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军医(中国人民解放军糖尿病科研部)
63岁李叔因血糖过高死亡,医生忠告:这3种素食,糖友需尽量少吃
李叔今年63岁,退休后依旧保持规律的生活,饮食也较为清淡。
但他依旧在2年前的体检中被查出罹患糖尿病,医生给他开具了降糖药服用,并叮嘱要控制饮食。
回家后,李叔开始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还配上了运动,但血糖只稳定了一段时间就又开始忽高忽低的。
这让李叔十分难受,开始自暴自弃,觉得只要不吃肉就好了,素菜又恢复成爱吃的重油模式,包子继续顿顿吃。
不加控制的饮食模式进一步加重了他的病情恶化,最终李叔因为高血糖导致的多器官衰竭而离世了。
李叔的例子令人惋惜,不少糖尿病有和他一样的困扰,日常的饮食不知该怎么控制,明明已经很克制了,但血糖还是持续上升。
一、糖尿病多是吃出来的,这3种素食糖友尽量少吃糖尿病是个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终生服药控制病情。没有积极控制病情,会引起诸多致死率、致残率高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5.37亿糖尿病患者,平均患病率为10.5%。我国占了1.25亿,患病率为11.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自然·医学》上发表的一项分析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410万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可归因于11条不良饮食习惯。换算一下,约有7成的糖尿病是吃出来的。
无独有偶,《糖尿病与新陈代谢》上发表过一项涉及11万名平均年龄56岁的受试者的研究指出,经常吃健康食物,对降低身体脂肪、调整血糖、降低炎症以及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均有好处。
研究人员分别对受试者的饮食信息进行了收集,将经常吃的17种食物分成了三类。
- 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水果、坚果、茶和咖啡、蔬菜、全谷物以及豆类;
- 不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果汁、土豆、精制谷物、含糖饮料、糖果以及甜品;
- 动物性食物:肉蛋奶、动物脂肪、海鲜、其他动物性食物。
通过分析发现,经常吃健康的植物性饮食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相关。反之,经常吃不健康的植物性食物,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潘丹峰副主任医师表示,控制饮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降低血压水平,更好地控制血糖,调整血脂水平。
对于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日常不一定要全部吃素,尤其是这几种素食,一定要尽量少吃。
1、特殊豆制品
生活中很多豆制品都是深加工的食物,如素鸡、素火腿等,这些食物内的热量非常高,经常食用很容易导致身体肥胖、血糖上升。
2、素包子
素包子也是不少人认为的健康食品,在上班的路上或者是公司休息室里匆匆几口就能搞定,这样做很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大幅度上升。对于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并不是不能吃素包子,而是控制进食的速度,建议充分咀嚼后再咽下,可一定程度降低食物的升糖速度。
3、素菜荤做
有些人觉得素菜过于清淡,在制作时会添加大量的调味品,这样做会导致食物的升糖指数显著增加,且会让身体摄入大量的油、盐、糖,对血糖控制极为不利。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的副主任阮光锋表示,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日常会各种寻找所谓的降糖食物,想要通过吃这些食物来降糖,但这些降糖食物其实并不靠谱。
1.秋葵
秋葵是很多人所推崇的降糖食物,传言称其内里的秋葵素对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一定作用。但这些实验都是基于细胞、动物身上进行的,所得到的结果不能直接推论至人体,且研究中使用的是提取物。
不考虑其他因素,想要通过吃秋葵达到有效剂量,需要吃几十斤甚至更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2.白萝卜
传言称,白萝卜内的芥子油成分可帮助分解脂肪和降糖,对降血糖有好处。
不可否认,白萝卜内的确有芥子油成分,该物质在十字花科蔬菜内十分常见,目前没有任何明确的证据表明它具有降血糖作用。甚至有一些研究还发现,芥子油摄入过量与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
3.南瓜
南瓜能降糖的说法来源于南瓜内的膳食纤维、南瓜多糖成分,网上的说法称这些成分可控制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增强饱腹感。
这个说法并不严谨,不少南瓜品种的含糖量很高,在吃南瓜的同时没有减少主食的摄入量,同样会导致餐后血糖上升。
4.魔芋
魔芋是近几年十分新兴的降血糖食物,传言称其内里的魔芋葡甘聚糖成分可降血糖。该物质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吸水后可膨胀多倍,且无法被身体消化吸收,食用后有很强的饱腹感。
但目前有关魔芋可降血糖的证据十分有限,我们不能武断地下结论。
5.苦瓜
苦瓜是降糖食物中较火的一种,主要是因为其内里含有的苦瓜素。
和秋葵一样,针对苦瓜素可降糖的研究都是在动物、细胞上进行的,且使用的是提取物,对人体是否有同样的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佐证。
6.西蓝花
传言称西蓝花内的铬元素可改善糖耐量,起到降血糖的作用。铬元素是一种多价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内广泛存在。目前没有任何大型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补充铬元素可防治糖尿病,普通人在正常饮食下一般也不会缺铬。
实际上,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降糖食物,人只要吃了东西血糖就会上升,食用后会让血糖下降的食物是不存在的。但不同的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也不同,造成的血糖上升自然也不同,糖尿病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膳食摄入均衡,在这个前提下多吃一些低升糖指数的食物。
数据显示,世界上每10个人中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每5秒钟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离世。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蒋永源表示,我国2011~2021的10年时间里,糖尿病患者从9000万增加到了1.4亿,同比上升了55.56%。其中还有7283万名患者没有确诊,不知晓的患病率达到了51.7%,超半数的人不知道自己身患糖尿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表示,糖尿病患者早期一般会有这些症状表现。
经常有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常感觉疲倦、乏力、虚弱等;皮肤上出现异常难以自愈的伤口、疮、疖等;皮肤异常干燥瘙痒,使用药膏后也无法缓解;皮肤的感觉较为迟钝,感觉四肢麻木、迟钝,部分患者会有蚂蚁爬行的感觉;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末端溃烂;视力下降以及白内障进展迅速等。
蒋永源提醒,预防糖尿病要注意这几个要点。
首先就是要保持饮食健康,日常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多吃些水果蔬菜、全谷物,减少高糖、加工食品的摄入;
其次要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运动量,坚持运动对保持体重,控制血糖均有好处;
还有就是要定期进行体检,体检可及时发现身体存在的异常,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是现在十分常见的疾病,对此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日常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参考资料:
[1]《11万人研究发现:经常吃这些食物,更容易患糖尿病!竟不是油和肉……》.健康时报.2023-12-26
[2]《苦瓜、西兰花、萝卜能降血糖?真的存在降糖食物吗?》.果壳.2020-04-03
[3]《超一半人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科普中国.2023-12-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转存!军医教你如何防控糖尿病
哪类人群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科学预防糖尿病?糖尿病管理看什么?今天,联合国糖尿病日,我们邀请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科李晓苗教授,聊一聊防控糖尿病的这些事儿。戳图了解转给关心的人!(李晓苗 李云儿)
来源: 解放军报
医生提醒:冬季应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请注意“3要3不要”
随着寒冷冬季的来临,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不仅仅是如何保暖的问题,还有如何有效地管理胰岛素治疗的问题。
很多患者可能不知道,冬天的低温会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显著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因此,正确使用胰岛素,在冬季尤其重要。
@康复Therapy
为什么冬季使用胰岛素更加复杂?冬季的寒冷气候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一些额外的挑战,尤其是在胰岛素的储存、注射和吸收方面:
- 胰岛素的温度敏感性:胰岛素是一个生物制品,极端温度容易影响其活性。过低的温度(比如冰冻)会使胰岛素失去疗效,而在室温过高时,它也可能变质。
- 寒冷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寒冷天气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尤其是在手脚部位,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如果胰岛素注射到血液循环不佳的部位,可能会延迟药效,影响血糖控制。
- 低血糖的隐匿性:低血糖症状通常会表现为头晕、出冷汗、疲劳等。然而,寒冷天气本身可能也会让你感到冷、乏力,这可能掩盖了低血糖的症状,导致患者反应迟钝。
这些因素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必须格外注意胰岛素的应用,确保药效发挥和血糖的稳定控制。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冬季管理胰岛素治疗需要特别的注意。以下是医生和专家推荐的三个“要点”:
1.要保持胰岛素的适当储存温度
胰岛素应储存于温度为2-8°C的冰箱中。在使用过程中,绝对不能让胰岛素长时间暴露于极寒或高温环境中,尤其是避免将胰岛素放在车内或冰箱冷冻室内。使用中的胰岛素可以暂时存放在室温下,但最好在短期内使用,不超过30天,且避免存放在过于寒冷或潮湿的环境里。
2.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寒冷的天气会导致皮肤血流减少,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因此,注射胰岛素时,应选择温暖且血液循环较为丰富的部位,例如腹部、上臂或大腿。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较好,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也更为稳定。
3.要定期监测血糖变化
冬季气温的变化可能导致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出现波动,因此定期监测血糖非常重要。如果在寒冷的天气中,患者出现异常的血糖波动,应该立即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改变注射方式,必要时咨询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冬季至少每天监测血糖两次,确保血糖在合理范围内。
尽管知道冬季打胰岛素的要点,但也有很多常见的错误,糖尿病患者需要尽量避免:
1.不要把胰岛素暴露在过低的温度中
千万不要把胰岛素存放在极寒的地方,尤其是冰箱的冷冻室,或者直接暴露在冬季室外的低温环境中。如果胰岛素被冻结,可能会失去药效,因此一定要确保胰岛素始终在推荐的温度范围内存放。
2.不要选择不合适的注射部位
寒冷的天气可能导致一些部位(如手脚)血流减少,注射到这些部位的胰岛素吸收可能会受到影响。尽量避免在这些冷冻的部位注射胰岛素,选择腹部或大腿等血流较为丰富的部位。
3.不要忽视低血糖的风险
在寒冷的天气中,低血糖症状可能不容易察觉,因为寒冷本身也会引起一些类似低血糖的症状,如颤抖、乏力等。糖尿病患者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如果出现冷汗、头晕或心跳加速等症状,应该立即补充糖分,并检查血糖。
寒冷的天气会导致身体的基础代谢增加,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保持身体的热量平衡。在冬季,合理的饮食和保暖措施至关重要:
- 补充足够的热量:寒冷的天气会使得体温降低,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从而消耗更多的能量。糖尿病患者应该增加营养摄入,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均衡搭配。
- 注意保暖:合理的穿衣、保持室内温暖都能帮助身体维持正常体温。在冬季,适当增加衣物,避免寒冷引起的血糖波动。
冬季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管理胰岛素的挑战不容忽视。通过合理储存胰岛素、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定期监测血糖等措施,可以确保胰岛素治疗在寒冷季节依然有效。同时,要避免一些错误的使用方法,减少低血糖等风险,让血糖在整个冬季都保持在一个安全范围内。
牢记这些使用胰岛素的冬季“要点”和“错误”,糖尿病患者就能轻松应对寒冷季节,保持血糖的稳定,拥有一个健康的冬季。
@头条健康#健康##糖尿病##注射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