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叫糖尿病(尖叫糖尿病人可以喝吗)
功能饮料别瞎喝 小心危及生命
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周刊在很久之前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说运动之后喝功能性饮料,很可能会影响到心跳和血压的变化,从而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听上去真的很可怕。但并不是这样,功能性饮料可以喝,但要是喝不对,就会越喝越累,下面就看看如何分辨:
1、红牛 乐虎 东鹏特饮。这些是添加了牛磺酸和咖啡因这些物质,并不是真正的运动饮料,而是能量饮料,主要作用是为了提神醒脑,这些呢就不建议运动的时候喝,更适合加班 熬夜 考试这样的场景。
2、水动乐 维他命水 脉动。其实它们也不是运动饮料,属于维生素饮料,比较适合瑜伽 散步不是特别累的时候喝。
3、尖叫 佳得乐 宝矿力水特。才是真正的运动饮料,判断标准是是否加入了电解质纳和电解质钾,这些饮料是需要超过运动1小时以上,并且会流很多汗的时候,最为一种运动中的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很适合饮用,但是在不运动的时候最好就不要喝,因为不仅会胖,还会给身体造成负担。小朋友 孕妇 糖尿病人 咖啡因敏感 心脏病 肾脏不好的就不要碰他们了。
23年,27岁江苏女子诊出糖尿病,流泪不止:早有异常,当时没重视
内容资料来源: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7).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赵军,李光伟. (2019). 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中国内科杂志》,58(4): 298-302.
3. 王雅文,张琳. (2018). 1型糖尿病治疗最新进展.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3(8): 601-605.
2023年,27岁的江苏女子孙青在当地的妇女儿童医院生下了一对双胞胎,一大家子人高兴地合不拢嘴。然而,从手术室推出来的孙青却神色异常,满脸的沮丧,等到能正常下地走路的时候,孙青第一时间就是站在体重称面前,显示65kg。
巨大的落差几乎让孙青尖叫出声,整个怀孕生产让她胖了足足二三十斤,这对于向来有着美貌追求的她几近崩溃,连带着看着自己生下来的孩子都多了几分厌恶,在坐月子期间就吃起了轻食,尽管家里人百般劝阻,却还是无济于事,无奈只好带她看了心理医生。
对方认为孙青这是典型的产后抑郁症,可以通过药物干预。但是这一个方法无论是家里人还是孙青都拒绝了。家里人担心孩子奶水受影响,而孙青担心的则是药物副作用让自己身材走样。见此情形,医生建议她定期来做心理咨询。
出月子后,孙青更是片刻不停地报了各种健身班,很多机构都不敢收她,建议她先修护好身体,但是孙青却不听,前前后后奔走了不少地方这才报上了名。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孙青就被送进了医院,经过检查发现是产后没有修养好导致的子宫下垂。
产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子宫下垂的原因主要与产后女性身体的生理变化有关。产后妇女的子宫及其它生殖器官需要一定时间自然恢复到孕前状态。在整个怀孕期间,子宫显著增大,由于孕激素的作用,韧带和盆底肌肉松弛,以容纳不断成长的胎儿。分娩过程,尤其是顺产,对盆底肌肉和韧带造成进一步的拉伸和压力,使其变得更加脆弱和松弛。
尤其是跳跃、奔跑、提重这类对盆底压力较大的活动,可能会因为盆底肌肉和韧带尚未充分恢复就遭到过度负荷。这种情况下,已经处于较为松弛状态的子宫及其它盆腔器官更容易受到影响,导致子宫位置下降,也就是所谓的子宫下垂。子宫下垂不仅会导致一系列不适感,如腰酸背痛,盆底压力感增加等,严重情况还可能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品质。
折腾了两个来月,但是孙青的体重却并未有多大的变化,反而还住进了医院。望着身上的病号服和洁白的天花板,孙青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出院以后老老实实的进补,而且绝口不提减肥这事。
很快孩子就半岁了,这天孙青意外的发现产前那些衣服自己都能穿下了。因为平时照顾孩子没工夫收拾自己,所以也并没有关注身材的变化,只是身边人偶尔会说她瘦了,那时候也权当是场面话,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站在体重秤上面,孙青喜极而泣,竟然瘦了足足三十斤!当晚,孙青在饭桌上高兴地和家里人分享这个喜讯,大家伙都为她高兴,但只有丈夫纳闷,他知道从出院后孙青不仅没有运动,而且饮食上也不加节制,怎么这样还能瘦,多少有些不符合常理了。但见她难得高兴,也不好意思打断。
一个月后,孙青的体重又下降了5斤,面色看着还有些蜡黄。奇怪的是饭量不降反增,每次吃到最后的就是她,这样的情况放在之前是绝对不敢想象的。这天晚上,孙青躺在床上玩手机,丈夫洗完澡走进来以后,犹豫再三还是开了口。
“你有没有发现你瘦的太快了?”不料对方直接回答道:“我当然知道了,这不是好事吗,我巴不得呢。行了时间不早了赶紧睡觉吧。”说罢,便关了灯沉沉睡去,半夜还起来了三四次去上厕所。
躺在床上的丈夫怎么都睡不着,第二天见孙青醒来以后,就带人去了医院做检查。孙青一脸莫名其妙,得知缘由后指责对方小题大做,到时候查不出问题看他怎么收场。
很快,检查有了结果,孙青查出了糖尿病。血糖达到了13.6mmol/L。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高血糖。这种疾病发生的原因通常和胰岛素作用不足或身体细胞对胰岛素反应减弱有关,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产生的激素,负责促使血糖进入细胞内,供给能量。
糖尿病通常分为两大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并破坏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导致胰岛素严重不足;而2型糖尿病则主要与生活方式因素有关,体内胰岛素虽然还在产生,但细胞对其反应减弱,也称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的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多个器官,包括心脏、血管、眼、肾和神经,增加心脏病、中风、盲症、肾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
这会轮到孙青傻眼了,医生的话也很快让她明白过来自己其实早有症状,典型的三多一少早早上有了应验。事到如今,孙青唯一想知道的就是这病是如何找上门的。
医生对她的生活习惯仔细了解后,很快便指出了病根子:“年轻人总是容易压力大,如果能正确处理倒算了,可你却采用了这一错误方法,这才有了此等局面。”
当人们面临压力时,经常会本能地寻求各种方式来缓解这种感受,而食用甜品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应对策略。人们倾向于在压力大时吃甜品,这在短期内可能会提供临时的舒缓效果。但长期而言,这种习惯却可能导致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人体在压力状态下,会通过激活战或逃反应来应对,这个过程涉及到肾上腺分泌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具有将血糖水平提高到足以应对即时能量需求的效用,以确保人体能够面对紧急情况。然而,当压力成为一种长期状态,频繁和持续的皮质醇水平升高会导致血糖持续偏高,这本身就对糖尿病的发展构成了风险。
而人们在面对压力时吃甜品,实际上是在这种高血糖的环境中进一步增加了糖分摄入。甜品中含有大量的简单糖份,如葡萄糖和果糖,这些糖分被消化吸收后迅速进入血液,造成血糖水平的急剧升高。
正常情况下,胰腺会分泌胰岛素来帮助将这些多余的血糖转移至细胞内,用于生产能量或储存以备后用。但是,当血糖水平频繁升高时,胰岛素的作用也会受到影响。
长期高糖摄入首先会导致身体的胰岛素敏感度降低,这是因为细胞在持续暴露于高水平的胰岛素环境下,对其反应会逐渐减弱,即所谓的胰岛素抵抗。此时,为了降低血糖,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胰腺的胰岛素产生功能可能会逐渐耗竭,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当身体无法通过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时,糖尿病便会随之发生。
此外,长期的高血糖状态还会导致身体的其他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等,这些都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因此,频繁食用甜品不仅会导致糖尿病,还会加剧糖尿病的病情,带来更多的健康隐患。
从心理层面来看,面对压力时食用甜品可能短暂带来愉悦感,但这种应对策略没有解决根本的压力源问题。过度依赖甜食来调节情绪,长期下来可能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高糖摄入导致的健康问题反过来可能增加个体的压力和焦虑,从而促使其更多地寻求甜食来寻求心理上的安慰。
清晨一声尖叫!杭州妈妈被吓懵:23岁女儿“疯了”,差点丧命!这些网红产品又惹祸
说起来
现代人似乎越来越重视
健康、养身
各种“网红”保健品、
“网红”药特别流行
也有很多人在网上
给大家“安利”
自己吃得特别好的药品。
但这次有人吃出事了。
昨天一则消息
冲上微博热搜
▼
今年23岁的安安(化名)
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健康
但这里的重视却要打个引号
她家里堆了许多
“网红”保健品、药品
却在吃后差点“疯了”
甚至有生命危险
网友看完都很心痛
▼
这是怎么回事?
一觉醒来
23岁女孩“疯了”
“下次不能再这么吃了,有什么问题到医院里来找专业医生。”23岁女孩安安在妈妈的陪同下,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急诊抢救室出院,急诊科柯卫锋医师再三叮嘱她,安安拼命点头:“肯定不吃了,家里的都让爸爸扔掉了。”
时间回到前一天清晨,早上6点,安安妈妈正在家里做早饭,突然听到安安房里传来尖叫声,妈妈吓了一跳,赶紧来到女儿房间。
“我就看她眼睛紧闭着,床头有一瓶冰红茶,全部都打翻在床上,她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时不时尖叫一声,我使劲叫她、拍她,她都没有任何反应。”安安妈妈告诉我们。她赶紧叫来了住在隔壁的安安舅舅,舅舅也叫不醒安安,他们赶紧打了120。
“我知道女儿很喜欢在网上买保健品、药品什么的,她还给我推荐过,我看到她床头散着一些药丸,就也包着一起带着。”安安妈妈说。120救护车载着安安和妈妈一路疾驰至浙大一院之江院区。
在之江院区急诊科,医护团队一边为安安进行对症治疗,一边迅速为安安完善了各项检查,血液中PH值为7.21(正常值在7.35-7.45),乳酸值为11.9mmol/L(正常值在0.5-1.7mmol/L),碱剩余值为-18.4mmol/L(正常值在-3.0-3.0mmol/L),钾含量为2.3mmol/L(正常值在3.5-5.5mmol/L)——这些表示安安处于严重的酸中毒合并电解质紊乱状态中。与此同时,安安来到医院后不久,就开始严重腹泻,拉出水样便。
在专家团队的补液、纠正内环境紊乱等救治措施下,上午9点左右,安安渐渐清醒了过来。
原来是吃了“网红药”
差点有生命危险
通过对安安妈妈带来的药品的查看,再加上安安的口述以及手机里的药品截图,专家团队痛心地发现,这又是一例“瞎吃药”差点酿成的悲剧。
原来,安安一向很“重视”健康,常年在网上购买各类保健品。身高162厘米、体重85斤的她,已经非常瘦了,但她还是觉得自己有点“水肿”。
“其实我也搞不懂水肿到底是啥意思,就觉得自己体重很轻,但人看过去还是胖胖的。”安安说。于是她在网上搜索,最终看上了一款蛮多视频博主推荐的国外的“利尿丸”。
这种“利尿丸”可以在网上轻松买到,介绍里写着“利尿排水肿瘦腿瘦脸消除眼睛浮肿”等功效,可以让全身变得轻盈。安安就买了许多回家,按照说明书每晚吃两颗。“尿确实变多了,但好像也没有瘦下来,我吃了一个多月,并没有什么不舒服。”安安说。
就在安安出事的前一天,她无意中和同事聊天,说起自己现在特别容易便秘,感觉这样身体会积攒“毒素”,于是同事给她推荐了一款日本产的粉红色的小药丸,说通便效果非常好,通过在购物平台上查询,这款药注明可以舒缓便秘、减轻肠胃不适,月销量非常大,也是一款“网红产品”。
安安便问同事要了一些,说吃一点试试看。当天晚上,她像往常一样吃了2颗利尿丸,又吃了2颗通便丸。“凌晨3点左右,我被尿憋醒,起来上了个厕所,但之后的事情,一直到在医院里清醒过来,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经过进一步检查、排除相关病因,急诊专家推测,安安已经吃了1个多月的利尿剂,发病前晚上又吃了2颗通便丸,利尿叠加腹泻,体内水分通过小便和粪液短时间内大量丢失,导致安安处于严重脱水、内环境紊乱状态,出现严重酸中毒。人体各器官必须在正常的酸碱度下才能正常工作,而异常的酸碱度不仅影响了安安各器官功能,也影响了脑细胞,从而引起尖叫、意识混乱等谵妄现象。
各种网红药名气大
使用前要谨慎再谨慎
“幸亏安安是和妈妈居住,如果是一个人独居,未被及时发现,这种严重酸碱度不平衡且电解质紊乱是会进一步迅速发展的,很快会出现多器官衰竭,有生命危险,那样就太可惜了。”之江院区急诊科主任李彤副主任医师说。
我们在各大购物平台上搜索,可以看到有很多“网红”保健品和药品。在推荐里,可以看到它们有着非常吸引人的功效,但是我们已经在科普中多次提到,曾有人吃网红保健品,把自己吃出肾衰竭,有人吃网红降糖药,把糖尿病吃成了酮症酸中毒,还有人吃网红药品,把自己吃出肝功能严重损害。
浙大一院专家提醒:首先要明确,保健品没有治疗功效,最多是辅助功能,有相关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帮助,即使要吃保健品,也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而那些所谓的“网红药品”,则更要引起警惕,正规药品的说明书里,都会注明禁忌症、可能的副作用、禁忌人群等,所以到底能不能吃这种药,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咨询。
钱江晚报全媒体编辑中心综合自浙大一院、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