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并发症皮肤病变有哪些症状(糖尿病并发症皮肤痒吃什么药)

中医魏大夫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身上有这4种表现,你可能得了严重的并发症,别大意

有人说,健康人的血液像清水,而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则像污水,器官长期泡在这样的污水中,难免会受到损害。

尤其是常年血糖不稳定的糖友,如果身体出现以下4种表现,这可能是并发症引起的,要重视起来。

1. 皮肤问题

糖尿病会损害血管、神经和免疫系统,导致皮肤感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以下皮肤问题,那么就可能意味着你正在经历严重的并发症:

- 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特别容易感染,如皮肤感染、口腔感染等。

- 瘙痒:由于神经损伤,糖尿病患者常会感到皮肤瘙痒不止,尤其在手指、足部等部位更为明显。

- 干裂:由于血糖控制不好,皮肤失去水分,角质层变厚,表面会出现干裂。

2. 腿部问题

腿部问题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们可能是以下情况:

- 溃疡: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和血管损伤,容易导致足部溃烂、坏死等问题。

- 血管病变:由于血管受到损伤,血液不能流通,从而导致下肢麻木、僵硬等问题。

- 骨骼问题:由于长期高血糖和炎症反应,可能导致骨骼中的关节、软骨、肌腱等组织遭受损伤。

3. 视力问题

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出现视力问题,包括:

- 白内障: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可以导致白内障的形成。

- 视网膜病变: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可以导致视网膜病变,严重时会导致失明。

4. 神经问题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问题,包括:

- 周围神经性病变:由于过高的血糖水平损害了神经,导致手脚麻木、肌无力等症状。

- 自主神经性病变: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胃肠道运动不正常、交感神经失调等问题。

糖尿病一定会出现并发症吗?

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并发症,这与血糖控制水平和病程有关。如果成功控制血糖水平,那么可能性会降低;相反,血糖控制差、病程长的人则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此外,糖尿病类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1型糖尿病比2型糖尿病更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其症状可能包括手脚麻木、痛觉过敏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以及糖尿病肾病,可能表现为尿蛋白和肾功能不全等。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

1. 合理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原则,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等高纤维、低糖的食物,同时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和高糖饮食。合理的饮食可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2. 科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代谢水平,促进身体各部分有效协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可以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身体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合理服药

糖尿病患者应该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要自己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

4. 定期体检

定期到医院进行系统性体检,如视网膜、肾功能、神经性病变、心血管健康等,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加重。

得了糖尿病,要警惕哪些常见皮肤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熟悉、也是最怕的皮肤并发症,莫过于“糖尿病足”。

但大多数人还没意识到的是,一些已经或大概率会发生的皮肤病变,同样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得了糖尿病,需要警惕哪些常见皮肤病?快来对照文章自查吧!

1糖尿病足和坏疽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神经病变,可能使下肢发生闭塞性动脉硬化,引发足部缺血、感觉减退,所以容易发生严重的损伤、感染、溃疡或坏疽,以上统称为糖尿病足[1]。

症状表现:轻者可有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高危足的症状,重者甚至会发生足部溃疡、坏疽[2]。

2蜡状皮肤和僵直关节

如果您已经确诊了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要警惕这类皮肤病变了。

症状表现:蜡样状的皮肤;关节僵直先见于第五手指关节,然后迅速蔓延到其他手指,呈双侧对称分布,关节延展受限。

3砂砾样手指

也叫卵石指,皮肤受损常发生在手指背伸侧,皮肤粗糙,局部有密集的小丘疹,如同卵石或砂砾。

4糖尿病性硬肿病

中年以上的肥胖患者高发,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和背部的皮肤呈淡红或苍白色,表面有光泽、实质性的肿胀,看似桔皮,且皮肤明显增厚。

5皮肤瘙痒症

因自主神经功能减弱伴出汗减少,致使皮肤干燥发痒,或是由于感觉神经反应性改变引发皮肤瘙痒。可分为全身性瘙痒和局限性瘙痒,其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除了以上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还有可能发生发疹性黄瘤、胡萝卜素沉着症、糖尿病性水泡病等皮肤病变。

由于糖尿病引发的皮肤病变多样,普通人通常难以区别辨认。因此,建议您在皮肤不适时及时就诊,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医生来做吧!

糖尿病人皮肤出现4个表现,是血糖失控的信号!别等出现了才后悔~

出皮疹、长斑块、起水疱……,这些皮肤上的“小毛病”,普通人也很常见。

但是皮疹与皮疹不同,水疱与水疱也有区别,有些特殊的皮肤表现,对糖尿病人来说,却可能是身体的警示信号——血糖失控了。

1糖尿病性水疱病

突然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透明水疱,偶见血性及脓性疤液。前臂和手腕、双足等处多见,也有些会发展至全身多处。

一般不痛不痒,有些水疱较大的,会出现疼痛和瘙痒。一般l~2 周后自行痊愈,不留痕迹。

这种情况,可能是糖尿病的比较少见的一种并发症:糖尿病性水疱病。

这种并发症是糖尿病特征性的皮肤病变。男性糖友中更常见,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多见于高龄、病程长、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营养状况差的糖尿病人群。

很多人发病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以,有专家认为,发病的原因可能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受损导致皮肤营养障碍有关。

虽然一般都能自行痊愈,但是也有个别患者水疱进展较快, 如果处理不及时,水疱破裂后可能继发感染,导致病情加重。

治疗:

如果水疱较小,尽量保持皮肤完整, 避免弄破水疱,等待自行吸收即可。

如果水疱较大, 可用碘伏消毒水疱表面及周围皮肤,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内液体,用无菌纱布包扎。

如果水疱已破溃或感染, 需要尽快就诊处理,防止感染加重。

2发疹性黄瘤

膝盖和肘部柔软的一侧、背部或臀部的皮肤上,突然出现成群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小疙瘩。表面有光泽,摸起来略硬,不痛不痒。

这种情况,叫发疹性黄瘤,也是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皮肤病变。

发病原因与血脂过高有关。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会影响血脂代谢,所以这种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更容易发生。

治疗:主要是改善血糖和血脂。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或者药物方法。肥胖的糖友需要控制体重,多吃蔬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果出现在面部影响美观,也可以手术切除,创伤小,恢复快,基本不留疤痕,爱美的糖友可以考虑。

3糖斑

小腿前面的皮肤上一开始出现轻微的粉红色、棕褐色或紫色的斑点,摸起来有点鳞屑。有些可能出现凹陷,中心有轻微液体。一段时间后,变成棕色圆形或椭圆形。

这种皮肤表现,叫“糖斑”

据统计,大约有24.78%的糖尿病人会出现糖斑。有些糖友因为皮肤病去看病,结果确诊了糖尿病。

男性、体质瘦弱、糖尿病病程长的糖友更容易发生糖斑。

国外有学者认为,糖斑的发生与糖尿病导致的小血管变化有关。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大量的糖蛋白会沉积在毛细血管,导致血管增厚、堵塞或病变,从而出现糖斑。

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糖。糖斑本身没什么危害,只是影响外观,也没有特定治疗方法。很多会自愈。如果合并有皮肤干燥,可以使用润肤霜帮助缓解。

4糖尿病性硬肿病

背部、面颈部后者肩部的皮肤增厚、肿胀、变硬,按压不会凹陷,皮肤有紧张、发硬的感觉,有些会有瘙痒、刺痛。

出现在糖尿病患者中的这种皮肤病,叫“糖尿病性硬肿病”,是糖尿病少见的一种皮肤病变。1型和2型糖尿病都可能出现。

男性比女性发病率更高。高龄、肥胖、病程长、血糖控制差、合并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

主要是由于长期血糖高,导致“异常胶原蛋白”沉积于皮肤的真皮层所致。

治疗:主要是严格控制血糖。特异性的治疗手段有限。严重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光化学治疗等。合并皮肤感染者可使用抗生素。

以上4种皮肤病相对比较少见,却都与血糖控制的好坏息息相关,如果出现这些表现,说明你的血糖可能长期控制不佳,一定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