里,还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厨艺指导,不会做的菜肴,不会做的主食,老师都在线指导,有学员把这部分内容称作美女厨艺老师在线“手把手”陪你做饭,所以厨艺不知不觉都轻松提升了。
Cher是个美食爱好者,参加体验营后,美食还是要吃的,不过吃之前先到群里找营养师一起挑选,满足口福也要保证健康。零食怎么选?麦片怎么选?奶酪可不可以吃……,这样的问题随时在群里问。
体验营里除了有专业营养师及时在线指导,还有其他认真管理血糖的伙伴们,同伴的鼓励督促让人舒服但又非常有力量,大家互相陪伴血糖管理也变得轻松温暖有趣。
有一次Cher喝了一杯同事请的奶茶,刚在群里汇报完,小伙伴们按耐不住一起来帮她出谋划策,喝了怎么样?不喝怎么样?以后要不要喝?下次要怎么拒绝?我相信经过这样的讨论,下一次再遇到有人请吃甜食的时候,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会一个让自己舒服的选择了。 这种自主的调整、主动的选择往往更容易持续,甚至不用刻意坚持。
Cher说如果自己能在孕期就找到我们该多好。其实我想说,血糖管控的最佳时间是当下,过去已经过去,现在开始就是最好的。
21天血糖管理服务体验营,这里有反复打磨的21天控糖食谱,有专业营养师全方位的陪伴督促,还有同样认真管理血糖的的伙伴,也希望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温暖陪伴和及时督导,帮助更多的人管理好血糖。像Cher这样的案例很多很多,正是这些朋友的变化让我们更有动力来用心做好这个体验营,管理血糖我们一起努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