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分几型(糖尿病分几型?最严重是哪一型)
- 1、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糖尿病人吃水果要注意什么……权威解答来啦!
- 2、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糖尿病人吃水果要注意什么……权威解答来啦!
- 3、糖尿病到底分几种?一型二型还有14种mody?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糖尿病人吃水果要注意什么……权威解答来啦!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患者要注意什么?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了自身的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是由于多种不良因素引起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而导致疾病。通常发生在成年期,尤其是中老年人群。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依赖胰岛素,2型糖尿病主要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药物和胰岛素来治疗。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律的胰岛素注射,定期监测血糖和酮体水平,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保持血糖在合适范围。饮食上,注意补充水分,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同时保持规律适度运动。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要坚持按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定期复查血糖,调整药物剂量,同时避免低血糖。饮食上控制总热量摄入,补充水分,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同时要定期检查眼底、肾功能、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有哪些注意事项?
两餐之间适量进食水果,以低升糖指数(简称GI)水果为宜。
即使是低糖水果,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注意食用的量。
夏季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
适度运动,但避开高温时段。
文字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编辑:陈秀超 王成凤
来源: 健康中国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糖尿病人吃水果要注意什么……权威解答来啦!
来源:健康中国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患者要注意什么?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郭立新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了自身的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功能异常引发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是由于多种不良因素引起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而导致疾病。通常发生在成年期,尤其是中老年人群。
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依赖胰岛素,2型糖尿病主要通过生活方式改变、药物和胰岛素来治疗。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律的胰岛素注射,定期监测血糖和酮体水平,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保持血糖在合适范围。饮食上,注意补充水分,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同时保持规律适度运动。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要坚持按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定期复查血糖,调整药物剂量,同时避免低血糖。饮食上控制总热量摄入,补充水分,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同时要定期检查眼底、肾功能、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有哪些注意事项?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郭立新
两餐之间适量进食水果,以低升糖指数(简称GI)水果为宜。
即使是低糖水果,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注意食用的量。
夏季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
适度运动,但避开高温时段。
文字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视频剪辑:王珺珂
糖尿病到底分几种?一型二型还有14种mody?
一般认为的糖尿病主要分两种,一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因素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二型糖尿病,一般3-40岁起病,且往往伴有肥胖。高脂血症, 脂肪肝等代谢问题。
但是其实还有相对多见的一种情况,叫mody!
啥是mody呢?中文名叫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其实是一种基因缺陷。然后分型比较细,总共有14种。先上图。
这张图已经足够解答大部分问题。相关细节和重点,我用大白话给大家翻译几种典型情况。
一、HNF4A‐MODY(MODY1)是由于编码肝细胞核因子 4α 蛋白的 HNF4A基因突变所致[8]。HNF4A 基因突变导致胰岛 β 细胞受葡萄糖刺激后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且这种分泌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性加重。患者常常在青春期或儿童期已出现高血糖,虽然磺脲类药物治疗的初始效果良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胰岛素分泌缺陷的进展,患者最终往往需要胰岛素治疗。HNF4A‐MODY 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发生微血管病变的风险与普通T2DM类似。HNF4A‐MODY的临床特点如下:1.胎儿或新生儿存在过度胰岛素分泌,新生儿可出现一过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至少50%以上的患者出生时为巨大儿。2.患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一般没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3.患者在起病早期对磺脲类药物较敏感,小剂量的磺脲类药物可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翻译一下。就是说,mody1型,是因为基因缺陷导致胰岛素β细胞分泌相对减少。重点来了,这就是,单纯因为基因缺陷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分泌量不足以满足身体需求),而大大不同于,常见二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因为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持续性胰岛素抵抗,进而发展成为糖尿病。所以mody1型,并没有代谢病和胰岛素抵抗现象。
这里可以介绍一种降糖药物了磺脲类。机制也很简单,磺脲类药物改善高血糖的机制包括:①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包括依赖KATP通道和不依赖KATP通道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②部分胰岛素增敏作用。人体葡萄糖钳夹试验表明,磺脲类药物可使外周葡萄糖利用率增加10%~52%(平均29%)。
这真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mody1型,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受限。磺脲类,专门刺激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这件事自然也就解决了。
GCK‐MODY(MODY2)由于编码葡萄糖激酶的 GCK 基因突变所致。葡萄糖激酶主要功能是将葡萄糖磷酸化为葡萄糖‐6‐磷酸,并充当胰岛 β 细胞的葡萄糖感受器,该酶的缺陷会导致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阈值升高。GCK‐MODY的临床特点如下:1.患者的高血糖通常稳定且轻微,主要表现为轻度空腹高血糖(5.7~8.3 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轻度升高(5.7%~7.6%)。2.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差。3. 患者患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非常低。
这个也非常有意思。基因缺陷缺陷会导致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阈值升高。也就是说,天生的胰岛素抵抗啊!阈值升高了,但是这个所谓的胰岛素抵抗又不同于常规的胰岛素抵抗,常规胰岛素抵抗其实就是身体对胰岛素需求过大。mody2呢?没有肥胖,没有高脂血症,没有脂肪肝,没有任何代谢问题,身体消瘦,仅仅只是胰岛素对血糖没有这么敏感了而已。治疗方式那就更简单了,因为不是mody1的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所以只需要低碳饮食就足够解决这个问题了。我们换个思路想一想,这种情况,不就是完美符合低碳饮食下的生理性胰岛素抵抗的表现嘛?!这也就是说,在原始时代低碳饮食情况下,所谓的mody2型糖尿病根本就不表征了。
HNF1A‐MODY(MODY3)由于编码肝细胞核因子 1α 蛋白的 HNF1A 基因突变所致,是白种人中最常见的 MODY 亚型。HNF1A 蛋白是 β 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的弱反式激活因子,HNF1A 基因突变可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和 HNF4A‐MODY 类似,HNF1A‐MODY 患者没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部分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明确 HNF1A基因存在突变后成功转换为磺脲类药物单药治疗。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会随着病程逐 渐 加 重 ,因 此 最 终 往 往 需 要 胰 岛 素 治 疗。HNF1A‐MODY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比例较高。
HNF1A‐MODY的临床特点如下:1. 由于 HNF1A蛋白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钠‐葡 萄 糖 协 同 转 运 蛋 白 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基因的表达,HNF1A 基因突变可导致肾糖阈降低,出现尿糖阳性,类似于临床上使用SGLT2抑制剂,在未发病的基因突变携带者中也可检测到葡萄糖负荷引起的糖尿。2.患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一般没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常被误诊为T1DM。3.对磺脲类药物比较敏感,降糖效果优于二甲双胍,治疗T2DM的标准剂量磺脲类药物偶可诱发低血糖。
mody3。跟mody1其实蛮像的,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一般没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还是胰岛素分泌不足的问题,而且治疗也可以直接参考mody1。磺脲类就直接解决问题了。
MODY的定义,临床筛查应重点关注发病年龄<25岁、自身抗体阴性、胰岛功能尚存、不伴有代谢紊乱、同时父母中有一方受累的患者。随着对MODY各个亚型的深入研究,发现某些类型还具有一些额外的特征(表 1)。因此,当临床上遇到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以下特征时,需考虑到 MODY 的可能性。1.家族成员中有多人确诊糖尿病,并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学特征。2. 新生儿糖尿病或新生儿低血糖的个人史或家族史。3.早发糖尿病(起病年龄<35岁,<25岁时可能性更大)。4. 具有不同于 T1DM 的临床特点,即确诊时T1DM 相关自身抗体均阴性;治疗所需要的胰岛素剂量较小;诊断为“T1DM”3~5 年后仍能够产生胰岛 素( 血 糖 >4 mmol/L 时 ,C 肽 >0.6 ng/ml 或200 pmol/L);停用胰岛素不会发生酮症。5.具有不同于T2DM的临床特征,即45岁之前起病且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腰围正常或偏低;甘油三酯正常或偏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或升高。6.轻度、持续的、无进展的空腹高血糖,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7.对磺脲类药物过于敏感。8.影像学提示胰腺发育或形态学异常。9.具有胰腺以外的综合征样临床表现(如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合并神经、精神系统异常等)。
以上是mody筛查的专业定义,阅读起来并不够友好,咱继续,结合1.2型糖尿病,来翻译一下。
如果是一型糖尿病。是因为自身免疫性因素起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标志性的一点就是胰岛素自身抗体是阳性的。真是这种情况,前期该上胰岛素还是上吧。
如果是二型糖尿病呢?那就更多是因为长期胰岛素抵抗(自身对胰岛素需求量过大)导致的胰岛素相对不足(其实这个时候胰岛素功能依旧很好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必然都伴随有高脂血症(所有代谢病的基础),脂肪肝(高脂血症的结果),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的结果),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所以这种情况下。积极生活方式干预,低碳 轻断食其实是最有效的也是预后最好的。
那么mody呢?跟一型糖尿病类似的是也是起病年龄早,而且一般体质消瘦,甚至也存在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但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胰岛素自身抗体是否是阳性的,因为一型糖尿病就是自身免疫性问题导致的。那区别于二型糖尿病呢?刚刚也说的很清楚了,mody和二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完全不同。二型糖尿病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表征而已,而不是真的胰岛素本身有问题。mody,确切就是因为基因问题(有明确家族史)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所以对症下药,直接磺脲类刺激胰岛素分泌,自然就搞定了。
所以,如果年轻发病,发现空腹血糖偏高。并不一定就是二型糖尿病了。首先要看自己有没有代谢问题。主要是体脂率(肥胖),甘油三酯,脂肪肝水平。如果这三点都是正常的,那往往不是二型糖尿病。这个时候就需要查一下胰岛素自身抗体。也是阴性的话,那就可以排除一型糖尿病。那么,mody对于低碳饮食也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在原始社会mody2型完全不表征,也就是说,这就是个正常人。必要情况下,选择基础磺脲类刺激胰岛素分泌量,也就基本解决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