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人为什么会变瘦(糖尿病的人为什么不能吃蛋黄)
“糖友”日渐消瘦?可能是这4个原因!增重要讲究科学方法
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处于超重或者肥胖状态,部分降糖效果是以增加体重为代价的,比如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尤其是长期使用较大剂量胰岛素的病人,容易出现体重增加。控制体重有利于血糖控制。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体重下降,甚至明显消瘦,这是什么回事呢?
01血糖控制不达标
虽然患者进行了降糖治疗,但是由于平时忽视了血糖管理,未定期监测血糖,不了解血糖状况,治疗方案未能及时调整,导致血糖控制不达标,甚至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葡萄糖利用不足,机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出现体重下降或消瘦状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体重下降,伴有多食、易饥饿,说明血糖可能又升高了。
02治疗方案不合适
有一些降糖药物有减重作用,比如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钠-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对于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患者,选用这类药物是合适的。但是体重偏低或者是体质较差、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的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后,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如纳差、恶心、腹泻,也会出现体重明显的减轻。
03饮食控制过于严格
还有一部分患者患病后心理压力过大,过于紧张、焦虑,为了血糖数据漂亮主食都不敢吃,什么都忌口;或者过于追求血糖正常范围,运动量过大,而能量的摄入不足。这样出现了负平衡,最终出现体重减轻甚至消瘦的情况。注意锻炼运动是为了增强体质,而不是过度消耗。
04病情有变化
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或合并发症,比如近期出现感染性疾病、较大的手术或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导致原有方案不合适、血糖升高了;或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反复腹泻;或者是合并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肿瘤;或长期的失眠,抑郁症等,也会出现体重的减轻。要注意出现体重减轻伴有相关系统的一些症状,提示病情有变化,需要警惕,仔细查找原因,及时就医。
01专业指导,制定个体化方案
糖尿病患者如何增重,首先要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评估病情,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比如说高血糖状态时就应该及时用胰岛素治疗;胰岛ß细胞功能衰竭的患者在多种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也应该予以胰岛素控制血糖;体重不达标患者慎用具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注意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达标的范围内。
02科学饮食
饮食一定是要科学,定时定量,不要担心血糖升高而过于严格的饮食管理,特别是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比例。要注意不同人群的血糖控制目标是不同的,伴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患者的血糖应宽松管理,注意血糖控制达标的同时要重视生活质量。对于体重不达标人群,在医生的帮助下,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或者调整饮食结构。
03坚持运动
坚持适当的运动,运动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控制餐后血糖,还能增强体质。适当进行抗阻运动,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能够增加肌肉含量,保持健美的形体。
04定期体检及专科复诊
定期体检及专科复诊,出现合并症或者是并发症的时候,要及时地进行干预和治疗。此外,要加强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还要经常测量体重,发现体重突然增加或减少,都要认真查找原因。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
为什么糖尿病人会越来越瘦?是不是瘦一点比较好?
很多人患上糖尿病之后食欲会增大,而且食量会增多,按理来说吃得多就会更加肥胖,但是很多人尽管吃很多却变得越来越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相关知识。
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已经出现了胰岛素抵抗,这种情况下,血糖就不能够正常的进入细胞内,会引起血糖浓度上升,那么就会出现高血糖症状。当血管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的情况下,人体就会出现渗透性失水的症状,细胞缺少水分,那么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发生口渴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大量喝水,那么人体内大量的葡萄糖也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而且大量的水分会进入到尿液当中排出体外,就会导致人体缺乏水分,当人体水分含量比较低的情况下,也就会出现明显消瘦的现象。
还有当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不足的情况下,细胞就没有办法正常的通过胰岛素的方式被消化吸收,进一步就会出现饥饿的现象细胞没有办法利用血糖的情况下,就会燃烧自身的蛋白质和脂肪,就会出现糖异生的症状,会自身产生一部分血糖,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情况下,体内的大量脂肪和蛋白质就会被消耗,所以就会慢慢的变得消瘦起来,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都会下降,进一步会出现精神不振和全身乏力等症状,也会出现体重迅速减轻的现象。
为什么糖尿病人会越来越瘦?是不是瘦一点比较好?
糖尿病人是不是瘦一点比较好?
糖尿病人适当的减肥这是适度的消瘦,是有利于病情稳定的,当肥大的脂肪细胞慢慢缩小的情况下,人体就可以逐渐恢复胰岛素的敏感性,这种情况更利于血糖的控制,当胰岛素功能慢慢得到恢复之后,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胰岛素的易感性。
而且糖尿病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疾病,有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的慢性并发症,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和高血脂以及肾病等,其实这些心血管疾病多与过度肥胖有关,所以适度的消瘦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风险,对于糖尿病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越来越瘦?很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要改正了
提到糖尿病,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甚至身边人就有患上糖尿病的。目前,全球糖尿病发病率都属于快速增长的趋势。而这种慢性病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肥胖,在大量研究上证明,肥胖比正常体重的人更会增加二型糖尿病的发生概率。
可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很多糖友出现越来越消瘦的现象呢?很有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要针对调理了。
血糖控制的不理想:对于一名糖尿病患者来说,想要预防各种危险的糖尿病并发症,就要先控制好血糖水平。糖尿病病情又和糖类息息相关,糖类的结构主要是由碳、氢、氧组成,其中葡萄糖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机体可以吸收利用葡萄糖,不会影响正常的代谢循环。但如果是先天性糖尿病患者或者是二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则会转移到脂肪、蛋白质上,消耗后为机体供能。
在这种状态下,机体没有了能量的支持,就容易增加饥饿感,造成多吃还不胖的情况。如果你有这种现象,不要以为是好事,还需稳定好血糖水平。
营养不良:大多数人一听到营养不良,多数以为是瘦弱的人。其实不是,营养不良还包括营养过剩。也就说一个人的BMI超过24,可能也是营养不良。
据《全球营养报告》中得出的结论,胖人出现营养不良比瘦人更加严重。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肥胖则多是因为自身患有代谢综合征,无法正常的代谢、分解脂肪,才会造成胖的现象。
越来越瘦的糖尿病患者,也有可能是蛋白质消耗较为严重,尤其是为了病情吃素的人群,没有肉类中的优质蛋白,再加上机体流失一大部分,体重会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
所以,对于慢性疾病人群,营养不良也是十分关键的。在蛋白质补充上,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给出的标准,男性每天摄入蛋白质含量为60g,女性摄入量较少每天50g即可。
按照营养均衡法则,每天每人至少吃12种以上食物,每天三餐要富含奶制品、大豆、坚果、畜禽肉、水产类、蛋类、蔬菜水果、谷薯、杂豆。保证营养均衡,可维持一个人的健康体重,对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会有更好的助力。
各位朋友,你认为糖尿病患者越来越瘦是好事吗?不妨在下方评论中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