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钠盐(糖尿病钠低是怎么回事)

中医李隆文主任 0
文章目录:

这6大习惯或会让血糖越来越高,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糖友们应远离

得了糖尿病,不仅血糖会高,高血压、高血脂也会慢慢地找上你,所以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之为“高氏三兄弟”,这“三兄弟”会相互影响,进一步会导致其他器官损伤,导致并发症的产生。

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患上糖尿病并发症,从而影响生命健康。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讲讲,糖尿病并发症偏爱的6种习惯,一起来看看你中了几个?

1、精制主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餐桌上面的主食多为精制白米面,虽然口感大幅度提升,但营养成分流失较多,也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升血糖指数较高。

糖尿病患者应减少精制白米面的摄入,增加粗粮的摄入,粗粮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营养素,而且饱腹感更强,消化吸收更慢,长期食用不仅能帮助控制血糖,而且对于减轻体重也有一定帮助。

2、懒得动

懒得动是现代人的一个通病,很多人回家最爱的就是“葛优躺”,特别是休息日,抱着手机一刷就是一整天,一天的运动量就是起床到洗手间的距离,其实这样的习惯非常不好,经常不运动不仅会导致心肺功能减退,还有可能导致抵抗力下降。

中医理论中,则讲究久卧伤气,人体气血不畅,人就会感到很虚弱,提不起精气神来,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脏腑功能,脏腑功能受到影响,就容易产生疾病。

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养成规律运动的好习惯,不仅能提高心肺功能,还能帮助降低血糖、血压、血脂。

3、肥胖

在中医理论中,肥胖多是由于脾虚,脾之运化失常容易导致痰湿内阻,从而导致血行瘀滞。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能够引起多种疾病。特别是腹部型肥胖,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风险,进而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且,肥胖还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尽量保持在正常的体重,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健康。

4、钠盐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钠盐的摄入,有研究表明,盐分摄入过多,会增强淀粉酶的活动,导致淀粉消化吸收变快,从而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

而且,高盐饮食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盐性寒,味咸,多食盐容易伤阳,引起气化功能下降,容易导致痰浊水湿积滞为患,导致疾病内生。

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控制要控制食盐的摄入,每天尽量不要超过6克。

5、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大家经常看到,但很多人对于香烟的危害没有一个完全的认知。

甚至有很多糖友们认为,吸烟对血糖是没有影响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知,香烟中的焦油和尼古丁进入人体以后,会导致去甲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加重胰岛负担。

有研究表明,吸烟也是一种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而且香烟抽得越多,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就越大。所以,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大家尽量还是少抽烟。

6、酒

酒精是一种高热量饮品,大量饮酒会导致血糖升高,但空腹饮酒又很容易导致低血糖,严重时还会引起昏迷。

饮酒会导致血糖波动过大,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致命,很容易导致急性并发症的产生。

而且,长期饮酒非常伤肝,肝脏损伤容易导致肝糖原合成和释放异常,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所以,平时一定要控制饮酒量,能不喝酒就尽量别喝酒。

以上就是糖尿病并发症更偏爱的6大习惯,平时你有这些不良习惯吗?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及时改正。你还有其他关于糖尿病的问题吗?可以详细说说。

“盐”多必有失,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正确吃盐?

编者按: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食盐是钠的主要来源,因此日常饮食中盐是必需品,但是我们日常盐的摄入往往是超标的,过多的盐反而带来了很多健康问题。高盐饮食被明确定义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与高血压、肝肾疾病和肥胖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及指南介绍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正确摄入食盐。

钠盐摄入过多,2型糖尿病(T2DM)风险增加

现有研究表明,从我们日常摄入的盐中吸收的钠过多,可能会增加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可能是因为不仅钠会影响胰岛素抵抗,而且过量的盐会导致高血压和超重。在一项大型瑞典队列研究[1]中,研究者对基于瑞典人群的ESTRID研究(LADA和T2DM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中355例LADA患者、1136例T2DM患者和1379例与之相匹配的对照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每日钠盐摄入量每增加1 g(或2.5g盐),2型糖尿病风险增高43%;对于LADA,每日钠盐摄入量每增加1g,LADA的发生风险增加了73%。该研究表明,高钠盐摄入量是LADA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HLA基因型所示高危人群中,同时,研究再次确认了钠盐摄入与T2DM之间的相关性。

在食物中添加盐的频率越高,过早死亡的风险越高

近期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的研究[2],分析了在食物中添加盐的频率与过早死亡和预期寿命的相关性。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了 UK Biobank 数据库中的501379例受试者,年龄为40~69岁,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了食物加盐频率的问卷。研究人员还考虑了年龄、性别、种族、贫困、体重指数、吸烟、饮酒、体育活动、饮食和医疗状况等因素,如糖尿病、癌症、心脏和血液疾病。在平均9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了18474例过早死亡,结果表明,在食物中添加盐的频率越高,过早死亡的风险越高,预期寿命越低,与饮食、生活方式、社会经济水平和预先存在的疾病无关。

随着高钾食物(蔬菜和水果)摄入量的增加,上述正相关性减弱,低盐受试者比高盐受试者减弱得更明显。此外,在50岁时,与很少摄入盐的受试者相比,口味偏咸的男性预期寿命减少1.5岁,口味偏咸的女性预期寿命减少2.28岁,这表明口味偏咸的受试者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了28%。研究人员表示,不在食物中添加额外的盐,不太可能有害,并且可能有助于降低人群血压水平。

糖尿病患者的食盐摄入标准指南推荐

对于糖尿病患者,2020CDS指南推荐[3]: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5g以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进一步限制摄入量。同时应限制摄入含盐高的食物,如味精、酱油、盐浸等加工食品、调味酱等。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2021年发布的《成人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推荐[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控制钠的摄入,限钠可降低血压,每日钠摄入量减少1.0g可使SBP下降6mmHg。建议患者食盐摄入量应<6.0g/d。主要措施:减少烹饪用盐(在烹调时尽可能使用定量盐勺),少用高钠调味品(如味精、酱油等),少食高钠加工食品(如咸菜、腌制品等)。

对于糖尿病肾脏病(DKD)患者,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推荐[5]:DKD患者每日的钠摄入量应<2.3g(约相当于6.0g食盐的钠含量)。高钠饮食可增加高血压、ESRD、CVD 及死亡风险,限制钠摄入可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断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如何做到少盐少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6]: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30g。在家烹饪时推荐使用定量盐勺,每餐按量放入菜肴。

01选用新鲜食材,巧用替代方法

烹调时应尽可能保留食材的天然味道,这样就不需要加入过多的食盐等调味品来增加食物的滋味。另外,可通过不同味道的调节来减少对咸味的依赖。如在烹制菜肴时放少许醋,使用花椒、八角、辣椒、葱、姜、蒜等天然调味料来调味。

02合理运用烹调方法

烹制菜肴可以等到快出锅时或关火后再加盐,能够在保持同样咸度的情况下,减少食盐用量。

03做好总量控制

在家烹饪时的用盐量不应完全按每人每天5g计算,也应考虑成人、孩子的差别,还有日常食用的零食、即食食品、黄酱、酱油等的食盐含量,以及在外就餐,也应该计算在内。

04注意隐性盐(钠)问题,少吃高盐(钠)食品

鸡精、味精、蚝油等调味料含钠量较高,某些预包装食品往往属于高盐(钠)食品。为控制食盐摄入量,最好的办法是少买高盐(钠)食品,少吃腌制食品。

05要选用碘盐

为了预防碘缺乏对健康的危害,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实施食盐加碘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碘缺乏病的流行。除高水碘地区外,所有地区都应推荐食用碘盐,尤其有儿童少年、孕妇、乳母的家庭,更应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

总结

减少盐摄入是糖尿病患者日常合理饮食的重要内容,为了健康,这种“口重”的习惯必须改变,而逐渐养成“口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Sodium (salt)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a risk of developing type 2 diabetes.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09/170914210621.htm.

2.Eur Heart J. 2022 Aug 7;43(30):2878-2888. doi: 10.1093/eurheartj/ehac208.

3.2022CDS指南.

4.2021《成人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5.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

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 准则五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_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cnsoc.org)

糖尿病人吃早餐,还需记住这4个“原则”,血糖或可稳一天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天最纠结的事情莫过于饮食搭配。由于身体代谢糖分的能力大打折扣,因此,很多在普通人眼中极为常见的食物,都成了糖友们的“禁忌”。而在食物搭配中,早餐如何选择可能更为头疼。

因为按照传统饮食习俗来说,早餐无外乎油条、包子、馒头、面条,而这些个顶个的都是“碳水炸弹”,若是再搭配上一碗白粥,恐怕会让血糖止不住地向上窜,因此,这类传统早餐恐怕不能成为糖友的选择。

那么,糖友们的早餐应该怎样吃呢?如何进行合理搭配更有益于疾病防治和身体健康呢?记住这4个“原则”,血糖或可稳一天。

1.注重蛋白补充

由于糖尿病人不能够摄取过多的糖分,再加上高脂饮食也被列入了“黑名单”,因此,为了保障身体基本功能和代谢稳定,在蛋白质的摄取上可不能马虎。蛋白质和糖分、油脂都是身体基础的供能营养,并且热量密度并不低,在限制糖分的前提下,分解蛋白质也能够维持生理稳定。而早餐作为每天的第一顿饭,更需要大量的优质蛋白来激活身体动力,考虑到消化吸收,豆浆、牛奶还有鸡蛋、大豆,都可以成为不错的选择。

2.多吃蔬菜水果

由于缺乏碳水摄取,糖尿病人饮食中提供饱腹感的主食占比相对较低,这也就意味着糖友们需要从其它食物中得到“满足感”。而蔬菜水果就是不错的选择,蔬果中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填饱饥饿的肠胃,并且促进肠道蠕动吸收,对营养物质的汲取更为充分。不过还需注意的是,部分水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偏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3.保持清淡饮食

糖友的早餐还应该注意减少调味,尤其要减少钠盐的使用。我们都知道,钠盐摄取过多会成为高血压的主要诱因之一,而代谢综合征往往会互相影响,高血压病症也会加深高血糖状况。根据膳食协会给出的指标,成年人每天摄入钠盐不宜超过6g,早餐不宜超过2g,还请大家合理把控。

4.安排好摄入量

根据建议,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按照热量配比3:4:3来搭配三餐的供给,因此,在决定早上吃什么的时候,不妨把目光放至在整天的饮食搭配,以天或者周为基本单位计算糖分摄取和热量摄入,这样对食物的选择或许会更全面也更丰富。早餐的热量占比虽然不高,但在营养全面上不能马虎,根据研究,早餐摄取的营养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吸收,还请大家予以关注。

总之,糖友们在饮食上多上心、积极采用药物治疗和锻炼恢复相互搭配的方式,或许能够尽早减轻病况,早日做到“想吃就吃”,为此,大家还需要继续努力。

【本图文由“本草世界”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