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小便困难(糖尿病小便困难怎么解决)
糖尿病怎么影响了小便顺畅?
【门诊常见症状】
春节过后,糖友们出现了一系列相关的症状——排尿困难,盆腔疼痛或者局部有压痛点。春节吃了点东西,不过就是血糖升高,怎么会有这些症状?
【西医说】以性前列腺炎为例,氧化应激是慢性前列腺炎炎症级联反应的一个重要因子。
如果找到阻止症状加重的药物,就可以缓解症状。
【中医说】
病因需要从癃闭和脾瘅说起。也就是良性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和糖尿病(包括高血糖)的关系。多数情况下:先有血糖升高,然后出现良性前列腺增生或者慢性前列腺炎。
脾虚,血糖升高;虚则气滞血瘀,容易出现瘀血,瘀血是中医术语,既可以是病理产物,也可以是致病因素。当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问题,就会形成新的病灶,比如影响前列腺。
如果选择一种常规有比较安全的治疗方式,可以选择中医,有外治法和内服法。内服又包括中成药,中成药是如何阻断疾病疾病发展的呢?
【方药搭配】
中医认为是前列腺疾病属于“癃闭”“精癃”“淋证”“精浊”的范畴,认为它是一种功能性病变,一种临床症状,停留在病证方面,认为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导致尿量减少,排尿困难,小便不通的临床病证。传统治法主要围绕脏腑气血津津液辩证论治,多采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治法,只治标,没有治本,没有调整人体的自身的正气。中医络病理论认为,脾肾气虚、痰瘀阻络是前列腺疾病的中医根本病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是其中心环节,络息成积、因虚致实是其发展加重的结果,这符合现代医学对前列腺疾病的认识,为前列腺疾病治疗开辟了的新思路。
此外,如果血糖升高,可能会伴有脾虚,肾虚,以及气滞血瘀等情况,中药可能是一种多靶点的治疗方式,是既可以调整高血糖,同时也可以活血化瘀。
夏荔芪胶囊是基于中医络病理论指导,应用络病辩证,以“络以通为用”的治疗总则,“通”“补”“化”相结合确定组方,提出治标调本即快治其标,慢养其本的治疗理念。建立“健脾益肾,利水散结”治法,以扶正补虚治其本,补而兼通、散结通络,通过补气益肾、调理气机,达到化瘀通络恢复三焦气化,从而标本兼治前列腺腺疾病。
夏荔芪特点即“快治慢养”:既可快速改善下尿路症状,又能散结通络、补益脾肾之气,长期服用可缩小腺体体积,延缓疾病进展。治疗首先补气益肾,化瘀行气,以扶正补虚,治标迅速缓解下尿路症状,调本指减轻下尿路进展,减少残余尿;防止膀胱功能衰竭,产生急性尿潴留。
组方以调补为主,补消兼施,达健脾益肾,利水散结之功效,对前列腺疾病标本兼治,适合较多证型。
附:夏荔芪方解
君药:黄芪。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经,为补气要药,功用益气升阳,利水消肿。本方采用大剂量黄芪,以益元气,补中土,助三焦气化,使气升水自降,而使小便通利,以达益气升阳,化气利水之功效,故可统领全方。
臣药:女贞子,滑石、夏枯草。女贞子,味苦性凉,补益肝肾之精血阴液,补而不腻,为清补之品,与肉桂配伍,阴阳平而水气自通,肾精旺以助气化,使肾气化正而开阖有度。滑石,味甘淡,性寒,归胃、膀胱经。功可清热、渗湿、利窍。取其性滑利窍之功,可利精溺之窍,利水道而荡下焦之热。针对本病症之湿滞热郁,可清利湿热,热散则三焦宁,配伍黄芪,助三焦气化,以奏化气利水之功。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入肝经。肝经环阴器,本方用之,疏通精关之气机,消痰散结,以其通泄之性疏通膀胱气机之窒滞,消散精关之壅塞,以恢复膀胱气化之正常。三药与君药共用而达健脾益肾,利水散结之效。
佐使药:琥珀、黄柏,肉桂,荔枝核。琥珀味甘性平,可入肝、膀胱经。有活血散瘀、利尿通淋之功效,古人即有单用以治疗淋正的记载,如《直指方》治小便不利,即单用为散,灯芯汤下。本药有消磨渗利之性,配伍夏枯草,荔枝核磨积以消癥瘕;配伍滑石而利窍行水,二药合用共达活血通络散瘀,通利水道之功效。黄柏,味苦性寒,入肾、膀胱经。功可坚肾阴利水湿,配伍女贞子泻相火,滋肾通关。肉桂,为味厚甘辛大热,下行走里之物,有温运阳气之功,“无阳则阴无以生”,配伍黄芪,女贞子,而助补肾。以肉桂辛热纯阳之性,能温补命门之火,与黄柏配伍而达水火交济,平衡阴阳之功。荔枝核。味甘性温,可疏肝理气,温散行滞。利用其温散之性而止痛,佐助夏枯草以行滞散结。
诸药合用,肾虚,气弱得补,阴阳得平,湿滞痰凝、血瘀、气滞、热邪得除,三焦气化得行,水道自畅,小便自利,壅塞自除。
温馨提示:前列腺疾病合并糖尿病,临床比较复杂,单一的治疗方法有时不能奏效,请谨遵医嘱。
小便无力,也许是糖尿病惹的祸
本文作者:李剑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糖尿病患者发生逼尿肌无力后,首先表现为腹部胀满不适、排尿困难、每次尿量少;以后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尿频、小便失禁的表现。
陈先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近来,他总感觉小便无力,小便时还会疼痛,于是,陈先生前往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泌尿外科医生询问并作相关检查后,建议他到内分泌科看一下,说他的症状也许是糖尿病导致的。
那么,小便无力真的会跟糖尿病扯上关系吗?
“糖尿病患者出现小便无力,有可能是糖尿病导致的逼尿肌无力引起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剑波解释说。糖尿病患者发生逼尿肌无力后,首先表现为腹部胀满不适、排尿困难、每次尿量少;以后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尿频、小便失禁(即充盈性尿失禁)的表现。
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逼尿肌无力呢?
糖尿病会引起外周神经病变,导致膀胱逼尿肌病变而造成逼尿肌无力,又称神经源性膀胱。该病除了因尿液储留在膀胱中引起上述的不适外,还容易形成尿路感染,若不及时处理,感染可逆行向上导致肾炎;严重的话,细菌可进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
李剑波主任医师建议,长期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者若出现小便无力等症状,要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可通过B超做膀胱残余尿测定,如果充分排尿以后残余尿数值>50ml,说明残余尿过多,有可能是膀胱外周神经病变累积造成的逼尿肌无力,但对于男性患者,同时要排除前列腺肥大导致的尿储留和排尿不畅。
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逼尿肌无力,主要治疗方法以下几点:
一是控制血糖,将糖化血红蛋白降到7%以下,使神经病变的血糖毒害作用减轻。
二是神经营养治疗,使糖尿病神经病变得到修复。
三是对症处理,通过使用胆碱能神经药物增加逼尿肌的张力,使小便得以顺利排出。
四是手术治疗。如果上述途径还不能解决,就要通过外科手术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将膀胱内多余的尿液排出体内。
对于逼尿肌无力,多数情况下,通过前三种保守治疗都是有效果的,而且药物的治疗效果远好于手术治疗。
李剑波主任医师提醒,预防逼尿肌无力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糖尿病产生神经病变。同时,如果老年患者出现小便无力的症状,也有可能是老年性肌张力减弱导致的小便困难,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锻炼逼尿肌来逐步改善症状。
声明:大众健康杂志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版权必究。
微信号:dazhongjiankangzazhi
糖尿病人便秘,多数是这6个原因引起!
有研究调查,大多数糖尿病人伴随着便秘的发生,而便秘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很多糖尿病人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血糖高,却总是出现便秘,这让他们特别的疑惑,也特别的烦心,其实糖尿病人经常发生便秘可能是因为以下这几个原因导致。
糖尿病人多数发生便秘主要是哪些原因导致?
一、不良的饮食习惯
有一些糖尿病人为了让自己的血糖稳定就降低自己每餐进食的食物量,这样就容易让身体没有食物可以进行排泄,就会让自己容易出现便秘的现象。
二、不良的排便习惯
有一些糖尿病人是属于上班族,他们很多会因为工作繁忙而让自己在有便意的时候没有及时排便,而却不知道多次反复的抑制排便会让粪便在身体中停留过长时间而让水分流失,就容易引起便秘的发生。
三、压力过大导致
很多糖尿病人会因为血糖得不到控制或者是因为糖尿病引发一些并发症让自己压力过大,而长期让自己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就会让自己的神经系统也跟着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让肠蠕动变差,也就容易引起便秘的出现。
四、血糖控制不佳
由于患者长期的高血糖不能够得到稳定,就会导致身体的自主神经受到损伤,而身体肠胃是由自主神经控制的,当自主神经发生问题的时候就会让肠胃蠕动也跟着变差,就容易让大肠的排空减慢,从而导致粪便在肠道中滞留的时间过长,进而导致便秘的发生。
五、肠道菌群失调
一般一个正常的肠胃是有一个正常的菌群,正常的菌群能够保护我们肠胃正常的运作,而糖尿病人由于长期的高血糖会让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就容易让肠胃菌群失去平衡,这样就容易让病菌侵入而导致便秘的发生。
六、缺水
由于糖尿病人会出现多尿的现象,经常排尿会让身体多余的水分被排出体外,这样就容易让大肠内的水分减少,从而让粪便不能够被充分软化,变得干燥,也就容易让粪便不能够顺利排出而引起便秘。
温馨提示,在生活中有大多数糖尿病人会出现便秘的现象,因此糖尿病人要知道如果自己有出现便秘的情况,就要及时寻找原因,并且根据相对的原因采取相关有效措施,这样才能够让自己便秘得到改,。进而防止便秘让自己的生活以及身体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