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糖尿病临床表现(女性糖尿病前兆五个信号)
女性得糖尿病的症状,看看你的身体,有没有这样出现
文 | 青囊健康科普
编辑 | 青囊健康科普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小张最近总感觉身体有些不对劲。她工作压力大,时常忙得忘记吃饭,晚上常常加班到深夜。起初,她以为身体的疲惫和口渴只是因为休息不够,但渐渐地,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
她开始频繁上厕所,体重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皮肤也变得干燥,甚至有时感到手脚发麻。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糖尿病?她不禁陷入了深思。
糖尿病,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往往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也开始进入这一疾病的“雷区”。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升高那么简单,它对女性的影响更是显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女性得糖尿病时,身体会有哪些特别的症状。
小张最先注意到的症状是口渴和频繁上厕所。这两个表现其实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信号。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时,身体为了排出多余的糖分,会让肾脏加快过滤的速度,导致尿量增加。而随着尿液的排出,身体里的水分也跟着流失,导致患者总是觉得口渴。女性的生理结构使得她们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泌尿系统问题,频繁排尿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体重突然下降:隐形的危机体重的急剧下降是小张最不解的地方。她明明没怎么运动,也没刻意节食,为什么体重会突然下降?其实,这也是糖尿病的一个典型症状。当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时,脂肪和肌肉组织会被分解来供能,导致体重迅速下降。
对于女性来说,这种体重下降并非好事,反而是健康的隐形危机。如果发现自己短时间内体重骤降,尤其是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就要警惕是否是糖尿病作祟。
除了体重变化,小张还发现自己的皮肤越来越干燥,甚至有时会感到瘙痒难耐。糖尿病会影响皮肤的健康,因为高血糖状态下,身体的水分流失更快,皮肤容易变得干燥。血糖高还容易导致皮肤感染,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出现皮肤黏膜的瘙痒和感染,特别是阴部区域。这不仅让病人感到不适,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妇科问题。
手脚发麻:神经系统的报警糖尿病长期没有控制好,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小张的手脚经常发麻,这其实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早期表现。高血糖会损害神经,尤其是四肢末端的神经,导致手脚麻木、刺痛甚至失去感觉。女性在这方面的症状可能更加明显,尤其是当血糖控制不佳时,神经损伤会进一步加重,影响她们的日常生活。
小张每天都觉得自己像是被掏空了一样,明明睡得不少,但总是感觉疲惫。这种无力感也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高血糖会影响身体对能量的利用,尽管血液中充满了葡萄糖,细胞却因为胰岛素不足或作用不良,无法有效吸收这些能量,导致患者总是感到疲惫不堪。这种疲惫不仅是体力上的,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倦怠,常常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
月经紊乱:女性特有的信号对于女性来说,糖尿病的另一个特殊表现是月经紊乱。糖尿病会对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月经周期异常,甚至可能出现闭经的情况。糖尿病还会增加女性患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风险,这种病症不仅影响月经,还会进一步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因此,如果出现月经突然不规律,尤其是伴有上述其他症状时,女性朋友就需要格外留意了。
小张最近还发现,自己的视力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好了,时常感到眼前模糊不清。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高血糖会导致眼部血管损伤,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失明。女性由于激素波动,血糖控制可能更加困难,因此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可能更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能防止视力的进一步恶化。
情绪波动:糖尿病对心理的影响糖尿病不仅仅影响身体,还会对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小张经常感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这不仅仅是因为身体的不适,更是由于糖尿病对大脑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高血糖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化学物质分泌,导致情绪波动。女性因生理周期的影响,本身情绪波动就较大,而糖尿病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情绪不稳定。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对于女性糖尿病患者尤其重要。
小张的经历并不是个例,许多女性患者在糖尿病早期都忽视了身体发出的信号。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不了解和忽视。女性由于身体构造和激素变化的特殊性,可能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糖尿病的困扰。但只要我们能够及时捕捉到身体发出的信号,采取科学的管理和治疗,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
预防和管理糖尿病,首先要从生活方式入手。规律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心理调节、定期的体检,都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女性朋友,在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时,更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并不是生活的终点,而是提醒我们更加关注身体健康的起点。
每个人的身体都会在不适时发出警报,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及时听到并做出反应。女性糖尿病的症状可能更为隐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希望每一位读到这篇文章的女性,能够认真倾听自己的身体,及时发现问题,远离糖尿病的困扰。
参考文献:
糖尿病对女性的影响及其症状表现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按照致病机制,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1型属于自身免疫疾病,通常在病毒感染后,诱发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腺不能分泌胰岛素。2型糖尿病是一种在遗传和环境因素下,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损伤造成的疾病,更多与后天包括饮食和生活习惯相关。
1
隐匿的警报
糖尿病一开始的症状并不会很明显。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潜伏状态,此时血糖水平虽然高于正常范围,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7.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
在这个阶段,合理干预之后完全有可能让血糖恢复正常,但不做好措施很可能发展成为全面的糖尿病。
在糖尿病前期,人们可能会体验到一些细微的变化,但这些往往容易被忽视。例如,轻微的视力模糊、经常感到疲倦、经常感到口渴和频繁小便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糖检测,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早期的识别和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完全有可能阻止糖尿病前期发展成为正式的糖尿病。
2
潜在的全身危机
糖尿病并发症的威胁远远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它们不只是简单地影响一个器官,而是可能波及全身,从眼睛到脚趾,没有任何部位能幸免。
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血液循环不良,眼睛、心脏、肾脏甚至大脑都可能受到损害。
不仅如此,糖尿病患者还可能面临皮肤感染、神经损伤等问题。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脚部感觉减退,甚至发展成糖尿病足,这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甚至需要截肢。
3
预防胜于治疗,养成健康习惯
首先,合理的饮食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以下是推荐的食物:
主食(碳水化合物):小麦、大麦、黑麦、荞麦、黑米、莜麦、燕麦、青稞、玉米、燕麦片粥、玉米饼
蔬菜:芦笋、菜花、西兰花、芹菜、黄瓜、茄子、莴笋、生菜、青椒、西红柿、菠菜、南瓜、豆类、蘑菇
水果:苹果、梨、桃、李子、橙子、橘子、葡萄
荤菜:鸡蛋、瘦肉、鱼肉
零食:坚果、纯巧克力、乳制品
其次,定期的体育锻炼也是至关重要的。运动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体重,还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无需剧烈的锻炼,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中等强度的活动,如果能坚持每周进行至少三次,就足以产生积极的健康效果。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样重要。压力是导致糖尿病的一个常见因素,因此学会有效管理压力,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最后,定期的健康检查也不可忽视。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血糖水平的任何异常变化,从而在糖尿病发展成严重问题之前采取行动:
①无论年龄大小,体重指数>23,伴随有高血压、非典型胆固醇水平、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心脏病病史以及有近亲患糖尿病。应接受初步血糖筛查。如果结果正常,应以后每三年筛查一次。
②年龄>35岁者,应接受初步血糖筛查。如果结果正常,应以后每三年筛查一次。
③出现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建议每3年接受一次筛查。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应每年筛查。
2024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监制/志飞
女性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三个表现,要小心糖尿病肾病!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李清波主任
糖尿病人如果发现身体出现了这3大表现,务必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到来,别拖着不管。
1.尿液有泡沫
中医讲脾生精、肾藏精,一旦肾气不固、不能固摄精微,就会随着尿液流出。
糖尿病人尿蛋白也会升高,从而出现蛋白尿,导致尿里边出现泡沫,这个也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表现。
而且,很多患者还会发现尿液气味很大、尿液浑浊,这些都是肾脏病变非常典型的表现。
2.水肿
所谓“肾为水脏,主津液”,肾对水湿津液的输布起着主宰作用,糖尿病人一旦肾气亏虚,肾不能代谢水湿津液就会引起水肿。
多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随着水肿的加重,面部及下肢出现持续性水肿,糖尿病人一定要留心这两个部位,一旦发现水肿,务必要警惕肾脏病变找上门。
3.视力下降
糖尿病出现肾损害的同时,也会出现视网膜的病变。
会影响到视力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
所以,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视力改变的时候,也要重视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
我之前有一个患者,65岁患有2型糖尿病15年,一直服用降糖药,但是平时饮食习惯不好不好,对血糖控制也不是很用心,直到3年前发现自己小便有很多泡沫,双腿水肿才开始害怕,去医院一检查被确诊糖尿病肾病,寻求中医的帮助。
刻诊:面色晦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便泡沫多,夜尿频繁,双下肢有轻度凹陷性水肿。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为消渴病(肾阴亏虚症)。
开方:女贞子、旱莲草、生地、丹皮、山药、茯苓、枸杞子、知母、白术、炒杜仲、怀牛膝、炒续断、麦冬、炒神曲、芡实、黄芪等
服用半月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腰膝酸软减轻,水肿消退。但仍有耳鸣,夜尿频繁,小便泡沫多。在原方基础上,减炒续断,加入益智仁、金樱子等,以增强固肾涩精的效果。服药两月后患者症状基本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和心情得到改善,叮嘱患者日常仍然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我的开方思路:
其中女贞子、旱莲草,为君药,主要作用是滋阴补肾,填补燥热灼伤之精髓。
生地、丹皮,辅助君药补肾阴,同时使补而不滞。
枸杞子能补养肝肾,增强肾脏功能。
山药、茯苓、白术帮助患者健脾益气,改善脾胃功能,有助于调节血糖。
炒杜仲、怀牛膝、炒续断补肝肾,强筋骨,利腰膝,缓解腰膝酸软的症状。
芡实:固精止遗,有助于减少蛋白尿(泡沫尿)。
丹参、桃仁:活血化瘀,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减少瘀血阻络的情况。
麦冬:养阴生津,清心除烦,有助于缓解头晕耳鸣等症状。
整个药方补而不滋腻,活血却不伤正气,能够让肝脏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肝气顺畅,气机调畅,脾脏安康,精微得以正常输布,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乃至预防并发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