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昏厥(糖尿病 昏厥)
糖尿病患者昏迷都是因为低血糖?这些知识要掌握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调理不当、血糖控制不佳(太高或太低)可能会出现昏迷现象,如血糖过高并发的酮症酸中毒昏迷、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和血糖过低并发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导致昏迷的常见原因和诱因都有哪些?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者在某种因素影响下,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高血糖、高血酮、脱水、酮尿、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综合征,严重代谢紊乱导致患者体内有大量酮体蓄积。
诱因:急性感染、治疗不当、饮食失控、胃肠道疾病等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发因素。
症状:患者会有糖尿病症状加重(如多尿、口渴),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呼吸频率加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休克、脱水、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昏迷。
2、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
由于机体的应激情况导致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如胰高血糖素)不适当分泌增多及肝糖释放增加导致严重高血糖。该病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在 60 岁以上,夏季多发。
诱因:
①应激与感染:如脑血管意外、急性胰腺炎、手术等应激反应,呼吸道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最容易导致糖尿病非酮症高渗透性昏迷发生。
②饮水不足:多见于老年人,尤其在夏季人体出汗较多,但由于老年人口渴中枢不敏感,饮水量不足,因而容易导致血液浓缩及血浆渗透压升高。此外,生活不能自理或昏迷的患者也常常存在饮水不足的情况。
③失水过多:如高热、严重呕吐、腹泻或不适当应用利尿剂、脱水剂等。
④摄糖过多:病人由于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饮用大量甜饮料或进食高糖食物,致使血糖显著升高。
⑤药物因素: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及部分利尿剂等可引起血糖升高,胰岛素泵使用者因胰岛素泵出现故障(如导管堵塞)而未被及时发现,亦可导致本病。
症状:多尿、多饮、失水,无明显酮症,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加重,各种精神神经症状相继出现,患者会迅速进入昏迷和半昏迷的状态。
3、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或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严重低血糖会发生昏迷。
诱因:胰岛素用量过大或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而进食少;运动量增加了,但没有相应增加食量;食量减少了降糖药物没有适量减少。
症状:饥饿乏力,头昏头痛,冷汗淋漓,心慌气短,心动过速,视物模糊,周身发抖,甚至精神错乱,行为异常,嗜睡昏迷。
糖尿病导致昏迷该如何预防?
加强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定期检测血糖。确诊有糖尿病的病人,应正规服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控制各种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各种感染,对血透、腹透、应用甘露醇脱水等治疗时,应注意是否有脱水现象,及时监测血糖、尿糖。
注意诱发药物应用,如利尿剂、糖皮质醇、普萘洛尔(心得安)等。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吸烟、酗酒。
平时定时监测血糖,如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低血糖症等前期表现时,及时测下血糖。
若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时要及时处理及随诊,如果患者意识尚清醒,并能吞咽的话,那么对于低血糖性昏迷最有效的办法是让患者喝甜水或吃糖块、甜糕点之类。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昏迷,除了低血糖的原因外,血糖显著升高还可引起昏迷,所以在昏迷原因不清楚时不要随便给病人喂食糖水,以免加重病情。而且给意识不清的病人喂糖水容易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若患者意识已经丧失,应将病人放平,平卧头侧向一边,解开衣领,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糖尿病患者发生昏迷时,若不及时抢救,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应及时呼叫“120”就医。
本文由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学敏进行科学性把关。
来源: 人民网
突然晕倒竟是因“按时服药”?糖尿病血糖不是越低越好
【突然晕倒竟是因“按时服药”?糖尿病血糖不是越低越好】70多岁的张奶奶是个“任性少女”,为了省电她连电扇都不开,热得根本没胃口,连着几天都是没吃两口就放下碗筷,但依然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这天午后,她照常服药后就在门口树荫下乘凉,突然感觉心慌、头晕、直冒冷汗,一头栽倒在地上!原来张奶奶是一个“资深”糖尿病患者,还曾经因为血糖控制不好差点住院,被医生反复劝告。她告诉自己:“饭可以不吃,药一定得吃!”医生强调,张奶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反复晕厥,需要注意这个病......
近期,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了一名反复晕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经检测,其为体位性低血压所致。为此,医生提醒老年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站立时头晕、视物模糊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72岁的张阿伯患糖尿病8年,最近反复出现头晕症状,多次晕厥时跌倒。他曾到多家医院门诊就诊,医生认为是其脑供血不足,给予扩血管治疗,但效果欠佳。前两天,他在刷牙时突然跌倒,家人紧急将其送至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诊,急诊科把他收住在内分泌科治疗。入院后,经全面系统检查,医生发现患者原来是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的头晕。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该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徐怀忠介绍,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低血压,是指患者快速站立时,最初3分钟之内收缩压至少下降2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至少下降10毫米汞柱。体位性低血压常继发于糖尿病、心脏病、肾上腺疾病、久病卧床以及受一些药物的影响等。体位性低血压有些可以没有症状,有些则可以表现为头晕、眩晕、视物模糊、虚弱、恶心、心悸、头痛,甚至出现晕厥、直立性呼吸困难,平卧后症状缓解。
体位性低血压在各个年龄段均可以出现,该病在老年人中患病率可达20%,是老年人晕厥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更高,这是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并发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参与调节人体血压。
徐怀忠说,鉴别体位性低血压方法非常简单,如果发现站立时有头晕、视物模糊等不适,应立即进行卧位和站立位血压检测。一旦发现有体位性低血压,应及时就医,让医生寻找体位性低血压原因。(苏报融媒记者 李静 通讯员 高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