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表情(糖尿病患者图片大全集)

新诚智慧健康药房 0
文章目录:

反应迟钝、表情呆滞?这可能是糖尿病脑病的表现

糖尿病脑病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脑病主要表现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具体反应在患者身上的症状为: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功能减退,语言、理解、判断等能力受影响,可伴有神情淡漠,表情呆滞,反应迟钝,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

对于糖尿病脑病的治疗,首先应该积极治疗糖尿病,它是防治糖尿病性脑病的根本。另外有几点我们糖友可以积极去做到,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都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No.1

防止低血糖

低血糖是引起脑病的主要急性并发症。它直接引起脑细胞能量减少,导致脑细胞软化和坏死。如果低血糖昏迷持续超过6小时,脑损伤就不可逆转,人就成为失去知觉的的植物人。

糖友们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外出时身上带些糖果,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就马上吃一点,将低血糖消灭在萌芽状态。

No.2

滋阴补气不能少

可以选择服用一些滋阴补气的药物。可以延缓大脑衰老,还能通气血。如:西洋参、黄芪。

No.3

动作要轻缓

日常生活中,不能太急躁。特别是中老年人,行动轻缓一点。尤其是早上起床的时候,醒来后可以在床上伸伸懒腰,翻滚两下再坐起来。

No.4

保持愉悦心情

糖尿病病人抑郁症的发生率大概是普通人群的2倍,大约有15%的糖尿病人患有抑郁症。糖友们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在觉得疲惫负能量的时候要学会找对方式发泄出来。

可以选择做一些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等。

停不下来的“舞蹈”,竟是高血糖惹的祸

湖南的廖先生最近开始出现左侧手脚不自主扭来扭去的舞蹈样动作,开始以左上肢为主,逐渐加重,累及到左下肢,动作幅度大,且呈持续性,自己想停却不受控制,在寒冷的冬天,也常常累得大汗淋漓,寝食难安,廖先生以为这是由于一个月前打疫苗打坏了神经。多次于当地医院就诊,却一直未控制住不停舞蹈的手脚。

于是廖先生慕名来到了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脑血管病神经内一区主任涂鄂文主任医师经过仔细询问,发现廖先生长期患有糖尿病,近期血糖明显超标,血糖常常高于20mmol/L。根据这一检查结果,涂鄂文主任初步判断廖先生是得了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症,她安慰廖先生疫苗接种很安全,不会打坏神经。

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认了涂主任的诊断,在涂鄂文主任医师、谭莉副主任医师等诊疗团体努力下,患者通过接受强化降糖药物治疗以及服用减少运动增多的药物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终于告别了困扰他一个多月的停不下来的舞蹈症。

涂主任介绍: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最早在 1960 年由 BEDWELL首次报道,发病率<1/10 万,80% 分布于亚洲地区。糖尿病为基础病因,偏侧舞蹈是糖尿病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发生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或既往未发现糖尿病而以舞蹈症起病的人群。多尤以女性多见。

该病多急性起病,表现为偏侧快速、不规则、无目的的舞蹈样动作和面部挤眉弄眼异常表情。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可因情绪激动加剧,休息时消失。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头部影像学检查:患侧纹状体区 MRI 表现为 T1WI 稍高信号,CT 为稍高密度影。

这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锥体外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共同组成。

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症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血糖。许多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后没有定期监测血糖,早期血糖升高没有明显不舒适症状,所以容易延误病情。等到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了。一旦出现上述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及时降糖,可以迅速缓解偏侧舞蹈症的症状。本病预后较好,血糖控制较好之后,影像表现在临床症状消失后 1~3 月左右开始逐渐消失。多条调节运动的神经环路,当上述结构组成的神经环路 r-氨基丁酸(GABA)功能减退或多巴胺功能增强时,易化运动增强。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高血糖引起的高血液黏度及血一脑屏障的破坏进一步加重局部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此时,患者因缺乏再合成原料导致 GABA 能神经递质明显减少。此外,无氧代谢导致的纹状体细胞内酸中毒及谷氨酸盐聚集引发细胞毒性水肿,使得高敏感性的豆状核、尾状核的正常活动受损,进一步破坏神经递质的平衡,最终产生舞蹈样的锥体外系症状。

所以,糖尿病患友们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关注血糖,和“甜蜜起舞”说拜拜。

通讯员陈俊 刘禹辰 潇湘晨报记者夏盛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报料热线0731-85571188。

表情包都戒烟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戒烟?

来源:广西疾控

我戒烟了,你呢?

戒!表情包都戒烟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戒?!

微信带着绿头盔的小人

嘴里的烟卷没了

只剩下歪嘴一笑

那你呢

嘴里叼的香烟什么时候戒掉!

吸烟有害健康

吸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三手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意在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

WHO的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600万,每6秒钟即有一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现在吸烟者中将会有一半因吸烟提早死亡;因二手烟暴露所造成的非吸烟者年死亡人数约为60万。

烟草能产生什么?

吸烟时,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由7000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气体占95%,如一氧化碳、氢化氰、挥发性亚硝胺等,颗粒物占5%,包括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如烟焦油、尼古丁等。

这些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其中至少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而尼古丁是引起成瘾的物质。这些物质与其跟健康的危害有剂量效应关系,即每天吸烟量以及烟龄与危害成正比。

吸烟的伤害不只是肺!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不容置疑。吸烟不仅跟肺癌相关,跟其它恶性肿瘤也密切相关,包括口腔癌、鼻咽癌、食管癌、肝癌都跟吸烟密切相关。

研究报告表示,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多种间质性肺疾病等,增加呼吸系统感染 、肺结核、小气道功能异常、静脉血栓栓塞症、尘肺的发病风险。而戒烟可以明显降低上述疾病的发病风险,并改善疾病预后。

吸烟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吸烟还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研究报告还指出,吸烟导致中国每年有100多万人失去生命,超过了因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若不采取有效行动大幅降低吸烟率,这一数字到2030年将增至200万,到2050年将增至300万。

戒烟有哪些好处?

戒烟和学习一样,任何时间都不算晚。当然,最好在出现严重健康损害之前戒烟。

◆戒烟20分钟后,血压、脉搏和体温会趋于正常。

◆8小时后,血液中一氧化碳的水平降低。

◆24小时后,罹患心脏突发疾病的风险降低。

◆48小时后,嗅觉和味觉改善。

◆戒烟两周到3个月,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1个月到9个月,咳嗽和疲劳减少。

◆1年后,罹患冠心病的风险是仍在吸烟的人的一半。

◆5年后,口腔、咽喉、食道和膀胱罹患癌症的风险减少一半。

◆10年后,死于肺癌的风险降低到仍在吸烟者的一半。

◆15年后,患冠心病的危险与从不吸烟者相似。死亡的总体危险度恢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

如果你在35岁前戒烟成功,那么你的预期寿命将和正常人一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是不再高度依赖尼古丁,从而可以自由地生活。

如何科学戒烟?

1.制定戒烟计划,逐渐减少吸烟次数,循序渐进戒烟。

2.扔掉打火机、烟灰缸等吸烟用具,减少“条件反射”。

3.进行心理暗示,时常提醒自己正在戒烟,同时不要去酒吧等吸烟较多的娱乐场所。

4.戒烟期间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健康饮食,规律作息。

5.烟瘾来时,可做深呼吸,咀嚼无糖口香糖,避免用零食代替香烟。

6.告诉朋友你已戒烟,不要给你递烟,也不要在你面前吸烟。

7.尝试戒烟日记,写下戒烟想法和理由,随身携带,以便时时提醒。

8.加强体育锻炼,在缓解精神压力的同时转移吸烟注意力。

戒烟,从心开始

戒烟意念强化到一定程度

就会产生戒烟的行为

每天想想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终于有一天

你会觉得:吸烟没啥意思!

供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