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首选降压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如何选降压药?药师:首选2类降压药中的一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数据表明,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中24. 3%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既有高血压病人的特点,而且同时也有着糖尿病病人的表现。由于有相似的发病因素,比如说长期高热量饮食,大量饮酒,肥胖少动等,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一起出现,相互并存。研究显示,55.9%的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而58%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同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那么,当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应该如何选择降压药?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药物选择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收缩压每下降10毫米汞柱,糖尿病相关的任何并发症风险下降12%、死亡风险下降15%。
一些诊疗指南建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30/80毫米汞柱;但是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患者,最好采取更宽松的降压目标值140/90毫米汞柱。
收缩压在130~139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在80~89毫米汞柱的糖尿病患者,可进行不超过3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如饮食调节、运动等);若血压不能达标,应采用药物治疗。
血压≥140/90毫米汞柱的患者,应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应该立即使用药物治疗。
首先考虑使用普利类药物或沙坦类药物;如需联合用药,应以普利类药物或沙坦类药物为基础,加用利尿剂或地平类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合并心绞痛者可加用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慎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反复低血糖发作者,应慎重使用β受体阻断剂,以避免掩盖低血糖症状。有前列腺增生且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可选用α受体阻断剂(如哌唑嗪、特拉唑嗪)。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首选这2类药物中的一个:
(1)普利类药物:
常用的普利类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咪达普利、西拉普利等。普利类药物被推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因为普利类药物能够有效延缓肾小球病变,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对同时患有肾病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来说也是安全有效的。
但是,普利类药物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包括持续性干咳、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水肿等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妊娠期妇女、高钾血症、双侧肾动脉狭窄、动脉狭窄者、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史者禁用。
(2)沙坦类药物:
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普利类药物类似,临床上常用的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依普罗沙坦、奥美沙坦等,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蛋白尿及微量蛋白尿。
沙坦类药物尤其适用于伴随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冠心病、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预防,以及用普利类药物会引起咳嗽者、代谢综合征者。ARB克服了普利类药物可能产生干咳等不良反应,更具特异性,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沙坦类药物具有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微蛋白尿/蛋白尿的作用。不过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大,服用后的不良反应比较多,需要警惕肝损害、血肌酐和血钾升高,孕妇不能服用,否则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对沙坦类药物过敏者、双侧肾动脉狭窄、孕期高血压患者禁用。
总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服药期间特别这两点:①普利类和沙坦类只能任选其一,不能联合使用;②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肾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01):1-44.
#健康科普排位赛# @头条健康情报局 @头条健康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首选哪些降压药物好
#关爱心脏防患未然#近一段时间,63岁的周师傅闷闷不乐,原来他只是患有高血压五年了,上个月去医院体检,又被诊断患上糖尿病。他正在服用普萘洛尔片,一次10毫克,一天三次。这几年血压控制还可以,只是两个月前至今有波动,医生让他换降压药物,他犹犹豫豫,没有同意。可是这几天血压升高明显,他咨询我该首选哪些药物呢?
护士在为高血压患者测血压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选哪些药物
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在选择降压药物时,没有特别的要求,大多数降压药物都可以起到降压作用,比如钙通道阻滞剂的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如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等。利尿剂,有氢氯噻嗪。B受体拮抗剂,比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
医院化验人员在测血糖
首选的降压药物是什么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上述五大类降压药物都是可以使用的,但是首选的药物应该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等。
这些药物,不仅具有降压作用,而且还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而且它们还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通过降低血压,改善肾脏高灌注,还可以扩张出球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改善肾小球高滤过,减少蛋白尿及其损害等,所以尤其适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是其首选治疗药物。
首选药物培哚普利化学结构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慎用普萘洛尔
普萘洛尔是临床常用的B-受体阻滞剂降压药,严格来说,它不是禁用的,是可以使用的,但是长期使用普萘洛尔会影响血糖的控制,而且注意是掩盖低血糖的症状,如果不能够发现,是会出现危险的,所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应该慎用普萘洛尔。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血压及血糖容易波动,而且容易影响肾功能,在选择降压药物时,不仅要考虑其降压作用,而且还要考虑其血糖控制,同时还要注意保护肾脏功能,ACEI和ARB这两类降压药物,具有上述这些作用,所以是最适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而且这种患者的血压应该控制到130/80mmHg以下的。
既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如何降压?降压药物又该怎么选择?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得了其中一种就已经很不幸了。但是更不幸的是两种都得了,而且这样的人还不少。既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的人,应该如何降低血压呢?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有什么区别?降压药物又要如何选择呢?
糖尿病与高血压经常“狼狈为奸”,危害很大!
糖尿病和高血压这两个慢性疾病是经常共存的,两者互为因果,可以使对方的发病风险增加1.5~2.0倍。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容易得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也容易得糖尿病。
- 国外的研究数据显示,高血压中有20%伴有2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中有50%伴有高血压。
- 我国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45.2%~60.3%;高血压病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在17.4%。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相对较少。这和糖尿病引起体内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交感神经激活有关。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危害很大,高血压会加重糖尿病的并发症,而且有糖尿病的高血压,血压不容易控制。两者共存,心血管风险比单纯的糖尿病或者单纯的高血压更大。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单纯高血压在诊断和降压目标上的区别?
1、高血压诊断标准上
- 单纯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正常的高血压一致。在没有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测量3次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 但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之后,心血管风险大大增加。比如血压在140-159/90-99之间属于高血压病1级,心血管风险是低危,可以暂时不吃药,进行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如果血压持续升高或者不下降,再吃药。
- 但是合并糖尿病后,心血管病的风险之间上升到高血压,必须进行药物治疗。
2、降压标准更高
- 单纯高血压患者,降压标准是至少降到140/90mmHg以下,但是合并糖尿病后降压标准更高,需要降低到130/80mmHg以下。
- 130/80mmHg以下的血压能更好地降低脑梗死、脑出血的风险,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脑卒中的发病人数更高,是心肌梗死的5倍。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如何更好地降压?
和单纯的高血压一样,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的主要手段依然是降压药物,但是在选择降压药物的过程中有不同之处。另外生活方式干预,对于降压也很重要。
一、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药物选择
1、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降压药物
-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收缩压大于140mmHg,使用降压药可以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全因死亡的风险。但是当收缩压小于140mmHg的时候,使用降压药反而使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
- 因此,当血压大于140mmHg的时候,开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当血压在130-140mmHg之间的时候,可以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 当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的时候,可以先使用一种降压药物降压;当血压在160/100mmHg,建议两种药物联合降压。但是老年人可以适当放宽要求,65-79岁老年人,血压在150/90mmHg以上开始降压药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在160/90mmHg以上开始降压药治疗。
2、降压药物的选择
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ACEI类、ARB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利尿剂。
- ACEI类:雷米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等
- ARB类:缬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等
- 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等
- 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
- 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对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以上5类降压药物都是可以使用的,都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患者合并糖尿病后,药物选择有侧重。
- ACEI/ARB类降压药对肾脏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首选的降压药物是ACEI或者ARB类。
- 钙离子拮抗剂对于人体糖代谢没有影响。因此,可以作为第2选择,当患者无法使用ACEI或者ARB类,或者单纯使用ACEI或者ARB类,无法使血压达标,需要联合使用的时候,可以选择。
- 利尿剂: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都对糖代谢有影响,正常人使用了,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停药后血糖下降),因此不作为首选。
- β受体阻滞剂对代谢也有影响,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时候,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掩盖低血糖的症状,因此,也不作为首选。
虽然,利尿剂不作为首选,但是也不是不能用。比如患者血压比较高的时候,需要联合用药,就可以使用ACEI/ARB 利尿剂。利尿剂虽然对血糖有影响,但是也是有好处的。比如患者合并有慢性心衰的话,就可以常规使用利尿剂改善症状。又比如年轻的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往往比较高,利尿剂对于降压舒张压的效果也挺好。
二、如何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不仅有降压作用,还能够改善血糖、体重,降低血脂等心血管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血压大于120/80mmHg就应该开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1、合理的膳食
- 在糖尿病患者控制总热量摄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水果(糖尿病是可以吃水果的,而且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可以参考我既往的文章: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水果?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可能颠覆你的认知 )、蔬菜、低脂奶制品、全谷类、植物蛋白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健康的膳食可以使血压降低11mmHg左右。
2、减少钠盐的摄入,增加钾盐的摄入
- 钠主要来自食盐,酱油、味精等调味品以及一些人工加工的食物,比如咸菜、咸鱼、腌制食物等。限制钠盐的摄入,可以降低血压。
- 可以通过减少烹饪用盐(使用定量盐勺)、少用调味品、少使用咸菜、腌制食物等来减少钠盐摄入。食盐每天建议在6克以下。
- 增加钾盐摄入,有利于降低血压。可以多吃富含钾盐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豆类、香蕉等来增加钾盐的摄入。肾功能良好的人,可以使用低钠富钾盐来增加钾盐的摄入。
3、控制体重
- 超重和肥胖的人容易得高血压和糖尿病,建议肥胖的人要减肥,可以通过增加体力活动、减少静坐时间、调整饮食结构,使用有利于减轻体重的降糖药物(利拉鲁肽、二甲双胍、达格列净等)来减肥。
4、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 补充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是我国成人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平均每天只有13克,距离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25-35克差距很大。
- 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燕麦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5、增加运动
- 运动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而且有利于控制血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每周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使收缩压降低8mmHg左右。
- 建议除日常活动之外,每周参加5次以上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运动方式不限,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
6、戒烟、限酒
- 吸烟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本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很高了,就不要再吸烟来雪上加霜了。除了自己不吸烟外,二手烟也要避免。
- 大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最好戒酒,无法戒酒的限制饮酒,少喝点,喝低度酒。
7、保持心态平衡,不要焦虑
- 精神紧张焦虑,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升高血压。因此,平时学习、生活中压力较大的人,要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压力。
8、规律作息
- 不要熬夜,熬夜的危害很大。作息要规律,每天保持在差不多的时间休息,不要今天10点睡,明天凌晨2点睡,这样打乱生物钟,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另外,有睡眠障碍的人,可以使用安眠药。
总结: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要将血糖和血压都控制好。近些年来出现的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GLP-1(利拉鲁肽、利司那肽),不仅对于血糖有作用,而且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这类药物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很好的选择。(降糖神药——SGLT-2抑制剂,兼具降糖和心脑肾保护作用 )(利拉鲁肽——降糖药中的新贵,不但降糖,对心血管也有保护作用 )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回答满意的,请给位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