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淮南糖尿病(淮南糖尿病医院)

大皖新闻 0
文章目录:

淮南将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支付

淮南网讯 为完善淮南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以下简称“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减轻患者门诊用药负担,淮南市日前出台了《淮南市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实施方案》,方案规定一个参保年度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的门诊药品费用,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300元、400元。

保障对象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医疗保障部门了解到,此次方案中的保障对象为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中,未达到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慢性病鉴定标准、确需采取药物治疗的“两病”患者,可以纳入保障范围。

已纳入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慢性病保障范围的,继续执行现有的门诊慢性病政策,不再纳入本方案保障范围。

就医管理

用药目录方面,此次方案中也有明确规定。最新版国家和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直接用于降血糖、降血压的治疗性门诊用药,全部纳入“两病”门诊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同时,医疗机构应优先使用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以及目录甲类药品、国家基本药物、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不得以费用控制、药占比、医疗机构用药品种规格数量要求、药事委员会审定等为由影响中选药品的供应保障与合理使用。

此外,为推动建立长处方制度,对临床诊断明确、病情和治疗方案基本稳定的“两病”患者,凭有效证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结合患者需求,实施用药长期处方管理,符合条件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最长可放宽到3个月。处方管理既要便民利民,又要避免重复开药,防止药品浪费和基金损失。

保障待遇

另外,值得广大患者注意的是,“两病”门诊报销不设起付线,设置报销限额和基金支付比例。

一个参保年度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的门诊药品费用,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300元、400元。“两病”门诊药品费用不计入普通门诊限额。

“两病”门诊药品支付标准按照省医疗保障局公布的标准执行。参保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两病”门诊药品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为55%。

结算办法

“两病”门诊支付结算办法分为个人实时结算和医疗机构按月结算两种。

参保患者发生的“两病”门诊药品费用,与医疗机构实行实时结算,患者个人只需支付个人承担的药品费用。医疗机构垫付的“两病”门诊药品费用,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实行限额内按月据实结算。

签约服务

由患者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具的诊断证明(诊断医院科室盖章有效)、经治医师开具的治疗方案及处方,在居住地选择一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两病”门诊登记建档和定点管理手续,建档次月享受门诊报销待遇。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下辖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为符合条件的参保居民办理建档手续。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用,及时跟进监测“两病”患者治疗情况,积极主动为患者做好服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期在外务工、异地居住的“两病”患者,应在参保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管理,原则上应在参保年度结束前持居住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规处方和门诊购药发票,回参保地定点医疗机构按照规定报销当年度费用。(记者 孙鸿)

汉高祖刘邦竟然也得糖尿病!他是怎样患病的?看看古人如何治疗

提到刘邦,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从小小的亭长到汉朝的开国皇帝,48岁创业,斩白蛇,掀翻秦帝国,逼得一代霸王自刎乌江,乘势而变,大风起兮;摧枯拉朽,威加海内。短短几年,就实现人生翻盘,大写的服。

但你知道吗?

刘邦除了是一位枭雄

还是一位糖尿病病人

……

刘邦是怎么患上糖尿病的?

刘邦夺得天下后,已经是一位55岁的老人了,这个年龄当皇帝的,屈指可数。再加上常年的南征北战,此时的刘邦,身体已经很脆弱。本来称帝后,可以享受当时良好的医护资源,慢慢调理,过一过神仙日子。

可是,皇帝这个差事还真不好干,尤其是开国皇帝。

刘邦登基后,天下并不太平。时不时就有人出来谋反。燕王臧荼、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等等,刘邦也像一位救火队长一样御驾亲征,四处救火。

为什么刘邦一定要亲征呢?

手底下那么多将领,周勃、樊哙、曹参等等,更别说还有韩信这等战神。因为刘邦没有别的选择

随着刘邦的称帝,其他有功之人也纷纷裂土封王。名义上受中央王朝节制,实际上却各过各的,说的不好听点,我有本钱了,随时可以脱离你大汉集团出来单干。

刘邦也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如果不把这些异姓王收拾掉,刘家人的江山就坐不稳。

淮南王英布是刘邦御驾亲征的最后一位异姓王。即便是年老多病(年过60岁),刘邦还是拼了命出征

也就是这一役,差点要了刘邦的命。厮杀中,刘邦被一支箭射中

其实,刘邦出征前是考虑过让太子刘盈代替自己亲征的,可是吕后却是死活不同意,这背后就牵扯了刘邦的另外一个心病。

受伤后的刘邦并没有太在意,班师回朝的路上,还特意回到家乡献唱《大风歌》,来了场个人歌舞秀,后面又马不停蹄的前往曲阜祭祀孔子,行程排的满满的。以至于出现伤口不愈溃烂感染伤势越发的严重

后世经过考证,根据刘邦的生活起居、身体状态等线索推导出,刘邦可能患有消渴症。古代的消渴症,在现代被称为糖尿病。史书记载,晚年刘邦心火上升,整日口干舌燥且饮多尿多,这些都是典型的糖尿病的症状。

正如孙思邈和王焘所说:“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者不得灸刺灸刺则于疮上漏脓水不歇遂成痈疽。”

现代医生亦强调提防不要破伤皮肉以防化脓之祸。刘邦很有可能就是因为糖尿病引发的皮肤并发症,导致他的皮肤自愈能力极差,伤口发炎,引发了败血症而死亡的。

刘邦的糖尿病真的不能治吗?

我们来看这么一段话:

《史记》记载: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这里面的信息量挺大。吕后找来了医生,说刘邦的病没有什么大碍的,完全可以治愈。可是刘邦为什么破口大骂,拒绝医治呢?

这也是一个疑团。有人说是刘邦对吕后已经心怀猜忌,担心吕后找来的医生会做手脚。

这还是要回到上面提到的刘邦的心病

刘邦是钟意戚夫人的,也一直想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可是吕后的能量却大的惊人,就连刘邦屡次请不动的商山四皓,也站在了吕后的身边(这已经代表了朝廷的风向了)。这时刘邦已经知道,吕后的势力已经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

因此,刘邦虽然知道病情严重,但还是对吕后十分忌惮,如果自己此时人事不省,那么就来不及安排后事了。

比如说,刘邦临终前,密令陈平处死樊哙,因为后者正是吕后的妹夫。有人推测,刘邦急于处死樊哙,也是为了防范樊哙会成为吕后的帮凶,对戚夫人不利……

可以看到,刘邦称帝后面临的朝局,暗流涌动,勾心斗角,无暇来休养生息。这一点上,他跟另外一个布衣皇帝朱元璋比起来,就没有那么好的福气了。称帝后,朱元璋是不用再御驾亲征的,而且后宫内有贤惠的马皇后,不用自己操劳。

如果说刘邦能够好好调理,即便是征讨英布后负伤,如果能及时治疗安心养病或许刘邦的病情也不会发展的那么快,刘邦也可以多活几年,更好地处理身后事,或许汉王朝的命运也由此改变呢?

古人对于糖尿病也是有所认识的甚至提出了一些治疗的方法:

1. 我国最早的古典医书《皇帝内经·素问》记载了“消渴症”这一病名:“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2. 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将古方载入医案,提出以“肾气丸”进行治疗,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3.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提出,“消渴病者慎者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它”。

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已经有初步的思路,其中就提到了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这个理念还是具有超前性的。

而随着现在医学的发展,我们有了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法,饮食上,我们建议患者选择升糖指数GI值低的食物,特别要少吃含精制碳水和添加人工糖较多的食物,如甜品、糖果和饮料等。

同时,患者要加强运动和注意休息。运动不仅可减重,还可消耗血糖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希望所有糖友们都能正确地认知防控糖尿病,祝福糖尿病患者们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贾海骅, 赵红霞, 赵凯维, 等. 探讨糖尿病 (消渴) 中医病因病机[D]. , 2012.

[2]王月娟. 2 型糖尿病患者患病情况及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D][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5.

[3]杨文英.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J].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2018, 48(8): 812-819.

[4]《史记·高祖本纪》

[5]《史记·留候张良者》

[6]《史记·邓通传》

[7]徐千. 刘邦起义成功及死因[J]. 决策与信息, 2014, 2.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本文为因数健康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留言,征得平台同意后才可进行,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注明来源。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高价保健品竟是糖果和饮料?别上当

坚持服用了半年多的高价保健品,居然只是些糖果和固体饮料,对疾病起不到任何治疗作用。近日,安徽淮南警方成功打掉了一个专门针对中老年群体售卖虚假保健品的诈骗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26名,冻结涉案资金2亿多元。

据了解,此前,该团伙几乎每天以网络直播方式,讲授所谓的 “养生课”,为观众“洗脑”,进而兜售他们的“保健品”。直播人员称,这些产品可以预防和减缓老年人的高血压、高血脂、关节疼痛等症状,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争相购买。廉价的糖果和固体饮料,如何摇身一变成为了“保健品”?中老年消费者为何容易中招?

市井角落暗藏“假药店”

作案目标瞄准中老年群体

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民警开展走访时,发现了一个隐藏在老式居民楼里的售卖保健品的实体店,从外观看,非常不起眼。

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网安大队副大队长李杰回忆,“这家店就隐藏在不起眼的闹市角落里,甚至连门面的门头、招牌都没有,因此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觉得此店销售的产品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民警进一步侦查发现,实体店售卖的保健品的包装盒上并没有保健食品标志,售卖方式主要是通过微信群卖给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网安大队民警徐扬介绍,这些产品只是一些食品,但是所谓“讲师”会进行虚假、夸大宣传,让老年人误认为这些产品具有药用性。

△警方查获的部分非法保健品,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供图

据了解,受害的中老年消费者被拉入了一个名为“科学法养身班”的群聊,他们的年龄均超过50岁,群成员称呼群主为“大掌柜”;进群后可通过直播“听课”,群成员需在直播平台上输入手机号和“大掌柜”发来的“门牌号”后,才可进入直播间。

有受害者表示,直播时讲课的“讲师”自称医学专家,有20多年的医药临床经验,对骨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都有深入研究。直播讲课时,“讲师”通常还会在身后摆放一些醒目的奖杯、证书等。“他们称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等,这样一讲我们更相信了。”

很多人在话术的诱导下,相信他们的产品疗效,陆续购买了十几款产品。受害者介绍,购买后可到隐藏在居民楼里的实体店自取,也可以要求送货上门。

警方透露,在该起案件的被害人中,一位来自陕西的老人总共花了6万余元,几乎把嫌疑人推销的所有产品都买了一遍,有的产品还多次购买。

因产品没有帮助缓解症状,有群成员曾提出质疑。“讲师”则回复称,效果不会立竿见影,需要坚持吃才能看到效果。然而受害者坚持了半年,钱花出去了,身体却没什么反应。“讲师称产品吃半年就会有效果,但是我体检发现什么效果也没有。”

主要犯罪嫌疑人“一假到底”

一年流水超三亿

随着侦查深入,民警发现,这些动辄上百元的所谓“保健品”,实质上是由食品加工厂生产的普通糖果或固体饮料,出厂价最便宜的每斤仅几元钱,最高的也不超过20元。

主要犯罪嫌疑人可谓“一假到底”,他们为自己杜撰了“院士”等头衔,并虚构产品疗效,甚至有的嫌疑人连名字都是假的。警方调查了解到,实体店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大公司,这个公司注册地在山东潍坊,公司核心成员分布在北京、山东两地,全国实体店600余家,加入微信群的中老年人多达26万余人。

△抓捕现场,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供图

李杰表示,“前期研判过程中,就掌握了嫌疑人使用的部分收款账户。当时就发现,近一年的流水涉案资金比较大,达到了3个多亿。”

△抓获的嫌疑人和扣押的电脑,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供图

淮南市公安局统一协调,对该诈骗团伙总部开展收网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冻结涉案资金2亿多元、资产2千余万元,扣押金条38公斤

据主要犯罪嫌疑人尹某某、张某某交代,因看到保健品的利润可观,两人便于2021年合伙注册了这家公司,发展全国代理商,制作话术,聘请讲师,开设网络直播间。经市场监管部门核查鉴定,这些所谓“保健品”都是一些没有任何审批标识的食品,且不具有任何保健作用或者药用价值。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如何辨别“真假保健品”?

业内人士表示,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肉眼可见的区别。“保健食品都有国家规定的‘小蓝帽’,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这句也是强制性的一个标识。”

蓝帽子标志,是我国保健食品专用标志,为天蓝色,呈帽形,业界俗称“蓝帽子”,也叫“小蓝帽”。而本案件中涉及的产品,无论是压片糖果还是固体饮料,都是食品而非保健品,显然在包装盒上也没有“蓝帽子”以及“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的说明。

业内人士观察发现,目前市场上仍有不少压片糖果、固体饮料类的食品产品,打着“保健品”的旗号,甚至借用一些中医老字号招牌,通过精心“设计”产品名字的字体、排版等手段,误导消费者将食品当成保健品甚至药品购买。

“例如,他们使用障眼法,故意把‘压片糖果’字号隐藏得很小,或者是进行异形化,让消费者不容易辨别出来。”

李杰提示,如果需要购买药品和保健品,一定要到医院、药房等正规销售场所购买。

来源: 中国之声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