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考糖尿病(糖尿病初中生)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每天喝两瓶碳酸饮料每餐都吃肉 还不运动 两个初三学生突患糖尿病

近日,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甘宇的门诊来了两个初三学生。

一个是男孩,一个多月前居家上网课时体重180斤,近一周以来食量突然下降,大量饮水,口渴,体重突然降至160斤。就医后,被诊断为糖尿病。

另一个是女孩,因为身上起湿疹来医院看病,在检查时发现血糖高后转入内分泌科经检查确诊为糖尿病。

原来在上网课期间,男孩和女孩都有共同的生活习惯,每天至少喝两瓶碳酸饮料、每餐都吃肉,每天基本不运动。甘宇表示:“近些年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主要原因是能量过剩,而过量喝甜饮料、吃肉、缺乏运动,是导致能量过剩的主要原因。”

病例 两个初三学生患糖尿病

初三男生小刚在一周前身体出现状况,食量突然下降,大量饮水,口渴严重,体重由一个月前的180斤突然降至160斤。

小刚的父亲告诉记者,看到孩子身体出现状况马上带孩子就诊。通过检测,发现小刚血糖太高,同时尿酮体有4个加号,诊断为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是糖尿病的一个急症,有危险,必须住院治疗。

初三女孩小美是因为湿疹到医院看病的,在检查时发现血糖高后转入内分泌科诊治。甘宇告诉记者,女孩来的时候,看到她身体很胖有170多斤,就怀疑她血糖高,经过检测果然血糖太高了,确诊是糖尿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

病因 每天两瓶饮料、每餐都吃肉,基本不运动

记者了解到,小刚和小美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每天至少喝两瓶饮料、每餐都吃肉,基本不运动。疫情期间,父母看到小刚学习很辛苦,给他准备了大量的水果、饮料,饮食上也是天天大鱼大肉;小美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两位老人给孩子顿顿都是高营养,孩子不喝白开水,每天都喝饮料。

因为网课内容比较多,上完网课就写作业,再加上马上要中考了,两个孩子每天几乎不运动,连下楼的次数都很少。

数据 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增长

甘宇说,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18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是12.8%,青少年的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增长。以前青少年的糖尿病是一型糖尿病为主,必须用胰岛素治疗的,被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的糖尿病。现在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肥胖的人越来越多,二型糖尿病在青少年、儿童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

提醒 糖尿病早期基本没有什么表现

甘宇说,为什么说糖尿病可怕?因为糖尿病在早期没有任何明确的症状。只有在血糖特别高的时候,才能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

有的人可能轻微有些乏力,有一些口渴,这也是在血糖很高时可能会出现的症状。

专家 热量产生的多能量就过剩,人就要发胖

甘宇说,饮料不仅含糖量高热量也高,热量产生的多就代表着能量过剩,人就要发胖,比如说一瓶500毫升的饮料含有的热量大约是200多千卡。

这么多热量意味着什么?相当于正常的走步210分钟、快跑22分钟、爬楼梯31分钟、跳绳31分钟、骑车31分钟,这样才能把热量消耗掉。

甘宇说,人的增重和肥胖是由于能量过剩带来的,比如说孩子身高165厘米,体重60公斤,需要的热量是每天1800千卡。一个青少年一天吃三顿米饭,按照八两算,热量就是1600千卡,还不算水果肉蛋奶。如果每天再喝两瓶饮料热量就400多千卡,超过身体需要的能量就变成脂肪蓄积起来。这样人的胰岛素抵抗就明显了,胰岛素抵抗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此外,疫情期间运动少,能量消耗不出去,这也是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建议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中的重要一环

甘宇说,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一定要合理饮食,减少含糖食品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同时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可以控制体重、平衡热量。每天最好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运动时间,长期规则运动对减少糖尿病引起的慢性并发症,特别是心血管并发症帮助很大。

对于患糖尿病的孩子和家长来说,和医生配合,每天坚持测血糖,每2~3个月测量糖化血红蛋白,每年检查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甲状腺功能、眼底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早期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吴强

来源: 沈阳晚报

南宁市中招体育考试方案公布!满分60分

南宁市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方案敲定!13日,南宁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对外公布《南宁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测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今年体育与健康学科测试沿袭2019年的常规三大项,再加上兴趣特长和民族体育,考试满分为60分,市区体育与健康测试时间安排在5月10至19日。市区缓测时间安排在6月12日。

考这些!

沿袭2019年的常规三大项,再加上兴趣特长和民族体育

根据《方案》,今年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且身体健康的考生,必须参加体育与健康学科测试,体育与健康学科测试实行集中测试,测试内容及赋分具体如下:

第一类:跑——50米跑,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

第二类:跳——立定跳远。

第三类:力量——原地掷实心球(2kg),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

第四类:民族体育——抛绣球,踢毽子。

第五类:兴趣特长——篮球(往返运球投篮),游泳(50米,姿势不限)。

方式一:考生可从上述测试内容中选择第一、二、三类,每类限选1项进行测试。

方式二:也可从上述测试内容中的第一、二、三类中选择2类,每类限选1项;从第四、五类中选择1类,每类限选1项进行测试。

每项满分为20分,共60分。

这样考!

半天内完成3项测试,测试成绩当场向考生本人宣布

根据《方案》, 考生必须在半天内完成三项测试,原则按照50米跑→跳类→力量类→民族体育类→兴趣特长类→800米(女)/1000米(男)的顺序进行。如有报游泳项目测试的考生,必须由该校领导、任课体育老师于测试当天上午或下午把考生送到体育与健康学科测试游泳项目指定测试地点进行测试。测试成绩应当场向考生本人宣布。今年体育与健康学科测试项目的要求、方法及评分标准如下:

第一类:跑

第二类:跳

第三类:力量

第四类:民族体育

第五类:兴趣特长

莫着急!

考试时出现以下几类特殊状况可特殊申请

《方案》对临时因伤病不能参加考试的考生,也做出了相关规定:

1、测试期间因患急性伤、病(含女生例假)的考生,可申请一次缓测,缓测后,按实际得分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

2、测试期间因伤、病且三年体育成绩及格的考生,可申请免测,按36分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

3、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结核,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红斑狼疮、猩红热、癫痫病、肝炎、肾炎、骨质疏松、心脏结构或心脏功能异常等),曾经家族中出现过猝死情况以及医疗机构认定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考生,须申请免测,按36分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

4、对丧失运动能力的残疾考生,可申请免测,经审核后,按60分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

5、其他参加集中测试的残疾考生,须提供残疾证明材料,其体育与健康测试成绩应不低于36分。

根据《方案》,体育中考缓测工作在每年6月中考前的双休日进行。

这样申请!

缓、免测申请程序如何办理请看过来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考生如何缓、免测申请程序?《方案》也详细作了出解答:

1.测试期间因患急性伤、病(含女生例假)的考生,由本人填写《南宁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测试伤、病考生缓测申请表》(附件5),家长签名,经南宁市教育局中小学招生办公室审核后方可缓测。

2.因伤和疾病不能参加集中统一测试的考生,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结核,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红斑狼疮、猩红热、癫痫病、肝炎、肾炎、骨质疏松、心脏结构或心脏功能异常等),曾经家族中出现过猝死情况以及医疗机构认定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考生,须申请免测,按36分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由本人填写《南宁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测试伤、病考生免测申请表》(附件6),家长签名,并出具县级以上(含县级)医院证明,报南宁市教育局中小学招生办公室审核免测。

3.丧失运动能力的残疾考生,必须提供市(县)合法有效的残疾证,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南宁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测试丧失运动能力考生申请表》,家长签名,并附残疾证复印件、近期全身照,经学校体育老师、班主任、校长签字同意,报南宁市教育局中小学招生办公室面试学生后审核,可免予参加集中统一测试。

来源:南宁晚报

大考获得好成绩中学生患上糖尿病

肥胖根源:只重视成绩,不重视体魄

真实故事:黄子健(化名)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疾病著名专家辛颖曾经收治的一位患者。当时,黄子健刚刚参加完中考,而且成绩十分不错。但是,由于他体重已经超过200斤,家人就在中考之后带他到医院进行检查。而检查的结果令人万分震惊:小小年纪的黄子健已经患上了二型糖尿病,需要终生服药治疗。听到消息,黄子健的母亲号啕大哭:“都得上糖尿病了,中考考得好又有什么用?”

实际上,黄子健急剧发胖是在初三这一年发生的。由于课业负担很重,黄子健几乎没有户外活动的时间。偶尔有一些休息,也是在电脑或电视屏幕前坐着不动。由于晚上经常补课,黄子健在夜里十点多还要大吃一顿。整整一年的时间,黄子健的体重由180斤猛增到202斤。面对日益发胖的儿子,黄子健的父母也不是不着急。但是在他们眼中,一切都要等中考结束再说。因为和考试成绩相比,任何事都是次要的。

专家解析:辛颖告诉记者,只重视学习成绩,不重视学生的体魄是误区,导致学生乃至儿童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日益增多。此外,家长,尤其是孩子的祖辈对健康认识的偏差也影响着孩子。在那一代人看来,多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是健康、营养的做法,孩子胖乎乎的才显得健康可爱。此种观念再加上溺爱心理,导致许多孩子不吃蔬菜,张嘴就是大鱼大肉,更有甚至不喝白开水,只用各种奶制品来解渴。长此以往,孩子的肥胖就在所难免。辛颖建议,儿童和青少年最好减少接触电脑和电视、手机的机会,保证每天的“屏前时间”不超过2小时。其余时间多到户外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