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有得治吗(糖尿病有彻底冶好的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世卫组织: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超8亿 逾半数未得到治疗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日内瓦消息: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组织)1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990年至2022年,全球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从7%上升至14%,患者人数增加4倍多,已超过8亿人。其中约59%成年糖尿病患者未得到治疗。

根据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官网消息,这项发表在《柳叶刀》杂志的研究报告由世卫组织与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因素合作组织联合完成,首次对糖尿病发病率和治疗覆盖率趋势进行全球分析。其分析数据来自1000多项研究,覆盖全球超过1.4亿18岁及以上人群。

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糖尿病发病率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治疗普及率却保持低水平,且存在巨大地区差异。截至2022年,全球有近4.5亿30岁及以上成年糖尿病患者未得到治疗,约占成年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59%,其中90%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1990年至2022年,全球未得到治疗的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加3.5倍。

研究报告还显示,东南亚地区、地中海东部地区和非洲地区的糖尿病治疗覆盖率最低,每10名成年糖尿病患者中仅有不到4人服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官网消息称,为解决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的问题,世卫组织推出新的全球糖尿病监测框架,为各国衡量和评估糖尿病防治提供全面指导。世卫组织在2021年启动《全球糖尿病契约》,其愿景包括,降低糖尿病风险,确保所有确诊病患获得公平、全面、负担得起的治疗和护理。2021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一项有关糖尿病的决议,敦促各方进一步优先重视糖尿病预防、诊断和控制,重视肥胖等风险诱因的预防和管理。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呼吁各国采取行动,控制糖尿病流行。他表示,要制定支持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的政策,要建立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卫生系统。(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糖尿病患者可以治愈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治愈吗#

目前糖尿病不能被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控制,使患者能够正常生活。

## 一、1型糖尿病

1. **发病机制与现状**

-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胰岛β细胞,这些细胞是在胰腺中负责产生胰岛素的。一旦胰岛β细胞被大量破坏,身体就会出现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的情况。由于胰岛β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以目前的医学技术,还无法让这些细胞恢复功能,所以1型糖尿病无法被治愈。

2. **治疗方式**

-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他们通常需要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或者使用胰岛素泵,并且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的变化来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以帮助稳定血糖。

## 二、2型糖尿病

1. **发病机制与现状**

-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核心问题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是指身体的肌肉、脂肪和肝脏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得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内。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β细胞的功能也会逐渐衰退,出现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的情况。虽然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但目前也没有办法完全根治。

2. **治疗方式**

- **生活方式干预**:

这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如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进行规律的运动,像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和适量的抗阻运动(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体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糖。

- **药物治疗**:

有多种口服降糖药和注射用降糖药可供选择。例如,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可以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α - 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能够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磺脲类药物可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格列奈类药物作用机制与磺脲类相似,但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对于一些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还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 **代谢手术**:

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手术(如胃旁路术、袖状胃切除术等)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这些手术主要是通过改变胃肠道的解剖结构,限制食物的摄入和(或)改变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从而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等。部分患者在手术后血糖能够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有部分患者可以停用降糖药物,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并且术后患者仍需要长期的医学监测和生活方式管理。 虽然糖尿病目前不能被治愈,但通过综合治疗和管理,可以让患者的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真的能被治愈吗?

【来源:晋中日报晚报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温彦芳

作者简介

温彦芳,山西省老年医学会青年内分泌代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免疫学会第一届内分泌代谢免疫学委员会常务委员,晋中市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骨质疏松学组副组长,晋中市医学会第一届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内分泌科门诊,一位老者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出诊的专家,道出诉求:“李主任您好,我今天是慕名而来!我一位老伙计说,您把他儿子的糖尿病给治好了,那孩子现在药也不吃了,胰岛素也不打了。拜托您给我也治治吧!”

糖尿病真的能被“治愈”吗?老者口中的故事靠谱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了解两个知识点。

一是糖尿病的分型。

临床上,我们把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其中,在特殊类型糖尿病中有一些是病因明确的,比如皮质醇增多症、生长激素瘤、胰高糖素瘤等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疾病,达到治愈糖尿病的效果。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除“蜜月期”外目前的医疗水平下依然需要依赖注射胰岛素来治疗,是无法被治愈的。而前文老者口中所谈到的“治愈”,是针对2型糖尿病而言的。

二是“糖尿病缓解”。

2型糖尿病的缓解是指在不用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仍可处于达标状态或正常状态。一般我们将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反应近2至3月平均血糖的指标)小于6.5%作为2型糖尿病缓解的诊断标准。由此可知,老者口中的“治愈”用专业的定义来看应该是“缓解”。

那么,“缓解”等于“治愈”吗?不然!缓解只是一种不依赖药物的状态,并不是疾病的根治。这种状态的维持需要长期生活方式的干预,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即使这样,仍然有部分患者的血糖水平会再次升高到需要采用降糖药物控制的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能在一段时间内摆脱药物的依赖,仍然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那么,怎样可以得到“缓解”呢?在《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中提到五种方法。首先是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这是所有2型糖尿病缓解的基本方案。这其中包括饮食营养治疗和运动干预;其次是减重药物;第三是非胰岛素降糖药物,包括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等;第四是胰岛素治疗。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建议针对空腹血糖大于11mol/L、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或者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强化治疗来达到缓解目的;第五是代谢手术。对于BMI(体重指数)大于等于32.5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非手术治疗措施不能显著改善体重和代谢紊乱,可以考虑采用代谢手术。这五种方法需要专业的医生团队指导和进行,更需要患者的配合和坚持,以及家属的支持。可见2型糖尿病的缓解需要以患者为中心的团队共同努力,通过针对性控制饮食,配合运动治疗,实现体重达标,辅以个体化降糖方案,必要时采取代谢手术减重,才能实现缓解目标。达到缓解后也需要后期持续的综合管理,尽可能延缓血糖反弹。

对于肥胖的糖友来说,少吃多动、降低体重可能是件比较头大的事情。在此给大家一点小建议。

一、控制食欲:

首先可以放慢进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数,减少每一口食物的体积;其次可以餐前适量饮水,吃少量坚果,通过进食不饱和脂肪酸刺激胆囊收缩素分泌,从而刺激迷走神经和非迷走神经途径降低食欲;第三是合理安排进餐顺序,餐前喝汤,接着吃点蔬菜,然后是荤菜、肉类,最后是主食;第四可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增加饱腹感。

二、运动方面:

推荐每周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每周不少于两次抗阻运动。运动中注意前期热身及运动后的放松。另外运动装备的准备也很重要,比如合适的鞋子、袜子、衣服、运动场地,以免运动中受伤。

虽然通过这些方法能让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缓解的效果,但这一现象并不能覆盖所有的2型糖尿病。对于糖尿病病程已经比较长的,并发症比较重的,胰岛功能比较差的患者,目前还没有可以缓解的临床证据。由此可见,糖尿病的早期治疗很重要。所以,在此提醒大家一旦发现血糖升高要积极治疗,不能盲目等待,更不能讳疾忌医。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亲属来说,也要注意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预防糖尿病,通过定期监测血糖及早发现糖尿病,尽早治疗,以期缓解。

虽然目前糖尿病还无法被治愈,但全球的糖尿病医务工作者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研究,层出不穷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和方法不断问世,为患者带来福音。相信未来治愈糖尿病将不再是神话,未来一定可以还患者一片无雨晴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