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2型补肾吃什么药(2型糖尿病人怎么补肾)

小雨药师讲用药 0
文章目录:

肾阳不足的糖尿病患者,冬季如何调理?八味中药,补肾助阳

肾阳不足的患者,腰膝酸软,下肢冰冷。如果还患有糖尿病、糖尿病足,下肢冰冷的情况就更严重了,而在冬季因为天气寒冷,则使得下肢冰冷的症状,更加难以忍受。有什么药物可以温补肾阳,还可以辅助降低血糖?

八味中药分别是: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这八味中药就是著名的肾气丸。因其出自中医经典《金匮要略》,所以又名:金匮肾气丸。

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记载:肾气丸可以补肾助阳,治疗:肾阳不足证。

而在西医的《中国二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则收载了:肾气丸,可以辅助降低血糖。

肾阳不足的患者,肾阳虚衰,筋骨失养,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并且因为肾阳虚还会出现下肢冰冷的症状,同时气不化水,小便不利,容易出现尿频的情况。并且一到夜间睡觉的时候,因为晚上阳消阴长,容易出现夜间夜尿频多的情况。

中医认为:肾为水脏,内有真阴真阳,阳气无阴则不化。因此在肾气丸中使用:附子,温阳补火,再使用:桂枝,温通阳气。两药合用,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而在中医经典《类经》中记载:善补阳者,必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化生无穷。因此肾气丸之中使用:地黄,山茱萸,山药补阴药物。同时方中还使用了泽泻,茯苓,牡丹皮,以达到利水渗湿,活血散瘀的功效,可以减少桂枝与附子所引起的上火的副作用。

虽然金匮肾气丸是补肾助阳的常用传统中药,但是我们仍然不建议自行用药。

因为如果是下肢冰冷非常严重的患者,我们就建议将桂枝改为肉桂以增加温补肾阳的效果。而咳嗽寒痰多的患者则应当增加干姜、细辛、半夏等可以温肺化痰的中药。而且尿频多的患者则应当增加巴戟天,益智仁,金樱子,芡实等中草药,以增加温阳固摄的功效。

并且如果是阴虚火旺的患者,不建议使用金匮肾气丸。

因此我们在使用任何中药之前,一定要到您附近的公立医院,由医生望闻问切,4诊合参,辨证论治之后再用药,千万不要自行用药。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DOI:10.3760/cma.j.cn115791-20210221-00095.

本文由小雨药师讲用药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7种用于糖尿病的中成药,降血糖,滋阴补肾,生津止渴

和高血压一样,在古代,中医没有糖尿病这个病,但是,中医有一个病和糖尿病的症状非常像,就是“消渴症“。消渴症的名字就反映了这个病的表现——消耗得多,又容易渴。不论是糖尿病还是消渴,都存在“三多一少”,即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但体重在减少,人会逐渐消瘦。

糖尿病的西医治疗,以胰岛素(1型)、降血糖药物(2型)及饮食疗法为主。特点是降血糖快,但需终生用药,且病人血糖虽降,但多饮、多尿等伴随症状也长期得不到改善。

中医是针对“消渴症”进行治疗,用中药后,既可降血糖,又能有效缓解伴随症状。对1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对2型糖尿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获得临床治愈,进而停止服药(约占5%~10%)。

有条件的,还是建议到本地医院找医生辨证治疗,因为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也有一部分糖尿病病人“三多一少”不明显),用药也有区别。今天黄药师说说用于糖尿病的中成药。

一、玉泉丸(胶囊、颗粒)

图片仅供参考,已隐去厂家品牌

组成:葛根、天花粉、地黄、麦冬、五味子、甘草。

用于因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的物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血糖升高的糖尿病(消渴症),肺胃肾阴亏损,热病后期,症状偏于口渴喝水多,尿频量多,但仍口干舌燥,舌边红、苔黄的患者。

二、消渴丸

图片仅供参考,已隐去厂家品牌

组成: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

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失眠,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属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症。

使用注意:

1、本药中含有西药成分,服用本药时严禁加服其他的降血糖化学类药物,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

2、服用本药时,容易因为进餐延迟、剧烈体力活动,引起低血糖,进食后可缓解。

3、孕妇、哺乳期、肝炎、肝肾功能不全、少年糖尿病、老年糖尿病(超过65岁)、酮体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性昏迷患者不宜服用。

三、降糖甲片

图片仅供参考,已隐去厂家品牌

组成:黄芪、酒黄精、地黄、太子参、天花粉。

补中益气,养阴生津。降糖甲片是国内第一个用于糖尿病的新中药制剂,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症(2型糖尿病),症状为除“三多一少”之外,倦怠乏力、心慌气短比较明显。

四、渴乐宁胶囊

组成:黄芪、酒黄精、地黄、太子参、天花粉。

益气养阴生津。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病(2型糖尿病),症见口渴多饮,五心烦热,乏力多汗,心慌气短等。

五、参芪降糖胶囊(片、颗粒)

图片仅供参考,已隐去厂家品牌

组成:人参茎叶皂苷、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要用于消渴症、2型糖尿病偏于心悸、颜面潮红、乏力、口干等症状者。

六、消渴灵片

图片仅供参考,已隐去厂家品牌

组成:地黄、五味子、麦冬、牡丹皮、黄芪、黄连、茯苓、红参、石膏、天花粉、枸杞子。

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气短乏力;2型轻型、中型糖尿病见上述症状者。

七、消渴平片

图片仅供参考,已隐去厂家品牌

组成:人参、黄连、天花粉、天冬、黄芪、丹参、枸杞子、沙苑子、葛根、知母、五倍子、五味子。

用于气阴两虚同时还有阴虚燥热消渴症,症见口渴喜饮、多食、多尿、消瘦、气短、乏力,尤其还有手足心热等阴虚症状的患者,2型糖尿病见上述症状者。

黄药师小贴士

1、以上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2、如以上药物与西药降糖药联合用药时,要及时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反应发生。

3、用于糖尿病的中成药多数性凉滋腻,因此脾胃虚弱、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者慎用。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来自头条号黄药师手记。

文中涉及药物,均已隐去厂家品牌,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商用。

黄药师每日更新大家最关注的中药、中成药以及健康知识,有问题欢迎与我探讨,祝诸君身体健康,诸事顺心。

这份中药降糖方,2型糖尿病请收下!不仅降血糖还改善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如同难以摆脱的牛皮糖,被视作一生的 “甜蜜负担”。一旦血糖失控,心、脑、肾以及下肢等全身组织器官都可能受波及,引发各种并发症。

西医多借助降糖药物与胰岛素治疗,虽能迅速控制血糖水平,但在应对胰岛素抵抗和预防并发症方面差强人意。而中医注重整体调理,目标不仅是降低血糖,还在于调节全身机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并预防并发症。

以门诊案例来看,52 岁的王先生,饱受口干烦渴、多饮多尿困扰达半年之久,近期又出现视物模糊、乏力和夜尿频繁等症状,经医院检查被确诊为 2 型糖尿病。

此前,他已服用二甲双胍等西药两个月,可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于是前来寻求中医治疗。中医诊断发现其舌质红,苔黄厚腻,脉细数,空腹血糖 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 7.8%,B 超显示轻度脂肪肝,辨证为阴虚热盛、脾虚湿滞。

治疗采用滋阴降火、健脾化湿之法,药方包含生地黄、天花粉、麦冬、山药、黄芪、茯苓、白术、枸杞子、桑螵蛸、泽泻、丹参、甘草。

一段时间后,王先生头胀减轻,空腹血糖降至 8.8mmol/L。医生依据其状况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半月后,他全身不适症状消失,血糖降至 4.8mmol/L。继续服用原方加减一个月后复查,症状基本消失,血糖趋于正常,精神状态也显著改善。

该方成效显著的原因在于:生地黄、天花粉、麦冬可滋阴降火,有效缓解口干烦渴;山药、黄芪、白术、茯苓能健脾益气,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益;枸杞子、桑螵蛸可补肾固精,改善夜尿频繁;泽泻利水渗湿,丹参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协同作用,既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需注意,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本文仅供参考,切不可擅自用药,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糖尿病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