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脉管(糖尿病脉管炎吃什么药)
太原七院学术沙龙第Ⅱ期——脉管类疾病分类、诊断及治疗研讨会
2024年2月28日下午2点,太原市七院第Ⅱ期学术沙龙形式讲座,在市七院办公楼三楼会议室如期举办。本次讲座主场是由张斌主任率领的外一科团队,由医务科组织,医务科主任李铁夫主持,与会人员有医院领导、各临床、医技科室专家及除值班人员外的医护人员。
会议开始,由主持人李铁夫主任把外一科及今天主讲专家进行了介绍,现有的外一科组建于2019年8月,在张斌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已经初具规模,科室成立的4年多的时间,接诊病患约4000人次,治愈率约80%,在同行业中得到了认可和好评。
图解:张斌主任授课中
首先开讲的是张斌主任,从事各类血管瘤及脉管畸形临床治疗工作10余年,从业以来成功治愈数千例患者。可以熟练完成各种类型脉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包括婴幼儿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毛细血管畸形、混合脉管畸形等。现任山西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学组委员;山西省老年医学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张斌主任今天带来的题目是《带您了解边缘学科--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诊疗》,课件主要讲述婴幼儿血管瘤、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微静脉畸形等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图解:常文凯副主任授课中
接下来是常文凯副主任的精彩讲授。常文凯,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2007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从事血管外科专业,现任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山西省医学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常委;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血管性疾病专业指导专家。擅长常见周围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闭塞性疾病等各类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常文凯副主任带来的题目是《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课件主要针对常见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方案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相关治疗的医疗器械及药物的应用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把腰椎间盘病疼痛特点与血管畸形造成的下肢疼痛,以及主动脉夹层血管异常扩张与心肌梗塞临床表现进行了区分;并就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足的早期发现,及早干预的必要性进行了解析。
图解:刘文菲医生授课中
最后讲授的是刘文斐医生。他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擅长婴幼儿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常见外周血管疾病、常见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他带来的题目是《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课件主要讲述静脉曲张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重点讲述了下肢静脉曲张激光治疗的优点与手术方式。
图解:与会者在认真聆听专家老师的讲解
这次的学术沙龙中,几位专家分享了他们多年的临床经验与研究成果,以及该学科前沿知识与观点,经过几位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与会的同事都纷纷表示对该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也为大家搭建起来一个会下进一步沟通、学习的平台。
(另:应值班同事的要求,今天的课件已经全部放在了医院的共享文档中,共大家观看学习)
外一科咨询电话: 3958991 15383616761
什么叫脉管炎?
脉管炎,主要是指周围血管方面的疾病,有广义的脉管炎和狭义的脉管炎之分。
中医古代将血管称为"脉管"、''脉道'',因此出现周围血管方面的疾病都统称为脉管炎。它包括目前比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如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性溃疡、糖尿病足、肢体静脉炎、静脉曲张等。因此,民间广义的脉管炎就是对周围血管疾病的统称。针对周围血管病,华南地区也有唯一的中西医结合脉管炎专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脉管炎科。
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也叫伯格病(Buerger病),是由一位国外叫做Leo Buerger的医生命名的,又称为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是一种发生于中小动静脉的周围血管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肢体末端缺血性病变及游走性浅静脉炎。患者前期有间歇性跛行表现,行走不到1000米出现下肢肌肉疼痛而需要停驻休息数分钟。中期因出现组织营养障碍而引起肢体疼痛感加重,尤其夜间加重,因此又叫做夜间静息痛。到后期有明显的肢体末端溃疡坏疽症状的出现,这也是该疾病最严重的阶段。
对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发病人群特点来说,90%以上为长期大量吸烟的中青年男性,甚至有十几岁发病的案例,病情反复难愈。吸烟、寒冷和性激素是三大影响因素,因此严格彻底戒烟、肢体保暖是关键的保健因素。
延伸阅读1.血栓闭塞脉管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初次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下。其临床症状与老年性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几乎一致,但发病机理不同,因此治疗方式差异很大。
2.从流行病学角度看,血栓闭塞脉管炎在我国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它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在希伯来人和犹太人中发病率较高。在1917年我国发现了第一例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例(也是亚洲报道的第一例)。
3.血栓闭塞脉管炎病情复杂、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尚无确切有效治愈的手术治疗方案,目前采用中医药内服外敷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是优势。
更多健康讯息请关注@杏林锺声
每天一点健康科普小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脉管炎患者看过来 冬季防复发做好这几点
有的人谈脉管炎色变,为什么?因为这个病久治不愈,病程长,致残率高,疼痛剧烈,且治疗时费用较高,患者常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消极等心理,严重的甚至有自杀的情绪出现。脉管炎是个什么病?听听广州市中医医院脉管炎科主任黎建华来解读。
什么是脉管炎?
脉管即血管,包括动脉、静脉两大部分。黎建华解释,中医将四肢的周围血管病叫做脉管炎,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溃疡、变应性血管炎等十多种疾病,临床上脉管炎常见病主要有以下三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该病症会因各种诱因引起下肢血管非化脓性炎症,导致管腔闭塞,引起肢体不同程度缺血的情况。其高危人群是吸烟者、营养不均衡、寒冷潮湿地区居民、家族遗传因素,以20岁-40岁男性为主要群体。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由于大、中动脉硬化、内膜出现斑块,引发动脉狭窄、闭塞,从而导致慢性缺血改变的周围血管常见疾病。其特点是全身性的,病变从大、中动脉开始,向小动脉发展;下肢呈慢性缺血性改变。常见于45岁以上的吸烟,并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状的患者。
糖尿病足:多见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引起并发症之一。是指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病、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
冬季要预防疾病复发
冬季温度骤降,对脉管炎患者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季节。黎建华指出,寒冷是脉管炎的诱因之一,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情况恶化,反复发作。常见为寒冷潮湿的环境会使肢体血管出现明显的收缩,血液循环的速度减慢,同时引起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他指出,中医专科制剂和独创疗法能大大减轻脉管炎患者的痛苦。
由于脉管炎病程较长,发展缓慢,一般可持续数年或10多年以上,较难治愈。所以,脉管炎的日常保健很重要。黎建华给出以下建议——
1、保暖防寒,防冻伤。保暖防寒对防治脉管炎有积极作用,可改善微循环。
2、戒烟。吸烟习惯不改,无论用多少药也效果不佳。所以,戒烟是预防和治疗脉管炎的一项重要措施。
3、控制高血脂。清淡饮食,防止动脉硬化。
4、积极运动。改善和促进侧肢循环形成。
5、注意饮食调养,保持心情愉快。(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高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