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不通(糖尿病不通血)

中医内科李主任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其实就是“气不通”!一个方子,清热利湿畅气机,糖自降

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中医朋友李清波

提到血糖升高,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降血糖。但有其实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降低血糖并不是唯一目的。

比如有一类特殊的糖尿病患者,他们身上系着无形的腰带,如果能帮助患者把腰带解开,不用降糖,血糖就能稳定。这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是什么?

中医把糖尿病分为四大常见证型:阴虚津亏、脾气亏虚、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但除了这四个证型,还有一个证型——湿热中阻,在近年来越来越常见,而且常常被忽视。

湿热中阻会导致脾胃枢机不利,气机不通,进一步影响到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最终导致糖尿病。

我门诊上来的30%-50%的患者都是湿热中阻型糖尿病,它属于糖尿病中期。相对于其它证型,湿热中阻型糖尿病大多伴有血脂高、尿酸高,或者有胰岛素抵抗,西药降糖效果不理想。

医案分享

任女士,她本人以及老公、儿子都有糖尿病,儿子三十出头而已,餐后血糖竟达到23毫摩尔每升任女士自己空腹血糖是8毫摩尔每升

我一问不得了,他们全家都爱吃煎炸烧烤类食物,任女士儿子还经常熬夜、经常有应酬需要喝酒

体型偏胖,脸色偏黄小便黄浊、大便黏腻,还有口干口苦的情况。

这就是典型的湿热中阻型糖尿病

开方:马齿苋、厚朴、川连、石菖蒲、制半夏、香鼓、焦栀、芦根、砂仁、甘草等。并嘱咐患者注意饮食和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任女士儿子的餐后血糖降到7摩尔每升,任女士血糖也正常了,空腹血糖降到6毫摩尔每升。诸症竭消

停药后我根据他们的情况,给了他们一个控糖清热的小茶方,出现不舒服的感觉的时候,就可以泡来喝一喝,控糖清热不伤正,适合中药调理结束之后用来巩固。

马齿苋、土茯苓、黄连、黄柏、知母、苍术

煎汤代茶饮,不用天天喝,可以隔两三天喝一次。有乏力气虚重的人,可以加黄芪或者太子参;如果口渴等阴虚重的人,可以加生地或玉竹;如果是舌苔发暗有瘀斑瘀点的血瘀人群,可以加点三七或藏红花。

有爱吃煎炸烧烤类食物的朋友要注意,长期吃煎炸烧烤类食物会助长胃热,影响中焦水湿的运化,久而久之湿热掺杂,就形成了湿热中阻之症。

湿热中阻型糖尿病特点:形体偏胖、身体困倦、乏力懒言、脘痞腹胀、皮肤瘙痒、渴不欲饮、小便黄浊、大便黏腻、汗出或无汗、口干、口苦、口臭等。

朋友们可以自查一下,要知道除了药物控制以外,保持健康饮食习惯也很重要。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请在中医指导下使用,切勿盲目试药!)

得了糖尿病,一不小心血管就会堵!5个方法可预防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中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它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包括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数据表明,约有7成糖尿病患者死于大血管病变,那么如何才能及早预防它呢?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三个特点

一、不典型症状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神经功能出现障碍,心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如很多患者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所以很容易贻误病情。其他症状还包括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直立性低血压、心力衰竭或休克。

二、发病率高、发病时间早

与非糖友相比,糖尿病人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几率高出3倍之多,有数据表明,约有7成糖尿病患者死于大血管病变。而且,糖尿病人心血管病的发生时间比非糖友时间要早得多,还没到30岁就有可能得冠心病。另外,动脉粥样硬化也是糖友常患的一种大血管病变,它还具有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病情进展快的特点。


三、女性的保护作用消失

从大数据来讲,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男性低得多,但如果同是糖尿病患者,女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就会跟男性持平,甚至还有可能超过男性。数据显示,女性糖友发生心脏病变的几率要比非糖友高出2倍,而且女性糖友中也有更多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虽然心血管病是所有人都要预防的,但糖友患上的几率更高,而且后果更为严重,所以在预防措施上应更加谨慎,小心。

1. 及早发现并有效控制血糖。

2. 控制好血压和血脂,这两个指标是脑血管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3. 服用抗血小板药和血管活性药,预防血栓。

4. 一旦出现脑卒中或心绞痛,立即送医。

5. 及时做大血管病变筛查:系统动脉顺应性和扩张性检查、系统动脉阻力检查;大动脉弹性指数和小动脉弹性指数检查;以及上、下肢周围动脉压力比(踝臂指数)等。

研究表示,只要在早期察觉到大血管病变,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就可推迟这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不过是肠子不通,燥屎憋得,治好10年糖尿病后才明白

早些年,那时候网络没现在这么发达,大家看病也没那么方便,所以,我就经常跟着医院组织的义诊到处下乡去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桐庐那年,当时我在那旧书市场一堆破破烂烂的书里头,得到了一张糖尿病的方子

后来有个患者,糖尿病10年了,血糖最高的时候,一度达到18.6。

他还经常感觉到特别口渴,就像满嘴含了一口沙子一样,干涩难耐,平时有乏力、气短、心慌、爱出汗,腰膝酸软,大便干的问题

我当时想了好几种办法,总之效果还算可以吧,但就是治标不治本

正在我绞尽脑汁想怎么才能治本的时候,同事说:“你闲着也是闲着,赶紧把你那堆破书拿出来晒晒吧,一股霉味”

我突然想起买书的时候随手翻了一下,里面好像有个关于糖尿病的方子,我当时没在意,觉得不就是个糖尿病,怎么可能治不好

后来我就根据书上讲的,再综合分析了一下患者的情况,拟方:

大黄,钩藤,栀子,黄芪,当归等。

患者刚服用2周的时间,就反馈说自己不再乏力,血糖也降到了12。

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服用了两个月左右,血糖回归正常,不适症状消失,随访到现在还都一切正常

大肠是六腑的大总管,六腑的通畅是气机运行的重要保障,一旦大肠不能通降垃圾和毒素,那就会让气机瘀滞

大肠的燥屎会熏蒸血液,血液不够了,就没法到身体的各个地方,所以时间一长,就得了消渴症。

这种情况就跟烧火煮汤似的,大肠的火热把血液都烧没了

所以治疗这种类型的糖尿病,从两个方面入手:

1、通腑泻热:

大黄,钩藤,栀子。大黄能润肠通便,而且它是寒性的药,还能清热。钩藤和栀子能清热解毒,把身体里的邪火扑灭,防止火热邪气继续熏蒸血液

2、补气养血:

当归,黄芪。黄芪是补气的老大,气充足了,才能推动大肠燥屎往下走,邪热没了,气血,津液才能充足地濡养全身,糖尿病才能慢慢改善

这些年在给人治病的路上,我见过了太多的医生,有的人为了名和利争得头破血流

有的人为了给人治病,徒步走好十公里的山路

直到这几年,我才弄明白,人这一辈子,中医的真谛其实也是在教人们怎样去懂得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