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筋骨糖尿病(筋骨痛消丸糖尿病能吃吗)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中医优势病种)的中西药治疗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概念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糖尿病眼底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是中医的优势病种。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亦属于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

治疗原则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叫正、疽、白、干,多半的病人都会表现出冷、酸、胀、麻的,皮肤肢体的异样感觉,比方感觉到像蚂蚁一样的爬,像火烧火燎的疼痛或者是凉,甚至到了严重的阶段,肢体的感觉就会异常,会很难得感觉一些细小的刺激或对温度的变化,甚至感到皮肤出现溃破、溃烂等情况。一般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相互支配、相互影响,常同时并发,故应综合治疗,其具体治疗如下:

1.首先控制血糖,有助于减少或延缓并发症;2、外周血管循环差,需扩血管、抗凝(改善循环);3、发生动脉硬化时,应使用降脂药;4、神经支配血管较差时,需应用营养神经药物。5、要适当地控制感染。

药物治疗

西药:临床上常见的口服扩血管药物:

(1)酚妥拉明,它能够直接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主要用于肢端动脉痉挛性疾病,血栓性脉管炎等。

(2)苯丙酚氨,它对骨骼肌的血管扩张作用较好,皮肤血管的扩张作用最强,因此在治疗末梢动脉硬化、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等具有很好的疗效。

(3)前列腺素类药物,临床上最常用的就是前列腺素类药物,代表药物是西洛他唑、贝前列素钠等,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是临床和医疗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外周动脉、静脉疾病的口服扩血管药物。在扩张血管药物作用之外,同时也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此这类药物的应用比较广泛。

中成药:临床上常见的口服活血化瘀药物

(1)木丹颗粒:主要是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床上着是四肢末梢以及屈干部麻木、疼痛、感觉异常。

(2)血府逐瘀胶囊:主要用于治疗,由于身体淤血内阻,气滞等因素导致的胸闷、头痛、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冠心病、心绞痛血管疾病以及外伤等因素导致的头部疼痛等症状。另外,对于身体出现的气滞血瘀,心肌供血不良以及皮下血液循环不良,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筋骨痛消丸:用于血瘀寒凝、膝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

另外,三七片、丹参片也有效。

糖尿病患者运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但是几个禁忌要注意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慢慢的提高,患有各种疾病的人数也在不断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国则成为了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接受治疗之外,还需要通过日常中的饮食控制和锻炼来控制血糖,运动不仅能够减肥,还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而在运动中消耗的糖分能够很好的被身体利用,增强患者的体质。

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这几个禁忌。

高强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确实能够非常有效的让身体中的糖分被消耗掉,但是在长期高强度的运动中会让身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甚至会引起昏厥、糖尿病酮酸症等症状,危及患者的生命。选择适度的运动强度来帮助平衡身体内的血糖。

清晨锻炼

很多人认为清晨的时候空气清新,人体精神状态也很好,很适合运动。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夜过后,人体需要及时补充能量和水分,起床运动会给人体带来负担,引发低血糖,而且医学统计表明,清晨不仅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时间,也是猝死最多的时刻,发病率占61.3%。

走石子路

大家都觉得脚底有很多穴位,走石子路可以按摩脚底的穴位活络筋骨。糖尿病患者可能引起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走石子路对糖尿病患者非常不好,容易形成糖尿病足,另外,冰凉的石子会让足部的血管收缩,不利于病情的改善。

晚上十点之后,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静,人体正在为睡眠做准备,而在这个时候运动的话,会让身体处于亢奋状态,影响睡眠和血糖、血压的平稳。

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可以有效的帮助平衡体内的血糖,但是做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做好运动前的准备,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把握好运动的时间,最好在运动的时候有人在身边陪护。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健康养生|人老筋先缩 两个动作舒展筋骨

民间流传着“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中医认为,肝主筋,肝血充盈则筋得到充分濡养,若肝血亏虚,则会损及筋脉。筋若出现问题,也会累及肝的健康。肾主骨,筋附于骨,筋缩也会波及肾,诱发腰部酸痛等症状。不难看出,筋的状态与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许多人认为“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意思是筋伸长了一寸,寿命就能延长十年,其实这样理解是错误的。专家解释,这句话强调的是柔筋的重要性,让筋伸缩自如,才能做到“骨正筋柔”,身体灵活健康。

伴随年龄增长,筋的柔韧性会慢慢滑坡,老年人出现弯腰驼背、腿脚僵硬,其实就是筋柔韧性受损的表现,中医叫“筋缩”。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下降,出现意外跌倒,导致受伤、骨折,甚至死亡,其实也是由于筋缩。部分老年人因活动不便,干脆蜗居家中,随着外出活动的减少,筋缩现象更为明显。此外,如遇到下雨天,路面湿滑,老年人跌倒受伤、骨折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气温降低的时候,人体肌肉弹性随之降低,对骨骼的保护能力也会大打折扣,更易出现意外跌倒。

所以,专家特别提醒,老年人可以多做一些柔筋锻炼,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此外,如果天冷路滑,出门前建议做些拉伸运动,伸展和活动一下四肢,让筋骨得到舒展,避免意外跌倒。下面为大家介绍两个适合日常锻炼的动作。

金鸡独立。微闭双眼,将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抬起一只脚,尽量保持身体平衡。金鸡独立能使意念集中,将体内气血引向足底,坚持练习能有效改善足部发凉的症状,对高血压、糖尿病、颈腰椎病有调理效果,还有助于防治小脑萎缩、梅尼埃病等。

站桩。双足分开,脚尖向前,平行站立或向外八字,身体左右重心放于两足之间,前后重心置于脚掌与脚跟之间。双膝微屈,小腹松圆,尾闾中正,头顶项竖。臀部似坐非坐,背部似靠非靠。而后双手抬起,置于腹前,约与脐平,双肘左右微向外撑,又有向下松垂之意。双手十指自然微屈,自然分开,若能容球,意想双手各握一球,用力则球破,不握则球脱手。站桩可以“拔筋拔骨”,对于肠胃病、心脏病、关节炎、高血压、半身不遂、妇科和眼科多种疾病的康复有良好效果。

此外,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据《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