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睡前(糖尿病睡前可以吃东西吗)
睡眠不足引发糖尿病?血糖高的人要警惕,4点帮你改善睡眠糖尿病
熬夜这件事啊,灵魂熬得起,肉体却在大声说“不!”尤其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睡眠十分重要。那么,睡眠跟糖尿病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熬夜的危害1、 容易导致猝死
睡眠不足时,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甚至诱发心源性猝死。
2、 增加患癌风险
缺少睡眠会导致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紊乱,身体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引起细胞突变。多项研究证明,熬夜与乳腺癌、结肠癌等疾病风险的增加有一定关系。
3、 引发神经衰弱
人的交感神经应该是夜间休息、白天兴奋,这样才能支持人一天的工作,而睡眠不足者的交感神经却是在夜晚兴奋。到了第二天白天,交感神经就难以充分兴奋了,人体便会出现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健忘以及头晕、头痛等。时间长了,便会引起神经衰弱。
4、 视力下降
经常熬夜的人,眼睛会出现疼痛、干涩、发胀等问题,甚至患上干眼病。此外,眼肌的疲劳还会导致视力下降,诱发中心性视网膜炎,使人出现视力模糊、视物扭曲、变形、缩小、视物颜色改变等问题。
1、易诱发糖尿病
内分泌科专家介绍,很多人不知道,晚睡、熬夜往往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如果也经常晚睡、熬夜,会大大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就像种子遇到适当的环境一样,很快会生根发芽。
2、影响血糖的稳定
熬夜会导致两个后果,一个是睡眠不足,另外一个是心理应激。
这二者都会刺激大脑皮层,使之活跃。大脑皮层的活跃导致下丘脑的交感神经中枢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可导致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引起血糖的升高。
凌晨4点到上午9点的时间段血糖最容易升高。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不及时起床,不及时吃药吃饭,那么身体中的血糖就会出现混乱。
血糖的升高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增加对血管的伤害,也加重了病情。
除了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外,对某些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睡懒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特别是使用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如果不及时吃早饭,前一天晚上注射的药物还在起作用,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对于年纪比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睡眠中的低血糖会导致昏迷,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3、易诱发肥胖
美国《睡眠》月刊刊载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熬夜越晚的人摄入热量越多,越容易发胖。睡眠不足可使人体分泌更多的“饥饿荷尔蒙”,让人过食导致肥胖。经常熬夜,还会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形成内分泌失调肥胖。而肥胖又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1、适度早睡
人体对外在环境十分敏感,昼夜变化、光线变化、温度变化等因素会影响身体周期的变化。对睡眠来说,一般身体从晚上9点开始分泌褪黑素,产生睡眠欲望,到了11点达到高峰。很多人失眠,是因为错过了最佳时间。
2、运动改善睡眠
锻炼能缩短睡眠周期。对于长期入睡困难户来说,运动是非常好的方法,瑜伽、散步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运动至微微出汗即可。
3、睡前呼吸吐纳小技巧
吸气时要用鼻子,吐气时用嘴巴,尽量将气吐尽,重复10次,做深呼吸运动。同时,注意力集中在胃部的起伏、呼吸吐纳上,有利于排除杂念,安然入睡,此方法尤其适合内心焦虑的朋友。
4、适度使用褪黑素
经证实,睡前1小时摄入1毫克褪黑激素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褪黑素本来就是我们与身俱来的一种激素,是大脑里的松果体分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少,所以一般临床上多用于中老年人的短期失眠、倒时差、严重的晚睡拖延症。
参考文献:
[1]杨璞.专家解读熬夜十大危害新发现[N].中国中医药报,2015-01-22(007).
图片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请谨慎阅读。未经本平台和相关权利人书面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或引用。若本内容存在任何疏漏,请尽快与本平台联系,可发送信息至【causahealth-content@causacloud.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糖尿病人睡前常见的问题和合理的解决办法
糖尿病人睡前时常感到饥饿,睡眠质量差?怎么解决?听听陆博士怎么回答。
糖尿病晚上饿的时候可吃蛋白质,比如煮肉,此时可吃少量,这样能延缓饥饿,防止低血糖。且对血糖的升高也没有太大的影响,由于煮熟的肉会把脂肪溶解在水中,使肉中的脂肪含量特别低,主要是蛋白质。以及绿色的蔬菜,避免吃太多油腻的食物,易造成夜间血糖的偏高,并影响第二天的空腹血糖的。若第二天空腹的血糖偏高,则全天的血糖会在空腹血糖的基础上升高,造成第二天的整体血糖偏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所以糖尿病夜晚感到饥饿可以吃不明显升高血糖、升糖指数低的食物,除了上面说的煮肉和绿色蔬菜外,还有比如不加糖的牛奶,还有含糖量低的水果和可以代替水果的蔬菜性水果,例如番石榴、火龙果、西红柿、黄瓜。
以上食物不怎么升高血糖,当睡觉前吃了以后,进入睡眠状态时身体没有运动,所以,也不能够把所吃食物产生的热量消耗掉。而以上饮食不会对血糖有很大影响。因此,糖尿病睡前所吃食物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血糖高低,选择尽可能地低升糖指数食物。另外,这些食物吃了以后还要监测血糖,是否对血糖造成明显波动,调整食物量。即便是以上食物升糖指数低,但也多少有一定能量,吃多了也会升高血糖,所以,要监测血糖。如果糖尿病人晚餐后并不感到明显饥饿,也很少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其实睡前不一定非要加餐吃东西。
说完第一个问题接下来我们聊聊睡眠质量的问题,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想睡得香,睡前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1、枕头不能太高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夜间血液会随之变得黏稠,流速也会变得缓慢。此时,如果夜间睡眠时枕头过高,那么血液流向头部的速度就会减慢,血流量也会减少,这时,大脑可能发生缺血缺氧状态,不仅睡醒后很容易产生困倦、疲劳的感觉,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脑梗塞。
2、饮食不能过饱
饮食太饱会犯困,很明显,因为人们进食以后,人体要去消化进入的食物,肠胃蠕动会增强,大量的血液流向肠胃部,此时,流向头部与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所以,人们容易出现脑部缺氧的症状,从而出现发困,乏力等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睡前2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尽量减轻身体各器官的负担,也减少夜间血糖过高的情况。
3、被子不能太厚
一方面很容易被子太重压得人喘不过气,影响心脑等器官的供氧;另一方面可能使全身血液循环受阻,血流变慢,导致大脑供血障碍和缺氧,严重时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诱发脑卒中,这是相当危险的。
以上便是糖尿病患者睡前的注意事项了。
提醒:糖尿病的到来时,睡觉时身体会有5个“反应”,需及时警惕
随着如今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单从饮食上看,餐桌上也不再是绿油油的一片,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鱼、肉、海鲜。然而,这样的饮食改变也并没有让我们们变得更健康,反而让糖尿病等疾病越来越靠近我们。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如今糖尿病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临床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几乎是世界糖尿病患者人数的1/4。很多人只听说过糖尿病,但不知道具体的症状和表现,所以很容易忽视。那么,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呢?
1、出汗、抽筋
许多年轻人都有这种抽筋的症状,这是由于他们白天运动量大所导致的。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体内的钙元素流失的问题也会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在睡觉时也很容易出现腿抽筋的问题。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很可能会由于体内血糖水平的升高,造成身体出汗和抽筋。
2、夜尿增多
血糖异常会导致我们体内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尿液增多。这是糖尿病的常见表现之一。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导致人体无法充分利用葡萄糖,从而使得尿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增加,进而增加渗透压,导致体内产生渗透性利尿问题。
而处于睡眠状态的人新陈代谢也相对较慢,这就会受到尿液中葡萄糖的影响,导致出现多尿和夜尿增多的问题发生。
3、口干舌燥
一般来说,保持健康身体的人通常血糖水平都会比较稳定,睡前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口口干舌燥的问题。但是生活中许多人即使喝了很多水,却仍然会出现口干舌燥的问题。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糖尿病侵袭后没有得到积极的控制,所造成的血糖持续升高,从而刺激到我们的口腔黏膜。
这是因为在高血糖的环境中,我们的渗透压会发生变化,这时口腔就会受到反复的刺激,从而就会产生口干舌燥的感觉。很多患者会希望通过喝水来缓解这种情况,但是随着自己的饮水量增加,就会出现排尿量增加的问题。
因此,如果出现这种特征,则表明我们的血糖已经升高。在平时,要积极控制自身的血糖,减少对口腔的刺激,否则口干舌燥症状会持续,甚至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睡眠质量。
4、皮肤瘙痒
一些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尤其是在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后。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由过敏引起的,但这很可能与我们体内的血糖水平有关。当血糖水平升高时,就可能会导致我们体内的糖分无法被及时代谢,就会导致皮肤发痒的问题发生。
5、失眠
由于糖代谢的紊乱,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就会出现神经系统异常,从而导致自己的睡眠质量下降。此外,许多糖尿病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恐慌、多梦等不适症状,从而进一步影响我们的睡眠。
总之,如果我们经常出现以上5种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这很可能是我们体内的血糖水平过高发出的求救信号。特别是对于那些超重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也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
此外,无论自己是否有糖尿病等相关疾病,都要配合医护人员,积极开展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安全,避免后期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