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早期会皮肤瘙痒吗(糖尿病早期会皮肤过敏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不知不觉得了糖尿病?这些早期症状你要了解

早发现,早控制!

一说起糖尿病,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可想它的危害有多大!

防治糖尿病,关键在于“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

但其实很多人在确诊时,都没有出现这些典型症状,有些反而出现了看似与糖尿病毫无关系的症状。

难道这只是特例吗?现今,糖尿病早期症状绝大多数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三多一少”了。

糖尿病有哪些早期症状

这里,主要针对2型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期,也就是糖尿病前期,主要是糖耐量受损,一般这段时间没有任何症状,患者往往也毫不知情。

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11%,而近36%的成年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如果这时还不进行干预,每4个糖尿病前期得的人有1~3个在10年内进展为糖尿病。

那么糖尿病早期有哪些症状呢?

1 皮肤干燥、瘙痒

这种皮肤干燥不等同于秋冬季节的皮肤干燥,糖尿病前期即使涂抹身体乳等保湿产品,也没办法缓解干燥的皮肤问题,此时需要考虑血糖的影响。

糖尿病发痒部位多集中在手脚和小腿,女性则会经常出现外阴瘙痒。

2 视力变化

血糖升高会引起体内液体的变化,导致视力不稳定。

视力变化大多表现为视力会下降或眼前出现黑影,不过也有少部分人表现为视力突然变好甚至不需要佩戴眼镜。

很多人碰到这种情况,会误以为是“老花眼”提前到来,或诊断为老年白内障,殊不知这也可能是高血糖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3 伤口久不愈合

伤口不易愈合是糖尿病典型的症状之一。

糖尿病患者一般都存在外周血管病变,所以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会受到影响;而且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差,加之高血糖有利于致病菌生长,常导致尿路感染、皮肤感染和阴道炎症等,久难痊愈。

4 睡眠障碍

很大一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轻度或中度的睡眠呼吸紊乱,且多表现为睡眠呼吸暂停。

白天感到疲倦嗜睡、夜晚睡觉鼾声过大的人最好进行血糖检测。

5 餐前饥饿

糖尿病初期,可能出现餐前低血糖、饥饿难忍等。

这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延迟、与血糖变化不同步,导致餐后血糖达到高峰时,胰岛素还没来得及分泌,而等到胰岛素分泌达到高峰时,又正好出现在下一餐前,从而导致出现低血糖和饥饿状态。

除了上面说的几个症状外,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肢体麻木感、针刺感等都是糖尿病早期的症状。

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可选择检测血糖来确诊是否为糖尿病。

如果血糖高于正常,但未达到诊断标准,则为糖耐量减低。

当然,除了确诊的或出现糖耐量减低的人群外,以下这些糖尿病高危人群也需多加注意和预防。

注意!糖尿病高危人群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1 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

当父母或同胞兄弟姐妹有一位有糖尿病患者时,其患病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倍;如果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时,其患病风险可达一般人群的6倍。

2 超重、肥胖或腰上赘肉很多

体重指数(BMI)≥24kg/m2属于超重,BMI≥28kg/m2属于肥胖。

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的人群都需要注意预防糖尿病。

这类肥胖者一般胰岛素受体不敏感、胰腺负担重。

另外,如果你体重并未超重,但四肢肉比较松软,看起来也比同样体重的人显得胖的话,同样也需要注意预防。

3 年龄40 岁人群

人过中年,胰岛素受体也会开始老化,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数据显示,年龄每增加10岁,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68%。

4 饮食习惯不当

主食比菜吃得多,以白米饭、馒头、面包等精细面食为主,从不吃杂粮。

做菜重油重盐,偏好甜食、饮料等。

5 饭后易疲倦

大部分人可能会有“饭困”,但一般不会特别严重,但如果自己比其他人的“饭困”明显很多,可能需要当心了!

另外,容易低血糖或偶尔未及时进食就饥饿感明显的人,也建议进行血糖检测。

6 久坐不运动

不爱运动、活动量小、体能较差的人群,连上几层楼梯都觉得十分费力人群。

7 女性怀孕时有妊娠糖尿病史,或者有巨大儿(≥4kg)生产史者。

上面7点中,占有2条及2条以上,就极有可能成为糖尿病候选人。

除此之外,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都有引发糖尿病的风险,值得警惕!

但糖尿病除了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大多还是由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引起的。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预防糖尿病和其他疾病最为有效的良药!

总 结

糖尿病早期症状

皮肤干燥、瘙痒

视力变化

餐前饥饿

睡眠障碍

伤口久不愈合

糖尿病高危人群

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

超重、肥胖或腰上赘肉很多

年龄40 岁人群

饮食习惯不当

饭后易疲倦

久坐不运动

女性怀孕时有妊娠糖尿病史

参考文献

[1]小周, 糖尿病早期症状勿轻视 [J]农村科学实验. 2017.1:37

本文首发丨维他狗营养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糖尿病早期会出现的六种皮肤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简称三多一少,但这是晚期的症状了。在这之前,30%到70%的糖尿病患者会有皮肤症状,如果能及早发现这些症状,或许可以及时就诊,逆转糖尿病或避免糖尿病进一步恶化。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糖尿病会引起的皮肤症状。

皮肤变黑

皮肤变黑是最显而易见的糖尿病症状,也是一个比较早期的症状。因为高血糖会破坏血管和影响血液循环,继而改变皮肤胶原蛋白的结构,导致皮肤变黑。

由糖尿病导致的皮肤病变称为黑棘皮病,它可以影响任何皮肤部位,但最常见于皮肤褶皱处,如肘部、腋下、脖子后方等,也更容易发生在肥胖人士身上,会导致皮肤变黑和出现边界不清的纹路,看起来有点像皮肤有一层厚厚的污垢。

如果你发现这种皮肤变黑的症状,最好测一测血糖,一旦证实患上糖尿病,要通过减肥和控制血糖,这种皮肤症状才能获得改善。

皮肤瘙痒

糖尿病血糖升高,会导致皮肤有一种莫名的瘙痒。这种瘙痒通常发生在手和脚的部位,导致你一直想要搔抓皮肤,对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研究表明,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第二常见的皮肤症状,高血糖会导致体内产生炎症物质,长此以往会破坏神经末梢,导致皮肤出现频繁的瘙痒。

因此,如果你四肢部位出现严重的瘙痒,影响睡眠和生活,应该尽快就诊看看是不是糖尿病。

皮肤易感染

糖尿病容易导致皮肤感染,尤其容易受到真菌感染。

皮肤癣就是一种很常见的真菌皮肤感染,它会扩散到其他部位和引起瘙痒。自然界中,大约有三百种真菌会引起人类感染,而酵母菌就是其中一种。这种真菌喜欢寄生在温暖潮湿和空气不流通的环境,因此皮肤感染通常会发生在腋下、脚趾、腹股沟和大腿内侧。一旦这些部位受到酵母菌的感染,受影响的皮肤区域就会出现红色皮疹和瘙痒斑块,甚至还会引起刺痛或灼热感。皮肤酵母菌感染也可以发生在黏膜,包括阴道,导致外阴瘙痒和肿胀,排尿时出现刺痛感。

糖尿病容易导致皮肤真菌感染,因为患者的高血糖给酵母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导致它们过度生长和引起皮肤感染。如果你经常有皮肤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除了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穿不透气的衣物和鞋子,还要注意检查一下血糖。

皮肤斑点

第四个糖尿病的常见皮肤症状是皮肤出现斑点,通常在小腿部。这种皮肤症状的发生原因尚不清楚,不过,一些学者认为,这很可能是腿部受伤引起的皮肤症状。当伤口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加上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减少了送往伤口的氧气和养分,导致伤口周围的皮肤出现圆形和红褐色的斑点。虽然这些斑点不会引起瘙痒、刺痛或灼热感,但时间久了会变得像老人斑。

到目前为止,这种皮肤斑点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平时只能多注意和保护好腿部,如运动前要穿上袜子和鞋子,来减少皮肤的摩擦,从而降低腿部皮肤受伤的风险。

皮肤干燥

第五个糖尿病的皮肤症状是皮肤干燥。其实,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皮肤干燥,不过,统计显示26%的糖尿病患者会有皮肤干燥的症状。因为高血糖会导致尿频和皮肤脱水,继而导致皮肤干燥症。

糖尿病的皮肤干燥常常还伴有细细的裂纹和脱皮。在寒冷的冬季会更严重,因为空气的湿度会随着气温降低而降低,导致皮肤更容易流失水分和变干。而且,糖尿病引起的皮肤干燥通常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上,因为老年人的汗腺和皮脂腺退化,皮肤会更容易缺水和变干。

想要改善皮肤干燥的症状,除了控糖,还要好好呵护皮肤,比如多喝水、敷面膜,避免过度洗澡等。

皮肤息肉

很多原因会导致皮肤出现息肉,包括糖尿病。如果患有糖尿病,皮肤有可能会出现息肉,一般长在眼睑、颈脖、腋窝和腹股沟部位。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息肉都是良性的,可以通过手术或冷冻疗法移除。

以上就是六种糖尿病会导致的皮肤症状,包括皮肤变黑、皮肤瘙痒、皮肤易感染、皮肤斑点、皮肤干燥以及皮肤息肉。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皮肤有以上症状,一定要尽快就诊寻求专业帮助,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早日康复。

当您感觉皮肤瘙痒,就只是皮肤病吗?或许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皮肤瘙痒,就只是皮肤病吗?

当您感觉皮肤瘙痒时,您会怀疑是发生单纯性的皮肤疾病了吗?

答案是:NO!

其实皮肤瘙痒是糖尿病的早期发病的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发生皮肤病或是皮肤感染很常见,有一些患者甚至是在皮肤科看皮肤感染时,才知道患有糖尿病。

早期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瘙痒分为全身性或局部性,发病部位则不定,发病程度也不一致。

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十分难受,大多数会反复发作,有些病人因为瘙痒难忍,搔抓后还会皮破血流,由于反复搔抓,皮肤上常见抓痕、血痂,可继发为皮炎,日久之后皮肤变硬、色素沉淀,有的患者还可皮肤干燥脱屑。

导致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

导致糖尿病患者皮肤经常瘙痒的原因有4点:

第一,糖尿病患者周边神经末梢容易发炎,导致手足感觉异常,皮肤瘙痒。

第二,微血管循环差,局部细胞的功能也变差。

第三,血液中糖分高,霉菌生长入侵感染皮肤而引起。

第四,糖尿病患者汗液分泌减少,也会因为皮肤过度干燥而瘙痒。

为了保护皮肤,糖尿病患者应该小心保养皮肤,例如可使用滋润液,润肤霜,滋润皮肤以免皮肤过度干燥。

确保血糖在正常范围

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很多,对于经常性患者,应考虑到患糖尿病的可能。发现有瘙痒症状,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如果皮肤瘙痒久治不愈的,应尽快到医院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如果是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应该降低血糖浓度,控制好血糖,皮肤病变可望痊愈。保证血糖在正常范围,只有血糖控制好,皮肤瘙痒才可以缓解和治愈。

糖尿病皮肤瘙痒怎么办

关于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的治疗,由于瘙痒的部位不同,用药也就存在着区别。另外,在饮食、运动和情绪上同样需要注意。

糖尿病皮肤瘙痒的治疗方法:

1.调理饮食,从口开始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成因是由于身体长期阴虚燥热,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血糖。

因此饮食的首要原则:避免进食会引致身体燥热的食物,包括煎炸、辛辣之品以及精加工的食物,(如即食品及罐头食物)。

此外,亦应戒吃高脂肪及高糖食物(如肥肉、汽水、糖水、蛋糕及蜜饯等)。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油腻及海鲜之品。

2.控制血糖,清除引发皮肤瘙痒症的病根

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将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内,只要血糖不再升高,皮肤瘙痒就自然会得到缓解甚至治愈。

3.皮肤瘙痒发生于颈部前侧、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侧,能选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

瘙痒甚者,可用清热燥湿洗剂,如苦参、苍术、黄柏、白花蛇草、连翘等煎汤外洗,亦可涂尿素乳膏防止皮肤干燥。

4.皮肤瘙痒发生在颈部后侧、背部、手背和足背,可选用止痒水。

此类药物有神经麻痹性止痒和抗过敏作用,对皮肤刺激性比较强,上述部位表皮角质层较厚,能耐受此类药物对皮肤轻微的不良刺激。

5.皮肤瘙痒发生于足底、足趾间,先把孚其药水涂在患处。

这些部位已发真菌感染,孚其药水是以酒精为溶剂的酊剂,有抗真菌、止痒作用,配合其他抗真菌霜剂,能增强抗真菌感染作用,以免真菌产生耐药性而影响疗效。

6.洗澡忌用刺激性强的皂液,洗后皮肤涂抹润肤露,穿棉质内衣,避免搔抓、热水烫洗;修剪指(趾)甲。

7.乐观豁达,保持心情舒畅。

糖尿病患者常因焦急、精神紧张、忧虑、发怒、恐惧、激动等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

相反当情绪紧张消除或感到安全与满足时,糖尿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也减少,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保持乐观与情绪稳定,避免压力过大,闲暇时多培养种花植草、读书等良好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

温馨提醒:

患者要做到对任何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要过分担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治疗,才是健康的根本!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二科 周小樱

配图: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