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烂脚早期图片(糖尿病烂脚早期好治吗?)

中国糖尿病同伴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足病“烂脚”前有6个症状,早知道早预防

很多糖尿病患者早期并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只有当血糖高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大家知道的“三多一少”的症状,既吃的多,喝的多,小便多,而一少是体重减少。也有的糖尿病患者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可能只是表现为疲乏无力,手脚麻木等。这其实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血糖升高造成身体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或者说是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出现糖尿病足前通常会有一些征兆。要时刻保持警惕!

1、走一段路腿肚子酸疼:许多患者在发病1—3年前出现,每当走一段路腿肚子酸疼,停下来站一会就好转,这是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整个下肢到脚的供血严重缺乏的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不走路也疼。

2、下肢皮肤干燥:糖尿病患者下肢皮肤严重缺血,在营养不良的基础上会出现肌肉萎缩的症状,因此下肢皮肤会变得干燥、无弹性、无血色,随着皮肤温度下降也会逐渐产生色素沉着的情况,如果皮肤破损感染还会引发溃疡和坏疽的问题。

3、双小腿逐渐变细,双脚逐渐扁、瘦、色暗紫、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出现之后,会导致整个下肢都处于营养缺乏的状态,肌肉得不到及时的养分供应出现营养不良症状,最终表现在双下肢逐渐变细,双脚逐渐扁、瘦、色暗紫、灰。

4、趾甲变厚、干燥脱屑:糖尿病患者因神经、血管病变,可以出现趾甲变厚,皮肤干燥脱屑,生脚垫,起水泡,有裂口等。特别是出现水泡和裂口,最好请医生确认是否是严重的信号。

5、脚变形:这多数是因为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因为肌肉的牵引力失去了平衡,很容易就会出现关节移位。这种情况会导致穿鞋磨损、受力不均匀出现损伤等。

6、休息时疼痛: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进一步病变会引发休息痛症状,即休息时也会有下肢疼痛之感,通常夜晚会加重。

1、保护好足部的皮肤:糖尿病会使导致血管病变,我们的皮肤屏障会变得脆弱,即使是轻微的伤口也不容易愈合,弄不好还会感染的。除了不让皮肤受到外伤之外,我们平时也要保持足部干净干燥。

2、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可以进行足部按摩,动作轻柔,应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嘱病人鞋袜应宽松、舒适,不宜穿着不透风的尼龙涤纶袜。

3、选择合适的鞋袜:糖友在生活中不可以打赤脚,多准备几双大小适宜且柔软舒适的平底鞋子方便交替使用,同时穿着棉质的袜子,保证足部透气可以降低足部感染的机会。不宜穿尖头鞋、高跟鞋、暴露足趾露足跟的凉鞋,切忌赤足走路或穿拖鞋外出。

4、每天检查足部健康:要检查足跟、足底、趾缝,有无溃破、裂口、擦伤和水疱等,如果发现足部病变应及时求医,妥善处理,切不可等闲视之,贻误了治疗时机。

5、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坚持治疗,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将血糖控制在达标的范围内。将足部护理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防患于未然。

通过以上的医学科普,希望广大的糖尿病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它,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它,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作者介绍

糖尿病女子足部红肿破溃,“足”够重视要了解发生原因

先看一张图片,照片有点令人不适,因此处理了一下,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脚趾部分的变化,可能是什么情况?

这就是糖尿病足并坏疽,预后一般来说比较差。治疗时间长,花费高,效果不好,截肢的可能性大。

但是这个病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足部病情的严重性,15天的时间,眼看它变红了,眼看它肿胀了,眼看它变黑了,可是她没有感觉啊!不痛不痒!#关注她健康

因为是外地来本地经商的,据说医保不在本地,坚决不住院,要求2天后回家治疗,说医生,你给我处理处理就行!

伤口需要彻底清创,不住院怎么处理,只好告诉她和她的家人,局部应用双氧水和碘伏,尽快正规治疗,防止炎症进一步扩散。

看着她就这样离开了医院,真的非常担心。即使所有的糖尿病科、外科、烧伤科、创伤科等医生都非常不愿意接诊糖尿病足,因为确实非常麻烦,而且效果还不好,因为是截肢,也是非常没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但是接诊了,我们一样认真积极的对待。

全球因糖尿病足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每年的截肢患者中一半是糖尿病患者,而这些患者85%是因为足部破溃造成的深部感染或坏疽所致。

三种因素会导致糖尿病足的出现

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

机体持续的高血糖造成组织器官的非酶糖化改变脂类代谢紊乱,血压高凝,是糖尿病人的下肢血管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下肢血供减少,使组织呈慢性长期缺血缺氧状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使四肢末梢的感觉迟钝或者消失,肢体末端的保护性机制减弱或者消失,足部容易发生机械和温度损伤,皮肤破损出现溃疡,加重缺血缺氧状态。

感染:

患者抵抗力下降,非常容易合并感染,感染部位白细胞趋化能力下降,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蛋白质的合成能力下降,感染不容易控制,而且易于扩散。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足很可怕,但是可以预防

日常鞋袜一定要舒适,鞋子选择大半码,袜子穿浅色的棉袜,禁止光脚走路,剪指甲和洗脚时最好有他人协助,千万不要弄伤足部皮肤。

糖尿病女性减少穿高跟鞋,尽量穿平跟,或者粗跟皮鞋,穿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会,发现有破皮或者水疱要及时处理。

如果发现足部皮肤颜色变化,发红、发紫、破溃,一定及时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等待自愈或者自行不规范处理,通常都是加重的。

血糖控制好,保证糖化血红蛋白的长期平稳才能防止和延缓糖尿病足的出现,即使足部破损,及时的处理也能使伤口尽可能快的好转。#寻找真知派# #守护她健康#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健康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还可能影响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关注并点赞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如果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这方面的问题,请转发给他们。这是对家人和朋友最大的关爱。

烂脚、截肢、失去生命——糖尿病足可能出现的后果太可怕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致残、致死,给生活和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

在发病之初,很多糖友意识不到问题有多严重,只是一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可能腿没了。前不久,长沙的一名糖友就遭遇了这样的惊险经历。

因为它,他差点失去右脚

不久前,周先生右足出现了红肿、发热问题。他并没有在意,以为只是普通感染。


几天后,他不小心抠破了脚上的皮肤,接着就出现了破溃、流脓水的问题。拖了半个月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发严重。自觉不妙的他赶紧去医院,被诊断为糖尿病足。

(图片来源:政法频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此时,医生发现他的脚上全是脓水、腐肉和受侵袭的肌腱,情况已经非常危急,处理不好就需要截肢保命。

医院赶紧组织专家团队,尽力保住他的右脚。经过3周的细心治疗,周先生的右脚总算是保住了,暂时不用截肢。

糖尿病足,可能危及生命

只是足部的一个小小伤口,就可能发展成为流脓、腐烂,进而伤害足部神经、肌肉、血管,甚至是骨骼,导致不得不截肢。这样的事情在糖友身上已不少见。

更严重的是,感染扩散或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友,可能会出现脓毒血症、败血症、酮症酸中毒等。这些疾病的后果非常严重,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的风险高达25%,其中14%~24%足溃疡患者需截肢。全球每20秒就有1例糖尿病患者失去下肢,而其截肢后5年的死亡率达到50%。

而且,糖尿病足发病率并不算低,患病人群也相当庞大。呼吁广大的糖友要提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有哪些征兆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了糖尿病足?注意以下这些征兆。

早期,糖尿病足可能出现双脚发麻,特别是脚底部位,如同蚂蚁爬过,或是针扎一般,走路像踩了棉花一样。其实,不仅是脚,手也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而且,脚上皮肤的颜色会变成紫红色,关节可能会变形。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脚很冰冷,脚部发胀或者有束缚感等。

一旦有这种情况,就要重视起来,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糖尿病足,重在预防

糖尿病足不知道哪一天会出现,但是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它出现的时间会更早一点。所以,首要的,就是控好血糖。

调控血糖只是糖尿病调理的一个部分,还需要重视其它的征兆。

建议糖友们,每天检查双足一次,看看双脚有没有感觉减退、麻木、刺痛感,仔细观察双足皮肤有无颜色、温度改变。

日常,糖友应该保护好双脚,保持足部清洁,勤换鞋袜。可以适当泡脚,但要注意水温应该在37~40℃。不宜用过高的水温,容易导致烫伤。

糖友一定不要赤脚走路,尽量穿合适的鞋子出行,不要穿宽松的拖鞋或者凉鞋。

平时应该不要让双脚过于潮湿,鞋袜打湿后,应该立即洗脚,保持双脚的清洁干燥。

糖友应该减少吸烟,或者不吸烟,吸烟会引起血管收缩,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周围血管发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