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钱柳能治糖尿病吗(青钱柳治糖尿病吗)
青钱柳,能做降血糖药吗?
2013年10月卫计委公布了“青钱柳叶”为新资源食品,当年在保健品行业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浪潮。
2015年10月,在南京还召开了由中科院、中国药科大学和林业部门等共同组织参与的《首届中国青钱柳论坛》。
事情源于1979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曹铁如教授组织的林科队,历时5年,在湖南邵阳发现了最大的野生青钱柳群。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胡桃科 青钱柳属乔木,高达10-30米。树形似柳树,翅果和榆钱一样像一串串的铜钱而得名。别名有摇钱树、麻柳、青钱李、山麻柳、山化树等。
南方多省均有零星分布,长江流域较多,生长在海拔500~2500米的阔叶林中。青钱柳乃冰川四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该属仅有青钱柳一种,且仅存于中国。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青钱柳原先的分类是划在同科的枫杨属中的,后来分出来了。它的确与南方常见的枫杨很相像,果实也都是成串的翅果。不过青钱柳的果实是圆的,而枫杨是长的。
天然甜味剂
仅仅发现了稀有物种似乎不太过瘾,怎么也得在它身上找出点石破天惊的用处来。这不,80年代初,发现了江西修水山区乡民以青钱柳嫩叶作茶饮,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注意。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试验,发现它有稳定血糖和血压功能。
卫计委批准它为新资源食品,并不完全是基于它的保健功能,而是该树叶里含有天然甜味剂,在产地民间久已作为“甜茶”饮用。
青钱柳叶在江西、湖南等民间,尤其是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数百年来祖祖辈辈作为传统茶饮。个别地区从北宋时期开始,就采集这种树木的嫩叶晾干为茶。
青钱柳茶不仅味道甘甜,当地百姓认为它有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增强体力等保健功效,因而还有"神茶"雅称。
青钱柳叶的甜味来自其中的达玛烷型三萜皂苷,也是青钱柳的特征性成分,包括甜茶树苷类、青钱柳苷类、青钱柳酸类。青钱柳苷类与甜菊苷一样,属于无热卡天然甜味成分,甜度比蔗糖至少高出上百倍。
现代研究,青钱柳叶有一定降糖作用,主要活性成分就是这些三萜皂苷类。该类成分通过减轻和修复胰岛细胞的损伤,促进胰岛素分泌,达到降血糖作用。因此有助于防治1型糖尿病。
青钱柳叶中的黄酮类、生物碱和多糖等多类活性成分,对稳定血糖、血脂和血压等也有帮助。据采样分析,青钱柳干叶总皂甙≥2.32%,总黄酮≥1%。
青钱柳叶中还含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不过这不具特色,野外植物大都如此。
它的树皮和根中含的单宁较多,工业上用来提取栲胶。
受保护植物
青钱柳为我国特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它树形好看,果结在树上,从秋到来年初夏,一挂就是大半年,颇具观赏性。可作为园林绿化观赏树种。
得益于国家保护措施,有几处较为集中的原产地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湖南邵阳市城步和绥宁;
- 湖北恩施;
- 江西修水。
青钱柳叶的产品主要是做茶,有原形条茶,也有袋泡茶和配方茶。另外还有青钱柳叶加工的茶饮料、口服含片等。
青钱柳叶一般是在每年6月采摘。和普通茶叶一样,青钱柳茶也有等级区别。经检验,嫩叶中的活性成分含量优于老叶。
目前青钱柳除了主要原产地,也在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山区零星产区推广。由于种子发芽率不高,栽培要靠人工育种或无性繁育。
药界三棵树
世上曾有两棵树大大地影响了医学进程:
- 第一棵是柳树,19世纪因它诞生了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现在又用于抗血栓。阿司匹林的问世,促使了人类健康史的一次重大变革。
- 第二棵是红豆杉。20世纪中期,从红豆杉树皮中发现了紫杉醇,从而诞生了迄今为止最优秀的天然抗癌药物,也从此给令人绝望的癌症点亮了治愈的希望之光。
如今有了青钱柳这个宝贵资源,有人就心动了,将其誉为第三棵带给医药界的光明树。有关青钱柳的传说也多了起来,有的跟寺庙里的老神仙挂钩,有的扯上了义军首领,还有的牵涉到驻扎过的清军……
植物活性成分确实是新药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天然成分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无法直接临床药用,必须借助化学方法修饰或改造。比如柳树皮内提取到的是水杨酸,腐蚀刺激性太强,须经化学修饰成了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才成为跨世纪名药。况且水杨酸也是全合成,而不是植物提取的。
紫杉醇更稀有,靠提取价贵也不够用。全合成至少要40多步,也不合算。
目前要么是从含量较高的去乙酰基巴卡亭半合成,只需3步,收率提高几十倍。或者利用基因重组的微生物发酵生物合成巴卡亭,再半合成紫杉醇,产量提高更大。
大家都知道的青蒿素,也是经过化学结构修饰和改造后才供药用。青钱柳连活性化学成分都还没完全理清,构效关系更不明确,还没有具备跨入医药殿堂门槛的资格呢!
青钱柳的骗局也不少。有的是假货,或掺入化学药物。有的是虚假夸大宣传,声称可治愈糖尿病。一款所谓“青钱柳降糖茶”,进货每盒50元,销售价699元,成了某些传销组织的道具。
国家只将青钱柳叶作为普通食品,并没有批准为药品,最多只不过是保健食品,因此不允许宣传任何治疗作用。
2021年9月,安徽省池州某企业使用青钱柳叶生产“植物断糖片”,被当地执法部门处罚。
青钱柳叶甜甜的,营养有,作为健康饮料还是不错的。它也含有少量咖啡因,也能提神。
以上图片未注明出处者,一般来自网络
喝“青钱柳”降三高,你说神不神?
你说,生活为何如此恼人?
我说,我有清香一缕、融融暖意,愿为你屏蔽十里红尘、俗世羁绊。
那么你愿不愿意邂逅这份美好,与我一起,在浮生中偷取半日闲暇?
山泉为饮,青山做伴,看够云雾飘散,日升月沉。
青钱柳
一种生长于云贵高原中的新优珍稀树种,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被喻为“医学界的第三颗树”。
青钱柳,糖尿病防治史上新的里程碑,科学家一项划时代的重大发现,我国独有的古老珍惜树种青钱柳能保护与修复胰岛细胞。青钱柳嫩叶含有丰富的天然药效成分,内含有:多糖、黄酮、皂苷、三萜、内脂等多种生活物质和15种矿物质元素,其中7种矿物质含量极高,如铁、钙、锌、锰、镁、钾等,具有三降一减的四大神奇功效。
青钱柳茶的三降一减功能: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糖尿病主要是由于人体的胰岛细胞营养不平衡而造成,糖尿病人主要是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而胰岛素是人工合成的胰岛细胞营养素,青钱柳叶所含多糖、三萜、黄酮、内脂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均为人体胰岛细胞所需天然化合营养素,长期冲泡食用能增加胰岛细胞营养,从而使三高下降达到平衡。
近年来,地处我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雷山县,积极发展青钱柳种植,目前已建成1500亩的青钱柳种植基地。
雷山县百佳尚品有限公司作为发展青钱柳的龙头企业,不断研究探索,为我州苗族医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做大青钱柳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由公司开发的野生青钱柳茶在海拔500—2500米的原始森林雷公山上。现在大唐镇独南村及九十九产业园区建有青钱柳茶种植基地1500亩。
雷山县百佳尚品有限公司目前除了把它做成茶以外,还结合我们省、州和县的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思路,公司准备将青钱柳做成片剂、含片等相关于人类健康产品的很多再生产品。
公司目前与中国科学院贵州重点实验室、武汉工程学院化工与制药学院等合作,正在研制青钱柳的片剂、提取物等,准备将它做成与人类健康有益的青钱柳片剂、提取物合成品等健康产品。
记者:何沣耕
网络编辑:吴娟
商务扶贫故事汇 | “两个芝麻官”引出的故事
编 者 按
精准扶贫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商务工作贯通城乡、联通内外、对接产销,在脱贫攻坚中大有可为。商务部扎实推进电商扶贫、家政扶贫、对外劳务扶贫、产业扶贫、边贸扶贫等五个方面的商务扶贫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9年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商务微新闻特别开设“商务扶贫在行动”专栏,以商务扶贫系列故事分享商务扶贫典型经验,助力减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商务部定点扶贫县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恰好也有一座山,叫南山。她绵延80余里,被誉为“南方的呼伦贝尔”。2019年9月5日,绿意盎然的山顶上,两个帅气而充满活力的青年,正在一边喝茶聊天,一边对着前方热情地推介一盒绿色包装的花茶。原来,他俩正在进行直播“城步芝麻官”的首播,他俩推介的是城步的青钱柳花甘茶,首播2小时将近15万人观看,获得32062个点赞,2小时销售突破538件,平均每分钟卖出5件。在他们播出后的7天中,这款首次上线的新品卖出8380盒,总成交额超过30万元。这是一次很成功的直播,沉淀粉丝1063人。两个主播的身份也很特殊,一个是刘书军,城步县副县长;另一个是刘寒,城步县县长助理,两人都是挂职扶贫干部。他们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在这里做直播?请跟随我们的故事,一起来看个究竟。
图/刘书军和刘寒在城步县南山进行首次直播
青钱柳产业成为贫困户的依靠
城步苗族自治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是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2013年,城步县被确定为商务部定点扶贫县。2014-2018年,城步县共脱贫9471户3825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7.1%下降到2018年的4.04%。
城步有一种植物叫青钱柳,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青钱柳树皮、叶、根具有杀虫止痒,消炎止痛祛风的功效,中医临床常将青钱柳用于治疗糖尿病。城步的青钱柳资源占全国一半以上。
从2014年开始大面积人工种植青钱柳,2016年青钱柳被列为县级重点扶贫产业,同年“城步青钱柳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开启了青钱柳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全县50%以上的贫困人口都种植了青钱柳,目前人工培育面积达到3万亩。青钱柳已经成为城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图/原冒水井村支部书记易必维介绍村里青钱柳种植脱贫情况
儒林镇原冒水井村(贫困村)支部书记易必维说:“我们这里比较适合种青钱柳。青钱柳不用农药和化肥,树下面还可以种红薯等粮食。现在年轻人都在外务工,留在家里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现在家里有青钱柳产业了,留守老人也可以挣钱了。只要不懒,就能挣钱。我们一家2018年采摘500多斤,仅青钱柳叶子就卖了3000多元。”
城步县茅坪镇玺盆水村的杨盛平(建档立卡贫困户)说:“县里给我们贫困户每人都免费发放青钱柳苗种植。2016年以前,我家年收入3000元;2017年种青钱柳后,我家年收入达到5000元。我去年已经脱贫了。” 杨盛平身体有疾病,不能干重活,只能在家里做些简单的农活。他说:“种青钱柳简单,管理也方便,在家里就能挣到钱,感谢国家的扶贫政策。”
易必维说:“我们村85%的人都在种青钱柳,这个村主要靠青钱柳种植来脱贫。现在县里牵头要把青钱柳产业做上去。老百姓都指望靠这个产业的发展脱贫致富。没有产业支撑,脱贫不可能。”
销路成为拦路虎
青钱柳的人工种植三年可以收获。2014年以后,各贫困村逐步种植青钱柳,2017年开始大量上市。2019年将是青钱柳产量的新高峰。农产品的大量上市,销路成为核心问题。
2017年以前,青钱柳企业都是通过传统渠道进行销售,如省内产品推介会、各地湖南城步县商会。青钱柳企业的第一单,是2014年在广东举办的湖南省城步商会上卖出600多份茶。目前青钱柳的消费对象主要分布在湖南和广东,如何拓展市场成为企业的一大难题。
2016年商务部派驻干部到定点扶贫县挂职副县长,成功地将青钱柳等城步县优质特产对接步步高超市,并将青钱柳入驻“湖南省产业扶贫农博园”城步馆,以提升市场认可度。
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因为市场的消费群体还没有培养出来,要打开青钱柳的市场销路依然很难。青钱柳企业负责人说:“就属茶的销量最好。2017年销售4000斤,2018年销售6000斤,2019年到目前为止销售7000斤。目前,我们的青钱柳饮料生产线已经暂停生产了,市场的销路不好。”
青钱柳作为城步县的扶贫产业,关系着许多贫困户能否顺利脱贫。青钱柳产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新产品的生产固然是重点,而消费市场的培育更是难点,如何为产品找到销路是关系到青钱柳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也是许多培植扶贫产业的贫困县共同面对的问题。
把“农产品”变成“农商品”
产业扶贫是商务部五大扶贫举措之一,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产销对接,也就是组织推动销售企业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为城步的青钱柳组织产销对接,是商务部派驻到城步县挂职副县长的扶贫干部刘书军急于要解决的问题。刘书军说:“产业对接不仅仅是要为产品找到销路,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将这个产业接上供应链,要以供应链的思路来开展产销对接扶贫。”
2019年3月,刘书军参加了某企业脱贫攻坚县域示范班第二期的学习。在该企业家与县长面对面环节,刘书军对企业家提了一个建议:企业应该将自己的干部派到第一线去挂职,才能深入地、真正地了解扶贫中的难点和问题,才能将扶贫工作真正落实。
图/刘书军向该企业家提出扶贫建议
4月15日,该企业开始启动精选资深高管到贫困县挂职的项目。5月确定了四个挂职干部,6月正式开始挂职。刘寒就是这样来到城步的。刘寒是企业的资深员工。他的到来,为刘书军推动城步县的产销对接扶贫提供了助力。
他们对城步产销对接扶贫的定位是:首先要把“农产品”变成适合销售的“农商品”。目前,城步县的企业,在人才、市场观念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比较欠缺。因此,接入主流供应链体系,需要让外面的大企业来带动城步的企业,要把供应链思维带给他们,要把供应链的能力赋予给他们。产销对接,要从产品设计开始入手,到产品包装、对应的产品市场以及物流等,要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赋能。
这个定位正是贯彻了商务部产销对接的思路。2018年,商务部开展了“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行”活动。这是商务部重点推动的产销对接扶贫行动,旨在多渠道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营销渠道,先后组织采购商深入四川凉山、云南怒江、贵州黔东南和毕节、新疆和田和喀什等深度贫困地区与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主体对接,还举办了全国农商互联暨精准扶贫产销对接大会,设置扶贫展区,为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企业免费提供展位。
2019年6月,商务部组织的“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扶贫行”到了城步,19家农产品流通企业与38家当地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展产销对接,为城步的农产品“走出去”打开了通道。但要将青钱柳这个刚刚培植起来的产业接上供应链体系,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青钱柳变身“金钱柳”
青钱柳的消费者多是三高人群,市场需求有限,如何拓展青钱柳的消费群体成为打开销路的首要难题。
刘书军说出了他的想法:“可以先借助别的产品来提升消费者对青钱柳的认知,青钱柳味甜,泡出的颜色比较好,是天然的增甜剂和调色剂,可以加到食品里面试试。”经过与当地企业的反复探讨,最后选择了花茶作为试点产品。就是将青钱柳做成花草茶,利用推广花草茶,培育青钱柳市场,再逐步建立青钱柳的产业链、供应链。
他们从某电商平台选择了网购销售排名TOP10的一家湖南企业,跟企业交流了创意,请企业研发、生产青钱柳花草茶,并为企业考察、开店等一系列流程提供绿色通道。该企业从走访到开始做产品只用了三天。第一天,走访了青钱柳生产基地;第二天,走访了种植户;第三天,就开始做产品设计、研发,采购原材料,做网上店铺。仅10天时间,新产品“花甘茶”就实现首次出货,产量达到4万盒。
2019年8月29日,他们紧跟当前热点销售模式,邀请网红做了首次网络直播,推荐2分钟,卖出5000份花甘茶。9月1日,再次邀请网红做了城步县系列产品的直播。9月5日,刘书军和刘寒亲自披甲上阵做网络主播。9月12日,两个“芝麻官”再次走进了电商平台湖南丰收购物节的直播,将青钱柳产品推向全国大市场。
图/刘书军和刘寒参加湖南贫困县县长直播
当地做青钱柳的一个龙头企业老板说:“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消费者对青钱柳逐渐有了认识。2019年的销量将越来越好。”这对于一个贫困县来说,是多么难得。没有产销对接,青钱柳即使形成种植产业,也只能是“养在深闺人不识”,对接上供应链体系,青钱柳就可以变成“金钱柳”,就能真正成为扶贫产业。
当地村民们说:产销对接将世世代代与我们为伴的青钱柳转化为帮助我们脱贫致富的“金钱柳”,让田间地头的初级资源不断地流向企业,加工成产品;让我们偏僻山村的产品,进入了外面的大市场,扶贫产业搭上发展的快车道,让我们的收入不断增加。
专家评论
“两个芝麻官”引发的故事可以看到,扶贫干部和贫困地区企业抓住消费者对贫困地区产品认可度低这一难点,通过将贫困地区产品与市场接受度高的产品融合,变青钱柳为“金钱柳”,将农产品变成“农商品”,并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出发,以培育、整合产业供应链的思路引导扶贫产业的发展,从源头上解决了扶贫产业难以持续发展的难题,形成了产销成功对接的典型案例。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的多渠道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工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在产业扶贫的路上,为贫困地区指引产业发展之路,搭建发展桥梁和平台,才是构建脱贫、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
来源:商务部财务司
编辑:李晨曦、申志莹
审校:胡锦华、康壮、李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