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亚麻籽能治糖尿病吗(亚麻籽对糖尿病有没有好处)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亚麻籽——糖尿病人的新宠

导读

亚麻籽是亚麻的种子,是药食两用的食材。研究表明,经常食用亚麻籽可以改善便秘,降低胆固醇水平,控制血糖,预防因炎症引起的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肥胖、老年痴呆症以及关节炎。那么,亚麻籽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ω-3系脂肪酸的良好来源

亚麻籽是世界上ω-3系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植物,食用亚麻籽可大大平衡体内脂肪酸比例。

众所周知,海藻和海洋鱼类富含ω-3系脂肪酸,如我们最常常听到的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作为一种油料作物,亚麻籽所含ω-3系脂肪酸为67%,可与鱼油媲美,而且脂肪酸配比理想:饱和脂肪的含量仅为4%,单不饱和脂肪酸(即橄榄油中的主要成分)的含量为10%,80%的脂肪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实乃ω-3系脂肪酸最丰富的植物资源。另外,亚麻籽富含α-亚麻酸(人体必须脂肪酸)在10%以上,是α-亚麻酸的重要来源。

ω-3系脂肪酸,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部分,担负着细胞的“守门人”职责——控制着进出细胞的物质,在细胞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都能转换成激素类物质,如类花生酸,ω-3脂肪酸代谢生成具有消炎作用的类花生酸。ω-6脂肪酸代谢生成具有促炎作用的类花生酸。这些对糖尿病病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日常饮食中常见的植物油,像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无一例外都是ω-6系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较高,在50%~80%之间。为了身体健康和良好状态,这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ω-3系脂肪酸和ω-6系脂肪酸比例合理时,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才能发挥正常;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就会出现障碍。

如果过多食用富含ω-6系脂肪酸的饮食,因ω-6系脂肪酸能够促进炎症发生,细胞活动就会引起炎症、慢性炎症并最终发展为炎性疾病,如冠心病、中风、动脉粥样硬化和关节炎……,这些也是糖尿病病人预防的首要任务。而ω-3脂肪酸具有消炎作用,能够维持ω-6脂肪酸在身体内的平衡。

如果说吃鱼可以增加ω-3脂肪酸,那么每天一把炒熟的亚麻籽,从中可摄入足量且比例适宜的ω-3脂肪酸,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对于中国居民来说,食用亚麻籽是提高ω-3系脂肪酸及α-亚麻酸摄入量的上好途径。

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亚麻籽是可溶性、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来自加拿大的分析显示,膳食纤维占整个亚麻籽重量的28%,可溶性纤维占1/3。纤维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扮演必要的角色,同时摄取足够的纤维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

多个世纪以来,亚麻籽都被看作是一种温和的天然润肠通便药物,这种使用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便秘在现代社会更是一个严重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病人或长期被护理的病人。糖尿病病人便秘主要原因是神经损害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肠道神经传导减慢、肠蠕动减弱造成粪便干燥而致便秘;另一原因是高血糖造成的血浆高渗透压,使肠管中毛细血管血浆、肠管粘膜、肠管内容物之间形成非生理性的渗透压梯度。造成粪便干燥。

研究表明,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地调整各年龄段人群的肠蠕动。在一项实验中表明,年轻的成人在每天食用50克亚麻籽后,大肠蠕动增加,大便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在另一项为期四个星期在年长者(平均78岁)中进行的实验中显示,每天食用亚麻籽50克后,排泄的次数明显增加,80%的人无需再使用药物进行肠道护理。

抗氧化物质的良好来源

更值得一提的是,亚麻籽是木酚素(亚麻木酚素,学名:开环异落叶松酚)的最大来源。木酚素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加强细胞壁和保持细胞结构,像雌激素一样在人体和动物细胞中发挥作用,被认为是能够预防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有效成分。

多伦多大学的研究认为,亚麻籽与麦麸、燕麦、小米、大麦、豆类、大豆和其他66种植物性食物相比,木脂素含量高出75~800倍的。

亚麻籽中的蛋白质是具有高支链氨基酸和低芳香族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这为有着特殊需要的病人提供了特殊的生理用途,适宜用于患有癌症、烧伤、外伤等皮肤肌肉合成障碍的病人,这些也正是糖尿病病人所需要的。

如何食用?

天然的亚麻籽食用方便,可经低温烘焙后整粒或磨粉食用,粮店场卖粮食的地方都能买到。亚麻籽油也是很好的食物。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研究表明,在烘焙和加热过程中,亚麻籽中的木酚素和α-亚麻酸是稳定的,而且烘焙赋予了亚麻籽坚果的风味和芳香。烘焙好的亚麻籽、亚麻籽片几乎可以添加到所有的食物中,如米粥、沙拉、酸奶或者当作零食……怎样的添加方式都可以。

但需要注意的是,亚麻籽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且容易被氧化,购买亚麻籽和亚麻油后应该放在冰箱中保存。

本文为《糖尿病之友》原创,关注糖尿病之友公众号(tnbzy2013),欢迎转发收藏,转载需注明出处,未经授权禁止用于商业目的。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已高达41%!益处颇多的亚麻籽或助破局?

根据国内数年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成年人的血脂异常总患病率已高达41%以上。时至今日,国内成人的血脂异常患病率甚至可能已达到50%左右!

血脂异常,只是中老年人该关注的吗?

No No No。根据调查统计,18岁以上人群的血脂异常总患病率,竟稍高于30岁以上人群!

这说明相较以往,青年一代的血脂异常疾病负担正在加重。另外,儿童青少年相关疾病患病率的持续增加,同样不容忽视。

这个血脂异常,是高血脂吗?

通俗讲就是大家口中的高血脂,更专业些的叫法是高脂血症。

但可不要望词生义,当出现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时,即可诊断为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偏高,甘油三酯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坏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好胆固醇)。

亚麻籽油健康益处多

话说戴博士日常下厨,不同的菜品会尝试不同的油,比如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小磨香油等。周末无意间看到超市里包装独特的亚麻籽油,突然来了兴趣。

说到这用来炼制亚麻籽油的亚麻籽呀,内含α-亚油酸、亚油酸、油酸、酚类化合物、植物雌激素、木脂素和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国内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图片:2005-2010年亚麻籽产量前五的生产国

基于亚麻籽的生物学成分及特性,也使得其具备多种潜在健康益处,比如:

01 抗动脉粥样硬化

早在2006年,就有研究人员观察到了膳食亚麻籽对兔子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后续又在小鼠身上得到了验证,认为与亚麻籽的间接抗炎作用相关。

02 预防缺血性心脏病

加拿大学者分析认为,膳食中长期添加亚麻籽补充剂,可以通过改善血管舒张反应和抑制心室颤动的发生,进而预防缺血性心脏病。

03 降血压

有多国学者合作分析了数十项研究的上千名患者,观察到当食用亚麻籽补充剂12周以上时,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降低了3.10 mmHg、2.62 mmHg。

这其中,亚麻籽粉比亚麻籽油的收缩压降压效果更好,二者的舒张压降压效果则没有明显差异。

04 降血糖

印度学者曾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中添加10克亚麻籽粉,持续一个月后,发现:

相比接受安慰剂的对照组患者,添加亚麻籽粉患者的空腹血糖降低了19.7%,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了15.6%。这可能与亚麻籽含有的膳食纤维、木酚素和 ω-3 脂肪酸相关。

05 降体重

关于亚麻籽减肥这件事上,各国学者给出了多种解释:

1. 亚麻籽纤维在消化道中可形成高粘性溶液,延缓胃排空和肠道营养吸收,有助于抑制饥饿感。

2. 亚麻籽能抑制体内食欲刺激因子的分泌,促进瘦素蛋白水平的升高。

3. 研究人员在高脂饮食小鼠中发现,添加了亚麻籽的小鼠活动量更高,体重增加更少,血糖水平也更稳定。

06 抗肿瘤

国内学者早年有在肿瘤模型小鼠身上做过实验,在小鼠饮食中连续8周添加5%和10%的亚麻籽,肿瘤生长体积分别相对低了26% 和 38%。

国外也针对结肠癌、乳腺癌、皮肤癌和肺部肿瘤等,进行过动物实验探究,大多发现了亚麻籽存在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更多健康益处,比如预防慢性肾病、治疗便秘、改善皮肤等,就不再逐一罗列了。

亚麻籽可以改善血脂异常?

我们平日都说三高三高,这亚麻籽在降血压、降血糖上有点用,那降血脂方面怎么样呢?

说到亚麻籽降血脂,既往也有研究报道过,不过在亚麻籽种类和参与人群类型上存在较大差异。

戴博士今早看到的《Current Problems in Cardiology》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分别对健康人群和血脂异常人群做了更为专业的分析。

这项研究共选取了14项随机对照试验中的1107例参与者,统计后发现:

在血脂异常患者中,亚麻籽能够明显改善其血脂状况,包括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不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并无明显变化。

然而,在健康人群中,亚麻籽增加了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的水平。而在体重指数BMI>25的健康人群中,亚麻籽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大体基本就是,高血脂患者和超重肥胖的健康人,建议在每天膳食中添加少量的亚麻籽相关食物,有助于改善个人血脂。

亚麻籽虽好,不可贪多

上面提到的部分健康益处,比如抗癌,源于动物实验结果,尚未在人身上得到验证。

虽说国家相关部门已在2017年发文声明亚麻籽“熟制后食用”,但也不可为了某些健康想法(比如抗癌),而过量食用。

一方面,上面研究也说了,体重正常、血脂正常的健康人,亚麻籽可能在增加好胆固醇的同时,也会增加总胆固醇水平。

另一方面,亚麻籽中含维生素B6拮抗剂,摄入较多,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循环代谢,甚至有增加冠心病、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对体内维生素B6水平本就较低的人来说。

那多少是多呢?

研究的最后,给出了需求人群(血脂异常或超重肥胖)的推荐摄入量范围,2-40g/天。

最后,一般从哪些食物中获取呢?

除了亚麻籽食用油,更多的还是亚麻籽干果炒货类,少部分燕麦片、面包、馒头中也会有添加。

主要参考文献:

Motahareh Sadat Masjedi, et al. Effects of Flaxseed on Blood Lipids in Healthy and Dyslipidemic Subjec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urrent Problems in Cardiology. Available online 16 July 2021

糖尿病人应该如何增重?教你几个小妙招

虽然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是一个肥胖的形象,但是也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越来越低,甚至到了影响健康的地步。那么这类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增重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糖尿病增加体重

一般来说,想要增加体重的人需要吃高热量的食物,而不是遵循限制性的饮食,他们需要摄入比他们消耗的更多的卡路里。然而,糖尿病患者需要谨慎选择他们的食物,因为一些食物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的升高,这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

任何糖尿病患者在考虑对饮食进行改变时,都应该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他们可以帮助在不损害健康的情况下调整饮食,从而增加体重。

增重的策略

虽然糖尿病患者有几种健康增重的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考虑任何饮食变化都可能对他们血糖的水平造成影响,所以要一直监控他们的血糖。

这些策略包括:

1.记录卡路里摄入量,为了增加体重,人们必须摄入比消耗更多的卡路里。虽然有些报告指出,每天增加500卡路里的热量,每周就可以增加1磅体重,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因为人们消耗卡路里的方式不同。

一些应用程序和在线卡路里计算器可以根据他们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活动水平,帮助人们估计他们一天需要多少卡路里,

营养师可以帮助制定一个饮食计划,重点是增加卡路里,但要考虑到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求。

2.吃全脂乳制品,虽然吃全脂乳制品有助于体重增加,但应该注意他们的日常饱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以管理他们的血糖。全脂食物包括全脂牛奶、全脂酸奶和奶酪。人们也可以在汤和土豆泥中加入全脂牛奶或奶油来增加卡路里含量。限制咖啡因,因为咖啡因可以掩盖饥饿感,起到抑制食欲的作用。

3.避免低热量的食物,对于那些试图控制血糖并增加体重的人来说,高热量、高营养的零食是更好的选择。合适的零食包括全脂希腊酸奶加麦片花生酱、苹果香蕉和核桃、牛油果和奇异籽、在蔬菜和青菜中加入油,如橄榄油或亚麻籽油。在蔬菜和绿色蔬菜中添加油脂可以让人们吃健康的食物,同时还能增加热量。

4.吃健康的高热量食物,吃高热量的食物会帮助一个人增加体重。但是,关键是要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不是含糖的食物,以保持最好的健康。

健康的脂肪含有丰富的卡路里,可以帮助人们增重,它们也对健康有益,因为它们可以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健康脂肪包括:牛油果、种子(如南瓜子或亚麻籽)、坚果(包括橄榄,油菜籽,葵花籽,油菜籽和花生)、富含脂肪的鱼类(如鲑鱼、鲭鱼、鲱鱼、沙丁鱼和金枪鱼)和坚果酱(例如杏仁或腰果果酱)。

5.少食多餐,在一天中吃得更多餐有助于增加食欲,对一些人来说,一天中吃得少比吃得多更容易控制。例如,试着每天吃六顿小餐而不是三顿大餐。

6.增加蛋白质摄入,一个人可以通过吃鸡肉、火鸡、煮鸡蛋和鱼来增加饮食中的瘦肉蛋白。以植物为基础的蛋白质来源包括扁豆、豆类、藜麦和大豆。在饮食中加入大量碳水化合物时,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


7.包括阻力训练作为日常锻炼的一部分,运动可以帮助增加身体的肌肉,这应该会导致体重增加。力量训练是将卡路里转化为肌肉的最好方法。使用哑铃、阻力带、壶铃和健身房的举重器械来锻炼肌肉。这是一种比储存多余脂肪更健康的增重方式,并且运动也能增加食欲。这些运动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增加运动前要咨询你的医生。

8.在饮食中添加营养补充剂,这些可能包括食物或营养品的补充,可以增加食欲和帮助人们增加体重。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是一些人用来增加肌肉和体重的补充剂。试着把它们加到牛奶、热饮料、酸奶、松饼或布丁中。所有的补品都是不同的,所以最好向医生或营养师咨询具体的建议。

总结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糖尿病与体重增加有关,但糖尿病也会导致体重减轻。这是因为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所以细胞无法储存葡萄糖。这迫使它们分解并消耗体内的脂肪和肌肉来获得能量,从而导致体重减轻。通过在饮食中添加特定的食物和锻炼来增强肌肉,糖尿病患者可以安全地增加体重。然而,在实施之前,与医生讨论如何健康安全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作者:焦芳老师,高级健康管理师,焕然新生糖尿病自然疗法(亚洲)研究中心健康管理师,临床护理专业,从事慢性病个性化订制健康管理工作4年,运用营养学、中医养生等各种疗法,通过营养均衡饮食、健康生活教育和科学运动干预来预防和改善各种慢性病,恢复整体健康。)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通知秒删。上述内容不构成诊断及治疗建议,药物、生活方式改变需要寻求医生、健康管理师、营养师专业人士意见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