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缓解糖尿病足疼痛(怎样缓解糖尿病对眼睛的伤害?)
顽固性糖尿病足疼痛有了“新疗法”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通讯员 范晓苹
日前,海慈医疗集团神经外科主任孔军带领团队,为两名饱受糖尿病足截肢术后疼痛困扰的患者顺利实施脊髓神经电刺激器植入术(SCS)。这在全省开创了脊髓神经电刺激治疗糖尿病足的先河,填补了技术空白,为饱受顽固性疼痛折磨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诊疗方案。
患者于先生73岁,双足发黑坏死5个月余,诊断为Ⅱ型糖尿病足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经过常规治疗后,于先生的脚部疼痛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加严重,疼痛导致他彻夜难眠。虽然遭遇截肢,但于先生和家人没有放弃希望。孔军对他的症状做了一系列评估,认为目前最适合的疗法是脊髓神经电刺激疗法,该疗法也是国际上较受欢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神经调控技术。
为于先生手术过程中,孔军先选择好手术部位,然后将电极放置在脊柱特定节段硬膜外。因为脊髓质地脆嫩,对术者的要求极高,必须以极其轻柔、精准的技术操作,避免脊髓损伤。在与患者的沟通中,医生将程控参数调至患者舒适的状态。手术过程十分顺利,1小时后于先生惊喜地发现,自己双足的疼痛感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酥酥麻麻的感觉。于先生事后感激地说:“当晚我便睡了个好觉,终于不用每天被疼痛折磨了。”疼痛缓解的同时,于先生双腿皮温也迅速提升,这说明他的双下肢血液循环得到迅速改善。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约有1亿人以上患有糖尿病,其中8.1%的患者罹患糖尿病足,这也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5%至2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足溃疡,2%至16%的患者会截肢,而截肢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2%。面对如此“凶险”的糖尿病并发症,众多糖友甚至到了“谈足色变”的地步。脊髓神经电刺激疗法作为国际上较受欢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神经调控技术,缓解疼痛的同时,可帮助患者降低截肢率。早发现早治疗,可更大程度降低截肢风险。
据孔军介绍,脊髓神经电刺激疗法是一种微创局麻手术,该疗法通过植入脊髓硬膜外腔的电极导线,将神经刺激器产生的电脉冲传至脊髓,对脊神经进行低压电刺激,阻断和干预疼痛信号的传导。这在有效缓解由糖尿病足导致的疼痛的同时,可帮助舒张下肢血管,改善肢端微循环,进而一定程度上避免坏疽和溃疡的产生或恶化,并促进其愈合和修复,为患者保肢带来正面积极的作用。第一期手术是“体验治疗”,如果患者对止疼效果满意,肢端微循环改善明确。第二期手术会将脉冲发射器植入皮下,来持续发射电脉冲,改善患者肢端微循环,降低疼痛。
植入脊髓刺激器并不是治疗的结束,术后的程控和综合管理是关键。患者植入电极后,需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电压、频率等刺激参数设置,才能使治疗达到理想的效果。海慈医疗集团神经外科也将开设程控门诊,为复诊患者进行术后的程控,确保参数设置,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
■专家简介
孔军,海慈医疗集团脑科诊疗中心神经外科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脑膜瘤、垂体瘤、胶质瘤等肿瘤切除术;熟练掌握三叉神经痛、癫痫以及帕金森等神经外科手术。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监测与调控康复专委会神经调控与康复学组委员、浙江省癫痫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外科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作者:范晓苹
来源: 青岛日报
糖尿病足顽固性疼痛,这个局麻下的手术可以解决难题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李超、杨宁副主任医师,郭兴主治医师为1例糖尿病足顽固性疼痛患者完成了局麻下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由9分降至2分,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出院。
术前糖尿病足MDT会诊评估及手术操作
患者老年男性,糖尿病史十余年,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尚可,清晨空腹血糖5-7mmol/L。患者双足底持续性疼痛,呈烧灼样,站立时明显加重,间歇性跛行,行走一百余米后往往因疼痛剧烈而无法站立。患者入院后,齐鲁医院“糖尿病足MDT团队”为患者进行了会诊评估。神经外科相关人员与内分泌科刘福强、心内科张凯、血管外科丁祥就、整形美容烧伤科刘培,对患者的血糖控制、心肺功能、下肢血运及趾端皮肤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检查,结合患者术前检查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患者双足部疼痛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患者无手术禁忌,可行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
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手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脊髓硬脊膜外植入刺激电极,连接体外临时刺激器,进行为期3—7天的刺激治疗体验;第二阶段,刺激体验疼痛明显减轻,VAS评分下降>50%,证明刺激有效,进行永久刺激器的体内植入。以往脊髓电刺激手术为全麻下完成,但患者在全麻状态下无法进行电极测试,且糖尿病患者大多年龄大,病史长,心肺功能较差,全麻耐受性差。
李超与杨宁术前查阅了大量文献,同时总结了科内“植物人促醒”手术及腰椎术后慢性顽固性疼痛治疗中脊髓电刺激器的植入经验,提出了在局麻下完成第一、二阶段的手术方式。经过术前详细地准备,成功在局麻下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电极植入和第二阶段的刺激器植入,既缩短了手术时间,又降低了手术风险,同时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了电极覆盖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刺激电极及刺激器植入位置良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在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为8.1%,2%—16%的患者会因治疗无效而截肢,截肢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2%。糖尿病足主要有疼痛、麻木、发凉、烧灼等神经病变的症状和溃疡、感染、坏疽等血管病变的症状。
脊髓电刺激术(SCS)是利用脊髓硬脊膜外的电极,连接脉冲发射器,通过不同的电刺激方式进行治疗的一种技术。SCS既能刺激脊髓背柱,抑制疼痛觉向高级中枢的传递,又能抑制交感神经、促进副交感神经兴奋,扩张血管,改善下肢血运。因此,SCS能够有效减轻糖尿病足患者的疼痛、发凉感觉,并促进下肢感染、溃疡的愈合,达到治疗目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糖尿病足MDT团队是由内分泌科、整形美容烧伤科、手足外科、血管外科、心内科、影像科、检验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治疗团队。约2/3的糖尿病足患者合并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多种病变,因此糖尿病足的治疗不是单纯一种疾病的治疗,而是涉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综合治疗,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并结合病人病情作出最佳的临床决策。此次,通过糖尿病足MDT团队的共同协作,成功实施院内首例糖尿病足的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标志着齐鲁医院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综合治疗,进一步拓宽了治疗手段,提高了治疗技术水平,今后将为更多糖尿病足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治疗。
(通讯员 杨宁 李小诗)
糖尿病足疼痛怎么办?可以试试“射频治疗”
谢叔叔(化名)是一位老“糖友”了,尽管患病多年,但之前一直将血糖维持得比较好,没想到近半年他的脚突然就变成了全麦面包色,肿的也跟发面馒头差不多大。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整个脚踝几乎都是歪的。去医院检查——糖尿病足!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一。对于糖友来说,控制血糖的同时重点是预防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足系慢性并发症之一,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关于糖尿病足,您真的了解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发的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通俗地讲,就是高血糖对足部的任何损伤都叫做“糖尿病足”。假若无法积极处理相关问题,糖尿病足引发的并发症会导致严重后果。
而谢叔叔这种足部变化属于糖尿病足中更可怕的一种——夏科氏足。它会悄悄“挖空”患者的骨髓,从而导致足踝塌陷,引起走路姿态的变化。
长期糖尿病不仅容易“挖空”足踝的骨髓,还易造成足踝骨髓微断裂。这种微断裂可能会逃过X光和CT,只有核磁才能发现。所以,一旦在过量运动、崴脚后出现反复且无法好转的足踝疼,并且X光和CT都看不出问题的时候,就要小心可能是骨髓微断裂。
随着疾病进展,首先会出现麻木疼痛;接着会出现糖尿病足溃疡,最常见的部位是足趾,其次是足底、足背、足踝;其后出现坏疽;部分患者可发生肢体感染甚至截肢。
根据溃疡发展的程度,进行溃疡的分级。
已经出现下肢麻木、持续疼痛怎么办?
下肢出现持续的袜套样感觉迟钝,是末梢神经受损的表现;持续的疼痛是血流减少,不能满足下肢需要的反应;痛则不通,增加下肢血流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正常情况下,下肢动脉受交感神经的调节,处于紧张状态,使动脉收缩。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后,支配血管持续扩张,起到改善局部血流循环和皮肤的营养供应、消除异感、减轻疼痛的作用,是改善糖尿病足确实有效的方法,对保存肢体起到重要作用。
射频是一种先进的仪器,通过精确穿刺,到支配下肢血管的交感神经,产生热能,精确损毁交感神经节,就可以显著扩张下肢动脉血管。一般治疗后由于血管扩张,下肢的温度可以瞬间增加2~3℃。
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来治疗:
循环功能不全(Berger病、硬化性血管病、糖尿病坏疽、Raynaud病)
■ 下肢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
■ 残肢或幻觉疼痛
■ 冻伤
■ 足多汗症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和加重
戒 烟
吸烟会使血管进一步收缩甚至痉挛,阻碍人体血液循环顺畅运行。
控制血糖
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堵塞,是引发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日常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水平,均衡饮食,少食多餐,遵照医嘱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
每日检查双脚,对足部进行适当的护理,涂一些保湿霜、乳液或者护理膏,以保持足部皮肤柔润,但是要注意脚趾间、溃疡伤口不可以涂抹,若皮肤有皲裂,可以使用含有尿素的软膏来涂抹。另外还可以适当按摩下肢和足部,促进血液循环。如果足部出现了麻木、疼痛、外伤、溃疡等情况,要立即到医院进行诊治,不能自行处理。
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神经病变,足部感觉减退、消失,形成无知觉足,使足部保护性反射丧失,冬天要注意保暖,防止冻伤,禁止使用热水袋、暖壶、电热毯保暖,避免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