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小孩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小孩糖尿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金台资讯 0
文章目录:

儿童也会患糖尿病?医生提醒:别让孩子成为“小糖人”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可能想到就是老年人疾病。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院长王一提醒,儿童也会患有糖尿病,且儿童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很多家长对儿童糖尿病却仍一无所知,儿童糖尿病如不加以控制,还容易诱发眼底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等,随病情的发展或将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直至眼盲。

王一介绍,儿童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大概占到儿童糖尿病的90%,也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是无效的,必须终生注射胰岛素。2型糖尿病最近几年逐渐增多,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可以口服降糖药。特殊类型糖尿病发病率更低,往往和基因、药物、感染等因素有关。

儿童为什么会患糖尿病呢?是因为吃糖太多导致的吗?王一解释,吃糖多和糖尿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进食糖果类食物多,血糖会瞬间升高,为了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人体内的胰岛β细胞会大量分泌胰岛素,长期以往会造成胰岛素抵抗,继而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耗竭,也就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机制。所以,家长还是要尽量避免孩子进食升糖速度快的食物。

很多孩子不会表达,那家长怎么知道孩子是否患了糖尿病,它有什么特殊症状呢?王一介绍,其实通常情况下儿童糖尿病都很典型,主要症状为体重减轻、多尿、多饮、多食,称为“三多一少”,而症状不典型者可能仅表现为夜尿增多容易误诊、漏诊。此外,1型糖尿病儿童可能还伴有易疲劳、视物模糊、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而2型糖尿病症状相对较1型糖尿病轻,多数病前有肥胖史。如果已经发生酮症酸中毒则可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脱水、酸中毒、精神萎靡、昏迷等严重状况,家长需要尤其注意,留心着孩子的日常生活,如有以上类似征兆,则应尽快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就诊。

1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很复杂,大多数也没有家族史,让很多家长很困惑,有没有办法预防这个病?王一表示,诱发1型糖尿病的主要是胰岛素自身抗体,而当身体出现多种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将增加。如果发现孩子有这些自身抗体,那么生活方式做些调整,有可能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让孩子不发生或者晚发生糖尿病。但2型糖尿病是个能预防的疾病,大多数胰岛素抵抗是肥胖造成的,所以,从婴儿阶段就要预防肥胖的发生,均衡的饮食结构、充分的运动都是保障胰岛素敏感性的好方法。

“有些胖孩子的脖子一圈皮肤发黑,不是没洗干净,而是胰岛素抵抗的早期皮肤表现,一旦发现孩子的脖子、腋窝、大腿根出现发黑的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就诊,控制了胰岛素抵抗,也就控制了糖尿病的发生,进而也就将眼底疾病扼杀于摇篮,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保护了孩子的眼健康。”王一说。(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知否|小孩也会得病!糖尿病为何越来越“低龄化”?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 宋洋)今天(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教育保护明天”。针对目前糖尿病患者越来越“低龄化”现象,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采访了陕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小凤。

李小凤说,以前大家认为糖尿病就是老年病,而现在糖尿病患者越来越有年轻化、低龄化趋势,甚至有一些小孩子都得了糖尿病,原因主要在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首先是家族遗传的易感性背景,再者环境因素也占了很大比重。李小凤说,环境因素指的是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作息以及压力等问题,“年轻人喜欢吃垃圾食品,这些食品的特点是体积小、热量大、升糖指数高,就容易出现肥胖,这可能就带来了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

李小凤说,现在年轻人普遍体力劳动少,运动量少热量消耗就少,一方面热量摄入多,另一方面热量消耗少,热量积聚带来胰腺β细胞功能负担过重,这是糖尿病的患病因素之一。“生活不规律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比如说大家觉得半夜12点睡觉好像很正常,该睡觉时不睡觉,该吃饭时不吃饭,该起床时不起床。”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压力因素。李小凤说,现在的年轻人压力比较大,而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人体会分泌一些抗压激素,由此而来的升糖激素就可能导致糖尿病。

针对糖尿病患者常见误区,李小凤提醒:一切都要回归热量问题,所谓的降糖挂面、无糖食品等凡是能提供热量的,可能都会升高血糖。合理防治糖尿病,还是要做到少吃一点,多动一点,放松一点。

儿童也会得糖尿病?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家长需警惕!

受访专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副主任 吴娜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儿童不会得这种病,但事实上,在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中,儿童并不少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儿童肥胖率明显上升,儿童患糖尿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那么,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为此《北方名医》栏目组采访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内分泌科副主任吴娜……


出现哪些症状时,提示孩子血糖可能出现问题呢?

当孩子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即三多一少)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时,家长需警惕孩子的血糖。在1型糖尿病中,几乎所有儿童患儿起病时,至少会有“ 三多一少 ”4 种中的1 种表现,部分儿童患儿还有夜间遗尿的表现。初次就诊时,常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深呼吸或者大呼吸、呼气中带有烂苹果味,此外,还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2型糖尿病的儿童患儿,常喜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易合并代谢综合征表现,比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黑棘皮病、脂肪肝等。


糖尿病年轻化的原因有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体重因素、精神因素等。

1、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糖尿病,则子女患有糖尿病的概率会比较高。

2、饮食因素

如果儿童经常吃含糖量高、热量高的食物,比如蛋糕、糖果、油炸食品等,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糖、血脂等代谢紊乱,从而诱发糖尿病。建议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膳食,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可以适当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吃含糖量高、热量高的食物。

3、体重过重

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合理饮食,经常暴饮暴食,可能会导致体重过重,从而诱发糖尿病。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4、精神因素

如果儿童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分泌出现紊乱,从而诱发糖尿病。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何预防儿童糖尿病的发生?

1、要注意饮食。饮食要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清淡的食物。

2、要适度运动,目前很多孩子的运动量太小。

3、一定要控制好体重。大部分儿童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是体重超重的人。


专家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要管住嘴、迈开腿,避免暴饮暴食,注意清淡饮食。此外,口干、明显消瘦、多饮、多尿等都是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对此要引起警惕。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特邀嘉宾

吴 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小儿内分泌科 副主任


编辑:刘少宇

审核:于波

监制:蔺颖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每日16:50

重播时间:次日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