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复发症状是什么(糖尿病复发症状表现)

医者科普记录 0
文章目录:

上厕所后,出现3种情况,说明你的血糖高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

罗奶奶心心念念的孙媳妇可算有着落,并且也亲自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但是当菜上桌时,罗奶奶突然发现大多数食物都是她不能够食用的因为她是一位5年糖尿病的患者,能吃的只有几个孙儿特意给她点的素菜。

可是看见周围的人吃肉吃得那么香,特别是那个猪肘子看起来十分的香糯可口,让得罗奶奶咽了好几口口水,最终没有忍住,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并且许多平时不能够吃的油腻食物罗奶奶也吃了许多,当罗奶奶的家人想来阻止的时候发现为时已晚,不该吃的东西,罗奶奶全吃了。

自从在孙儿的婚宴上吃了猪肘以后,罗奶奶每天吃完饭了以后都会回味那个猪肘的味道,最终罗奶奶也受不了自己对于猪肘的想念,一个周要偷偷的背着自己的家人,去外面吃个一两次猪肘来解馋。

但是某一天,罗奶奶突然发现自己今天排了很多次尿,但是尿液的颜色没有任何的改变,依然是黄色的,并且尿液中还伴随着一股烂苹果的气味,这让罗奶奶顿时感觉不妙,身为五年的糖尿病患者,她很明白这就是糖尿病复发的症状。

在家里测了血糖以后发现血糖果然偏高,于是罗奶奶立马去医院进行了检查治疗,检查完毕,在医生哪里拿了药以后,罗奶奶看着手里的报告单和药物十分的后悔。那么糖尿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它对身体会有哪些危害呢?

一、糖尿病是一种怎样的疾病,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的慢性代谢疾病,目前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有两种:

第一种类型:为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患上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主要有三种诱因

  • 第一种就是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在患者的血液中有多种导致胰岛素无法分泌胰岛素的抗体,导致患者体内的胰岛无法分泌胰岛素,或者分泌的胰岛素很少不足以将身体内的血糖降低到正常的浓度。
  • 第二种就是遗传,如果自己的家族史中有人因为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患上过糖尿病就会导致他的后代也因为这个原因患上糖尿病;
  • 第三种就是被曾经被病毒感染,比如风疹的病毒等,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主要出现在青少年和儿童身上,一旦患上会出现体重突然下降的症状,并且由于抵抗力下降,还容易患上感冒之类的疾病,也无法得到根治,必须定期摄入一定的胰岛素才能够生存下去。

第二种类别:为2型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本身是没有问题,是可以正常分泌胰岛素的,只是因为可以将糖代谢分解的器官上附着着脂肪之类的物质,导致这些器官不能够很好地吸收胰岛素,从而就会使胰岛素的效果下降,从而就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这种类型糖尿病的诱因主要有久坐、肥胖、经常食用高热量食物等等,可以达到临床上的治愈,但是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复发的可能性也会很大,一般老年患者居多,但是由于现在工作的特殊性,大多数的工作都是坐在电脑面前上班,以至于很多人都会出现缺乏运动和久坐的情况,因此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也逐渐出现在了年轻人这个群体中。

当糖尿病患者发病的时候,机体中的胰岛所分泌的胰岛素无法将体内的糖,正常地代谢到身体外或者分解为身体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时,就会导致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那么这些本应该被排泄到体外或者被吸收的糖就会附着在我们身体的器官上,就可能会引起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出现异常,最终导致身体中的器官受损,从而患上脑血栓、肝硬化、高血压等综合征。

患上糖尿病无疑需要做好长时间和降糖药物做斗争的思想准备,这种疾病目前也没有办法完全根治,最好的情况就是达到临床上的治愈,并且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没有出现其它的综合症就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好身体内血糖的浓度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发现自己体内的血糖升高了,切记要尽早去医院就医,避免患上其它并发症。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判断自己的血糖浓度是否升高了呢,如果出现了这三种情况,患者就得注意了。

二、出现了这三种情况糖尿病患者就得注意了,说明你的血糖高了

1)尿液挂壁现象

当糖尿病患者身体内的血糖浓度没有升高时,他们的尿液和普通人的尿液并没有什么区别,里面的成分主要是水,把尿液沿着玻璃壁倒入玻璃容器中时,玻璃容器壁上就不会出现小水珠。

可是当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时,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成分以水和葡萄糖为主,尿液就会比较粘稠,当把尿液沿着玻璃壁倒入玻璃容器中时,许多小水珠就会粘连在玻璃容器上,并且如果尿液不小心溅出到地上,那么尿液溅出的地方还会吸引许多蚂蚁前来进食。因此想要知道自己的血糖是否升高时,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确定

2)尿液中带有一股烂苹果的气味

糖尿病患者如果在排尿的时候闻到了烂苹果的气味,那么就得注意了,因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身体内血糖偏高导致的

当身体内的血糖长时间处于偏高的状态时,虽然有很多葡萄糖,但是由于缺乏胰岛素或者出现了胰岛素抵抗的现象,身体内的器官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吸收的效率会大幅度的下降,为了保证身体器官最基本的能量供应,在这个时候机体就会开始燃烧体内的脂肪来为身体中的器官、组织供应能量,而在脂肪燃烧的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酮体。

如果在这个时候采取了降糖措施,比如注射胰岛素,那么器官就会停止对脂肪的燃烧,铜体也就不会再产生;没有采取任何降糖措施的话,随着脂肪的燃烧酮体在血液中的含量就会大幅度的上升,当血液中的酮含量过高时,血液会变为酸性,这个时候患者就会发生酮症酸中毒。其中在排尿的过程中以及呼吸的时候闻到烂苹果的气味就是酮症酸中毒最为典型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当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持续偏高时,还容易诱发泌尿系统感染,导致患者的尿液变得很臭,因此在排尿的过程中,闻到自己的尿液很臭的话,或者烂苹果的气味时,一定要尽早就医。

3)排尿时会出现大量的泡沫

当糖尿病患者没有将自己的血糖控制好,长期处于偏高的状态时,会让肾受到损害,从而加大患上糖尿病肾病的概率

糖尿病肾病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为肾小球高滤过期,在这个阶段的特征为肾脏的体积会增大25%左右,肾小球在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滤液比正常时会多少许多,所以会出现尿频的现象。
  • 第二个阶段为微乎其微的蛋白尿时期,肾小球的滤过率会下降,也就是身体中极少数的蛋白质、红细胞等物质可以混进尿液中排泄到体外。
  • 而到了第三和第四个阶段时,肾小球和肾小管内皮细胞之间排列的间隙会慢慢增大,肾小球滤过率也会进一步降低,身体中许多蛋白质会从这些间隙中穿过肾小球进入到尿液中,这个时候糖尿病患者排尿时就会出现泡沫尿的现象

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排尿出现了泡沫尿时,很大概率说明你身体内的血糖浓度已经持续偏高很长一段时间了,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确定是否患上了糖尿病肾病,否则等进入了糖尿病肾病的第五个时期,每天只能通过肾透析来延缓生命了。

患上糖尿病要和很多食物说拜拜,如果没有做到很好地忌口吃了许多高热量的食物就会导致病情复发,没有控制好的话,还容易出现肝硬化、高血压之类的并发症,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注意些什么,才能够更好地预防血糖升高的现象出现呢?

三、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些什么,才能够更好的预防血糖升高的现象出现呢?

1、忌口: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管住自己的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的食物几乎都是不能够吃的,比如:蛋糕、红烧肉、猪肘等,食物主要以低热量饱腹为主,而如果没有抵抗住诱惑吃了这些高热量的食物的话,就会出现和罗奶奶一样的情况,高血糖再次复发

2、定期测血糖:

对于有的患者来说血糖浓度控制得好的话,是可以去医院和医生确定是否还需要继续服药,以及后续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些什么,但是对于有的患者来说,可能每天都在吃降糖药,但是血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定期检测自己的血糖是极为重要的,这样才能确定自己是否健康。

3、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即使当身体中的血糖浓度得到了控制,但是还是要坚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因为糖尿病是一种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的疾病,如果长期保持一种不良好的作息,比如:熬夜、喝酒、抽烟、不运动等等,会容易导致身体患上其它疾病,从而导致糖尿病复发。

大家一天当中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坐在电脑面前工作,能够保持每天出去运动或者定期出去运动的人都是少数,因此很多老人年才会患上的疾病,比如:肩椎炎、颈椎炎、糖尿病等疾病纷纷出现在年轻人的身上,为了减少被病痛所折磨,我想大家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现在是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呢?

参考文献:

【1】202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微血管和糖尿病足部分)的更新与解读[J]. 李一卉,杨慧,余洋,王雷,姜东,孙金姗,董磊磊,王爱萍.中华糖尿病杂志.2020(09)

【2】糖尿病诊治新进展——解读美国糖尿病学会《2010版糖尿病诊疗指南》[J]. 吴菁,谷卫.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10)

糖尿病患者,近期突然有4个尿液改变,当心是肾损伤的信号

慢性肾病在临床上可划分为两大类,第一为原发性慢性肾病、第二则是继发性慢性肾病。

所谓继发性肾损伤,指的就是因其他原发病持续发作而诱发的肾间质或肾实质损伤。在所有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就是糖尿病肾病。

它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重要的合并症之一,近些年其在我国的病发率持续性增长,已经成为了终末期肾病因素中,仅次于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第二大因素。

在全部的糖尿病死亡患者中,有近10%都与肾脏疾病有关。

我们都知道,肾脏为人体代谢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负责生成尿液,通过尿液的排出平衡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度平衡。

而一旦肾脏出现问题,首先就会对患者的排尿造成影响,导致小便频率、颜色、气味、质地等出现异常的变化。

糖尿病患者若近期突然有以下几个尿液改变,当心就是肾损伤的信号:

1、小便频率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出现与它其他慢性并发症相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之后的结果,这包括了血管因素、饮食因素、内分泌因素等等。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初期阶段,受到渗透性利尿的影响,患者小便次数原本就会增加,特别是夜尿频繁。

而在糖尿病合并肾脏损伤之后,肾小球虽然能正常滤过血液,但肾脏内的原尿却可能无法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所以肾病的初期,患者也会有小便次数增加的症状,整夜小便次数甚至是能达到5-6次;

2、蛋白尿: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完善的情况下,健康者尿中蛋白指数含量极低,全天排出量小于150mg以下,在进行蛋白质定性检查时,表现出阴性反应。

而一旦患者肾实质损伤,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就可能会渗透到尿液中,导致尿液中的蛋白含量超标,临床将这种异常表现称为“蛋白尿”,它是糖尿病肾病最为典型的表现。

患者在小便的过程中,由于蛋白质改变了尿液表面的张力,所以在尿液的表面上会产生大量细腻、绵密、类似于啤酒摇晃产生的泡沫;

3、小便减少: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超标、肾损伤的初期,会出现夜尿频率增加的症状。

但是,随着肾脏损伤逐渐严重,这种情况就可能会发生改变。所谓少尿,指的就是患者24小时内排出的尿液总量低于400ml,又或者是患者每小时尿量低于17ml。

一旦出现少尿症状,这往往是肾脏损伤严重,甚至是进入肾衰终末期后的表现,患者需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4、小便异味:糖尿病受到尿糖、渗透性利尿的影响,尿液中原本就容易产生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导致尿液出现异常的气味。

而在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后,大量大分子蛋白、过度的氨物质渗透到尿液中,也会导致尿液有浓烈的臭味、特别是氨臭味明显。

如果近期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了以上几个表现,特别是莫名其妙的蛋白尿、小便频率减少,很可能就是患者肾脏已经严重受损的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就医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影像学筛查。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肾病,越早干预、患者的预后也就会越好。

来源: 医说健康

糖尿病都有哪些常见类型?出现这些征兆要注意,可能出现了并发症

全球每五秒钟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而且从目前新冠疫情的情况来看,重症和死亡病人大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史。由此可见,糖尿病人比起一般人在对抗感染时,面临着更高严重病情和死亡的风险。除此之外,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更是常见各种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会引发心衰、中风、心梗,以及慢性肾脏病,最终进展为尿毒症。

而且目前不单是老年人患糖尿病的比例高,年轻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另外,根据数据,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近一半是未确诊或者不了解自己患病,而仅有3成左右的患者能够妥善控制血糖。因此,无论老少或者是否自觉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我们都应该好好正视糖尿病的问题。

什么是糖尿病?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当我们吃了东西以后,食物进到我们的体内便会转换成葡萄糖。而胰岛素是一种帮助血液中的葡萄糖转换的激素,以提供我们身体所需的能量。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不能发挥功能时(也就是有胰岛素抵抗),血中的葡萄糖无法正常地进入细胞被利用,就会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增加,超过了肾糖阈后,就会导致糖尿。

糖尿病大致上有4种常见类型,最需注意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因为负责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就会被免疫系统或病毒感染等问题破坏,这是先天性的疾病。必须通过注射胰岛素以稳定血糖。好发的年龄主要是出生到10岁左右的幼儿及孩童,但也有成年后才发病的可能,这种往往被称为1.5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则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总患病人口的90%以上。通常是因为某些身体状况,比如说遗传、肥胖,或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因为发病慢,症状都是常见的身体不适,所以初期难以察觉。

妊娠性糖尿病

这种糖尿病意思是指患者怀孕之前没有糖尿病,但怀孕后出现了血糖偏高的情况,这种糖尿病发病率不高,但也不低大约在1-3%。一般来说这种糖尿病会在产后恢复正常,不过也有较大几率会患上糖尿病,而恢复正常的女性,未来患糖尿病的几率也比较高,另外就是新生儿未来患病的几率也会升高。

继发性糖尿病

主要与内分泌疾病、胰脏疾病有关,如腮腺炎、慢性胰腺炎等。还有由药物引起的糖尿病,比如说因用类固醇而诱发的糖尿病。

糖尿病常见症状有哪些?注意身体变化带来的征兆

我们最常听到的糖尿病症状就是“三多一少”,也就是吃多、喝多、尿多、身体消瘦。但是因为初期症状较不明显,而且这些症状跟很多小问题类似,其实并不容易被患者自身察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身体上的一些其他方面的轻微病症作为帮助判断的依据。

1、多吃:容易觉得饿,需大量进食

2、多喝:肾脏排出大量的水分,容易觉得口渴

3、多尿:尿频、尿量增多,尿液中此时可能就含有糖分

4、容易疲劳,体重也莫名下降

5、身体燥热、多汗

6、伤口发炎且不易愈合,牙龈反复出现炎症

7、视觉障碍:视力模糊

8、手脚发麻及出现刺痛感

哪些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较高?

1、遗传

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或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一般来说父母一方患病有40%几率,双方患病则有70%几率。

2、其他疾病影响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曾患妊娠糖尿病的妇女。

3、肥胖

肥胖会降低细胞对胰岛素的利用能力,出现胰岛素抵抗。常见判断方法为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或等于24、男性腰围90公分以上、女性腰围85公分以上,及体脂大于30%。另外,如果有血脂、胆固醇超标的问题也需要多加注意。

4、饮食、生活习惯欠佳

比如说,抽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比如尼古丁等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导致血糖升高;饮酒,空腹饮酒可能会造成低血糖,而饭后饮酒则是有高血糖风险;喜欢吃精制淀粉。

三餐常常不定时。

长期睡眠不足,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或是常常熬夜。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使人肥胖,进而影响细胞对胰岛素的利用能力。

糖尿病的常见危害,会引发生命危险和造成器官的病变

如同上面说的,糖尿病会使我们的身体如同整个泡在糖水中,但这样到底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

急性并发症

当血糖控制不佳,人体的胰岛素处于一个绝对或者相对缺少状态,使得细胞无法通过葡萄糖来获取能量来源,会转而开始分解脂肪,身体便会产生酮体,造成酮症酸中毒。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必须在24-48小时内送医救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另外,如果是体内血糖、血液浓度与渗透压显着升高,会有脱水、意识不清的症状称为高血糖高渗透压状态,有可能造成急性肾衰竭,必须终身透析治疗,或者肾脏移植。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会使我们的血管病变,让许多器官都受到影响,因此糖尿病会带来的慢性并发症更是不可忽视的危险。

心脏、血管病变

50%的糖尿病患会得到心血管相关的疾病。在脑、心脏、足部等部位的动脉硬化病变,会引发脑中风、心肌梗死及足部病变。

肾脏病变

40%的糖尿病患者会有肾脏病变。初期会使血压上升、有蛋白尿等症状,严重时造成慢性肾脏衰竭,就必须终身透析或者肾脏移植。

眼睛病变

30%的糖尿病患者会得到视网膜相关的疾病,如视网膜剥离。另外黄斑部水肿、白内障、青光眼也是常见的眼睛病变,严重的话更是会造成失明。

骨头病变

糖分会破坏骨骼结构造成骨折。

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或周边神经的损伤,会使手脚变得麻木,或是身体的感觉变迟钝。还有心悸、体位性低血压、腹胀、便秘或腹泻、性功能障碍、手脚发麻及刺痛等问题。

正是因为糖尿病会带来的并发症,都是会对我们身体造成高风险性且长久的慢性疾病,因此除了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是否有并发症,一般人尤其是血糖出现异常的人,也是要防范糖尿病及并发症找上门!

得到糖尿病怎么办? 服药、饮食及生活作息的控制

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的建议,一般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范围是3.9-7mmol/L,饭后2小时血糖只要小于10mmol/L就可以,糖化血红蛋白则应该达到7%以下为目标。而一般人控制目标应该比这个更严格,虽然糖尿病主要需要靠药物控制,但我们仍可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和运动的规划,帮助改善及控制血糖的数值。

饮食方面

三餐的时间固定最重要,避免暴饮暴食。

低油、低盐、低糖、高纤维。少吃精制淀粉如米饭、白面条,多吃五谷杂粮。也要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的食物和加工食品、含糖饮料等。

运动方面

每周至少3-4次定期运动,最好是进行有氧运动。

保持好心情

如果是在压力之下,会让胰岛素处于超负荷状态,最后身体反而会弹性疲乏,造成胰岛素抵抗,因此减少压力、保持好心情十分重要。

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掉烟酒,保持6小时以上的充足的睡眠,使身体的内分泌稳定。

@头条健康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都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