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安定(糖尿病能吃安眠药)
这3类药不是降压药,但有降压作用,适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
导语: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每年都在呈现升高的趋势,主要的特点有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会逐渐递增,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民族的人生存,不同民族之间的饮食习惯和思维理念有一定差异,而高血压患病率也存在着差异。
通过相应的治疗可以延长高血压患者的寿命,减轻他们的病痛,恢复得好,甚至可以进入正常的生活之中,现在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只要病症不是特别严重,一般都会采用药物的方式去稳定血压,有一些要不是降压药,但还有降压的作用,这些药非常适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这些药有哪些。
市场上主流的降压药主要有5大类,根据要笑的不同,高血压患者可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
⒈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可以选择噻嗪类利尿剂,这种药的降低收缩压的作用要优于舒张压,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血钾过低,如果你还有痛风或者是高尿酸血症的话,就不太适合使用这种药了。
⒉高血压伴随病症,如心衰快速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的患者,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哮喘和周围血管病的人,最好不要使用这种药,因为会对内部以及血管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药会影响糖纸代谢,频繁使用可能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
⒊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左心功能不全的朋友,可以选择ARB或者是ACEI类药物,能够有效的延缓肾病发展有前列腺增生和纸质代谢紊乱的。
⒋有前列腺增生和代谢紊乱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α受体阻滞剂药可以有对抗前列腺增生谢紊乱。
⒌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要选择进行长效CCB。这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类疾病发生,不会影响糖脂和电解质的代谢。
这些降压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医生的建议去选择,但我们的血压不是很严重时,最好不要一次性使用太多的剂量,如果我们病情发展得较为严重的话,可以慢慢增加药物的剂量,或者是联合其他降压药一起使用,这样对控制血压的作用会好一些。
二、这3类药不是降压药但有降压作用以上是我们所介绍的一些传统降压药,有一些药虽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降压药,可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依然能够起到降压的效果,将这些药与降压药一起联合使用能够增强降压效果。
Ⅰ他汀类药物,有相关的研究表示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血压,其机制在于他汀类药物强化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一氧化氮水平,内皮素合成能力减弱,内皮功能障碍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被抑制住了,所以血压也就不会升高。
Ⅱ抗精神病药,准确来说是强安定药和神经阻滞剂这些药原本是用于控制和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其他神经障碍性疾病的,但是在使用这类药物的过程中,医生们发现这类药物能够对抗多巴胺发生降压效果。降压效果的强与弱与所使用的剂量成正比关系,用的剂量越多,降压的效果就越好,如果能够联合其他的降压药一同使用,可以协同降压。不过这并不是在鼓励大家都去购买抗精神病药,毕竟自己没有精神病的话,就不需要去买抗精神病药了,而且如果使用的剂量过多,还可能让血压降低过快,效果过强引发低血压。
Ⅲ阿司匹林,在很多病症的治疗中,都能够见到这种药的身影,它可以让环氧和酶无法顺利生成,血小板聚集的能力降低,在抗风湿,调节炎症因子和抗炎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所以也可以用它来辅助降压。还是那句话,使用阿司匹林要依据现实情况来定剂量,千万不可以追求速度和效果,违反了用药规则。
除了以上这三种具有降压作用的非传统降压药外,其他非传统降压药也能够带来降压效果,这些非传统型降压药,有二甲双胍、利莫那班、褪黑素、麻醉药等等。二甲双胍主要是糖尿病患者的药,如果你患有糖尿病又是高血压患者的话,可以加二甲双胍与其他的降压药联合使用,利莫那班是一种减肥药,在减肥的同时也可以降压,这是因为他能够阻碍大麻素受体,从而产生了降压效果。褪黑素可以改善人的睡眠质量,抗衰老,如果睡眠不好引发了高血压,可以使用这种药来进行抵抗。
三、防治高血压4种方法想要控制住高血压,我们给大家总结归纳,出了几种比较适合大众的防治方法,这些方法并不难做,依靠自己就能够完成防治任务,坚持下去肯定会带来回报的。
①限制钠盐摄入,高盐食物确实能够让血压升高,损伤血管内皮,让我们血液形成斑块,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很多地区都有高钠盐的饮食习惯。有的家庭对这一方面不在乎,这就很容易形成家族性的高血压疾病,对后代的影响非常大,想要后代健康成长,就得控制钠盐摄入,每天摄入的钠盐不高于<6g/d,也就是说一小汤匙盐就已经足够一天的量了,如果有的食物,比如腌制食物本身就有咸味,那也没有必要再用盐了。
②控制体重
超重肥胖的人很容易患上高血压,而且他们的体内糖脂代谢会紊乱,根据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体质量增加10%,体内的收缩压增加7mmHg,而体质量超出标准体质量20%的肥胖者,高血压发生风险是正常体质量者的10倍,可见控制体重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③坚持锻炼
其实想要控制体重最好的方法就是锻炼很多人怕不怕累,觉得健身消耗太多精力就不想去运动了,运动带给我们的好处比比皆是,比如好的精神状态,好的容貌,甚至能改变我们的体型,让我们更受他人欢迎。运动并不需要专门去做,长时间的劳动,如家务购物,也同样可以达到运动的量。
④放松心态和压力
长期处在过度心理反应的过程中,可能会使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此时的内分泌功能将会失调,身体会采用一系列的升压机制来使血压升高,这会提高我们的心血管病风险。懂得放松心态和压力,也成了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多看一些轻松的娱乐节目,或者和朋友好好的聊天玩耍,可以放走我们的心态和压力。
结语:我们已经给大家说了,这三种非传统型降压药可以起到降压的效果,如果高血压长期不降,还可以考虑与其他的降压药联用,这样会增强降压的效力。在降压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要为了贪图方便省时省力,就故意违反用药规则,想要走捷径,反而让自己深陷麻烦之中,这就得不偿失了。平时做好饮食运动和心理调节,可以让我们的血压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参考文献:
[1]曹小倩,张毅,卢新政.降压药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20,41(10):1031-1035.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01):24-56.
[3]迟相林.哪些非降压药有降压作用及如何发挥降压作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0):910-917.
[4]刘嘉.不同种类降压药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04):435-438.
常吃安定,这5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安定有哪些作用和用途安定通用名为地西泮,属于长效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临床表现可自轻度镇静到催眠甚至昏迷。安定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与特异性的神经细胞膜受体相互作用后,可以强化并促进脑内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神经传导功能,主要在中枢神经各个部位,发挥突出前和突触后的抑制作用,不仅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还可抗焦虑、抗惊厥、抗癫痫、松弛骨骼肌,治疗剂量下,就能干扰记忆通路的建立,影响近事记忆,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症及伴焦虑的抑郁症、恐惧症、紧张性头痛、特发性震颤、麻醉前给药、酒精依赖性戒断综合征,并可用于缓解局部肌肉或关节炎症所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痉挛、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手足徐动症和僵人综合征的肌肉痉挛以及颞颌关节病变引起的面肌痉挛。
安定用于镇静,一次2.5-5mg,一日3次。用于催眠,一次5-10mg,睡前服。用于抗焦虑,一次2.5-10mg,一日2-4次,用于抗癫痫、抗惊厥,一次2.5-10mg,一日2-4次。用于急性酒精戒断,首日一次10mg,一日3-4次,以后可减至一次5mg,一日3-4次。老年人应使用最小有效剂量,缓慢增量,以减少头晕、共济失调和过度镇静。口服初始剂量为一次2-2.5mg,一日1-2次,逐渐增量。
安定用于治疗癫痫时,可能增加癫痫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度,需要增加其他抗癫痫药的用量,突然停药也可使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度增加。长期使用安定,如更换其他抗焦虑药物,也应逐渐减量,而不能骤然使用丁螺环酮等其他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代替。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安定,以免产生依赖性,对可能已产生依赖者,停药前应逐渐减量,不可骤停。
- 较常见嗜睡、头晕、乏力等。大剂量使用可见共济失调、震颤(多见于老年人)。
- 较少见思维迟缓、头痛、视物模糊、口干、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构音障碍。
- 偶见低血压、呼吸抑制、尿潴留、抑郁、精神紊乱。
- 罕见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肌无力、白细胞减少、皮疹。
- 个别患者可出现兴奋、多语、睡眠障碍甚至幻觉,停药后上述症状迅速消退。
- 长期连续用药可产生依赖性,停药后可能发生撤药症状,表现为激动或抑郁、精神症状恶化、甚至惊厥。
- 近来还有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安定可导致肥胖、糖尿病。
- 不推荐用于精神病患者。
- 慢性肺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安定有出现呼吸抑制的风险,应调整剂量。
- 老年患者使用安定有出现精神反应和异常反应的报道,一旦出现,应停药。
- 老年或体质虚弱的患者使用安定,应调整剂量,防止出现共济失调或过度镇静。
- 有药物滥用或成瘾史者、多动症患者、低蛋白血症患者(可导致嗜睡、难醒)、严重抑郁症患者,严重慢阻肺患者(可加重呼吸衰竭)、粒细胞减少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急性酒精中毒者应慎用安定。
谷维素主要存在米糠油中、阿魏酸与植物甾醇的混合物,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内分泌平衡障碍,改善精神心理失调症状,稳定情绪,减轻焦虑及紧张状态,并可改善睡眠。此外,谷维素还能调节间脑功能,激活与自主神经有关的下丘脑及大脑边缘系统。最后,谷维素还能促进生长,使体重增加,还能促进基础代谢和肝功能恢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包括神经症的胃肠、心血管症状)、脑震荡后遗症、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症及原发性痛经等。
在安全性方面,谷维素用药后偶可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口干、鼻塞、多汗、皮疹、瘙痒、乳房肿胀、油脂分泌过多、脱发、体重迅速增加等不良反应,症状通常轻微而短暂,停药后可消失,罕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而安定不良反应较多且发生率高,长期服用可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总体安全性不及谷维素。
几块钱一瓶的维生素B2,却是糖尿病的“克星”?来看看您知道吗?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李大爷今年65岁,退休前是一名资深砖瓦匠。
他最近总觉得口渴难耐,尿频尿急,还莫名其妙地瘦了十几斤。
李大爷心里嘀咕:难道是上了年纪身体大不如前?
还是得了什么怪病?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决定去社区医院做个全面体检。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皱着眉头对李大爷说:"您的血糖偏高,可能是糖尿病。
建议您到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把李大爷吓得不轻。他一直以为自己身体硬朗,怎么会得糖尿病呢?
带着满腹疑问,李大爷来到市立医院内分泌科。经过一系列详细检查,主治医生张教授确诊李大爷患上了2型糖尿病。
张教授耐心地向李大爷解释道:"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血糖升高。它可能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不过您不用太担心,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完全可以控制病情。"
李大爷听完医生的话,心里稍微安定了些。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张教授,我听说有种便宜的维生素B2能治糖尿病,这是真的吗?"
张教授微笑着说:"李大爷,您说的是网上流传的'几块钱一瓶的维生素B2,却是糖尿病的克星'这个说法吧?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维生素B2确实对糖尿病患者有益处。
不过我们还是要客观看待,它并非真正的'克星'。"
张教授接着详细解释了维生素B2与糖尿病的关系: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代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参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对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有一定帮助。研究表明,维生素B2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糖尿病患者产生积极影响:
1.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维生素B2可能有助于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更好地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
2. 抗氧化作用:糖尿病患者往往面临更高的氧化应激风险。维生素B2作为抗氧化剂,可以帮助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3. 神经保护:维生素B2对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很重要,可能有助于预防或缓解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4. 代谢调节:作为多种酶的辅酶,维生素B2参与能量代谢,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张教授补充道:"虽然维生素B2对糖尿病患者有这些潜在益处,我们还是要谨慎看待。目前的研究结果仍不足以支持将维生素B2作为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它更适合作为辅助治疗的一部分。"
李大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问道:"那我应该怎么正确使用维生素B2呢?"
张教授回答:"首先,维生素B2的推荐摄入量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成年男性每天需要1.3毫克,女性需要1.1毫克。您可以通过均衡饮食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B2。
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瘦肉、鱼类、全谷物等。如果需要额外补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2制剂。不过要注意,过量摄入并不会带来额外益处,反而可能造成不良反应。"
张教授接着强调:"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我们要采取综合方法。除了合理使用药物,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饮食: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合理安排三餐,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糖低脂食物。
2.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
3. 监测血糖:定期检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糖尿病症状,应当尽量避免。
5. 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听完张教授的详细解释,李大爷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自己之前对维生素B2的认识有些片面,同时也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离开医院时,李大爷遇到了同样来看病的邻居王阿姨。王阿姨好奇地问:"李大爷,你今天怎么来医院了?"
李大爷叹了口气,说:"唉,查出来糖尿病。不过张教授给我讲了很多,我现在心里踏实多了。"
王阿姨惊讶地说:"糖尿病?我听说维生素B2能治,你知道吗?"
李大爷笑了笑,说:"我刚才就是为这个来问张教授的。维生素B2确实对糖尿病有些好处,不过不能全指望它。张教授说了,要综合治疗,药物、饮食、运动都很重要。"
王阿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看来咱们得多学习,不能听风就是雨啊。"
李大爷深有感触地说:"可不是嘛。这次看病让我明白了,生病了就得听医生的,不能乱听网上的传言。以后我要好好管理自己的病情,按时吃药,合理饮食,坚持运动。"
从那天起,李大爷开始积极配合治疗,改变生活方式。他每天准时服药,严格控制饮食,坚持晨练。
渐渐地,他的血糖开始稳定下来,体重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半年后复查时,张教授欣慰地说:"李大爷,您的病情控制得很好。
继续保持,相信您一定能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李大爷的经历告诉我们,对于疾病的治疗,我们要理性看待各种信息,遵循科学的方法。
维生素B2虽然不是糖尿病的"克星",却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积极配合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战胜疾病,享受健康人生。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21).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1. Diabetes Care, 44(Supplement 1).
2. Valdés-Ramos, R., Guadarrama-López, A. L., Martínez-Carrillo, B. E., & Benítez-Arciniega, A. D. (2015). Vitamins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Endocrine, Metabolic & Immune Disorders-Drug Targets, 15(1), 54-63.
3. Saedisomeolia, A., & Ashoori, M. (2018). Riboflavin in Human Health: A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s. Advances in food and nutrition research, 83, 57–81.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018).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10(1),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