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严重了什么症状(糖尿病严重什么表现出来)
警惕:出现了这7种症状,是糖尿病病情加重了
糖尿病是一种隐匿的慢性病,往往在你未曾预料的情况下悄然进展。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血糖稳定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当病情加重时,身体会发出种种警示信号。患者应提高警惕,了解以下七大症状,这些都是糖尿病病情加重的警示信号。
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血糖难以控制。患者常常表现出:
- 持续的高度口渴:即使大量饮水,口渴的感觉依然难以缓解。
- 频繁的排尿:尿量显著增加,夜间尤甚,这是由于体内多余血糖通过尿液排出。
- 体重骤降: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开始分解脂肪和肌肉供能,导致体重快速下降。
这些症状的出现通常意味着患者的血糖水平未得到良好控制,需立即调整治疗方案。
2.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深大呼吸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导致脂肪分解,产生过量的酮体。症状包括:
- 恶心和呕吐:持续的恶心和频繁的呕吐是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警告。
- 腹部疼痛:剧烈的腹痛伴随酮体积聚。
- 深大呼吸:患者会出现特征性的库斯摩尔呼吸——深而快的呼吸以排出体内过量的酸性物质。
- 呼气中有水果味:这是由于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的积累。
这些症状一旦出现,需要紧急医疗干预,否则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3. 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状态,口渴严重,甚至昏迷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状态(HHS)是一种严重的高血糖并发症。患者可能经历:
- 极度口渴:体内液体快速丧失,不断口渴。
- 严重脱水: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
- 精神状态改变:从嗜睡到谵妄,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
HHS常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潜在病因包括感染、脱水和药物不当等,需迅速补液纠正高血糖。
4. 胰岛功能急剧下降,血糖忽高忽低,难以控制当胰岛功能急剧下降,患者的血糖水平会变得非常不稳定:
- 血糖反复无常:忽高忽低,难以预测。
- 低血糖症状:如汗流浃背、心悸、战栗、意识模糊等。
- 高血糖症状:如极度口渴、疲倦、头晕等。
这种剧烈波动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急性并发症的发生,需密切监控并调整治疗策略。
5. 偏瘫、言语障碍等脑血管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如中风)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4倍。症状包括:
- 突发的身体一侧无力或麻木:尤其是脸部、手臂或腿部。
- 言语障碍:说话困难或理解语言困难。
- 视力忽然变差:单眼双眼视力模糊甚至丧失。
- 严重头痛:伴随呕吐,是中风的重要警示。
脑血管病的并发症需要紧急医疗干预,及时处理可以减轻后遗症。
6. 出现心前区疼痛等心血管并发症的症状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症状包括:
- 心前区疼痛:典型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表现。
- 呼吸困难:特别是体力活动后加重,夜间平卧呼吸困难。
- 心悸和胸闷:心率不齐或过速。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上述心血管症状,需立即就医,防止病情恶化。
7. 足部问题:发凉、疼痛、麻木和感染坏疽糖尿病足是体循环不良和神经病变的结果,症状包括:
- 下肢发凉:提示血液循环严重不良。
- 静息痛:即使休息时也感到疼痛。
- 手脚麻木疼痛:长时间感到刺痛或麻木。
- 足部溃疡和感染:小伤口难以愈合,严重时发展为坏疽。
糖尿病足的管理需特别注意足部清洁和定期检查,避免感染和截肢的风险。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及时识别和管理上述症状,可以有效缓解病情,防止疾病进展。糖尿病患者及其照护者应保持高度警惕,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这10种情况是糖尿病加重的征兆,需要及时就医!
作者:王建华
单位: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糖尿病患者出现哪些症状变化,提示自身病情加重,应该及时就医呢?
图源:锐景图片
1//
“三多一少”症状从无到有、由轻到重,提示病情加重
“三多一少(口渴、多饮、多食及消瘦)”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它的出现与血糖升高有关。
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大量的水分及葡萄糖随尿液流失,病人因此而出现口渴、多食。由于机体对葡萄糖利用障碍使得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增加,于是出现体重下降及消瘦。因此,“三多一少”症状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患者的血糖高低及病情轻重,“三多一少”症状越明显,表明患者糖代谢紊乱越严重。
因为胰岛素可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和贮存;可抑制脂肪及肌肉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
2//
血糖居高不下或波动较大者,提示病情加重
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患者血糖老是居高不下,往往提示病情较重。
诸多研究证实:与持续性高血糖相比,血糖波动带来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对于糖尿病人,既要控制高血糖,又要保持血糖平稳。如果病人的血糖老是居高不下或者忽高忽低,往往提示病情较重,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3//
血糖极不稳定、频发低血糖者,提示病情加重
高血糖固然可怕,但低血糖,尤其是严重低血糖,往往更加凶险,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病人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此外,低血糖还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如心绞痛、急性心梗、脑卒中、心源性猝死等等。因此,血糖波动大、频繁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往往提示其胰岛功能较差、并发症风险较高,病情较重。
4//
胃肠道症状明显、呼气带烂苹果味的患者,提示病情加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这种病人由于自身胰岛素缺乏,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于是就转而通过分解脂肪来获得能量。脂肪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酮体,大量酮体在体内积聚,使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意识障碍等症状,呼出的气体带有烂苹果味(丙酮的气味)。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精神萎靡不振、呼气带有烂苹果味,往往提示病情加重,很可能是发生了酮症酸中毒。
5//
发生严重感染者,提示病情较重
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常见的有尿路感染、皮肤感染(如蜂窝组织炎)、口腔感染、足部感染等等,特别是糖尿病人的足部感染(即“糖尿病足坏疽”),是导致糖尿病人致残、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感染又会反过来加重高血糖,增加血糖的控制难度,进一步加重糖代谢紊乱。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感染,往往提示病情加重。
6//
出现视力进行性下降,提示病情加重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为主的多种眼疾,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眼前出现黑点或有飞蚊症、视物变形或复视等等。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往往提示病情加重,出现了眼部并发症。
7//
手足麻木、疼痛,或感觉减退、缺失,提示病情加重
周围神经病变(尤其是感觉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大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一半以上,患者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疼痛、灼热感、蚁行感、手套袜套感、脚踩棉花感、对冷热及针扎感觉迟钝或完全没有感觉等等。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往往提示病情加重。
8//
尿液泡沫增多、眼睑及下肢浮肿,提示病情加重
糖尿病出现肾脏并发症时,随着大量蛋白从尿中排出,患者血浆渗透压明显降低,致使血管内水分大量外渗,从而导致颜面浮肿;另一方面,肾脏病变也可引起水钠潴留及尿量减少而出现水肿。因此,当患者出现尿里泡沫增多及浮肿时,往往提示病情加重。
9//
出现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提示病情加重
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大约3/4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
需要警惕的是,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神经受损,在发生心绞痛、急性心梗时,往往没有明显疼痛症状,只是表现为胸闷、憋气、心悸、头晕、乏力、活动后症状加重。因此,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警惕心脏的问题。
10//
走路越来越短,提示病情加重
有些糖尿病患者走一段路就会出现下肢肌肉酸胀、沉重及疼痛,必须停下来休息休息,才能继续走路,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间歇性跛行”,提示患者存在下肢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很容易出现糖尿病足坏疽。如果患者步行距离越来越短,往往提示血管狭窄程度越来越重。
6个表现,提示糖尿病加重!希望你1个都没有!
糖尿病加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胰岛功能的持续衰退,二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以下六个症状,那么这可能是糖尿病病情加重的信号,希望你一个都没有。
第一,体重急剧下降。
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有效利用血糖,导致血糖升高。同时,胰岛素还参与脂肪的代谢,将多余的血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当胰岛素分泌减少时,脂肪储存也会减少,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第二,皮肤异常瘙痒。
这是因为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尤其是皮肤末端的毛细血管。这种损害会导致神经末梢受到影响,加上皮脂分泌的减少,从而引起皮肤瘙痒、麻木甚至刺痛。这种现象通常从双脚开始,然后蔓延到后背。
第三,视力模糊。
人眼底的血管非常丰富,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这些血管,导致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常常感到双眼干涩、视物模糊。眼底血管是人体中唯一肉眼可见的血管,通过眼底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血管的受损情况。
第四,泡沫尿。
如果小便泡沫长时间不散,这可能是肾脏血管受损的信号。肾脏通过细小血管的滤过和重吸收来净化血液。当肾脏血管受损后,原本不会被过滤出的大分子蛋白会漏出到尿液中,导致尿液表面张力增大,产生泡沫。
第五,尿常规检查异常。
如果尿常规蛋白有多个加号,通过微量白蛋白检查可以定量蛋白的多少,这表明机体已经发生了明确的糖尿病肾损害。
第六,血压逐渐升高。
如果血压逐渐升高,甚至出现高血压,这可能是高血糖导致血管动脉硬化的结果。血管缓冲血流压力的功能下降,对全身各组织器官都将造成损伤。
本文旨在科普交流,不作为患者的诊断和用药依据。如果你有以上症状,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感谢你的阅读,如果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