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儿童有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儿童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北方名医 0
文章目录: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得了糖尿病

受访专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副主任 吴娜


近年来,2型糖尿病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全球性增多的儿童肥胖症和缺乏身体锻炼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关键诱因。那么,出现什么症状时,提示孩子血糖可能出现问题?得了糖尿病怎么办?为此《北方名医》栏目组采访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内分泌科副主任吴娜……


出现什么症状时提示孩子血糖可能出现问题?

1、“三多一少”症状
小孩血糖高的症状之一就是“三多一少”症状 ,主要表现为饮食量增多、喝水量增多、排尿量增多以及体重减少。这是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如果小孩的血糖过高,也会出现这些症状表现。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三多一少”的症状,就要及时带他们到医院去做血糖监测,以便尽早确诊病情和治疗。
2、视力模糊

如果小孩子身体内的血糖过高,那么糖代谢就会发生紊乱,这样很容易影响到视网膜的健康,甚至导致视网膜病变,使得眼底血管的基底膜增厚,这个时候视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出现视力模糊的现象。如果孩子表示自己看东西不清楚,不要单纯的以为是近视,很有可能是血糖过高所致。



3、皮肤瘙痒
很多血糖高的小孩子都会感觉皮肤瘙痒,这也是血糖高较为常见的症状表现。血糖过高会使血液循环变得很差,而且这个时候体内的糖分充足,会给细菌入侵提供可乘之机,从而加大各种皮肤疾病的发病率,比较常见的就是皮肤瘙痒。

4、爱发脾气
如果小孩子的血糖偏高,往往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使得孩子的情绪发生变化,出现爱发脾气的现象。如果说孩子本来是比较安静的性格,突然变得情绪容易失控,动不动就会大发脾气,有可能是血糖过高所致,就要尽早的带孩子就医检查。
5、身体疲乏
正常的小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但如果血糖的指数较高,会让他们感到身体疲乏,和同龄人相比没有那么活泼,甚至动不动就想睡觉,嗜睡的现象比较明显。


孩子得了糖尿病怎么办?

1、合理饮食: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等。同时,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健康。

2、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控制体重,提高身体代谢水平,有利于控制血糖。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瑜伽等,但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3、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孩子体内代谢的稳定,有利于控制血糖。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孩子的病情需要,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5、监测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可以帮助孩子和家长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心理支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心理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树立信心,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特邀嘉宾

吴 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副主任


编辑:刘少宇

审核:于波

监制:蔺颖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每日16:50

重播时间:次日06:25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家长需警惕!

受访专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副主任 吴娜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儿童不会得这种病,但事实上,在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中,儿童并不少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儿童肥胖率明显上升,儿童患糖尿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那么,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为此《北方名医》栏目组采访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内分泌科副主任吴娜……


出现哪些症状时,提示孩子血糖可能出现问题呢?

当孩子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即三多一少)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时,家长需警惕孩子的血糖。在1型糖尿病中,几乎所有儿童患儿起病时,至少会有“ 三多一少 ”4 种中的1 种表现,部分儿童患儿还有夜间遗尿的表现。初次就诊时,常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深呼吸或者大呼吸、呼气中带有烂苹果味,此外,还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2型糖尿病的儿童患儿,常喜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易合并代谢综合征表现,比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黑棘皮病、脂肪肝等。


糖尿病年轻化的原因有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体重因素、精神因素等。

1、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糖尿病,则子女患有糖尿病的概率会比较高。

2、饮食因素

如果儿童经常吃含糖量高、热量高的食物,比如蛋糕、糖果、油炸食品等,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从而诱发糖尿病。建议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膳食,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可以适当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含糖量高、热量高的食物。

3、体重过重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合理饮食,经常暴饮暴食,可能会导致体重过重,从而诱发糖尿病。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4、精神因素

如果儿童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分泌出现紊乱,从而诱发糖尿病。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何预防儿童糖尿病的发生?

1、要注意饮食。饮食要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的食物。

2、要适度运动,目前很多孩子的运动量太小。

3、一定要控制好体重。大部分儿童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是体重超重的人。


专家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要管住嘴、迈开腿,避免暴饮暴食,注意清淡饮食。此外,口干、明显消瘦、多饮、多尿等都是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对此要引起警惕。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特邀嘉宾

吴 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副主任


编辑:刘少宇

审核:于波

监制:蔺颖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每日16:50

重播时间:次日06:25

儿童糖尿病类型与症状:如何降低健康风险

来源:海南特区报

糖尿病,这个被误认为只属于成人的慢性疾病,正悄然侵袭着儿童群体。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本文带您了解儿童糖尿病的类型、症状,并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降低健康风险。

一、儿童糖尿病类型

儿童糖尿病主要分为两大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多发于青少年,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则多与遗传、肥胖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常见于超重或肥胖的儿童,早期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控制病情。

二、主要症状识别

儿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此外,还可能伴有视力模糊、乏力、精神不振、皮肤瘙痒及伤口愈合缓慢等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降低健康风险策略

1.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尿常规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干预糖尿病风险。

2.合理饮食:均衡膳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3.规律运动:鼓励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增强体质,控制体重。

4.保持健康体重:避免孩子过度肥胖,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体重变化,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帮助孩子维持在健康的体重范围内。

5.监测家族病史:了解家族中是否有糖尿病史,因为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对于有家族病史的孩子,更应加强监测和预防。

四、生活习惯调整

1.保证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内分泌稳定,减少糖尿病风险。

2.减少压力:帮助孩子学会放松,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3.培养健康兴趣:引导孩子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如阅读、绘画、音乐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五、家长角色

家长在儿童糖尿病预防和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

1.了解糖尿病知识: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护理技能。

2.提供心理支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鼓励。

3.监督生活习惯:协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监督其按时服药和监测血糖。

总结:儿童糖尿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其健康风险。家长应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守护儿童的健康未来。

(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 王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