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要终身吃药吗(糖尿病要终身吃药有副作用吗)
糖尿病可避免终身服药?专家:主动健康管理是关键
广东省医院协会糖尿病管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
7月6日,广东省医院协会糖尿病管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简称“省二医”)举行。省二医内分泌科、糖胖病逆转中心主任徐谷根透露,目前已有1万余名糖尿病患者在该院接受了糖尿病逆转治疗,患者血糖达标率和减药率达到90%以上。他表示,糖尿病逆转是一种综合治疗手段,需要患者主动参与健康管理。
省二医内分泌科、糖胖病逆转中心主任 徐谷根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5.37亿,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也达到了1.4亿。若无及时干预,糖尿病还会引发眼、肾、神经、心脏等组织器官病变及功能衰退,危及生命。
会议上,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香港浸会大学等医疗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及前沿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等展开演讲讨论。
一直以来,糖尿病治疗主要借助药物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但往往效果有限,难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与会专家指出,在科学用药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患者日常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定期开展血糖监测、饮食管理、运动管理、情绪管理、并发症筛查等工作,对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能够起到关键作用。
徐谷根解释,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在药物控制之外,如果缺少对生活方式与身体状况的主动管理,随着病情发展,药物需求还将不断扩大,血糖控制难度也会随之升高。“就像佩戴了近视镜,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度数还是会不断加深。”他举例说。
遵循这样的思路,糖尿病逆转治疗将中西医结合、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并提供精准营养治疗、科学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心理调理等综合措施,来改变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终身依赖。
“需要强调的是,‘逆转’是一种治疗手段,最终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还要看患者的病情阶段和配合程度。”徐谷根说,大多早期糖尿病患者在经过逆转治疗后能够实现停药,各项指标保持在稳定水平;中期患者半数以上可停药,并发症得以减轻或减少;后期患者则有望减少用药,并减轻并发症,延长预期寿命,提升生活质量。
南方 记者 陈子阳
通讯员 何昊书
【作者】 陈子阳
广东健康头条
糖尿病患者须长期用药吗?国家卫健委答21记者:终身药物治疗,忌过量的生活方式干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佳雯 北京报道
11月6日,即将迎来立冬节气,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很多人担心长期服用降糖药物会对健康不利,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长期使用降糖药物吗?是否可以通过其他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控制血糖?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郭立新回应: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即是终身性疾病。虽然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的运动优化体重,可以达到一段时间的临床缓解,但是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因此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既包括饮食的干预,也包括运动的治疗。对于一部分饮食和运动干预不能够达到良好血糖控制的患者,应该坚持药物治疗。
“通过其他方法让血糖控制良好从而不服用药物,这样的想法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知道糖尿病包含多种代谢异常,如果我们不能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以及伴随的血脂、血压控制良好,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郭立新解释。因此,对于仅通过生活方式不能够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还是需要长期应用药物治疗。
有一部分患者为了达到不吃降糖药的目的,坚持过量的生活方式干预,比如极严格的饮食干预,造成营养不良、身体状态下降。还有一部分患者为了不吃降糖药进行过度运动,运动量非常大,这些对健康都是不利的。
郭立新主张在合理的膳食基础上,保证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能够满足季节特点和健康的需要,同时安排合理运动。比如给予患者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也就是抗阻运动、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血糖控制不达标,其他危险因素也不达标,就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包括糖尿病类型、血糖控制程度、有无并发症、心肺功能状态、低血糖风险等等因素来进行药物选择。
郭立新强调,对于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用药,而且需要终身药物治疗。同时,也应该进行严格的监测,观察应用药物后代谢指标能否达到良好控制,即用药以后是否达到预期靶目标,以及用药后的药物安全性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提醒公众:立冬后气温下降明显,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我们要及时接种流感等疫苗,同时要注意保暖、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保证充足睡眠。对于老年人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人群,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尤为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要加强个人防护,日常生活要关注健康状况、遵医嘱用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糖尿病需要终身服药吗?
糖尿病是否需要终身服药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糖尿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对治疗方案的反应等。
1. 1型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通常是因为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一种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因此患者一般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这是因为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腺中的β细胞被破坏而无法自然产生胰岛素所导致的状况。
2. 2型糖尿病: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情况下,通过饮食调整、增加体育活动量和体重管理等生活方式上的改变,有可能将血糖控制在一个健康的范围内,从而减少或暂时停止药物使用。但是,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仍然需要长期服用口服降糖药或者使用胰岛素来帮助控制血糖。而且,随着病程的发展,部分患者的治疗方案也可能发生变化,有时需要加入新的药物或调整剂量。
重要的是,无论是哪一型糖尿病,都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并且根据医生指导进行适当管理。即使是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也应该遵循医嘱持续监控和治疗,以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每位患者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具体的治疗计划应该由专业医疗人员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制定。如果您有关于自己或家人糖尿病管理的问题,请咨询相关医疗专业人士获取个性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