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糖尿病(s糖尿病)
克雷伯菌肺炎,糖尿病人身体里的常客,不可不查
一位美丽的女士,参加完朋友的生日聚会开车回家,路遇交警例行检查。
反正没喝酒,只是吃了点甜品,自信地猛吹一口,结果呆住了:酒精阳性!
啥?抽血确认她的乙醇浓度为1000mg/L,什么情况?仪器坏了吧?女士自己肯定没饮酒,也没喝含有酒精的饮料……
她并没有说谎,交警同志的酒精检测仪也没坏。
这位女士患上了一种自酿酒综合征(也称肠道酿酒综合征),她身体里有一种细菌发生异常,吃了某些不含乙醇的高糖甜品后,这些细菌会把肠道当作酒窖,把甜品发酵酿酒,产生内源性酒精,血液中酒精浓度会剧增,甚至有的病人会达到醉酒的浓度,可判定为酒驾。
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这种微生物可能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病人没有长期饮酒史,却查出脂肪肝),后来这位女士对交警的规范执法表示感谢,解决了自己多年的疑惑:女士平时身材保持很好,但数年前却查出比较严重的脂肪肝,一直找不到原因,自己并没有暴饮暴食,没有肥胖,也不酗酒,原来是这个细菌在身体里搞副业。
这种会酿酒的细菌,叫肺炎克雷伯菌人体通常都会自发产生少量酒精,但这类病人的肺炎克雷伯菌在体内产生的酒精量是正常人的4-6倍,摄入高糖食物后产生的酒精更多!
有研究者还做了个有趣的试验,他们选取了一些酒精肝病人的肠道菌群数据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中超过60%病人肺炎克雷伯杆菌阳性,而对照组人群中阳性率只有6%左右,相差10倍。
好了,有头脑灵活的人会说,以后被交警查到酒驾有借口了?
呵呵,想多了,这是个少见病,能治,而且医院能辨别出是否饮酒。不要以身试法心存侥幸,酒后莫开车!
是的,朋友们没猜错,这个细菌真的可以引起肺炎,尤其是糖尿病人,严重的甚至有生命危险。这种细菌最早是在1886年,从死于大叶性肺炎的病人肺中分离出来,归属变形菌门,肠杆菌目,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存在于健康人的呼吸道、胃肠道正常菌群中,在自然界水、谷物、肉类中也能分离到。
所以,尽管它能酿酒,却命名为肺炎克雷伯菌。而且它也不是专业的酿酒菌(酵母菌),酿出的酒并不好喝,口味比茅台、五粮液差远了,还能导致内源性酒精性脂肪肝病,要打压。
上面提到,这个肺炎克雷伯菌是个条件致病菌,在5-38%健康人肠道和1-6%健康人口咽部可以找到,不会引发健康人的肺炎(高致病力的菌株除外)。只有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或者产生诱发因素的刺激才会引起肺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
当人体血糖长期处于高位时,一方面人体免疫监控会下降,免疫细胞受到糖衣炮弹的腐蚀,执法能力下降,会减弱吞噬某些病原菌的能力,平衡被打破;另一方面,坏细菌得到了大量糖水营养,就会趁机快速繁殖成群,到肺里搞事情,引发肺炎克雷伯菌肺炎。
肺炎克雷伯菌引发右肺大片炎症
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细菌,它会用毛茸茸的菌毛和粘稠的荚膜多糖黏住人体细胞,同时粘稠的荚膜会阻挡住免疫细胞的吞噬,对抗血清杀菌;它的脂多糖成分能刺激身体产生炎症反应,引发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这还不够,肺炎克雷伯菌具有铁载体系统,对铁的亲和力比人体细胞铁结合蛋白强,可以从人体正常细菌的铁结合蛋白中获取铁,而铁是细菌蛋白质的氧化还原剂,对细菌成长繁殖起重要作用。
是的,不止儿童成长离不开铁,细菌也离不开,细菌还会从人体细胞里抢劫铁,关键我们还抢不过它。
所以,糖尿病人控制好血糖,很重要!不要让糖衣炮弹腐蚀我们的免疫细胞队伍,也不要给细菌提供糖分营养。
细菌培养是诊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金标准。这个细菌可以引起人类肺炎、脑脓肿、泌尿系感染、软组织化脓性炎等,所以取病人的中段尿、血液、脓液或脑脊液等,涂抹到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18-24小时,可以出现圆形、灰白色的黏液样菌落,有些比较黏,挑一下可以呈丝状:
实际上,很多糖尿病人因为咳嗽、发热就诊,从胸部CT片上也能看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很多特点,这种肺炎分吸入性和血源性感染两种类型,其中血源性感染的病人常常伴有肝脓肿,是由于肠道里的克雷伯菌流窜到肝脏,失去管制大量繁殖,再通过血液入肺引起肺炎:
这是一位中年男子,多年糖尿病,比较倔强,血糖控制不太好,还经常喝点小酒,因为发热、咳嗽5天发现右肺大面积肺炎,伴有多发小空洞,有些空洞里有黏稠的脓液,因为比较稠厚不太容易咳出来,这是典型的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CT表现。后来从痰液培养中发现大量肺克。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该怎样治疗?不必惊慌,控制好血糖后,这个细菌有敏感的抗生素可以消灭它们。
不过我们上面提到,克雷伯菌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细菌,容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和替卡新林天然耐药),且不同的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需要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对肝脓肿的病人,需要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实施经皮肝穿刺引流,及时排出脓液,缩短疗程并减少并发症。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传递正能量,欢迎关注!
#超能健康团##湖南医聊超能团##清风计划#
眼睛视物模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试试这六种中成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发生病变,毛细血管周围的细胞坏死,进而导致内皮细胞变薄、内屏障功能受损,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由管内渗到组织中,造成视网膜病变病变和功能障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高血糖不仅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同时也导致视网膜神经元的损伤,两者为视力下降的共同原因。
今天罗大夫就参考糖尿病患者眼睛视物模糊,和大家谈一谈有哪几种中成药可以助力阻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一、芪明颗粒[1]主要成份:由黄芪、葛根、地黄、枸杞子、决明子、茺蔚子、蒲黄、水蛭组成。
功效: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
适应症:用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辨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疗程为3~6个月。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胃脘不适等。
注意事项
1.服用本药期间仍需服用基础降糖药物,以便有效的控制血糖。
2. 服用本药期间应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3. 脾胃虚寒者,出现湿阻胸闷、胃肠胀满、食少便溏者,或痰多者不宜使用。
4. 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ALT的轻度升高,尚不能完全排除与本品有关。
5. 服药期间出现胃脘不适、大便稀溏者,可停药观察。
6. 与大剂量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中药合用,或与大剂量扩张血管药物合用,应咨询有关医师。
主要成份:女贞子、墨旱莲等。
功效:益肾养肝,活血明目。
适应症:用于Ⅱ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症见:视物模糊,双目干涩,头晕耳鸣,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疗程为4个月。
三、杞菊地黄丸主要成份:枸杞子、菊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效:滋肾养肝。
适应症: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浓缩丸):一次8丸,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 儿童及青年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2. 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
四、六味地黄丸主要成份: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效:滋阴补肾。
适应症: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用法用量(浓缩丸):一次8丸,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主要成份: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煅)。
功效:滋肾,养肝,明目。
适应症: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浓缩丸):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禁忌:暴发火眼者忌用,其表现为眼白充血发红,怕光、流泪、眼屎多。
注意事项
1.儿童应用时应先到医院检查眼部情况,如无其它眼病方可服用。
2.如有迎风流泪,又有视力急剧下降,应去医院就诊。
主要成分:石斛、人参、山药、茯苓、甘草、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地黄、熟地黄、五味子、天冬、麦冬、苦杏仁、防风、川芎、枳壳(麸炒)、黄连、牛膝、菊花、蒺藜(盐炒)、青葙子、决明子、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
功效:滋阴补肾,清肝明目。
适应症:肝肾两亏,阴虚火旺,内障目暗,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丸 (9g),一日2次。
参考文献:
[1]芪明颗粒说明书.
[2]双丹明目胶囊说明书.
“消渴目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目病”的范畴,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特征的致盲性眼病。
《秘传证治要诀▪三消》认为:“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视,或手足偏废如风疾。”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中医眼科门诊王学静医生介绍说,其病因病机大致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久病体虚、气阴两虚、饮食不节、禀赋不足。
临床表现症状
早期眼部常无自觉症状,随病情加重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及视物变形,严重者视力丧失。
体征
根据眼底表现分单纯型和增殖型。单纯型可见微血管瘤、毛细血管闭塞,有出血、渗出、棉绒斑,视网膜、黄斑水肿;增殖型还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即视网膜大片出血,出血量多可引起玻璃体混浊、积血,玻璃体灰白色增殖条索,或与视网膜牵拉,出现视网膜脱离等等。
内治
中医体质辨证后给予中药汤剂,如气阴两虚证给予六味地黄丸,脾肾两虚证给予加味肾气丸,瘀血内阻证给予血府逐瘀汤等等。
外治
- 根据病情需要激光光凝治疗;
- 玻璃体切割手术,主要用于玻璃体积血以及机化条索牵拉致网脱。
其他治疗
- 中成药:体质辨证后,可服用复方血栓通胶囊等。
- 内科治疗:糖尿病的治疗。
- 针刺治疗:新鲜出血和视网膜脱离者除外。体质辨证后局部选穴:攒竹、阳白、承泣、四白、睛明、太阳、球后等;全身选穴:百会、风池、合谷、光明、足三里、三阴交、肝俞、肾俞、脾俞等。每日1次,留针30分钟,10日为1个疗程。
严格合理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日常生活要慎起居、调情志,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