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糕(糖尿病糕面可以吃吗)
中医百家讲坛丨健脾养胃的八珍糕
主讲人:济南同乐堂中医院主治医师 闫石
今天我们谈一谈八珍糕,此糕是一种健脾益气养胃的糕点,口感适宜,适合于儿童、老人和平时养生保健意识比较强的人群。此次我给大家推荐的八珍糕组成分为二种,一种为儿童版,一种为老人版。
八珍糕的基本药物组成和用量如下:山药300克、大枣100克、莲子肉100克、芡实100克、炒薏苡仁100克、茯苓100克。儿童版加入山楂100克,麦芽100克。老人版加入制黄精180克,人参20克。
具体做法如下:
1.把以上药物用粉碎机粉碎,过筛成细粉(也可找相关机构处理,做成超微粉)后,加入一公斤面粉拌匀,儿童可加入适量冰糖,老人根据自己情况(有无糖尿病)加入冰糖或者木糖醇,也可不加。
2.以上药粉和面粉拌匀后加入适量水,揉成面团,装入相关模具中成形,放入蒸锅或者烤箱内,蒸熟即可食用。
此八珍糕所选用药物皆为药食同源的食材,即可入药又可当做食物食用。此糕以山药为主要组成成份,山药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养肺的作用。大枣养血益气;莲子肉补脾益肾,养心安神;芡实益肾固精,补脾益气;炒薏苡仁健脾除湿;茯苓健脾祛湿,宁心安神。儿童生长发育旺盛,饮食营养丰富,容易出现积食消化不良的症状,加入山楂、麦芽健脾消食化积。老人年老体衰,脾虚肾虚较为突出,加入黄精、人参增强健脾益气,补肾填精的作用。全方所选药物药性平和,可长期服用。此糕以健脾益气为主,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生成充足,脾胃强则身体壮。另外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因八珍糕中益气的成分居多,舌红苔黄腻的湿热人群不适合长期食用。
医生简介>>
闫石,中医学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再传弟子,中医学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民间中医药传承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近年来潜心研究中医各家经方学术体系,渐有心得体会,应用于临床,疗效卓著,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十余年。
擅长:治疗冠心病,慢性脾胃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发热,慢性咳嗽,哮喘等中医内科疾病。月经失调,痛经,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崩漏等中医妇科疾病及常见的麻疹,湿疹等中医皮科疾病,感冒发热,咳嗽,积食等儿科常见病。
坐诊时间:周三上午,周五下午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与奥体西路交叉口西北角济南同乐堂中医院
预约电话:0531-55533120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大寒养生 防风驱寒试试这三宝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李凯欣)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将至。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治未病专家彭康教授介绍,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之中最干燥的时期,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一般低于50%,中医学认为,大寒气候干燥寒冷,寒气过盛,容易诱发肺系疾病,如感冒、咳喘、鼻塞流涕等。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是一个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即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此时,养生也需“转轨”,以适应春天生发特性而准备。
大寒时节养生,仍要防风驱寒,应对"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寒冷刺激,保护心肾之阳,畅通气血。特别是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更易遭受寒冷刺激,血管功能失调,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手足麻木的情况,易发生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同时,也要注意滋阴润燥,助阳生化。
所以,大寒时节吃些什么好?
艾叶
艾叶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的功效。它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平喘、镇咳及祛痰、止血及抗凝血、镇静及抗过敏、护肝利胆等作用,能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民间传统的艾叶食物也很多见—— 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蒿馍馒、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等。直接用水煎服,每日3-10克也可以驱寒。
姜黄
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
现代研究,姜黄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降血脂,降压等作用,还能保护胃黏膜和护肝作用。
姜黄粉在南亚地区是常见的香料和食用色素,也是咖喱的主要配料之一。
若是驱寒,姜黄用水煎服,每日3-10克即可。
乌药
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温肾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乌药能兴奋大脑皮层,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液循环等。
天台乌药作为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特产,常被当地民众作为保健食品,煎汁服下或切片晒干,常年泡茶喝。
作者:周洁莹
来源: 广州日报
糖尿病能吃茯苓糕吗?脾虚的人吃点茯苓糕
茯苓是中药里的上品,且药性平和,健脾时不上火,利湿时不伤正气。长寿的乾隆每天必吃的“八珍糕”里就有茯苓,能抗癌的茯苓多糖就是茯苓的主要成分,把茯苓粉和白面混合蒸成的糕,应该是脾虚人的家常主食。
糖尿病能吃茯苓糕吗?脾虚的人吃点茯苓糕
茯苓的功效
茯苓没什么药味,加在食物里不影响口感,可以在药店买上好的茯苓,让药店帮忙打成粉,每次用30克茯苓粉加在日常蒸馒头蒸糕的白面或者大米面中,加温水和成比蒸馒头的面要软的程度,如果时间富裕,可以用酵母发酵,现在的温度放置两个小时就可以了。如果着急,直接加泡打粉,只需醒20分钟,就可以上锅蒸了。
茯苓糕是什么?
清宫有个养生名吃叫“八珍糕”,除了茯苓还有山药、砂仁、莲子、芡实、扁豆、薏米仁。据说是讲究养生的乾隆钦定的,也是他每天的夜宵。但其他几味药物如果真的加入,药味偏重且相对复杂,作为家常的补脾食物不宜坚持,不如只用茯苓,只要坚持就能实现中药“药单力专”的效果。
糖尿病能吃糖吗?
很多人担心加了糖会诱发或者加重糖尿病,这里有个误区需要澄清一下:糖尿病人也是可以吃糖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指出:允许糖尿病人摄入的蔗糖,不超过食物总热量的10%。因为吃蔗糖与吃粮食相比,最终形成的血糖差不多,如果用升糖指数来衡量,蔗糖的升糖指数与小米粥接近,比大米饭低很多,也就是说蔗糖比大米饭升血糖还慢些。
10%是什么概念呢?假设一个人全天总热量控制为1800千卡,那由蔗糖提供的热量为180千卡,每100克蔗糖的热量为400千卡,180千卡热量相当于45克蔗糖。放在茯苓糕中,这点儿糖足够甜了,而且并不是一个人一次就把所有的茯苓糕全部吃掉,所以真正吃进去的蔗糖还在安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