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花生是糖尿病的克星(吃花生会升血糖吗)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研究:吃坚果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

新华社华盛顿2月23日电(记者周舟)美国心脏病协会《循环研究》杂志近日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多吃坚果,尤其是核桃、杏仁、开心果等木本坚果,可能有助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型糖尿病患者常会出现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并发症,而坚果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维生素E、叶酸和一些矿物质。然而,食用坚果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此前所知甚少。

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饮食调查问卷,收集了1.6万多名受试对象确诊2型糖尿病前后摄入花生和木本坚果的情况。跟踪调查显示,这些受试对象中出现3336例心血管疾病病例,其中1663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员分析后发现,与每月只吃不到一份28克坚果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每周食用5份共140克坚果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心血管疾病总发病率降低17%,冠心病患病风险降低20%,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34%。此外,与确诊糖尿病后未改变坚果摄入习惯的患者相比,那些增加坚果摄入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11%,冠心病患病风险降低15%,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25%。

研究人员还发现,多吃坚果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与性别、体重或吸烟等因素无关。

研究人员说,坚果有益于心脏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也许是由于坚果可以改善血糖控制、血压和脂肪代谢等。研究还指出,虽然食用各类坚果都能给心脏带来益处,但与属于豆科植物、果实长在地下的花生相比,核桃、杏仁、开心果、榛子和松子等木本坚果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更大。

花生对糖尿病患者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心内科医生一次说清楚

小区的王阿姨今年57岁,身体一向很好,但是前不久,突然体重暴降,而且经常感觉到口渴,并且伴有频繁上厕所排尿的现象。由于王阿姨有健身的习惯,并没有太在意,以为是近期健身强度太大。怎料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体重下降了接近20斤,而且开始感觉到不舒服,口渴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儿女知道了之后,就劝王阿姨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王阿姨自己也担心,随即在儿女的陪伴下前往三甲医院进行检查,查体项目除了一些常规检查之外,还包括了胰岛功能检查、血糖检查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大吃一惊。

血糖情况显示:空腹血糖10mmol/L,餐后2h血糖12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12.2%;胰岛功能检查:胰岛功能显示,空腹胰岛素水平为30mU/L,服糖后0.5~1 小时升至空腹 5 倍以上,2~3 小时恢复到正常水平。

随后,王阿姨经过多次筛查,被确诊为二型糖尿病。

在此后的时间里,王阿姨开始根据医生的建议服药,并且在饮食上有意识地进行控制,只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自从患有糖尿病后,她口渴的频率越来越高,排尿的频率也增高,给生活带来了不便。

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频率,她想,是否可以减少喝水量?糖尿病患者到底应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呢?

一、40-65岁的中年人,血糖多少正常?多少算糖尿病?

通过前文的案例我们知道,王阿姨在血糖检查中发现指标的异常,经过医生诊断,确定自己患有二型糖尿病,那么血糖怎样算是正常的?通过化验结果我们如何判断是否属于糖尿病呢?

其实,不论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血糖的正常指标都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它一般不受年龄的限制,血糖的影响因素是测量的时间。

根据医生的介绍,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应该在3.9-6.1mmol/L,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通常低于7.8mmol/L。

因此大家可以参考以上数值,如果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7.8mmol/L,那你可要注意了,建议前往医院进行复查并且遵医嘱进行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另外,除了正规医院的化验单检查,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辨别是否属于糖尿病症状呢?听医生来说。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的症状是不太明显的,但是一旦出现下列症状,那一定不能大意。

首先就是患者经常感觉到饥饿和口渴。我们要知道,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也就是说身体代谢出现问题。这里就要提到葡萄糖了。当人体对于葡萄糖的分解利用出现了问题,导致体内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另外还有部分葡萄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水分也随之排出,导致人体对于水分极度缺乏。

另一方面,患者体内的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而蛋白质和脂肪就相应的被大量分解去产生葡萄糖供身体所需,这就会导致患者逐渐消瘦。而这些物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酮体,而酮体具有酸性,当患者体内酮体过多,容易导致“酸中毒”,在医学上,医生称其为“消渴症”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患者伴有耳鸣、头疼,心率过快以及视网膜受损导致视力模糊等症状,其实这些都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

但是到此处相信大家都会有疑问,为什么医生说这像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其实,糖尿病我们也称之为高血糖。相信大家经常听说过低血糖症状,有部分人不吃早餐时,会出现头晕昏厥的情况,而此时吃一块巧克力或者喝一杯糖水,症状就有所缓解,这就是低血糖。

而高血压也是一样,有高血压和低血压两种病症。糖尿病和血压高都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因此,医生会说,这种病症和高血压极为相似。

二、糖尿病的人到底要多喝水还是少喝水?怎么喝?

水作为我们的生命之源,是维持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我们都知道,喝水对于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益处,不仅可以有效补充我们日常所需水分,还可以排毒养颜,增强胃肠道循环,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会有困惑,像开头我们说的王阿姨,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频率,减少喝水量,那么这种做法可行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到底应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正确的喝水方式是怎样的?

根据研究表明,正常人每天饮水量应该保持在1500毫升-2000毫升左右,而糖尿病患者亦是如此

首先,糖尿病患者排尿频繁是必然的。糖尿病患者本身对于血糖的控制就相对较差,而血糖升高后,血液中的血浆渗透压也会升高,将导致渗透性利尿,从而产生大量尿液。因此不必过于焦虑。

其次,糖尿病患者机体细胞长期处于缺水的状态下,会刺激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因此感到口渴也是正常的,对于口渴尿频的现象,要以平常心对待。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时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患者尿液增多的同时,一旦水分补充不及时,就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使得血糖的浓度升高,加重病情,还容易增加栓塞的风险,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另外,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就很高,如果再处于缺水的状态,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因此,少喝水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喝水才对身体有好处呢?

首先在饮水量来说,应该和正常人一样,每天保证在1500毫升-2000毫升之间,甚至略高于2000毫升也是可以的,并且在喝水过程中要慢慢喝,小口喝水。

其次就是饮水习惯方面,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当大脑发出口渴指令时,代表身体已经处于极度缺水状态了,此时再喝水其实已经为时已晚。要转变观念和习惯,喝水并非为了解渴,而是促进人体新成代谢和内循环,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增强身体内部的良性运转机制。

最后,喝水一定要喝白开水,像碳酸饮料等饮品,糖尿病患者切记,一定不能喝。由于其本身对于血糖的控制就较差,一小杯碳酸饮料将导致血糖的迅速飙升,对身体机制的运转非常危险,切莫因一时开心酿成不可挽回的过错。

三、花生是糖尿病的“加速器”?真的假的?

王阿姨自从知道了自己患有糖尿病之后,日常生活中除了吃药之外,经常会关注一些健康公众号,来改变日常的生活习惯。这不前段时间就看到网上有文章说,花生是糖尿病的“导火索”,此后对于花生便避而远之,这难道是真的吗?

其实,在我们了解了糖尿病之后,应该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胰岛功能的障碍。在我们所吃的食物进入身体后,这些食物会进入小肠,然后在小肠内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吸收后,随着血液一起来到胰腺的位置,而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以有效降低我们血液中的葡萄糖,将其降低至正常水平。这也就能解释为何我们的胰岛功能可以决定着糖尿病的是否发生了。

那么我们回归到花生的问题上来,花生本身的含糖量很低,适量的花生摄入,并不会对胰岛造成负担,也不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花生和胰岛素以及胰腺本身并不存在某种关联,因此说其是糖尿病的导火索,也是谬论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花生的食用不能过量,其属于油脂较高的食物,过量摄入将导致血液油脂浓度过高,影响血脂代谢,间接对血糖造成影响。

那么既然胰岛如此重要,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保护好胰岛呢?

首先就是碳水化合物类的食物一定少吃。我们都知道,碳水化合物是合成葡萄糖的重要物质,而葡萄糖可谓是糖尿病的天敌,因此一定要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其次是水果。水果中大多数含糖量较高,食用后会导致血液中的血糖急速升高,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也是存在较大风险。

最后就是脂肪含量高的食品。过多摄入,将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导致病情的加重。

在了解了以上知识后,我们生活中要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花生是糖尿病的“导火索”?若想胰岛强壮,3种食物尽量少碰

今年56岁的王大娘就在上个月的体检中被确诊了糖尿病。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王大娘虽然年龄越来越大了,但是身体一直以来都还挺不错的,几乎没有什么疾病。但是前段时间,王大娘的身体却出现了一些令她非常在意的异常状况。

王大娘是一位美食达人,经常自己烹饪一些美味的食物,尤其是甜点,王大娘非常擅长。

经常吃甜食,导致王大娘的体重偏高。但是由于自己年龄已经比较大了,王大娘也没在意这些问题。

可是就在最近,王大娘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反常。

曾经王大娘居高不下的体重,最近一段时间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从以前的70KG直接掉到了现在61KG。

然而,在体重明显下降的背后,王大娘的食欲以及食量却没有降低,反而吃得更多,而且更爱吃了。这个反常现象令王大娘感觉到十分的纳闷。

除此之外,王大娘的老伴注意到,王大娘最近饮水的频次明显比之前变高了。不仅饮水频率变高,饮水量大,与之相对的,王大娘去厕所的频次也变得异常的高。

王大娘的老伴甚至怀疑王大娘是得了泌尿系统的疾病。

最终,无法忍受自己身体出现异常的王大娘决定到医院进行体检。

经过检查,医生排除了王大娘泌尿系统出现疾病的可能性,但是告诉王大娘,王大娘可能患了糖尿病。

第二天早上,王大娘空腹到医院进行了血糖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王大娘的空腹血糖值为,7.8毫摩尔/升,超过了参考值3.9~6.1毫摩尔/升。最终,根据王大娘的情况,医生将王大娘确诊为糖尿病。

而随后的糖抗原检查结果显示,王大娘得的是二型糖尿病。而王大娘之前表现出来的症状,正是二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以及体重减少。

在得知自己被确诊为糖尿病之后,王大娘非常地震惊。她实在是搞不明白,自己好好的身体,怎么突然就得了糖尿病。在冷静下来之后,她突然想起来,自己以前一位得了糖尿病的朋友告诉自己,吃花生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而王大娘平时也很喜欢吃花生。

大娘赶紧向医生询问,自己经常吃花生这个习惯是不是自己得糖尿病的原因。医生听了以后,示意王大娘坐下慢慢说,因为要想找到病因,需要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细致的了解才行。

花生跟糖尿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它是否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医生表示,很多人在确诊糖尿病之后,都不敢再吃花生,甚至觉得花生是导致自己糖尿病发生的“导火索”,这些想法实际上是不够准确的。花生跟糖尿病的发生之间只有间接的联系,而没有直接的关联。

为了了解这其中的原因,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可能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因素,然后再对比花生中的主要成分。

导致二型糖尿病出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遗传因素是最常见的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的朋友,患糖尿病的概率是要比正常人高上47%左右的。

除此之外,数据统计表明,肥胖和二型糖尿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里的肥胖指的是BMI超过25。这些朋友患糖尿病的概率要远高于体重控制到比较好的人。而且过高腰臀比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也要更大。

饮食习惯也是导致二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因素之一。

通常,那些有高糖饮食习惯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上升。近些年来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糖尿病和饱和脂肪酸的过多摄入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性。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一聊花生的主要成分。花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这种物质虽然和饱和脂肪酸的名字之间只差了一个字,但是这两种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完全是相反的。

饱和脂肪酸不仅被列为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而且跟各种由动脉粥样化病变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饱和脂肪酸正是导致动脉硬化、动脉中出现斑块的高危因素。

而不饱和脂肪酸则可以通过改变血液中高密度脂肪酸与低密度脂蛋白的比例、加快人体对胆固醇等脂类物质的代谢等途径,来降低血管中出现斑块以及粥样化病变的可能性,从而使得人们远离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说不饱和脂肪酸也被人们称为“好的脂肪酸”。

除此之外,花生中还含有一定的卵磷脂。这种物质可以被人体轻易的吸收。它不仅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而且还是一种非常好的生化溶剂。

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就非常容易溶解于卵磷脂之中。

所以说食用花生对人体保持健康是有一定帮助的。

但是我们同时要注意,花生是一种热量非常高的食物,100克花生中含有313大卡的热量,这个含量是要大于很多同质量的食物中的热量的。

如果过多地食用花生,可能会导致人变得肥胖。而我们刚才说过,肥胖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因素之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过量的食用花生,是可能导致人们肥胖,进而间接引发糖尿病的。

但是总的来说,只要食用花生的量合适,食用花生是不会成为糖尿病的“导火索”的。就算是已经得了糖尿病的患者,也是可以适量地食用花生的。医生同时指出,在饮食中,真正应该注意的,是接下来要说的这几类食物。

要想胰岛强壮,要尽量少吃这三种食物

二型糖尿病的根本病因,是人体中胰岛素的含量不足,这很可能和胰岛的功能下降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所以要想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改善胰岛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行为。要想改善胰岛的功能,一定要尽可能的远离以下几种食物。

1,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糖果,蛋糕奶油等

二型糖尿病患者患病的原因跟其身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继续摄入糖分,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胰岛等器官的压力,导致糖尿病的情况恶化。

此外,二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继续摄入糖分,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血糖失控。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不仅可能会导致患者很多生理功能受损,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别的器官的正常工作。

2,淀粉过多的食物,如:大米、白面,糖尿病患者也应该谨慎摄入

很多人说起糖,想到的就是葡萄糖、乳糖等。实际上,淀粉在进入了人体之后,也会被分解为葡萄糖。所以说,食用淀粉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也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血糖出现异常波动,胰岛功能受到影响。

3,脂肪含量丰富的食物

在饮食中,有一类常见的脂类物质叫做甘油三酯。这种物质不仅是动脉粥样化病变的罪魁祸首,而且它也可以被分解为葡萄糖,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且损害患者的胰岛。动物的内脏、肥肉等食物中,都含有甘油三酯。

以上几种食物都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在饮食中留意的食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糖尿病是一个需要多管齐下的过程,需要患者在生活中注意多方面的细节。

除了饮食,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还应注意这些问题。

医生在给王大娘介绍了糖尿病的饮食禁忌之后,还告诉王大娘,糖尿病病人要想控制病情,单靠饮食是不够的。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像王大娘这种二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来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病情,医生还会安排各种药物的服用。这些药物往往对控制病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患者应当按照医嘱坚持服用。

除此之外,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也对控制糖尿病的恶化有着比较好的效果。

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对糖类物质的代谢水平,以此来起到一定的控制血糖的效果。但是对于患病的中老年朋友来说,锻炼一定要选对方法,而且要注意坚持。

最后,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控制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系统疾病,而不良的作息习惯则会严重影响人体循环代谢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工作,这对控制血糖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各位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优质的睡眠。

引起糖尿病的因素非常多,肥胖、饮食不健康、遗传因素,都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但是花生跟糖尿病之间并没有特别显著的直接关联。而且花生的适量食用对人体健康是有利的,所以各位朋友没有必要对花生保持警惕。

确诊糖尿病之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给自己制定的治疗方案,坚持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坚持服用药物。只要配合治疗,糖尿病患者也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双虎,黄辛. 来自母亲的糖尿病是怎么遗传的?[N]. 中国科学报,2022-05-19(001).
  2. 董超. 防糖尿病,晚饭吃得要像乞丐[N]. 保健时报,2022-03-10(005)
  3. 张晓宁,孙兴维. 防控糖尿病要重视非药物疗法[N]. 解放军报,2022-03-20(007
  4. 文韬,卢芳,贾薇薇. 得了糖尿病 活动比减重更重要[N]. 医师报,20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