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1型糖尿病怎么测(1型糖尿病怎么治疗能痊愈)

糖仁健康科技 0
文章目录:

1 型糖尿病的筛查和预防

早期筛查 1 型糖尿病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某些并发症至关重要。

随着 FDA 批准1型糖尿病疫苗 Tzield(teplizumab)等最新进展以及干细胞研究的持续开展,人们对最终治愈的探索抱有乐观态度。

1 型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全球数百万人的慢性疾病,虽然目前尚无治愈该疾病的方法,但筛查和早期检测在管理和预防潜在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1

早期检测的重要性

在早期阶段检测1型糖尿病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快速干预,启动适当的治疗计划并降低DKA等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如果未确诊1型糖尿病,则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当身体缺乏胰岛素来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时,就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导致脂肪分解并释放有毒酮。及时诊断和干预可以有效预防DKA的发生。

NIHR 牛津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 Rachel Besser 博士指出:“尽管有一级亲属的人患1型糖尿病的可能性高出15倍,但这些人只占1型人群的10%左右,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公众接受筛查。”

02

如何筛查 1 型糖尿病

● 在家测试:该测试与JDRF的 T1Detect 程序相关,55美元,可以在家完成并邮寄回来。如果结果呈阳性,则应在医生办公室进行确认测试。

● TrialNet:这是一项临床试验计划,为美国有 1 型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提供免费检测。

● 医生办公室或实验室:医生可以要求在诊所或实验室(例如 LabCorp 或 Quest Diagnostics)进行血液检查。

两种或多种自身抗体检测呈阳性的人将被召集讨论结果并制定下一步计划。Tzield 的制造商 Provention Bio 开发了一份资源指南,介绍如何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患有 1 型糖尿病的家庭进行筛查。

03

治疗进展

虽然1型糖尿病的彻底治愈尚未实现,但 FDA 批准 Tzield 等最新进展显示出希望。

Tzield 是一种治疗1型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药物。它是一种注射药物,每天服用一次,持续 14天,可结合并修改免疫系统中称为T细胞的细胞。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T细胞会破坏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 β 细胞。在Tzield的帮助下,这种自我毁灭的过程被中断,有效地将糖尿病的发病时间平均推迟了两年。

迈阿密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Jay Skyler 博士乐观分享道:“干细胞有潜力取代胰腺中受损的细胞,从而恢复人体产生胰岛素的能力。” Vertex等公司的这种突破性研究可以通过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彻底改变糖尿病管理。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一型糖尿病群体分享糖尿病技术和资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糖尿病技术和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1型糖尿病新的检查方式

1型糖尿病在美国影响超过100万人,但仍然有许多奥秘未知。然而,新的研究将病症与肠道中的炎症和微生物组的变化联系起来。

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美国每1,000个人中约影响1-5个。

1型糖尿病通常出现在儿童期,目前不能治愈。到目前为止,其原因仍不知。

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病症是由自身免疫过程引起的。然后,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抑制免疫系统减缓了疾病的进展。

现在已知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胰腺中的β细胞,胰腺负责产生胰岛素。

研究人员正在调查可能提供关于该疾病的病因和如何治疗的新线索的角度。目前,肠道在1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是一个热门话题。

十二指肠和胰腺之间的联系

近年来,1型糖尿病和肠道之间的联系已经上升到表面。例如,患有1型糖尿病的个体显示出增加的肠渗透性和微绒毛的变化,其是来自肠内衬的微观的指状突起。

虽然这些背后的原因还不清楚,但是肠道细菌是目前最主要的嫌疑人。

最近研究这种相互作用的研究在本周出版于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上。意大利团队开始检查和测量肠道细菌菌群和1型糖尿病患者炎症水平的变化。

“有些研究者认为肠道可能有助于1型糖尿病的发展,因此了解这种疾病如何影响消化系统和微生物组是很重要的。-资深作者San Raffaele医院的Lorenzo Piemonti

研究的数据来自54名参与者,他们都有内镜和活检十二指肠(肠的第一部分)。所有样品在2009-2015年间在意大利的San Raffaele医院采集。研究人员确保参与者的饮食相似。

早期研究检查肠道菌群依赖于粪便样品,但这种方法有缺陷;先前已经确定十二指肠和粪便的细菌组成显著不同。然而,目前研究人员有一个独特的机会,直接评估微生物组和测量炎症的生物标志物。

事实上,2012年使用小鼠模型的研究发现,如果细菌被人为地从十二指肠移动到胰腺管,引起免疫反应,能够潜在地破坏β细胞。

肠道细菌,炎症和1型糖尿病

结果显示,与对照参与者和患有乳糜泻的个体相比,患有1型糖尿病的患者具有更多的炎症体征。具体来说,10个炎症相关基因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更显著。

当检查肠道菌群时,发现其与对照和患有乳糜泻的那些显著不同。特别地,看到Proteobacteria(广泛生物体,包括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和Firmicutes(包括芽孢杆菌和链球菌)增加的减少。该发现与小鼠模型中的研究匹配良好。

下一步是了解肠道的变化是否由1型糖尿病引起,反之亦然。无论哪种方式,该研究标志着我们对这种状况的理解向前迈出了一步。正如Piemonti所说:

“我们不知道1型糖尿病对肠道的特征效应是由身体对胰腺的攻击引起的还是相反的,通过探索这一点,我们可以找到新的治疗方法。”。(榕榕 203938)

「对照自查」“骨质疏松”如何早发现?花1分钟赶紧测一测

您或者您的父母是否经常腰背骨痛?

上了年纪身高开始变矮?

轻微跌倒就容易骨折?

中华

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副秘书长岳华介绍,骨质疏松症会带来骨质疏松性骨折/脆

性骨折等严重后果。脆性骨折最常见的部位是脊柱、髋部和前臂远端。骨折是造成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原因。

一旦发生脆性骨折,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很容易造成二次脆性骨折,其致残率会远高于第一次。

2021年10月20日是国际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是“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

如何早期发现骨质疏松

医生建议,广大市民可使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IOF) 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进行初筛自测,根据患者简单病史,从中选择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问题,由患者判断是与否,从而初步筛选出可能具有骨质疏松风险的患者。该测试题简单快速,易于操作,但仅能初步筛查疾病风险,不能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最终诊断。具体测试题见于文章附表。表中所述问题,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并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

我国已经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临床上为诊治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测定。指征见下表。

骨密度测量的临床指征

符合以下任何一条, 建议进行骨密度测定:

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者

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有脆性骨折史的成年人

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

X线影像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者

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回答结果阳性者

OSTA结果 ≤-1

IOF: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OSTA: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IOF) 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 不可控因素:

  • 1.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轻摔后骨折?

  • 2.父母中一人有驼背?

  • 3.实际年龄超过40 岁?

  • 4.是否成年后因为轻摔后发生骨折?

  • 5.是否经常摔倒(去年超过一次),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

  • 6.40岁后的身高是否减少超过3厘米以上?

  • 7.是否体质量过轻 (BMI值少于19)?

  • 8.是否曾服用类固醇激素(例如可的松,泼尼松) 连续超过3个月?

  • 9.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 10.是否被诊断出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良?


  • 女士回答:

  • 11. 是否在45岁或以前就停经?

  • 12. 除了怀孕、绝经或子宫切除外,是否曾停经超过12个月?

  • 13. 是否在50岁前切除卵巢又没有服用雌/ 孕激素补充剂?


  • 男士回答:

  • 14. 是否出现过阳萎、性欲减退或其他雄激素过低的相关症状?


  • 生活方式(可控因素)

  • 15. 是否经常大量饮酒(每天饮用超过两单位的乙醇,相当于啤酒1斤、葡萄酒3两或烈性酒1两)?

  • 16. 目前习惯吸烟,或曾经吸烟?

  • 17. 每天运动量少于30分钟(包括做家务、走路和跑步等)?

  • 18. 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

  • 19. 每天从事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少于10分钟,又没有服用维生素D?

上述问题,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并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或FRAX®风险评估。

预防骨质疏松,三个阶段最关键

骨质疏松的防治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 1.增加骨量,提高骨峰值。

  • 2.延缓骨量丢失。

  • 3.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4.预防发生第一次骨折。

  • 5.合理膳食结构和营养构成比,戒除不良饮食习惯,增加钙摄入,参加适量运动,增加日照等。


遵照防治原则,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按年龄段分为3个阶段。

一级预防 从小做起

骨质疏松的一级预防,要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做起,增加峰值骨量,人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膳食结构合理:

牛奶是最理想的钙源,每100毫升鲜牛奶中含钙120毫克,钙吸收率为30%。成人每日摄入500毫升、儿童750毫升、青春期800毫升可保证每日钙摄入量。摄入鲜牛奶应注意乳糖酶不足或缺乏等问题。

2.选择含钙量高的食品:

芝麻酱、虾皮、海米、海带、银耳、牛奶、豆制品和奶酪等都是钙含量较高的食品。

3.维生素D摄入:

人体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为400IU(IU:医药用生物效应重量单位),鱼肝油、沙丁鱼罐头、蛋黄、鲮鱼和鸡肝等食品维生素D含量较高。阳光照射也是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柔和阳光下散步40分钟可保证机体所需维生素D。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3时后,以免阳光过于强烈,损伤皮肤和视力。

4.适量运动:

参加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加骨量,提高骨量峰值。

5.改变生活方式:

不嗜烟酒;少饮咖啡、浓茶、碳酸饮料;少盐、低糖。

二级预防 未雨绸缪

人到中年,就到了骨质疏松的二级预防阶段,此阶段预防的核心是延缓中年人骨量丢失。女性从40~49岁、男性从40~64岁进入骨量丢失前期:女性年丢失率为0.4%~0.6%,男性为0.3%~0.5%。女性绝经后1~10年进入骨量快速丢失期,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年丢失率为1.5%~2.5%,而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

主要的预防方式除了食补、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外,还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和适量钙剂。

三级预防 亡羊补牢

骨质疏松的三级预防主要针对老年人群,包括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防止意外受伤和骨折等。可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方式来治疗骨质疏松。

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张志山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黄建林

编辑:管仲瑶

审核:于梦非 陈会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