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肾病有哪些危害(糖尿病肾病有哪些指标高)

肾内科马医生 0
文章目录:

肾科医生分享:糖尿病肾病的三大严重后果,及中医治疗肾病的优势

糖尿病在医学上被视为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之一。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容易导致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也因为原发病的存在而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那么,严重的糖尿病肾病会有什么后果呢?

1.肾小球硬化:肾脏内大量的肾小球起到过滤尿液的作用。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出现肾小球硬化,会导致肾小球硬化的功能受损,所以患者体内的废物无法排出体外,最终的结果会造成尿毒症。尿毒症是糖尿病患者肾脏和泌尿系统的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发病时间越长,肾小球硬化的发生率越高。

2.膀胱肌无力:如果糖尿病肾病病情难以控制,会引起局部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控制膀胱收缩的肌肉功能。患者会表现出尿液无法排除。当尿液储存在膀胱中时,由于患者的血糖过高,细菌会在膀胱的尿液中繁殖,最终可能导致膀胱炎。同时,由于膀胱肌的发病是慢性的,患者往往不易察觉。

3.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如果糖尿病肾病的病情持续发展,可能的后果包括白细胞对体内细菌的吞噬能力下降,使局部免疫力变差,导致细菌入侵和膀胱炎。如果细菌从膀胱延伸或随血液循环到肾脏,可能会引起肾脏的细菌感染,肾盂肾炎很常见。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女性患者由于其生理结构原因,更易患此病。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有效控制血糖,同时要注意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血常规。比如糖尿病引起的膀胱炎或肾盂肾炎患者,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再次加重。

如果患者使用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其优势在于可以逆转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对于中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还可以延缓病变进程,从而促进疾病的治愈。由于中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很多经验,根据临床患者的观察发现,患者出现疲劳、头晕、眼睛干涩、腰膝酸软等症状后,如果能够及时用中医治疗,可以通过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调理,从而在治疗后取得良好的疗效。

另外,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仍有一定的劣势,因为大多病程较长,疗效不如西医快。因此,对于急性患者,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发病后可先用西药缓解症状,再用中药调理,既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受损的胰岛细胞。#哆咖医生超能团#

苏州看肾病的老中医系列讲堂(4)糖尿病肾病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显著增加社会医疗负担。本人苏州看糖尿病肾病的老中医,下面为大家介绍糖尿病肾病对患者健康的主要危害。

1.肾功能损伤和衰竭

糖尿病肾病对肾脏最直接的危害是肾功能的损伤。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的过滤系统受损,使得肾脏无法有效地过滤废物和多余水分,导致肌酐、尿素等代谢废物在血液中积累。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脏病,最终可能导致终末期肾病,也称为尿毒症,需要依赖透析或肾脏移植来维持生命。

2.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3.蛋白尿和水肿

糖尿病肾病的典型症状之一是蛋白尿,即尿液中蛋白质的异常排放。这不仅导致体内蛋白质的丢失,还可能引起水肿,特别是在面部和下肢。随着病情的加重,水肿可能会逐渐恶化,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4.贫血和营养问题

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贫血,因为肾脏负责生产促红细胞生成素,这是一种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的激素。贫血可能导致疲劳、虚弱等症状。同时,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营养不良。

5.代谢紊乱

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出现代谢紊乱,如血糖波动,这进一步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6.生活质量下降

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上述多种并发症,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他们可能需要频繁就医、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承受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7.预期寿命减少

据研究,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显著减少,男性和女性分别可能减少14.8年和16.9年。

8.经济负担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和管理需要长期投入,包括药物、透析、可能的移植手术等,这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自我介绍:

本人苏州看糖尿病肾病的老中医叶盛德,为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科主任、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徐浦中医医院特聘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香港紫荆花医学金奖获得者、上海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甘肃省中医医院医务处主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甘肃分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有哪些 治疗注意什么

51岁的张女士,2004年查出有糖尿病,她一直不肯吃药。去年7月,因为糖尿病症状严重,张女士才去医院就诊。

医生告诉她,要坚持服药控制血糖,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张女士拿着医生配的降糖药到家吃了两三个月后,觉得太麻烦了,而且总觉得吃药不是好办法,听朋友推荐说某种保健食品可以根治糖尿病,就自作主张停了降糖药,只吃保健食品。

吃了半年多,张女士感觉有点头昏不适,医生发现,张女士的血糖超过正常值两倍多,而且肾功能多项指标异常,已出现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血糖过高会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代谢异常引发肾脏损害。张女士后悔不已。

糖尿病肾病究竟有哪些危害

1、神经病变。儿童糖尿病的神经侵害重要是于四周神经与四周神经的脱髓鞘病变有关,这种脱髓鞘转变与四周神经髓磷脂经非酶糖基化作用,引起免疫球蛋白的沉积及糖化终产物的形成年龄有关。表现为肢体麻木,刺痛,烧灼感。病程长者,可伴有胃肠功效混乱及排尿障碍等自主神经病变,中枢神经也可受累如脑萎缩等。

2、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产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沾染、饮食失控、胰岛素治疗中断等。酮症酸中毒的产生,一方面与胰岛素的尽对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胰岛素拮抗激素的相对或尽对增加有关。如生长激素,有发动脂肪分解,导致大批生酮氨基酸的产生及高血糖素等。酮症酸中毒时,重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嗜睡、昏迷、呼吸急促深大、口唇樱红、呼气有烂苹果味、血糖升高。

3、骨关节病变。骨关节病变的重要表现为骨矿物盐减少,骨密度减低,掌骨x线皮质变薄,其原因不明。高血糖时肾小管钙和磷的重接收减少,可能是骨矿物质减少的原因之一。另一表现是关节运动受限,双手手掌不能合龙,但多无疼痛。其原因可能是肌腱胶原组织的糖基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有关。

4、糖尿病眼病。儿童糖尿病产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后5年致盲率为50%左右。视网膜病变的特点性转变是微血管病及新生血管形成。眼底可见水肿,渗出,絮状斑,微动脉病及出血,也可有黄褐病变。视网膜病变与视网膜内多元醇代谢亢进,造成山梨醇蓄积,使毛细胞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此外,高血糖所致的非酶糖基化反应使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管壁细胞损伤,形成视网膜病变的特点性转变。也有少数病人产生白内障。

5、糖尿病肾病。儿童糖尿病病程长的儿童,病变以肾小球轻度增生为主,引起弥漫性及结节性肾小球硬化。测定尿白蛋白(30-300mg/24h,或20-200ug/min)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呈现临床蛋白尿(大于0.5克/24小时)甚至是肾功效衰竭。

糖尿病肾病治疗原则问题

一、透析治疗和肾移植,一旦出现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是唯一有效的办法。肾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尿毒症最好的办法,优于透析治疗。年龄>65岁的患者移植效果差。

二、严格控制血糖,在出现临床糖尿病肾病之前,也就是在糖尿病早期,用胰岛素泵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严格控制糖尿病,使血糖保持基本正常,可以延缓甚至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增高的肾小球滤过率和改善微量白蛋白尿。对其他并发症也有益处。据DCCT的研究,T1DM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性减少35%-55%。已发展到临床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蛋白尿,控制血糖对其病情的发展帮助较小。出现临床糖尿病肾病后降糖药物一般应改用胰岛素。

三、控制高血压,高血压会促进肾功能衰竭的发展,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以减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率,减少尿白蛋白排出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作为首选药物,常需要联合其他降压药。其它降压药如钙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甲基多巴,可乐宁等也有效。糖尿病患者的血压≥130/80mmHg就应该用降压药,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用降压药物治疗时,相对健康的肾小球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下降而继续存活,而已经破坏的肾小球很快完全阻塞,水分不能滤过,蛋白也不能漏出。有人观察到血压从160/95mmHg降到135/85-mmHg时,尿蛋白排出量明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从lml/min·月降到0.35ml/min·月。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期也明显延长,降压治疗前10年累计死亡率为50%-70%,治疗后降到18%。降压治疗对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也有益处。

四、限制蛋白质摄人,适当减少饮食中蛋白质数量(0.8/kg·d)可以减低肾小球内压力,减轻高滤过和减少蛋白尿。相反,给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小球组织学病变。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者更应限制蛋白质的摄人,并应食用含必需氨基酸高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