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神草(治糖尿病的草)

一颗青椒 0
文章目录:

从人类医学实验偶然的神奇发现里,探究糖尿病的真相

糖尿病是大家很熟悉的疾病,10个人里面可能就有一两位此病患者,它已经比流行感冒更广泛、更严重的侵扰我们的健康。千百年来,我们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的需要大量存储能量,这一进化让我们很难对美食诱惑产生强有力的抵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人们不再为饿肚子发愁,很多因能量存储过多造成的身体疾病随之而来。

公元前1500年前后,古埃及的医生们记载了一种“多饮多尿”的疾病,甚至还记载了利用谷物、水果和甜酒治疗的过程,据信,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关于糖尿病的文字记载。

我们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经典医书《素问》里有关于糖尿病的记载:“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气上溢,转为消渴。”“甘美”“多肥”不就是高脂高糖吗?到了隋朝,《古今录验方》中也记载了“小便至甜”的观察。

而糖尿病的英文diabetesmellitus正是由diabetes和mellitus分别代表“多尿”和“甜”,这个名字正是这种疾病症状的反映。

01

出现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到底是身体哪里生病?

1889年准备研究动物消化系统功能的两位科学家约瑟夫·冯梅林和奥斯卡·闵科夫斯基对视了一眼,然后对狗子们动了刀子,刷刷刷几刀摘掉了它们胃和小肠之间的一个小小器官——胰腺。他们猜想,狗子们醒来后一定胃口很不好。

谁知,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小狗醒来后,饲养员大妈冲他们抱怨,因为本来训练好好的狗子们突然开始“嚣张”起来,随意撒尿,搞得狗窝里臭气熏天,满地狗尿还引来无数苍蝇和蚂蚁,连站立的地方都没有。

饲养员大妈很生气,可两位科学家却面面相觑。不对啊,不是应该胃口不好,怎么会尿尿满地还引来苍蝇和蚂蚁的光临。难道是尿液含糖?

两位科学家迅速调整了研究方向,将目光放在胰腺摘除和尿液含糖量的关系上。也正是这次对狗子动刀的偶然性发现,科学家对糖尿病病因的研究转移到正确的路途上来。几只狗子被摘除胰腺后,很快血糖飙升、多尿、糖尿,数周后死去,这些典型症状和病程与人类糖尿病患者非常相似。

这两位科学家证是现代糖尿病的揭幕者,而他们的这场无心插柳,让人类终于找到,胰腺的病变正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

12年后,美国医生尤金·奥培在接受医学训练时的又一次偶然发现,让科学家真正将糖尿病病因的追踪放到了正确的部位上来。奥培在糖尿病尸体解剖发现,胰腺中央部位的胰岛出现了明显的形态变化和萎缩。这就证明胰腺的病变并不是全部,而是胰腺中央部位的胰岛!

而胰腺腺泡细胞参与消化,胰岛能够合成分泌出神秘的物质——胰岛素,这是构成胰腺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构。

因为这两次伟大的发现,科学家们似乎找到了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胰岛素。

02

提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曙光

提纯胰岛素成为20世纪初科学家们争先恐后的科学竞赛,让那些处于糖尿病折磨下的病人也看到了一丝生命的曙光。这项复杂而艰苦的研究因为伴随着战争而迟迟未能开花结果。

直到1921年,加拿大一个小诊所的懵懂的年轻医生弗雷德里克·班廷偶然从一篇糖尿病论文中获得灵感,觉得自己有了一个天才想法,带着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坚持,他对着老师的狗子们动了刀,实验室的10条狗被分成两组,一组摘除胰腺,一组杀狗取胰,从中提取粗提液。随后,粗提液将被注射到糖尿病狗体内,检测血糖变化。

很快班廷和他的伟大助手们就发现10条狗根本不够用,自掏腰包从市场买回更多的狗,直到第92只,奇迹出现了。这只幸运的牧羊犬在注射了胰腺提取液后,精神焕发。

接下来的兴奋的班廷和助手放弃了在狗身上动刀,改为收集屠宰场废弃的牛胰腺,纯化胰岛素的工作正式步入飞速阶段。而班廷正是伟大的胰岛素发现者,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加拿大的国家英雄和无数糖尿病患者的救星。原本骨瘦如柴静候死神降临的患者们在接受胰岛素注射后,几乎瞬间重获新生。

班廷火炬

20世纪20年代胰岛素宣传海报上的女孩休斯就是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最早受益者之一,她的一生接受了约42000次胰岛素注射,让她摆脱了家族疾病,活到了73岁,并成为美国最高法院历史研究会的创建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场胰岛素的发现之旅不仅仅是班廷式科学家们的研究之旅,也让人类拨开云雾,正式踏上治疗糖尿病的征途。

伊丽莎白·休斯

03

胰岛素对所有糖尿病都有效吗?

我们的一日三餐血糖指数都不一样,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这是我们身体天然存在的血糖感受器。但是如果血糖“感受器”失灵,自身免疫系统杀死了产生胰岛素的贝塔细胞,就失去了合成胰岛素的能力。那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1型糖尿病。这类患者往往是儿童,它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

胰岛素能够打开肌肉和脂肪细胞的葡萄糖通道,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也可以通知肝脏细胞停止生产更多的葡萄糖,这是一个血糖“效应”器。如果血糖“效应器”失灵,对胰岛素失去响应,就是2型糖尿病,也是主流糖尿病,超重、肥胖、缺乏运动都是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它是一种代谢疾病。

很快科学家们发现胰岛素注射对1型糖尿病效果立竿见影,但对2型糖尿病效果甚微。

这次出场不是狗子,是山羊和草——山羊豆。

同样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牧民发现自家山羊吃了一种叫“山羊豆”的牧草出现肺水肿、低血压甚至麻痹和死亡。这种引进自欧洲的草很快引起了畜牧科学家的注意,本着造福畜牧业的出发点研究这种造成牲畜死亡的有害植物,结果科学家们却发现哪里不对劲,这种草里的山羊豆碱能够非常剧烈的引起血糖速降。这不是糖尿病的克星吗?

历史是不是非常相似,之前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科学家“碰巧”发现了胰腺的作用,而研究畜牧的科学家也“碰巧”找到了对抗糖尿病的神草。

可惜的是,同时代的胰岛素拯救垂死的糖尿病人的疗效太过显著,尽管有机化学家们已经从山羊豆碱里微调化学结构,最终找到了神奇的二甲双胍——也就是直到今天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首选药物,可当时胰岛素注射依然是医生们不二的选择。

而等到二甲双胍再度因为一位菲律宾医生误用于治疗流感,导致患者严重低血糖,从而再度被科学家们重新关注,此时距离山羊豆碱的发现,已经过去七十多年。

也许人类在探寻糖尿病的征途上跋涉的很长,也许迷茫过也恐惧过,绝大多数时候也只能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但孜孜以求的责任心从未消散,对科学探究的艰苦努力也从未停止。

人类历史上第一支人胰岛素产品,优泌林

人类在认识自我、改善自我的道路上,从来都走得百转千回。但所有的偶然性都是因为跋涉在找寻真相的路上从未放弃的探寻,才会稳稳抓住偶然的灵光一现,才会将这些偶然转投向正确的路径,找到正确的方法,让曾经血泪斑斑的失败和痛苦不再重现。

从偶然性的二甲双胍的发现,到利拉鲁肽和阿格列汀的研制,科学家们对糖尿病研究的一脉已经更具理性和目的性,也更快的推行到临床研究中。

对1型糖尿病人类的视野已经并不局限于病体本身,而是进一步发明了胰岛移植技术,比20世纪60年代的移植完整的胰腺技术要简单安全得多。美国VIACYTE公司开发的一种人工胰腺,甚至能够避免移植后的免疫问题。同时,随着人类对干细胞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制造一个人体自身的新胰腺也成为可能。

尽管目前糖尿病依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顽疾,但人类已将这种与之斗争3000年的不可控的强敌,从未知变为可以控制和管理的俘虏,攻克它必然指日可待。而人类科学先驱们每一次披荆斩棘的探寻,也必将让科学的理性之光,照亮未知领域,点燃我们生活的希望和坚持下去的勇气。

##真相来了#—糖尿病的真相##辟谣#

最适合糖尿病人喝的茶是哪种?不是绿茶也不是红茶,而是这一种

#关注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体内无法产生胰岛素(多为1型糖尿病)或者出现胰岛素抵抗(多为2型糖尿病),无法将糖分正常代谢,从而导致血糖值偏高。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它所带来的并发症非常棘手,比如心脏病、中风、肾病等,还可能让双脚面临截肢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水平。

除了借助药物或者胰岛素之外,糖友们还可以通过饮食来帮助改善。研究发现,有一种茶对糖尿病十分有益,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种有利于血糖的茶就是洋甘菊茶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洋甘菊,在拉丁语中,洋甘菊被称为“高贵的花”。在埃及,人们将洋甘菊当作神草献给太阳。可见全世界对于洋甘菊都很重视。

洋甘菊的花朵,可以用来泡水喝,能够帮助降血糖。不要感到诧异,这是因为洋甘菊中含有槲皮素,这种物质能够帮助降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日常可以用洋甘菊茶来代替水饮用。

伊朗大不里士医科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他们对几十名糖尿病患者分两组实验,其中一组每天喝洋甘菊茶;另一组则每天喝水。两个月之后,对他们进行血液检查,发现每天喝洋甘菊茶的这组被实验者血糖水平较低。

不过,在饮用洋甘菊的时候,大家要注意几点:首先,洋甘菊性凉,属于凉茶,所以体质偏寒的人不宜多饮;其次,洋甘菊有降压的功效,低血压患者不宜饮用;第三,在喝洋甘菊茶的时候,一定要在温热的时候喝,不要喝凉的洋甘菊茶,否则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洋甘菊降糖起的是辅助作用,不能代替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治疗。

以下内容为精品付费课,出自专栏《逆转糖尿病:45个核心技巧》

身体出现这些反常的迹象,提醒你血糖已升高,你注意到了么?
患上糖尿病,一定要照顾好这个地方,6件事对你很重要

洋葱能帮你降血糖么?老鼠实验得出了答案,你应该看一下

农村这种野草,被称为“药王”和“神草”,一斤一千也不卖

小编作为一个正宗的农村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农村,见过的野草野果数不胜数。后来接触了互联网,才发现小时候的那些野草野果竟然有这么高的价值,记得小时候还拿它们过家家,现在想想真的是太浪费了。今天我们就来讲一种价值很高的野草——金线莲

金线莲也叫金草,自古就被民间誉有“药王”、“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它是福建、广东等南方一带非常有名的中药草,也被称为“福建金线莲”。

野生金线莲分布广泛,我国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均有野生金线莲的身影,金线莲喜欢潮湿阴凉的深山里,所以沟边、石壁比较容易找到它的影子。

野生的金线莲非常好看,观赏价值非常高,可药用价值如此高的金线莲放在室内养着确实是有点可惜。金线莲中所所含有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胜于野山参,可清热凉血,除湿解毒,在民间多用于小儿高烧不退、惊风、糖尿病、消炎镇痛、袪风湿、治疗胆结石、治疗风湿骨节病、通经络、养血等。

此外金线莲清热凉血,除湿解毒,平衡阴阳、扶正固本,阴阳互补、生津养颜、调和气血、五脏、养寿延年的功用。

金线莲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非常适合工作较劳累的商务者。金线莲对急慢性肝病、支气管炎、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脑血栓、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均有辅助功效,适合老年人;对咳嗽、急惊风、小儿高烧不退有一定疗效,因此也适合小儿服用。金线莲能排毒养颜抗衰老,所以常煲汤饮用对女性好处多多。

野生的金线莲价值非常珍贵,市场上1斤能卖上千元,尤其是福建和广东产的野生金线莲,在15年的时候一度飙升到1斤就要14000元。看到这么赚钱的植物,很多人都眼热了,由于本身其产量少,再加上过度采挖,导致野生金线莲的数量越来越少,在1990年代被政府列为濒危药用植物

也有农民尝试过自己种植金线莲,但效果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金线莲由于对环境非常敏感,温湿度低了都很难生存下去,所以很难种植。

现在金线莲的价值依然很高,不少宾馆、酒家和富贵人家都用它来做高档的煲汤材料,营养价值很丰富,有实验检测,金线草的氨基酸和一些抗衰老的微量元素的含量,比野生的人参还要高!

金线莲的煲汤方法特别多,可以把它和土鸡汤一起炖,也可以和鸽子、排骨、枸杞一起炖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清肝明目、滋阴润肺的功效,对中老年人来说,它还有很好的降血压、补肾气的功效。

大家见过金线莲吗?你们还知道它的哪些作用呢?下面评论区打出来。@艺匠谈三农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