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糖尿病(解决糖尿病几个动作)
防治糖尿病 家庭管理很重要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全家齐行动,共同防治糖尿病”,围绕着这个主题,金华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日前举办了一场知识竞赛。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多少为宜?胰岛素推注完毕后,针头要留置在体内多久后再拔出?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开启后最长可以保存多久?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用油和盐的摄取量应为多少……竞赛的题目大多是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6名该科室的糖尿病患者与家人组队参赛,答题现场的气氛十分踊跃,正确率也比较高。
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永姣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好好管理。在糖尿病预防、管理和照顾中,除了医护团队的专业医疗管理外,家庭的支持很重要。家庭的关心呵护是患者战胜疾病的一种力量,而家人后勤保障做好了,也可以从饮食、运动、监测、用药、心理支持及低血糖救助等多个方面为患者防治糖尿病进行积极配合。因此,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家人,有必要和患者共同学习糖尿病知识,一起参与患者日常管理。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患者很多是老年人,他们的体质较弱,容易出现心、脑、肾等多种并发症。在家人的帮助下,积极预防和早期发现,有效治疗及监测,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在参加知识竞赛的患者中,有多名已经打了多年胰岛素,把血糖控制得比较好。通过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其家庭对糖尿病是比较了解的。张永姣说,科学用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很重要,很多老年患者文化程度不高、记性又不好,很容易发生漏服、误服的情况,从而引发险情。
前不久,她就接诊了一名65岁的男性患者,他在今年3月曾因患糖尿病入院,出院时医生为他制定了强化治疗方案,白天晚上需要打不同的胰岛素。该患者不认识字,本该晚上打的胰岛素打完了,他就把白天打的胰岛素也用于晚上注射,直到出现低血糖症状才到医院治疗。张永姣说,这样随意服药是非常危险的。“白天和晚上注射的胰岛素是完全不同的,白天注射的胰岛素是超短效的,作用时间为4至6个小时,如果放到晚上打就会导致患者低血糖,情况严重的话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这是我们最怕遇到的情况,因此在开处方的时候,我们都反复交代老人及其家属按医嘱用药。”
在该院内分泌科的病房里,80岁的叶爷爷是张永姣比较关注的一个患者。老人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家属又不能24小时陪伴,早饭后经常忘记打胰岛素。尽管医务人员时常关心,但由于没有规范用药,叶爷爷的血糖一直控制不好。
张永姣建议糖尿病患者要“管住嘴,迈开腿”,这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管理和监督。气温逐渐走低,很多人的食欲好起来了。如何在享受健康美食的同时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的家属就需要学习并掌握糖尿病饮食原则,根据患者体形、劳动强度计算总热量,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科学烹饪,平衡膳食。天冷了,很多人的运动量也减少了,但糖尿病患者还是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促进葡萄糖和脂肪消耗。如果没有家人的监督和鼓励,运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糖尿病患者需要勤测血糖,为了及时发现血糖波动,冬季测血糖要比其他季节次数还多一些,这也需要家人的督促。
天气转冷,很多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认为这个季节就没有必要把胰岛素放到冰箱里了。医生提醒:没有开封的胰岛素必须放在冰箱里冷藏(温度在2℃至8℃),已开封的胰岛素不宜放回冰箱,就在室温下保存。如果打了胰岛素,血糖控制效果还是不理想,应该定期到医院检查一下。有些患者总是在一个部位打胰岛素,会导致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医生指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尤其是整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一旦确诊糖尿病,除了规范治疗、控制好血糖外,还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要做好早期筛查,有相关症状及时就诊。
糖尿病如何控制血糖?医生给出5个小建议,让你的血糖稳稳的
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多,遗传和环境因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均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好血糖,才能避免后期出现其他的并发症,而血糖的控制要从饮食、药物、运动等方面入手,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控制血糖的升高,保证身体的健康稳定。有效帮助血糖稳定不升高的方法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糖尿病如何控制血糖?
1、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
糖尿病患者需要正确合理的服用降糖药来控制血糖,特别是糖尿病严重的患者,光是控制饮食效果并不明显,要坚持使用胰岛素等降糖类的药物,但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来使用,最好是定期的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情况。
2、饮食的控制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特别的重要,不合理饮食很容易容易导致血糖急速升高。患者每天的饮食要控制糖分的摄入,少吃南瓜、红薯等含糖较多的食物,还有奶油蛋糕、饮料等也要注意合理食用,水果也要少吃。饮食的控制是需要长期坚持的,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要拒绝,尽量的清淡饮,比如多食用粗纤维食物,但是要注意饮食上营养的均衡搭配。
3、坚持运动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稳定血糖,比如游泳、跑步等运动方式,在进行有氧运动之后,可以消耗糖分,加快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避免肥胖。但对于身体太差的患者,是不建议过量的运动,每天适当的走动,促进血液的循环。
4、避免过量饮酒
糖尿病患者是不建议喝太多的酒的,过量饮酒会影响血糖,甚至会诱发严重并发症,对于在坚持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喝酒。但在血糖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喝酒。
5、情绪稳定最重要
有很多患病的人,被病情所影响,情绪时常不好,甚至还有抑郁等情况。糖尿病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的面对,不要自暴自弃,因为好的心情才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只要平时坚持控制饮食、服用药物、运动等,是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使其保持平衡,好的心态的面对疾病最有利的方法。
糖尿病患者病情轻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饮食与运动来控制血糖,其实是不需要用药治疗的。但是病情严重,血糖总是波动的情况,还是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的使用降糖药,当然饮食控制与坚持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控血糖,需要生活方式配合,10个细节,最好都做到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不控制血糖的话,可能就会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而控制血糖的过程也是一场持久战。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之外,在平时生活方式也要学会适当的改善,这样才能够让控糖的效果事半功倍,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糖尿病患者,控血糖,需要生活方式配合,10个细节,最好都做到
第一,调节好心理。
如果想要控制血糖,首先就要做好心理改变,如果过分紧张或者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下,可能就会诱发血糖异常波动,所以请你在平时一定要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它。
第二,饮食调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调理也是非常关键的。除了在平时像甜食少吃以外,像那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应该要管住嘴。
在平时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富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一些深绿色的蔬菜,适当的吃点豆类,鱼肉,全谷物,这样才能够维持身体中的血糖平稳。
第三,保持好睡眠。
有研究表明,如果睡眠不足或者睡眠时间过长,也会诱发身体中的血糖水平发生波动,所以请你在平时一定要保持合理的睡眠时间。
第四,控制体重。
肥胖也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祸根之一,中医讲肥胖是万恶之源,如果过于肥胖的话,就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身体中的血糖发生紊乱,所以想要控制好血糖,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体重。
第五,要学会控制血压。
人的血压和血糖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是相互影响的,如果身体出现了高血压的话,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血糖也会发生紊乱。
第六,戒烟戒酒。
很多人会存在吸烟喝酒的行为,但是吸烟喝酒也会导致身体中的血糖发生紊乱,而且对于服用药物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吸烟喝酒还会影响到药物的作用。
第七,注意饮水。
糖尿病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异常的口渴,这是因为血糖升高之后出现尿糖,并使尿量增加,引起渗透压升高,所以就会出现口渴的情况,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饮水量至少要达到2000毫升左右。
第八,每天坚持运动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坚持运动也能够很好的帮助维持身体中的血糖,平稳加速血糖的消耗和分解预防并发症。
第九,注意全身变化
如果身体中的血糖发生异常,身体的组织修复功能就会受到损伤,外周神经系统可能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身体出现了细小的伤口可能就会不易察觉,而且伤口也不易愈合,容易形成溃疡,所以在平时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变化,请趁早进行调理。
第十,做好应急处理措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将控糖的药物放到最为明显的地方,一旦身体中的血糖突然升高,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调理。
血糖控制是一场持久战,希望你在日常生活中以上这些细节问题要注意好,希望你能够坚持做到最好一个也不能少,各位糖友,加油吧。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