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运动后血糖升高(糖尿病运动后血糖升高怎么办)
糖尿病朋友的疑惑:我锻炼了,怎么血糖还比锻炼前升高了呢?
运动和饮食一样是糖尿病人控制血糖的基础,在应用药物控制血糖之前,通常要先进行控制饮食和坚持锻炼,如果严格的控制饮食和身体锻炼不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那就要配合药物来控制血糖。这是历次修订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所首先提出的。
因此专业的糖尿病治疗医生在给患者讲治疗方案的时候,经常给患者进行健康状况的评估,除了会给出合适的饮食方案,还要来确定一下他到底适合哪种形式的锻炼。
有的人会认为,我只要活动就可以了,运动不就会降糖吗?
确实如此,运动会降血糖,但是运动还是会升高血糖。这可能是很多糖尿病朋友所不知道的,因为经常会有糖尿病朋友向我咨询,我锻炼了,怎么血糖还比锻炼前升高了呢?
是的,如果进行血糖的动态检测,经常会发现某些运动形式,某些糖尿病人在运动后血糖升高的比较明显,由此造成了血糖的波动,而长期的血糖波动会导致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出现的,那么这种适得其反的运动反而不如不进行的好。
因此由专业的糖尿病医生或者运动指导师进行糖尿病人健康状况的评估,选择合适的锻炼形式非常重要。
糖尿病医生经常会建议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呢,要适当地增加运动,运动对糖患者来说能够增强体力,改善心肺功能,能够降糖、降压、降脂,
但是说起运动形式呢,是多种多样的,患者的个体情况也不一样,有的人年轻,有的人老,有的人身体基础好,有的要差一些,有的有并发症,有的没有并发症。因此在建议糖尿病人锻炼之前,一定要先评估一下他到底适合不适合运动,适合那种运动,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你建议他去做剧烈运动,他也做不来。从不锻炼的人,你要求他每天跑5公里,这也不现实。
因此评估是必要的,对于那些有严重并发症的,年龄太大的,不要做高强度运动,散散步就可以了。20多岁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平时生活方式也不是很好,那么对他来说,运动的形式就非常多。因为他年轻嘛,没有并发症,就可以循序渐进地逐渐增加运动强度,甚至每天都要有一定时间的无氧运动来进行增肌训练。
因此对于运动我们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首先要选择有氧运动,中老年人可以散步、快步走、游泳、太极拳等。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无论是糖尿病人还是非糖尿病人,需要坚持这样的无氧运动。
一般来说,无氧运动坚持30分钟以上,人体就开始动员和消化脂肪,对减肥和控制血糖都有好处。
但是如果进行剧烈运动,如拳击、篮球比赛、100米跨栏比赛等等特别剧烈的运动,因为人体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紧张时体内的激素如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等就会在短期内大量的增加,这些激素是升糖激素对血糖有升高作用,因此剧烈的运动会升高血糖。
综上所述:
糖尿病人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非常重要,要由专业的糖尿病医生或者运动师进行专业的评估,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推荐糖尿病人,每周可以运动150分钟以上,建议每天锻炼30分钟,餐后半小时或者1小时后锻炼,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定时间的增肌训练来达到减重增肌的目的。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糖友运动后血糖不降反升?可能是陷入了误区,别让错误运动伤了身
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生命在于运动。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更是如此,适当的运动与饮食调理是糖尿病人缓解自己病情的必要手段,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许多糖尿病人甚至无需吃药,只需要通过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便能将血糖控制在满意范围内。
运动不仅有利于降低体重,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最关键是能够降低血糖,运动降低血糖的原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另一方面提高肌肉对于胰岛素的敏感度,这两个方面都有助于血糖的降低。因此,大部分糖尿病人都会经常进行运动。
但是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一个反常现象就是,有的人运动后血糖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案例:王大爷体型偏胖,40多岁的时候查出了糖尿病,但是通过饮食和运动以及口服药等,血糖一直保持的还可以。年轻时能够跑动的时候每天会慢跑一个小时左右,现在也会经常在小区里面散散步,做一做健身操,运动量也不是很小,但是大爷一直有一个疑惑,运动不是降血糖吗,为什么有时候运动后血糖不降反升呢,这种情况对身体会不会有很大危害?
这其实说明一个问题,有的人陷入了运动的误区,就是认为但凡运动都能够降低血糖,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运动治疗包括五个方面,运动的方式、运动的强度、运动的时间、运动的次数以及运动的时机。也就是说,不是运动了就一定会对身体有益,有时候反而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运动后血糖不降反升可能是因为这些原因:
一、运动过于剧烈
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无氧运动通常比较剧烈,比如短跑、举重、拔河等等,而有氧运动则是比较舒缓的,如散步、快走、游泳、跳健身操等。有氧运动能够消耗身体脂肪,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降低血糖。而剧烈的无氧运动对身体的刺激性比较大,从而导致肾上腺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等,胰岛素抵抗加重,反而会让血糖升高,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二、运动量过大
运动量过大出现了低血糖之后的反跳性高血糖,简单来说就是长时间运动或者是没有及时加餐,由于体能以及身体内的葡萄糖原被消耗的比较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此时身体为了调节低血糖,会分泌出升血糖激素,从而导致低血糖之后出现高血糖的情况。
如果怀疑是该种情况引起的运动后血糖升高,那么建议减少一些运动时间,然后进行血糖监控,从而进行确认。另外也可以采取加餐的方式,避免发生低血糖情况。
糖尿病朋友正确运动要坚持的两个原则:
总之,运动是有益处的,但是运动不当则恰好相反,因此对于糖尿病朋友来说,在运动前先做好身体评估看自己是否适合运动以及适合哪种运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另外要坚持定量和定时的原则,定时也就是选择固定的时间,比如餐后1个小时是糖尿病朋友开始运动的最好时间,此时运动不易导致低血糖,而且对降低血糖作用很大。定量也就是运动的量也最好固定一下,比如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次运动在30分钟左右即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适当调整运动量,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运动后血糖反而升高?这四个原因在“使坏”
河青新闻网讯 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五架马车之一,长期规律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血糖,但有些糖友运动后,血糖却不降反升。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糖尿病-运动医学科专家何思远、高海娜表示,这是因为运动过程中的四个原因在“使坏”,糖友运动时要注意这些关键细节。这些细节可能导致血糖不降反升运动强度过大:在进行无氧运动和极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时,心率会明显超过靶心率,即有效而安全的运动心率。从而使身体分泌大量可以升高血糖的激素,血糖升高严重时可能会诱发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这种情况对糖尿病患者是很危险的。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长时间连续运动之后,由于机体的葡萄糖及糖原被大量消耗,会发生低血糖,之后身体开始代偿性分泌升血糖激素,从而使血糖反跳性升高。有的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在大腿注射胰岛素,这样会加速胰岛素吸收,容易出现低血糖,从而造成反跳性高血糖。运动前饮食用药不当: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预防运动带来的低血糖,会在运动前、运动中摄入碳水化合物,甚至刻意减少或停用降糖药物,碳水摄入量不正确、盲目减药都会导致运动后血糖升高。温暖潮湿的环境:有观点认为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训练或竞赛也会使血糖浓度升高,温暖潮湿的环境可能使循环中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过度增加。但这一观点有待进一步证实。这样合理运动才降糖因人而异: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都不相同,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运动。因此糖友们在开始运动之前,应先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自己的个性化“运动处方”。肥胖患者应当以较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快步行走、高尔夫球、钓鱼、擦窗等,并在有氧运动的同时定期进行抗阻训练;而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较多,可以选择中低等程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跳舞、排球、羽毛球、骑车等。循序渐进:运动应循序渐进,初始阶段时间可以稍短,以10~15分钟为宜,随着身体对运动的适应,可以逐渐延长时间,增加运动强度。量力而行:糖尿病患者运动量要讲究适宜,运动后稍有出汗,并感觉轻松愉快,稍有乏力。要避免出现大量出汗、胸闷气短,运动强度过大不仅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反而可能引起心脑血管等疾病。持之以恒:研究表明,运动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规律持久的运动,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降低,规律运动8周以上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监测血糖:运动之前一定要监测血糖,若血糖<5.6mmol/L,应避免剧烈运动,适量进食,调整降糖药物剂量。运动前最好将胰岛素注射在腹部,不在肢体活动部位注射。胰岛素泵使用者不宜做剧烈、较大幅度的运动,较好的运动方式为散步和做四肢关节的轻柔动作。文/河青新闻网记者王珊河青新闻网编辑蒋常林|频道主编陈雪|频道监制贾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