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走糖尿病(糖尿病运动管理金字塔)
按这5点优化您健步走的方法,降血糖效果加倍,赶紧试试吧
健步走是一种特殊的行走姿态,运动强度要高于普通的自然行走或散步,又小于一般强度的跑及竞走项目,是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有氧运动。
如果您想进一步提高健步走的降血糖效果,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优化。
1.调整健步走时的姿态
在自然行走的基础上,躯干伸直、收腹、挺胸、抬头,随走步速度的加快,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肩关节为轴自然前后摆臂,腿朝前迈,脚跟先着地,再过渡到前脚掌,然后推离地面。
其中收腹很重要,您看下健步走走时您收腹了吗?
2.增加步子的长度
身高37.5%的步子长度是人体正常的行走范围。建议将您的步子长度增加至身高的的45%左右,这样会逐渐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与运动,消耗糖原的能力会增强。
如果您的身高是160厘米,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可以把步子的长度增加至72厘米,即使到不了这个长度,增加一点点还是好的,毕竟增加能量消耗,降糖更快嘛。
3.调整健步走的时间
至少走够10分钟,否则没有降糖效果。因为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病友快步走开始的5-10分钟,血液中糖分消耗很少,因此,降糖的效果并不明显。
健步走持续30-40分钟,降血糖的效果最明显。
您可以选择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也可以通过血糖监测,找到您的血糖高峰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之前30分钟开始运动。
4.调整健步走的强度
我们用心率来衡量运动强度,每分钟心率105-126次为小强度运动,每分钟心率127-137次为中强度,每分钟138-148为高强度运动。
每一个强度的健步走都具有降血糖的效果,强度越大,降血糖效果越明显,糖尿病患者朋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5.优化健步走的方式
如果您已经做到了以上4点,可以尝试优化健步走的方式。
高摆双臂:健步走时尽可能将双臂高摆,有助于增加您步行时的能量消耗量,降糖效果更佳。
走跑交替:先以快速步行开始锻炼,然后进行30秒的全速冲刺,再步行1分钟,再全力冲刺30秒,如此反复进行。在相同时间内,身体消耗更多的能量,尤其适合需要减重的糖尿病病友。也可以尝试慢速走和快速走交替进行。
请注意:健步走以后不要立即停下来,可以改为慢速走。因为运动时大量血液聚集在四肢肌肉组织,突然停止运动,血液不能很快回到心脏而产生暂时性脑缺血,会引起头晕、恶心甚至虚脱等不适症状。
看完这篇文章,赶紧试试吧,期待您的反馈留言。
作者:zjp
竞走:一种有益身心的运动方式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运动。除了常见的跑步、游泳等运动方式,劲走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竞走,是一种比普通步行速度更快、步伐更大、动作更有力的行走方式。它不仅能够带来身心的愉悦,还对许多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有着积极的帮助。
竞走的益处众多。首先,劲走可以有效地增强心肺功能。通过加快步伐和加大动作幅度,心肺需要更努力地工作,从而提高心肺的耐力和力量,使心肺能够更高效地为身体提供氧气和养分。其次,竞走有助于燃烧脂肪,达到减肥塑形的效果。相较于普通步行,竞走能够消耗更多的卡路里,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塑造健康优美的体型。再者,竞走能够锻炼肌肉力量。在劲走过程中,腿部、臀部、腰部等部位的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增强了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
竞走对于一些疾病也有着显著的帮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竞走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运动方式。它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水平。研究表明,定期进行竞走运动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往往更好,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相对降低。此外,竞走对于高血压患者也有益处。通过竞走,血管的弹性得以改善,血液循环更加顺畅,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竞走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竞走还对预防骨质疏松有一定的作用。在竞走时,骨骼受到一定的冲击力和压力,刺激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质的形成和增强,有助于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骨骼保健方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竞走虽好,但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适度的原则。在竞走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拉伸关节和肌肉。劲走时,保持正确的姿势,挺胸收腹,步伐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如果本身存在关节疾病或身体不适,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总之,竞走是一种简单易行、益处多多的运动方式。无论是为了保持健康、预防疾病,还是为了康复治疗,都值得我们将其纳入日常生活的运动计划中。让我们迈开有力的步伐,在竞走中收获健康和快乐。
如何让血糖乖乖\u0026#34;听话\u0026#34;?不妨试试以下这2种运动
从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看,糖尿病患者的最佳运动方案为组合运动,即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相结合。其中健步走与哑铃操既简单易学,又兼顾有氧与无氧,普遍适用于大多数糖友。
健步走是一种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的一种健身运动,糖尿病人通过健步走可锻炼下肢肌肉,促进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进而降低血糖,并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可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和避免忧郁。
研究表明糖尿病人一分钟健步走120步降糖效果最佳,具体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时间把控上,刚开始保持10分钟以上,逐渐适应后可尝试每天走30分钟以上,但不应超过90分钟,每周坚持4-5次,每周运动时长不超过300分钟。那么,健步走的正确姿势是怎么样的?
健步走是在自然行走的基础上,挺胸收腹,躯干伸直,抬头目视前方,随着走步速度加快,肘关节自然弯曲抬起,以肩关节为轴,双臂伸直自然向前摆动,同时膝盖朝前,脚跟先着地,过度到前脚掌,最后脚尖着地,推离地面。健步走时上下肢需协调运动,并配合深而均匀的呼吸。同时运动场地需选择视野开阔,空气良好,安全平摊的场所,比如操场、公园,尽量避免在车流量较大的马路和人行道上健步走。且要穿舒适合脚的运动鞋与白色棉袜,以保护双脚。
哑铃操是一种简单的抗阻运动,可锻炼糖尿病患者上肢肌肉,男性最好选择1—5公斤重的哑铃,女性选哑铃最好在0.5—3公斤,若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哑铃重量。那么,哑铃操具体该怎么做呢?
动作一:哑铃侧平举双脚自然分开,身体站直,双手持哑铃位于身体两侧,做肩关节外展运动时,双臂自两侧缓慢上抬至与地面平行,后匀速向下返回至初始位置。
双脚自然分开,身体立直,双手持哑铃以手背朝外垂于身体前侧,做肩关节伸展动作,双臂缓慢上抬至与地面平行,后原路返回至初始位置。
动作三:哑铃臂弯举双脚自然分开,身体立直,双手持哑铃以手心朝外垂于身体前侧,以肘关节为中心缓慢上抬小臂直至贴近肩膀,向下回到初始位置。
双脚分开至略宽于肩,膝关节略微自然弯曲,身体前倾45度,双手持哑铃以手背朝外置于身体前侧,双臂上提至小腹位置,后向下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五:哑铃颈后臂曲伸双脚自然分开,身体立直,双手持哑铃上抬置于颈部后上方,肘关节自然弯曲,后向上自然伸直肘关节,再向下回到初始位置。
建议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10—15次,总运动时间保持在20分钟,一周坚持3—4次,具体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