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能结婚吗(1型糖尿病结婚后建议要小孩吗?)
1型女糖友能生个健康宝宝吗?翁建平教授告诉你,完全有可能!
近日,由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和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7眉山健康行动圆桌会议”在眉山举行。
眉山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佳明代表市政府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翁建平教授签订了“中国糖尿病医学联盟眉山论坛”战略合作协议,同时,翁建平教授在会上发布了“1型糖尿病疾病管理和控制与妊娠结局关系”项目的进展成果。
受访专家:
翁建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冉兴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
毕艳,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周新丽,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得知有了糖病,自卑又敏感
小丽(化名)是在2011年,31岁时出现连续三天不停地呕吐、口渴、半昏迷的状态下被送进医院的,第二天醒来,医生告诉她,她得了1型糖尿病。
小丽对糖尿病知之甚少,她一直以为糖尿病是只有老人才会得的病,更别没有听说过糖尿病还分1型和2型,当她躺在病床上想着一辈子都需要注射胰岛素,还有可能会遗传给孩子时,她决定这辈子都不要结婚,不要生小孩了。
小丽工作的单位在知道小丽得了糖尿病后便辞退了她,所以,小丽在新单位工作了5年,有4年半的时间都没敢告诉任何人她有糖尿病,每天测血糖、测胰岛素都是躲在更衣室或厕所,测完之后再用卫生纸把试纸、棉签、胰岛素外包装等裹紧了扔到垃圾桶里。
她不断地隐藏自己,又自卑、又敏感、又控制、又害怕,别人给她介绍对象,她就说不结婚,她怕别人会不接受她得了会跟随她一辈子的糖尿病。
是少数群体,也是不容忽视的群体
“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约1.14亿,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约400万,育龄期患者约100多万。由于妊娠可能导致1型糖尿病并发症加重,同时1型糖尿病也是重要的高危妊娠因素,所以,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都不敢结婚、不敢怀孕,甚至怀孕了也找不到科室帮助她们顺利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翁建平教授说。
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周新丽介绍,1型糖尿病在妊娠期间血糖管理相对比较困难,不良结局也会增加。对于母亲来说,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自然流产率就会增加,尤其是在早期;羊水的增加量会比正常的孕妇高;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在生产时也会出现产道损伤,产道出血率也会大大增加。而对于胎儿来说,如果1型糖尿病患者在怀孕早期没有控好血糖,胎儿的畸形率、死亡率会增加,胎儿的智力也会受到影响,而且当孩子生下来后,发病率也会大大增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冉兴无教授说,他们平时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妊娠患者是少数,但虽是少数群体却也是社会不容忽视的群体。在研究华西二院1型糖尿病妇女妊娠情况后,冉教授发现有接近30%的1型糖尿病妇女经常性流产,这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冉教授表示,一个妇女要生小孩是她的权力,我们要敬畏和尊重,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歧视1型糖尿病妇女,不能剥夺她的权力,我们医生要帮助她。
因此,201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度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资助下,牵头全国11个中心建立并实施了1型糖尿病孕前优生咨询和筛查路径、优化了孕产全程疾病控制与管理,观察了其对患者糖尿病病情进展、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项目实施两年来,获得显著阶段性成果——全国共有近200位1型糖尿病女性入组此项目,其中有100多位已经成功生下了健康宝宝,成为幸福的母亲。
小丽就是其中一位,她的健康宝宝已经有3个月大了。
多学科联合管理,生个健康宝宝也不难
“1型糖尿病患者生的宝宝将来会不会也发得糖尿病”也是很多人都会问的问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毕艳解释,从全局上来看,虽然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数据,但是从美国的数据来看,一般人发生1型糖尿病的几率是3%,有糖尿病亲属的人发生风险是5%,相对来说,1型糖尿病自带发生糖尿病风险大约会高出四到五倍,但事实际临床风险并不没有那么高,所以说遗传风险是有的,但是并没有那么可怕。其次,对于每一个1型糖尿病生的孩子来说,将来是否得糖尿病,既受遗传背景的影响,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才有可能会得糖尿病。所以,1型糖尿病患者生的孩子是不一定会得糖尿病的。
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做妈妈,只是他们需要比普通妈妈做得更多,需要内分泌科、妇产科、营养科等多学科的医护专家共同协助。
首先,1型糖尿病在备孕阶段要在内分泌科、妇产科进行风险评估,判断她是否适合妊娠,是否有并发症,是否把血糖控制在了非常严格的状态;接下来,再合理调整她的用药情况,定时做检查,排除其他病毒的感染,进一步降低怀孕风险。
其次,还应该有营养科进行辅助建议,调整1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搭配,这样既能控好血糖,也能完善地补充各方面营养,打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怀孕状态。
另外,1型糖妈妈还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各科医生也应该帮助她们建立生健康宝宝的信心等。
提示:
有需求的患者可以选择就近中心寻求专业帮助,这11家中心分别是: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和妇产科、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医学新成果守护1型女性“糖友”健康孕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桂运安 方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翁建平教授团队在1型糖尿病妊娠期疾病综合管理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将1型糖尿病不同孕期疾病管理的关键点整合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孕产管理流程中,通过孕前-孕中-围产-产后全流程覆盖,使1型糖尿病女性严重不良妊娠结局(母婴健康)率从既往25%降至6.0%,其中子代畸形率从8%降至0%;剖宫产、巨大胎发生率等也降低至与非糖尿病孕妇相当。
这是全球首次在糖尿病领域将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妊娠结局提升到接近正常孕妇水平,研究受到国际关注。来自英国、美国、瑞典的科研人员参与了研究项目。
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也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该病起病较急,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终身接受以胰岛素治疗为核心的综合管理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妊娠是女性人生中重要的特殊时期,但妊娠可能导致1型糖尿病并发症,1型糖尿病也是重要的高危妊娠因素。未得到有效孕期疾病管理的1型糖尿病女性子代巨大胎儿、胎儿先天畸形、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早产、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较正常人高4~10倍。妊娠期血糖控制不良和缺乏计划妊娠是其糖尿病进展、妊娠不良结局明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相关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1型糖尿病女性的先天畸形、死产、流产等不良妊娠风险较一般人群高出7倍,其严重不良妊娠率高达25%,其中,子代畸形率约为8%。由于较高的不良妊娠率,女性患者陷入了“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的“三不敢”生活困境。
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郑雪瑛介绍,在缺乏充足的社会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守护1型糖尿病孕产妇、减少不良妊娠、保证母婴健康,从“三不敢”生活困境到实现“拥有健康孩子,拥有完整人生,拥有幸福生活”的“三拥有”,不仅是医学课题,更是任重道远的社会责任。
2015年开始,翁建平教授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开展了通过实施孕产全程管理方案以改善中国1型糖尿病女性妊娠结局的“康乃馨”研究项目。
在翁建平看来,“康乃馨研究”有两大特色:一是采取“双管齐下”策略,一方面研究并抓住糖尿病产检管理的关键节点,实行1型糖尿病患者全流程覆盖干预;另一方面按照内分泌科与产科相结合,血糖评估与产前评估相结合,动态检测与常规检查相结合的“三结合”思路,将糖尿病产检相关管理手段整合进国家通用孕产妇保健体系中,在没有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证母婴安康。
他认为,“康乃馨研究”不是传统意义上针对某些基因、某个靶点、某种技术手段的生物医学创新或是诊断治疗方式创新,而是用系统性、整体性的视角,融合医患沟通、健康干预、健康促进与医学人文关怀的诊治照护体系创新。
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发表于内分泌与代谢类权威学术期刊《糖尿病护理》。审稿人认为,该项目研究设计很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国家级1型糖尿病妊娠疾病管理计划,能使1型糖尿病女性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显著改善,对其他类似地区具有实用的指导意义。
翁建平指出,相关临床研究成果的发表,标志着我国1型糖尿病孕前-孕期全程管理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不仅对我国制订符合现实国情的糖尿病诊疗相关临床指南产生重要影响,也将为其他国家开展糖尿病妊娠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糖尿病人能正常结婚生育吗?
众所周知糖尿病有一定遗传性,随着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有很多年轻糖友来咨询医生:糖尿病人能结婚生子吗?
即使是年轻的糖尿病人,只要血糖控制良好,都可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保持正常额学习和工作能力,并且享受与正常人一样的寿命。同样,糖尿病人也可以一样结婚、生子。
其实,糖尿病人在结婚问题上和正常人一样。只要病情控制稳定,就可以结婚。但有一点,最好不要双方都有糖尿病(同性婚姻或自愿丁克除外)。
有研究显示,夫妻双方都是糖尿病,其子女发病率可达70%,所以如果自己是糖尿病,那么在择偶时尽量找没有糖尿病和家族史的人,以降低子女的发病概率。而且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比1型糖尿病更加明显,也就是说,如果夫妻双方都有2型糖尿病,子女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会更高。
既然糖尿病人可以结婚,那么婚后怀孕、生孩子也是可以的。不过有个大前提:血糖控制稳定。
只要婚后血糖一直控制稳定,无心、脑、肾、眼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就可以怀孕。
但是糖尿病孕妇怀胎,会对孕妇及胎儿有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如果糖尿病女性要生子,需注意几个原则:
1、不宜多生:因为每次怀孕和分娩都会给母体带来巨大的身体和精神负担,而且有一定风险。如果女性糖友要生娃,一个足以。
2、晚生不如早生:如果女性糖友打算生育,那么尽早生。因为无论如何随着年龄增长、病程加长,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心肾脑眼并发症会加重,越晚生风险越大。
3、要在血糖控制最满意时候怀孕:最好是有了怀孕打算时就改用胰岛素积极控制好血糖。
孕妇严格控制血糖
4、在整个妊娠期都要密切观察病情:尤其要把血糖和血压都控制在满意的水平,尽量保证胎儿健康。
5、控制饮食:避免巨大儿增加孩子以后得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