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二型糖尿病用什么药最好(二型糖尿病用什么药最好最安全的用药)

药师华子 0
文章目录:

二甲双胍“出局”了吗?2型糖尿病首选药物,应该用什么?

有位糖尿病友跟华子说,他看到一则消息,说“神药”二甲双胍不神了,不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治疗用药了。他一直在服用二甲双胍,以后还能不能吃了,如果不吃了要换成什么药?

华子告诉他,这个消息他只看到了一半。治疗2型糖尿病时,二甲双胍的地位并没有动摇,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近几年研制出的糖尿病新药,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预防中,会发挥比二甲双胍更好的心血管保护效果。

一、2型糖尿病首选治疗药物有了更多选择

关于二甲双胍“出局”的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起因是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联合制定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指南》、《ESC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建议: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血管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胰高糖素样肽-1(GLP-1RA),或选择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

“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或是合并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首选SGLT-2i。”

二、二甲双胍并没有“出局”

以上只是上述《指南》中的一部分建议,之后还有一条建议:“不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不合并慢性肾病或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建议将二甲双胍作为一线降糖药物。”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物,只要患者可以耐受并且没有禁忌证,应持续使用二甲双胍,必要时加用其他降糖药物。”

“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高危因素,或是有肾病、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将SGLT-2i或GLP-1RA纳入降糖治疗方案中。”

三、3种首选药物的不同选用条件

对以上术语进行解释,通俗地说,以前治疗2型糖尿病只有二甲双胍一种选择,但是现在多了两种选择,在不同条件下,选用不同的药物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二甲双胍:如果只有2型糖尿病,但没有心、肾方面的疾病,可以作为首选药物,服用后只要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就要一直吃。如果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好血糖,可以加用其他降糖药物。

2、GLP-1RA:常用药物有利拉鲁肽、度拉糖肽、艾塞那肽等药物。如果有ASCVD或是高危因素(如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塞、颈动脉斑块等),或是有肾脏疾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同时又患有2型糖尿病时可以作为首选用药。

3、SGLT-2i:常用药物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药物。患有肾脏疾病或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作为首选。同时也可以用于有ASCVD以及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用药。

总结一下,二甲双胍仍然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但是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GLP-1RA、SGLT-2i两种药物作为首选用药。三种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用药。需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由医生进行选择用药。对用药有疑惑,要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2型糖尿病患者最应该吃哪一种降糖药?

现在患糖尿病的人群越来越多,有些患者找糖尿病专科医生给制定降糖方案,但有的患者只是在体检时发现血糖高,或者是在村医那被确诊糖尿病。

他们选择的降糖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有西药也有中药,这样的人群,他们血糖往往控制不佳,自己也没有去控制自己的饮食。

在很多人的心里面认为:长期吃降糖药会产生依赖性,使血糖越来越高,甚至会出现肝肾损伤等副作用。

因此,他们往往抗拒服用降糖药或者是应用胰岛素降糖。

由于我国对中医中药思想的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吃一些中药,可以调节自己的血糖,甚至是没有副作用的。

但是他们又没有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血糖控制的到底达标不达标,他们自己根本不知道,也很少关心。

直到他们难受的时候,例如:出现头晕脑胀、甚至四肢无力、四肢发软,心慌、出汗等一系列并发症的时候,才想到监测一下自己的血糖,此时一测才发现自己的血糖超高,甚至爆表。

其实有一种降糖药是适合绝大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而且也是医生首先推荐的降糖药,他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降糖疗效很明确,且副作用比较少,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这个降糖药之后,都能使自己的血糖得到一定的控制。

这个神药就是二甲双胍!

且最新的研究显示:二甲双胍不仅仅能起到降糖的效果,而且具有减肥作用,对于心脑血管也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尤其适用于那些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哪种降糖药“最好”?最新指南:6步法,选对药物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绕不开的话题。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降糖药那么多,哪一种才是最适合我的?”

药物种类繁多、广告宣传不断,又加上亲朋好友的各种建议,常常让人无所适从。其实,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选药也没有“一刀切”的方法。如何用科学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降糖药?

最新医学指南给出了一个“6步法”。这篇文章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大家一步步揭开答案,帮助大家科学地选择降糖药物。

糖尿病管理就像“治水”。古人说“善治者,顺水而为”,治水的关键在于找到水流的规律,合理疏导,避免泛滥。对于糖尿病来说,降糖药的选择也是如此。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顺势而为”是关键。我们需要从血糖水平、身体状况、并发症风险等多个角度出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第一步:了解自己的病情,从根本上认识问题

选择药物的第一步是清楚自己的病情。2型糖尿病的本质是胰岛功能的减退以及胰岛素抵抗,简单来说就是“胰岛素不够用”或者“胰岛素不管用了”。

有的人刚查出血糖高,还没有其他症状;有的人可能已经出现了并发症,比如肾功能损伤、视力模糊、神经发生病变等。这些差异决定了每个人的治疗重点不同。

就像盖房子需要先勘察地基一样,糖尿病患者也要先做全面的检查,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肝肾功能、血脂、尿常规等指标。

这些数据就像一份“健康地图”,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只有了解自己,才能选对药。

第二步: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药物只是辅助

中国有句老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糖尿病患者在用药之前,首先要调整生活方式。吃得健康、动得科学、睡得规律,才是控制血糖的根本之道。

研究表明,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延缓糖尿病的进展。

饮食方面,应当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甜点、油炸食品等,同时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全谷物等。

运动方面,最好选择有氧运动,比如快走、骑车、太极拳等,每周运动4到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生活方式干预不仅能降低血糖,还能减少药物的使用,从而降低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第三步:从最基础的药物开始,循序渐进

许多患者一听到“降糖药”,就会产生抗拒心理,担心药物会损害肝肾功能。其实,2型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医生会根据病情从最基础的药物开始,有必要时再增加其他药物。

最常见的起始药物是二甲双胍,这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降糖药。

二甲双胍的作用主要是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释放,同时增加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简单来说,它能“管住糖源”和“开大糖路”。

这种药物的优点是价格便宜、效果稳定、副作用少,同时还能帮助减轻体重,是许多患者的首选。如果患者对二甲双胍耐受性不好(比如胃肠道不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第四步:根据合并症选择个体化药物

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千差万别,有的人血糖高但没有其他问题,有的人可能合并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针对不同的合并症,降糖药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最近几年兴起的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不仅能降血糖,还能保护心脏和肾脏功能,非常适合有心血管疾病或肾脏病风险的患者。这种药物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尿液排糖,就像“打开一个排糖的阀门”,从而降低血糖。

如果患者合并肥胖,可以选择GLP-1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除了降糖,还能抑制食欲,帮助减重。对于老年患者或低血糖风险较高的人群,可以选择DPP-4抑制剂,这类药物降糖作用温和,不容易引发低血糖。

第五步:每种药物都有“性格”,注意不良反应

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一样,每种降糖药也有自己的“性格”。在选择药物时,既要关注它的优点,也要了解它的副作用。

比如,二甲双胍可能引起轻微的胃肠不适,SGLT-2抑制剂可能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GLP-1受体激动剂可能造成恶心、呕吐等症状。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确保药物不会对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如果发现药物不适合自己,可以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第六步:坚持监测血糖,长期管理是关键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降糖药的选择不是一劳永逸的。患者的胰岛功能会随着时间逐渐减退,可能需要在治疗过程中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的关键。

除了血糖,患者还需要关注血压、血脂、体重等指标,综合管理健康。就像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糖尿病的治疗也需要全身心的平衡,而不仅仅是控制血糖一个指标。

很多患者都在寻找“最好”的降糖药,事实上,“最好的药”并不存在,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药”。

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定期调整和优化,这才是控制糖尿病的真正秘诀。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缺乏了解和重视。正如古人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科学地认识疾病,合理地选择药物,再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过上健康而充实的生活。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在科学的指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活出属于自己的健康人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