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基础病(糖尿病基础病变)

王强教授谈心血管 0
文章目录:

基础病到底是指什么?

大家在去看病的时候,医生基本都会询问您有什么基础病没有?而且最近放开之后,如果患者本身有基础病,那么新冠病毒有可能也会加重原有基础病的病情。

那么基础病到底是指哪些疾病?#众说康养·团圆季#

其实,基础病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慢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是呼吸系统的疾病、消化系统的疾病及慢性代谢类疾病等。

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像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或者鼻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慢性胃炎或者消化性溃疡等;慢性代谢类疾病像常见的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其中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慢性病会直接损害血管内膜,逐渐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血管相关疾病。

如果在诊疗过程中没有全面考虑患者的基础病相关情况,那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及治疗,可能会与原有的基础病相冲突,而导致治疗效果不大,甚至进一步伤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所以大家不但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饮食、规范用药并适量运动来控制自身的慢性疾病,而且在就诊的过程中,还要主动告知医生,自己发生过的疾病或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疾病,这样,医生才能合理得用药,尽量提升治疗的效果。我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王强医生,如果您感觉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如果您平时有什么心血管方面的问题,欢迎您在评论区告诉我。

感染后担心发展成重症?这7类基础病,5项重症指标,需高度警惕!

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度过“感染高峰”。

医疗挤兑并未缓解,即将迎来“重症高峰”的考验。

很多“阳过”的人,担心家人恢复慢,甚至发展成重症。

各种疑问接踵而来:

到底什么病,才算基础病?

出现哪些情况,有可能发展成重症?

儒风君特别提示:

7类基础病,5项重症指标,应当重视。

1

七类基础疾病

1、糖尿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母义明提示:

居家治疗时,可优先服用解热镇痛药,间隔4到6小时,再服用降糖药。

胰岛素、磺脲类药物不能随意增加剂量,会引起低血糖,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2、高血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韩江莉提示:

高血压病人感染后,收缩压≥180mmHg,或者舒张压≥110mmHg,应及时去医院就诊。3、肺功能不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徐原宁提示:

慢性阻塞性肺病(俗称肺气肿)患者、长期吸烟导致肺部病变的人。

这部分患者,日常血氧饱和度就不高,应该引起重视。

如出现持续的心率增快,尽早去医院检查评估。4、恶性肿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王燕建议:

如肿瘤患者,在无瘤阶段感染,与正常人的预防治疗没有太大区别。

如感染新冠后为轻症,靶向治疗可不停。如果是重症,须以新冠治疗为主,待新冠康复后考虑抗肿瘤治疗。5、心脏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健表示:

心血管病、尤其是心衰患者,发烧时不宜喝很多的水,要适量饮水。

因为新冠会增加心肌炎、血栓的风险,可能会加重病情。

如果出现胸闷、头晕,心慌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6、脑中风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白云院区针康科副主任医师,马洪举提示:

以前得过脑梗、脑出血,留有后遗症的人。

这类患者,常年卧床,需要他人照顾,容易出现“静默性缺氧”。

一旦出现如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持续性癫痫等,一定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7、慢性肾病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肾脏科执行主任,滕杰教授指出:

感染新冠后,合并慢性肾病、尿毒症透析的患者,有转重症的风险。
服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也可能加重肾损伤。

需避免同时服用多种退热药,切勿超频次、超剂量用药,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相关症状,可能是肾病复发或肾功能恶化的信号,需立即就医。

2

五项重症指标

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院士表示:“很多患者误以为自己在好转,等出现急性症状再送到急诊时,就已经延误了治疗时机。”

张院士给出了5个转重症的标准,出现1条就应特别注意,若同时出现多条就必须及时送医。1.发热持续不退

一般情况下,发热超过38.5℃,就需要服用退烧药。

用药后,出现反复发热,持续3天以上,就要特别关注。2.呼吸困难

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呼吸频率,大致为每分钟10~20次。

如果每分钟呼吸超过30次,轻微活动后明显气喘,呼吸频率比较快,需要重点关注。3.消化系统疾病

持续出现比较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影响正常进食。

或者剧烈咳嗽引起的恶心呕吐,应及时咨询医生,接受治疗。4.精神状态不佳

出现淡漠、恍惚、烦躁,或反应迟钝等表现。

特别警觉一些老年人机体已经缺氧,却没有呼吸困难的表现,这是“静默性缺氧”。

如果家里有血氧仪,应监测指氧饱和度,若持续低于93%,要及时送医。

若无血氧仪,观察活动后即气促、心慌及精神状态差的也要格外关注。5.原有基础病加重

比如,原来血压控制得不错,“阳了”后血压控制不住了。

或者出现了顽固的心绞痛、血糖明显增高等问题。


来源:微信公众号“儒风大家”,原标题“7类基础病,5项重症指标,高度警惕!”

作者:儒风君

编辑:杭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专家:患基础病人群感染新冠病毒风险较高,更应接种新冠疫苗

导 读

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新冠病毒的感染率会提升,死亡率也同样会增加。多位专家表示,只要不属于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基础疾病患者作为“弱势群体”,更应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以增强自身的防护。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一旦感染,出现危重病例及死亡风险的几率更大。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史冬梅分析:

史冬梅:在武汉大规模的新冠爆发以来,我们调查发现,新冠的患者中有将近五分之一的患者是有高血压病的。冠心病,还有心衰的病人的比例也是很高的,而且这些病人重症的非常多,死亡率相对更高。所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反复地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其实更需要做保护。现在国内国际专家们共识认为,注射疫苗是对于传染病预防最好的方式。

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只要处于疾病稳定期,都可以接种新冠疫苗。长期患有心血管疾病并按时服药的老年人,一般情况下在接种疫苗前后要坚持服药。史冬梅说:

史冬梅:接种疫苗跟我们的药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任何冲突的,在接种疫苗的前后,不需要进行药物的调整,一定要坚持服药。做支架和搭桥的病人,支架和搭桥做完了以后,比做之前都是更安全的,所以这些病人也是能够接种新冠疫苗的。

正在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源自中新社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志杰表示,目前的新冠疫苗对于肿瘤患者总体是安全的。对于老年的肿瘤患者,接种疫苗利大于弊。

王志杰:因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受损的,疫苗加强接种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血清抗体应答率和抗体的效价,提高疫苗接种的效果。因此在首次接种没有明显反应的情况下,还是推荐进行加强免疫接种,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疫苗接种之后2~3天之内进行抗肿瘤的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避免与接种疫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混淆。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出现急性并发症,也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杨金奎介绍:

杨金奎:糖尿病患者属于优先接种疫苗的人群。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等暂缓接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比如说肾病、心衰、脑梗这些,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我个人建议这些人群能打尽量打。

老年人及心血管患者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史冬梅介绍:

史冬梅:现在95%的新冠发生都是轻症,大家不用太紧张。如果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发热持续不退,诱发了心衰等的情况,要及时就医,不要因为担心进一步的传染就不上医院。我们在轻症的时候尽量居家,多喝水,做好手卫生,保证好的睡眠休息,对症吃药,一定能平稳地度过急性期。

内容转自:北京交通广播记 者 王 楠 、编 辑 朱艳婷、 主 编 程 艳

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