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宣告(糖尿病幻城)

人民日报 0
文章目录:

中国糖尿病患者近1.3亿,“甜蜜烦恼”从何而来?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全世界每6秒钟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死亡,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位居全球第一,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糖尿病这一“无声的杀手”已经严重危害民众健康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资料图:民众在某医院门诊楼内排队挂号。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中国糖尿病患者近1.3亿,居全球第一

今年夏天,“杨天真切胃”一度登上热搜。作为娱乐圈知名经纪人,杨天真在社交平台向网友宣告,为了治疗糖尿病,她选择进行“切胃”手术。

杨天真在微博中写道,“我糖尿病已经六年了。”6年前,杨天真才29岁。

因为症状隐蔽,糖尿病也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其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令人担忧的数据是,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位居全球第一。

今年4月,中国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在线发表中国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文章,调查结果显示,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中国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糖尿病患者总数约为1.298亿(男性为7040万,女性为5940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

从患病特点看,中国已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0%,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8%,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升高而升高。糖尿病知晓率为43.3%,治疗率为49.0%,控制率为49.4%。

另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83.4万人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

是什么造成了“甜蜜的烦恼”?

糖尿病主要有三种形式:I型、II型和妊娠期糖尿病。

I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明,患者通常不能自己分泌胰岛素,需要每日注射胰岛素维持生存。II型糖尿病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主要是体重超重和久坐不动这两种状况加剧了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

II型糖尿病曾经只在成年人中发生,现在正越来越多地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发生的一种临时症状,但有引发II型糖尿病的长期风险。

随着时间推移,高血糖会严重损害身体各主要器官系统,造成心脏病、中风、神经损伤、肾功能衰竭、失明、阳痿以及可能导致截肢的感染。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糖尿病防治核心信息,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等。

在中国,II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其中,肥胖是II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然而有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2年,中国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从22.8%升至30.1%,肥胖率从7.1%升至11.9%。形成对比的是,国人总的身体活动水平下降。1991年至目前,成年人身体活动总量下降近一半。

在饮食方面,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数据,中国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摄入量约30g,食用油摄入量为42.1g,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

“我国约10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朱大龙此前就对媒体发出提示,中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如不加以干预,这些人群将来也会加入“糖尿病大军”。

资料图:自动发药机 余丹菲 摄

开展全民防治、降糖药降价……国家出手应对!

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就已经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糖尿病治疗率、糖尿病控制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持续提高。

另外,文件中还特别提到,承担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II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对II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此外,对于国内患者来说,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执行,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也大幅降价。

以“明星药”二甲双胍为例,在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二甲双胍片0.25g品规有企业报出了0.015元/片的“地板价”,降幅超过90%。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巨大利好。

资料图: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市民正在跳广场舞健身。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关于糖尿病,你了解多少?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预防糖尿病应做哪些工作?

1、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

2、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3、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4、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

5、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包括啥?

1、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

2、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3、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

4、积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糖尿病患者近1.3亿,“甜蜜烦恼”从何而来?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全世界每6秒钟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死亡,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位居全球第一,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糖尿病这一“无声的杀手”已经严重危害民众健康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资料图:民众在某医院门诊楼内排队挂号。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中国糖尿病患者近1.3亿,居全球第一

今年夏天,“杨天真切胃”一度登上热搜。作为娱乐圈知名经纪人,杨天真在社交平台向网友宣告,为了治疗糖尿病,她选择进行“切胃”手术。

杨天真在微博中写道,“我糖尿病已经六年了。”6年前,杨天真才29岁。

因为症状隐蔽,糖尿病也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其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令人担忧的数据是,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位居全球第一。

今年4月,中国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在线发表中国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文章,调查结果显示,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中国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糖尿病患者总数约为1.298亿(男性为7040万,女性为5940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

从患病特点看,中国已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0%,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8%,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升高而升高。糖尿病知晓率为43.3%,治疗率为49.0%,控制率为49.4%。

另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83.4万人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各类并发症。

是什么造成了“甜蜜的烦恼”?

糖尿病主要有三种形式:I型、II型和妊娠期糖尿病。

I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明,患者通常不能自己分泌胰岛素,需要每日注射胰岛素维持生存。II型糖尿病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主要是体重超重和久坐不动这两种状况加剧了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

II型糖尿病曾经只在成年人中发生,现在正越来越多地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发生的一种临时症状,但有引发II型糖尿病的长期风险。

随着时间推移,高血糖会严重损害身体各主要器官系统,造成心脏病、中风、神经损伤、肾功能衰竭、失明、阳痿以及可能导致截肢的感染。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糖尿病防治核心信息,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等。

在中国,II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其中,肥胖是II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然而有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2年,中国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从22.8%升至30.1%,肥胖率从7.1%升至11.9%。形成对比的是,国人总的身体活动水平下降。1991年至目前,成年人身体活动总量下降近一半。

在饮食方面,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数据,中国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摄入量约30g,食用油摄入量为42.1g,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

“我国约10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朱大龙此前就对媒体发出提示,中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如不加以干预,这些人群将来也会加入“糖尿病大军”。

资料图:自动发药机 余丹菲 摄

开展全民防治、降糖药降价……国家出手应对!

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就已经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糖尿病治疗率、糖尿病控制率、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率持续提高。

另外,文件中还特别提到,承担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II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对II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此外,对于国内患者来说,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执行,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也大幅降价。

以“明星药”二甲双胍为例,在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二甲双胍片0.25g品规有企业报出了0.015元/片的“地板价”,降幅超过90%。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巨大利好。

资料图: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市民正在跳广场舞健身。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关于糖尿病,你了解多少?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预防糖尿病应做哪些工作?

1、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

2、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3、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4、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

5、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包括啥?

1、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

2、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3、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

4、积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糖尿病新药Ⅲ期临床完成,有望“标本兼治”

上海企业华领医药昨天宣布,首创新药dorzagliatin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束,其52周核心数据显示出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个新药不仅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而且能改善胰岛功能指标,有望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目前,dorzagliatin用于二甲双胍足量治疗失效的糖尿病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还在进行中。完成这项研究后,华领医药将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华领医药首席执行官、创始人陈力博士介绍,dorzagliatin是一种葡萄糖激酶激活剂。葡萄糖激酶是人体内的血糖“传感器”,血糖高了,它会发出指令,促进胰岛素分泌;血糖低了,它也会发出指令,促进胰高糖素分泌,起到调控血糖稳态的作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胰岛素抵抗造成胰岛功能降低,从而引起血糖升高。患者体内的葡萄糖激酶,往往表达量或功能下降,无法灵敏地“感知”到血糖的升高或降低。

如果能开发出一种靶点为葡萄糖激酶的药物,修复其功能,不就能治疗2型糖尿病吗?过去20多年来,国外多家大药企就循着这一思路,投入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的研发,然而都宣告失败。截至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款以葡萄糖激酶为靶点的药物上市。“吸取了这些失败教训后,dorzagliatin研发团队精心设计了药物与葡萄糖激酶的结合位点,而且让药物一靶多点,即以葡萄糖激酶为靶点,同时作用于胰岛、肝脏、肠道等器官。”陈力说,“从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的现有数据来看,这款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的开发取得了成功。”

据介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朱大龙教授领衔的dorzagliatin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Ⅲ期临床研究,在我国40家临床中心开展。这项研究共有463名受试者,皆为从未接受过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

临床试验的前24周,受试者随机入组,接受一天两次口服75毫克dorzagliatin 或安慰剂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基线水平相比安慰剂组显著降低,达标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且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经过24周治疗,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从基线8.35%降低了1.07%,安慰剂组从基线8.37%降低了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治疗达标标准,治疗组中45.5%的患者达标,对比安慰剂组21.5%达标率,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血糖稳态控制率复合终点,即糖化血红蛋白治疗达标且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的比例,在治疗组中达到45%,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1.5%达标率。

后28周是开放性治疗期,每名受试者都接受了dorzagliatin治疗,持续显示出新药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52周治疗期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1%。

在陈力博士看来,这款新药具有“标本兼治”的潜力。血糖指标是“标”,胰岛功能指标是“本”。今年6月14日,在第80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会议上,陈力向国内外同行报告了24周双盲安慰剂对照期的数据。这些数据显示,除了降低血糖,治疗组的β细胞功能也有所改善,安慰剂组的β细胞功能则有所下降。据介绍,β细胞功能是通过生物标志物HOMA2-β进行评估的,HOMA2-β也是反映胰岛功能的关键指标。这个指标的改善,意味着dorzagliatin有望成为对糖尿病病根具有改善作用的创新型药物。

栏目主编:黄海华 文字编辑:俞陶然 题图来源:华领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