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脸部(糖尿病脸部浮肿还能活多久)
糖尿病:脸上出现这些“异常变化”,说明你血糖失控,已有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慢性疾病,影响着我国超过1亿人的健康。患上糖尿病之后,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药物降糖,否则血糖如果长期出现波动,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
临床表明,患上糖尿病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风险会比健康的人高出5倍,比如动脉硬化、心脏病、中风等疾病,而且过高的血糖还会累及肾脏及眼睛,导致身体重要的器官和组织出现病变。
可能很多糖友不太了解的是,如果你的血糖没有控制好,还会导致你的神经出现损伤,其中有一类神经损伤称之为单一神经病变(Mononeuropathy),指的是身体特定的神经出现了损伤,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单发性神经病变。
单一神经病变如果发生在脸上,会导致你的脸上出现异常的变化,说明的血糖已经“失控”。这些症状包括:
→ 单侧的眼睑或嘴角出现下垂
→ 无法控制的流口水
→ 总是感觉口干
→ 味觉出现下降或丧失
→ 眼睛常有刺激性的感觉,或眼泪增多
在临床上,这些症状通常也被称为“贝尔氏麻痹症”,当你的血糖过高而损伤面部神经之后,这些异常的变化可能会发生。而和中风偏瘫所不同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会影响到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脑思考能力,仅仅是神经损伤的外在表现。
但神经出现损伤后,通常是比较难以逆转恢复的,所以这里提醒各位糖友,为了避免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积极地控制好你的血糖。
一方面,你应该减少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比如少吃白米、白面等升糖比较快的食物,;另一方面,你还应该增加运动锻炼,并做好血糖监测。只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配合药物,其实血糖还是很容易控制好的。
若您觉得涨了知识,不妨打个赏吧,壹号专家祝您健康。
血糖高的人,看脸就知道?糖尿病人面部一般有5个特征
只是一夜之间,整个颜面部全部都浮肿了。55岁的杨女士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急忙来到医院寻求帮助,通过检查,医生发现导致杨女士颜面部浮肿的罪魁祸首,就是糖尿病肾病,医生说,杨女士的血糖升高肯定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她从未到医院检查过,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最终导致了糖尿病肾病的出现。
糖尿病肾病会导致尿蛋白阳性,尿素氮和肌酐增加,尿量减少,肾脏无法有效排出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及毒素,于是就容易导致颜面部的浮肿。
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很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发病率高达12.8%,相当于每8个人里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
很多人其实血糖已经很高了,但始终没有发现,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难道得了糖尿病,一点症状都不会有的吗?
当然不是这样,很多时候,糖尿病并非没有症状,只是出现不适的时候被忽视了而已,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导致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所谓的三多是多饮多食多尿,所谓的一少就是体重减少。
但并非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有如此典型的症状,作为医生,今天我想和大家说一说糖尿病引起的一些与众不同的症状,很多人不知道,血糖升高以后,脸部也会有所表现,比如以下5个特征。
第一,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颜面部的浮肿
糖尿病最可怕的是慢性并发症,很多糖尿病患者是出现并发症以后才意外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会出现尿蛋白阳性,随着病情的进展,就会引起尿量减少,肾功能持续恶化,颜面部浮肿。
第二,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颜面部皮肤的瘙痒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开始出现的症状是皮肤瘙痒,特别是颜面部,你说长了皮疹吗?并没有,但就是瘙痒,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如果水分没有及时补充,就可能引起脱水,此时皮肤会变得特别干燥,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颜面部皮肤还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攻击,也会出现异常的皮肤瘙痒。
第三,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口唇的干裂
口干,特别干,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出现的症状,如果认真观察口唇,还会发现口唇有明显的干裂,有些人误认为这是缺少维生素的表现,其实归根结底是血糖高了。
第四,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视力的下降
糖尿病导致的其中一个慢性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患者会有视力下降,看什么东西都看不太清楚。有些虽然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是单纯的血糖升高也会导致视力的下降,原因是血糖升高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所致。
第五,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颜面部异常的皮肤改变
血糖升高以后,就可能引起糖尿病肾病,由于肾脏是生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部位,所以血糖升高会导致造血原料的合成异常,从而导致肾性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和面色苍白,血糖升高以后,会对微血管造成损伤,有可能导致口唇发绀的现象。
警惕!糖尿病的这8种皮肤病变,你一定要知道!症状治疗都在这了
糖尿病人容易出现血糖波动、升高,皮肤干、痒、过敏等情况,临床遇到这种情况,应警惕糖尿病的皮肤病变。
本期嘉宾糖尿病皮肤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主要与糖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神经病变、皮肤感染及药物过敏等因素有关。
病人皮损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些是糖尿病人所特有,有些则属于非特异性表现。
皮肤病变(如黑棘皮病、皮肤瘙痒等)还可作为发现糖尿病的重要线索。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因此,早期识别、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皮肤病变,对阻止患者病情进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皮肤瘙痒症多是由于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所致,在血糖控制欠佳的糖尿病人当中比较常见,据统计,瘙痒症在糖尿病病人中发生率可达7%~43%。
患者表现为全身瘙痒或只局限于外阴及肛周,因有尿糖的刺激和局部感染的影响,外阴部瘙痒更加多见。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积极控制血糖,酌情服用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忌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对鱼虾、海鲜过敏者也应忌食。
2、 感染性皮肤病由于糖尿病人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并发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引起各种感染性皮肤病,其中又以真菌感染最为常见。
皮肤真菌感染可引起手癣、脚癣、甲癣、股癣、体癣、口腔及外阴白色念珠菌感染等等;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皮肤疖、痈、毛囊炎、汗腺炎等等;病毒感染则是以带状疱疹及单纯疱疹最为常见。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根据感染的病原菌不同,给予针对性的杀菌或抗病毒治疗。平日要注意皮肤、口腔及外阴卫生。
3、 胫前色素斑多见于病程较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属于糖尿病的特征性皮损,一般没有自觉症状,特征为双下肢胫前多发性色素沉着斑,
起初皮损为大小、数目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暗红色红斑、丘疹,随后皮疹表面出现鳞屑,并逐渐呈现局部萎缩,最终遗留色素沉着而自愈,但新的皮损可陆续发生。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也无需治疗。
4、 类脂质渐进性皮肤坏死本病发生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关,是由于糖蛋白在小血管壁沉积,逐渐引起血管闭塞、组织缺血坏死所致。
皮损好发于小腿胫前及外踝部,偶见于大腿及足部。
本病呈渐进性发展,最初表现为多发性、边界清楚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逐渐融合成硬皮样斑块,中央凹陷呈蜡黄色,边缘呈暗红色。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积极控制血糖,同时可服用一些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己酮可可碱。另外还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
5、 糖尿病性水疱病通常发生在重度糖尿病且伴随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患者往往在毫无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无痛性水疱,
水疱好发于四肢肢端,多发或者单发,直径0.5~10厘米不等,疱壁菲薄,疱液清亮,颇似烫伤引起的水疱,但周围无炎症性红晕。1~2周后水疱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疤痕。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积极控制血糖、预防感染、纠正低蛋白血症。小水疱可自行干瘪,不必处理;
大水疱可用注射器抽出液体,再用无菌敷料包扎,定期清洁、更换敷料。
6、 丹毒样红斑发生于糖尿病人小腿胫前或足背的界限清楚的红斑,看上去颇似“丹毒”,但不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使之有别于丹毒。
其发生可能与下肢微循环受累导致微血管功能障碍有关。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积极治疗糖尿病,改善微循环。
7、 糖尿病性黄瘤病糖尿病性黄瘤好发于面部(特别是眼睑周围)、四肢伸侧、躯干、臀部的皮肤上,群集或散在分布,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斑块。
这种黄瘤表面有光泽,质地比周围皮肤略硬,大多不痒。患者常常伴有严重脂代谢紊乱。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积极纠正糖、脂代谢紊乱。
8、 黑棘皮病黑棘皮病是指局部皮肤变黑、增厚,呈疣状增生,好发于颈后、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部位。与肥胖所致的严重胰岛素抵抗有关。
本病多见于严重超重及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黑棘皮征是预测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糖尿病 健康 苯海拉明 高血压 心血管病
治疗:减肥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此外,这类患者降糖宜选择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一般不用胰岛素。
如果您还有疾病预防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