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2型糖尿病必须吃药吗(2型糖尿病必须每天吃药吗)

药师华子 0
文章目录:

2型糖尿病能不能逆转,为什么有些人,不服药也能控制血糖?

提起糖尿病,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一种自身代谢紊乱性疾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只要发病了,就需要终生用药控制血糖,才能维持正常生活。但是在实际治疗中,却有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不使用药物也能控制血糖,难道他们的糖尿病可以逆转吗?

一、糖尿病产生的原因

人体的血糖依靠胰腺中的胰岛细胞产生的胰岛素来调节,所以糖尿病的病因,就是“胰岛素”出现了问题。

1、1型糖尿病:所谓1型糖尿病,指的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也就是说,人体的胰岛细胞出现了问题,不能生产胰岛素了。这时无论用什么药,都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只有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才可以。

2、2型糖尿病:所谓2型糖尿病,指的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比如人体进食过多的糖和脂肪,食物中的热量太大,胰岛细胞产生的胰岛素“供不应求”了,血糖就会升高。

其二、是人体中的组织细胞发生了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细胞们的“口粮”,但是由于熬夜、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等原因,使细胞们变得“没胃口”了,于是葡萄糖就积存在了血液之中。

二、什么样的糖尿病能逆转

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可以看出来,1型糖尿病是胰岛细胞“失灵了”,原因可能是基因缺陷或是其他疾病所致。而我们目前的医学技术,对失灵的细胞还没什么办法,所以只能不断地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来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的正常规律,使人正常的生活。所以,1型糖尿病无法逆转

而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作”出来的。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表现为过度的肥胖。他们中有很多人的身体里,胰岛素还可以分泌,但是他们要么是“吃得太多”,要么是“动得太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结果就是胰岛素“不够用了”。那想让胰岛素“够用”,让糖尿病逆转,就必须要“少吃”和“多动”了

三、肥胖的新发2型糖尿病可以逆转

华子有一个同学,体重230多斤。因为口渴尿多,去医院验了空腹血糖,结果是15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医生让他先吃二甲双胍,配合节食和运动。过了小半年后,他跟华子诉苦,他媳妇把他当兔子养,不给吃饱饭不说,还天天出去“遛他”,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虽然他嘴上说着苦,但实际效果好得惊人。他减掉了40斤体重,现在也不吃药了,测量空腹血糖都在5~6mmol/L之间,糖尿病已经逆转了。华子告诉他,饮食控制,让胰岛细胞得到了“休息”,胰岛素供需达到了平衡,增加运动量又让组织细胞恢复了“食欲”,大量消耗葡萄糖,所以他现在不用吃药,血糖也能控制好了。

不过华子发现,只有肥胖的新发2型糖尿病,经过节食和减肥之后,会产生比较明显的逆转糖尿病的结果。本身已经很瘦,以及患病较久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就很差。仍然需要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才能控制血糖。

所以说,肥胖者如果发现了血糖升高,在接受药物治疗控制血糖的同时,千万别忽视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有希望摆脱药物,逆转自己的糖尿病。

肥胖者的胰岛功能更容易受损,希望大家不要等到糖尿病找上门来再去治疗。平时就要注意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正常的体重,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治未病”的预防,要比“治已病”的治疗重要得多。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二甲双胍“出局”了吗?2型糖尿病首选药物,应该用什么?

有位糖尿病友跟华子说,他看到一则消息,说“神药”二甲双胍不神了,不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治疗用药了。他一直在服用二甲双胍,以后还能不能吃了,如果不吃了要换成什么药?

华子告诉他,这个消息他只看到了一半。治疗2型糖尿病时,二甲双胍的地位并没有动摇,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近几年研制出的糖尿病新药,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预防中,会发挥比二甲双胍更好的心血管保护效果。

一、2型糖尿病首选治疗药物有了更多选择

关于二甲双胍“出局”的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起因是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联合制定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指南》、《ESC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建议: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血管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胰高糖素样肽-1(GLP-1RA),或选择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

“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或是合并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首选SGLT-2i。”

二、二甲双胍并没有“出局”

以上只是上述《指南》中的一部分建议,之后还有一条建议:“不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不合并慢性肾病或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建议将二甲双胍作为一线降糖药物。”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物,只要患者可以耐受并且没有禁忌证,应持续使用二甲双胍,必要时加用其他降糖药物。”

“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高危因素,或是有肾病、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将SGLT-2i或GLP-1RA纳入降糖治疗方案中。”

三、3种首选药物的不同选用条件

对以上术语进行解释,通俗地说,以前治疗2型糖尿病只有二甲双胍一种选择,但是现在多了两种选择,在不同条件下,选用不同的药物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二甲双胍:如果只有2型糖尿病,但没有心、肾方面的疾病,可以作为首选药物,服用后只要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就要一直吃。如果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好血糖,可以加用其他降糖药物。

2、GLP-1RA:常用药物有利拉鲁肽、度拉糖肽、艾塞那肽等药物。如果有ASCVD或是高危因素(如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塞、颈动脉斑块等),或是有肾脏疾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同时又患有2型糖尿病时可以作为首选用药。

3、SGLT-2i:常用药物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药物。患有肾脏疾病或心力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作为首选。同时也可以用于有ASCVD以及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用药。

总结一下,二甲双胍仍然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但是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GLP-1RA、SGLT-2i两种药物作为首选用药。三种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用药。需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由医生进行选择用药。对用药有疑惑,要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患2型糖尿病,医生建议用3种降糖药物,合理吗?医生为您讲清楚

一位朋友给我留言说:张医生,我患了2型糖尿病,医生竟然给我开了3种降糖药物 ,这合理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方面的问题。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由于胰岛素分泌障碍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的非传染性疾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易导致慢性并发症,常见的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肾衰竭,脑梗死,失明,恶性肿瘤等。

2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哪些?

血糖达标是2型糖尿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早期严格血糖控制,可降低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而且,这种获益会延续至后续的治疗中,被称为“代谢记忆”效应。

因此,2型糖尿病需要早期且长期血糖达标,才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表明,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仅为32.6%

2型糖尿病涉及多个组织、器官和激素,且机制复杂。至少有8种病理生理异常又称“八重奏”,包括:

  1. 胰岛素β细胞功能下降;
  2. 肌肉组织葡萄糖摄取减少;
  3. 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
  4. 脂质代谢异常;
  5. 肠促胰素效应减弱;
  6. 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
  7. 肾脏处理葡萄糖失调;
  8. 神经递质功能紊乱。

虽然,目前的降糖药物种类丰富,但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从8种机制上彻底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为何建议联合应用降糖药?

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靠生活方式调整和服用降糖药物。以往朋友们习惯服用单一的降糖药物(主要为二甲双胍)来控制血糖,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医生们发现,使用单一的降糖药物,血糖达标率是很低的。

为此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美国内分泌学会推荐:糖化血红蛋白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应该采取联合治疗方案。

因此,医生们开始对患者使用两种降糖药物治疗,但是,观察6个月后发现,仍有40%~60%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达标率会明显下降。为此添加了第3种药物,发现可明显提高降糖效果。还会产生更多的额外收益。

所以,对于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的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三联治疗,可以在短期内控制血糖水平,使血糖达标并实现长期控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三联降糖药的使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已经较为常见。

张医生推崇的3联降糖方案是哪种?

二甲双胍是众多指南推荐的一线降糖药物,在联合用药时通常以二甲双胍为基础。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三联治疗方案,目前至少有10种。

在2021年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三联优化方案中国专家共识中推荐,应用二甲双胍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某某列汀)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某某列净)。张医生对这个方案比较推崇。因为这3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在作用机制上协同互补。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和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脂肪分解及降低 游离脂肪酸等,发挥降糖作用。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作用机制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而抑制肝糖输出,促进肝脏和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来发挥降糖作用。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尿中葡萄糖的排出,来降低血糖。而且,这种作用机制不依赖于胰岛素,不引起低血糖反应。

我们可以看出,3种药物作用的机制不同,因此,在降糖效果上实现了作用的互补,从而增强了降糖效果。

3种降糖药物作用于多个靶点,覆盖了糖尿病病理生理异常的7个靶点,对绝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

目前,三联降糖药物应用的时间已经大大提前。共识认为:如果经过三个月足量的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糖化血红蛋白仍高于目标值的1%~2%,如果没有禁忌或不耐受,可进行三联治疗。

对于二甲双胍 胰岛素治疗,糖化血红蛋白已经达标的患者,为了减少低血糖风险,且实现对心肾功能保护的目的,可以转换为三联降糖药物。不但,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治疗52周,血糖控制仍满意,而且,降低了体重,没有低血糖风险,降糖作用与二甲双胍 胰岛素作用相当。

还有哪些好处?

3种药物联合应用,还具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 低血糖风险小:3种药物联合治疗,在降糖的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还可减少血糖波动。与长时间血糖增高相比,血糖波动对器官的伤害更大。因此,三联治疗可以实现良好的保护作用。
  • 器官保护:钠-葡萄糖供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对心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更有报道称:三联用药可以同时保护心脏和肾脏。
  • 保护胰岛功能:胰岛是分泌胰岛素的重要结构,三联用药通过改善高血糖,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间接保护了β细胞功能,减少了β细胞的凋亡,有效保存β细胞的数量,从而有效延缓了疾病的进展。
  • 额外收益:这3种药物联合应用除了可以降低血糖外,还可以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减少肝脏和内脏的脂肪含量,从而带来多种额外的好处。
  • 使用方便:目前这3种药物都有长效制剂,所以使用起来很方便。国内已经有了2种药物的复方制剂,国际上已经出现了3种药物的复方制剂。

正是由于这些优势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朋友使用这种方案控制自己的血糖。

总结

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早期使血糖达标,并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三联降糖药物的使用,可以有效实现这种目标,对糖尿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今天的问题我们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参考文献

[1] Holman RR,Paul SK,Bethel MA ,et al. 10‐year follow‐up of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N Engl J Med, 2008,359:1577‐1589.

#长城心血管健康周##谣零零计划##生命召集令超能团#@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月光海棠@爱哭的小女孩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