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毒糖尿病(糖尿病以毒攻毒)
山东一女子指控医生前夫对自己“投毒”致重伤二级 事发6年后嫌疑人被批捕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冷宇
2019年7月13日,山东费县女医生刘畅(化名)通过社交媒体发文,举报同为医生的前夫高某森,曾在2016年使用大量激素药品对自己进行“投毒”,引发舆论关注。
同年7月16日,一份疑似高某森的回应在社交平台流传,文章对刘畅所举报的内容一一反驳,否认“投毒”行为,并称因二人婚姻问题,刘畅以这种公开举报的方式对自己进行“打击报复”。
事发近6年后,2022年6月22日,刘畅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今年3月18日,费县当地警方已对自己被伤害一案进行立案侦查。4月13日高某森被警方刑事拘留,4月28日被检察院批准逮捕。“6年,我终于等到了,希望高某森得到严惩!”
刘畅的血糖检测结果
女子公开举报:称被医生前夫“投毒”
2019年7月14日,刘畅通过社交平台公开发文《实名举报费县医生长期盗取医院大量药品,多次下毒谋杀妻子》,称同为医生的前夫高某森曾在2016年,二人婚姻存续期间,使用大量激素药品对自己进行“投毒”,导致自己的血糖一度高达“正常人的3倍以上”,对个人身体机能造成严重损害。文章发出后,引发社会关注。
举报信息显示,2016年10月末,与高某森结婚刚刚半年,刘畅出现全身疼痛、手脚不时抽搐、脸部变大变形等不适状况,恰逢换季,她怀疑自己患上了感冒。对此,身为医生的高某森以“不需要去医院浪费钱”为由,在家为其打了几天吊瓶。然而这并未缓解刘畅的不适,反而又出现了视物模糊、腿部抽筋等症状,“短短20天时间内,我的体重竟增加10多斤,腿部腹部皮肤出现大量裂纹。”
刘畅提供的检验报告显示,当时其血糖为18.5mmol/L。她表示,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时,“每个医生都反复问我是否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怀疑其在短时间内服用过大量激素类药物,“医生怀疑我得了库欣病,一种死亡率极高的耗竭性疾病”,而一直陪同就医的高某森没有任何表示。最终,医院认定刘畅患上了Ⅱ型糖尿病。
2017年9月末,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畅母亲发现了家中存有大量药品,其中包括7支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结合之前的种种异常,刘畅怀疑,高某森使用大量的激素药物“谋害自己”。
刘畅与高某森是大学校友,从校服到婚纱,二人于2015年10月29日登记结婚,2016年4月补办婚礼。虽然日常会有一些吵吵闹闹,但“感情还是有的”。
刘畅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大概在婚后两个月,2016年6月,就感觉自己平日喝的水与牛奶有异常,“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丈夫会用这种方式来伤害自己。”她回忆说,高某森性格内向,平时走路都会低着头,不怎么和人打招呼,“就是很老实的那种类型”。
刘畅说,在两人恋爱期间,她曾在高某森的出租屋看见一把断口的刀。高某森的解释是,自己用捡来的2元钱买了2个肉包子,将房东家的狗毒死了,刀的断口是砍狗砍出来的。当时的刘畅并未在意,“我就觉得,男孩子调皮嘛。”
前夫回应是“诬告”:起诉名誉侵权
发现家中存放的大量药品是地塞米松后,刘畅迅速前往费县钟罗山派出所报案,但因证据不足,警方并未进行立案。此后,刘畅辗转当地多个部门反映相关情况。2018年4月,费县卫建局就刘畅反映的“高某森偷取所在医院药品、给本人注射20天左右激素针剂”等问题作出《答复意见书》。经费县卫健局调查,刘畅所提供的照片中的大部分药品是高某森自行购买,部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溴索注射液、利巴韦林等药品为其从医院科室备用药品中借用。
其中,高某森在2016年3月15日至2017年10月31日期间,从梁邱中心卫生院购买了81支地塞米松。卫健局认定,高某森未经所在单位护士长同意,违规拿取价值400余元的药品,决定“给予高某森停诊7天反省、罚款500元”的处罚。
费县卫建局认为,刘畅反映因高某森给其用药造成身体患病一事,由于事发时二人是夫妻,在家中实施的输液行为,双方各执一词,故“我局无法对具体问题作出调查”。
就在刘畅公开举报高某森的第三天,社交平台出现《关于我前妻化名刘畅视频指控我的事实真相》一文,疑似高某森的回应,文章对刘畅的举报内容进行了一一反驳。该文称,2016年11月,自己为刘畅输液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而非感冒;2017年1月,因刘畅发烧应其要求给予地塞米松退热,共使用6支。在回应中,该文将刘畅的公开举报行为归结为“为了打击报复我”。
刘畅在举报信息中写道,2019年6月18日,其前夫高某森被带到刑侦队审讯,“他承认对我用了一部分药品,打了十多天”。随后,高某森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将刘畅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处刘畅立即删除相关举报文章。
费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刘畅本人发布的文章涉及高某森的性别、出生时间、工作单位等,且文章在没有有权机关生效文书确认的情形下,发布“多次下毒谋杀妻子”“不知道前夫害了多少人”等书面言论,属于诽谤行为,被告人刘畅确实侵害了原告高某森的名誉权。
2020年7月17日,费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处被告刘畅删除其发布的网络信息。2022年6月23日,截至记者发稿前,刘畅并未删除相关文章。
鉴定意见书
造成重伤二级 事发6年后嫌疑人被批捕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7月16日,费县钟罗山派出所民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警方正在受案调查阶段,将在进一步调查之后决定是否立案。
由于证据不足等问题,事件一度陷入停滞状态。事发近6年后,2022年3月18日,费县当地警方对刘畅被伤害一案进行立案侦查。同日,费县公安局就刘畅身体损伤作出伤情鉴定,刘畅身体损伤程度属重伤二级。
鉴定意见显示:1、刘畅于2016年11月份到医院检查发现的“血糖升高”与使用激素类药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刘畅外源性库欣综合征表现与使用激素类药物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不会于2016年11月当月即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典型临床表现,考虑使用激素类药物应该有一段时间了;3、刘畅于2019年9月4日检查发现的双侧无菌性股骨头坏死,不排除与既往使用激素类药物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因间隔时间较长,现有资料无法明确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与2016年11月份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存在因果关系;4、现有材料不能确定被鉴定人刘畅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与2016年11月份使用激素类药物存在因果关系。
6月22日,封面新闻记者从费县公安局办案人员处了解到,目前,高某森已被检察院批捕,“按故意伤害批准逮捕的”。
立案回执
当事人质疑: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人?
刘畅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目前,自己双腿是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其中左腿已经恶化至塌陷状态,“就想着这个事情完了去做手术”。
刘畅表示,在奔走的6年中,自己关注了很多以往的类似涉及使用大量激素“投毒”的案例,对于前夫高某森按照故意伤害罪批准逮捕的事实“难以理解”。“内蒙古投毒案的投毒人最终都是以故意杀人进行判决,为什么高某森是故意伤人呢?”
6月23日,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对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人罪进行了解读。
孟博律师表示,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内容。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内容是剥夺他人生命,希望或者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故意伤害的故意内容只是要损害他人身体健康,即使伤害行为客观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为时出现未曾预料到的原因而致打击方向出现偏差,或因伤势过重等情况而引起。司法实践中,要认定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是伤害还是杀人,应遵循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从行为人与被害人的关系,案件的起因、过程、结果、作案的手段、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强度、作案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行为人作案前后的表现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封面新闻梳理相关文书发现,关于高某森为何使用大量激素类药品以及具体使用了多少支激素类药品等事实信息,有关部门尚未对外披露。
刘畅表示,自己已放弃民事赔偿,“只希望高某森得到严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女医师称遭前夫用药慢性谋杀,男方仍在卫生院工作,曾被停职罚款!要反转?
近日
山东费县女医生发称:
“感冒后被新婚医生丈夫注射大量激素
疑遭其慢性谋杀”。
现在丈夫已成前夫,
官方回应、男方回应接踵而至
事情难道要“反转”?
自称“一家都是医生”,山东费县的一位女子却因感冒患上了重病,身体变胖、视线模糊、抽筋……
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竟然是2016年10月的时候,她患感冒在家时被在医院工作的医生丈夫进行了输液。这是真的吗?
刘畅举报的文章截图
7月16日,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电话联系到这位女医生,她告诉记者,其前夫是自己读医科学校时的师兄,两人婚前恋爱了几年,“那时候只是觉得性格有点怪,但没有想到他能干出投毒杀人的事情。”
而当天男方也在网上发出声明一一否认了前妻对自己的指控,一时间事情真相变得扑朔迷离。据了解,目前费县公安局已对此事展开调查。
◆◆女子爆料:◆◆
医生丈夫违规为自己注射大量激素
怀疑遭其投毒谋杀
2019年7月13日,山东费县一位女子刘畅(化名)爆料,自己在2016年10月期间被其丈夫大量注射激素,怀疑其是投毒谋杀。
据悉,该女子称一次生病后,其当医生的丈夫在家里为她输液。没想到因此却导致了体重激增,头晕抽搐等问题。据悉,当时生病时,女子曾经表示想去医院,但是其丈夫却表示,自己就是医生,可以在家输液。
事后,该女子也曾辗转去过四五家医院就诊,当时医生都反复问她有没有使用激素,女子不明就里表示没有用过,而同样作为医生为其输液的丈夫全程陪同却并未说任何话。
直到离婚后偶然发现大量激素药物
她才对前夫产生怀疑
在久病不愈又查不出具体原因的情况下,2017年9月,女子的丈夫高某提出了离婚。对此,女子一家难受之余,答应了高某的要求。
没想到,离婚后,女子的母亲在收拾衣柜的时候,忽然发现衣柜里有好几支激素类药品。想起医生的话,女子对前夫产生了怀疑。
而在再次就医之后,女子出院后,体重终于得以减轻,身体的各项机能也逐渐恢复。女子表示,她曾觉得自己的水和牛奶里会有味道,但是当时并没有怀疑到丈夫身上。
前夫承认对女子用药
但是不承认谋杀
男子为何会对女子用药?女子认为他可能有意识的想要谋杀自己,因为激素药物并不是普通人的必备药,感冒也根本不用使用激素。
而在报案后,该男子也承认了对女子滥用药物,但是拒绝承认自己谋杀。而女子则保留了自己全身体检的相关报告作为证据。
要求其停职并吊销资格证
刘畅认为,高某滥输液、滥用激素、违规开处方这种种行为,严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要求立即吊销其医师资格证,停止其职务并接受处分,并对其当时所在医院的追究监管失责责任,还自己一个公道。
◆◆网友热议◆◆
小心枕边人
会否是为了离婚不分割财产?
对于女子的遭遇,网友们表示同情,他们认为当今社会,如果男子不喜欢女子,完全可以不必同她结婚。如果结婚后为了离婚不分割财产就随意害人,这无疑是非常不可取的犯罪行为。
◆◆官方回应◆◆
县卫生健康局:高某曾被停职罚款
县公安局:正在受案调查
针对山东费县女子爆料,被丈夫大量注射激素,怀疑其是投毒谋杀,县卫生健康局回应称,高某购买81支地塞米松,违规取药,2018年曾被停职7天、罚款500元。费县公安称,正在受案调查阶段,根据调查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2019年6月,此事被山东省《问政》节目通报,费县公安局6月7日开始启动调查。刘畅文中讲述,6月18号,前夫高某被带到刑侦队审讯,他承认对刘畅用了一部分药品,打了十多天。
7月16日下午,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联系到费县卫健局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首先对于高某违规取药之前已经进行过相应处理;其次,网帖所称“谋杀”是否成立,这个费县公安部门目前正在调查,卫健局将根据警方调查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费县卫健局这位工作人员告诉纵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男方高某目前仍在乡镇卫生院工作。
◆◆男方回应◆◆
疑似男方辩词流出
借助微博ID@曝光君曝光
7月16日上午9:40左右,
疑似本事件中刘畅(化名)前夫的高某某
借助微博ID@曝光君
发布对“女方指控”的回应。
该微博称:
“女子疑被医生丈夫滥用药物
男方本人针对文章指控回应”
核心内容如下
高某表示,2016年10月,前妻CT检查出腰椎间盘突出,检查当天去前妻常去的诊所输液,有甘露醇、地塞米松、丹参注射液等(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常用处方药),回家后是前妻主动找他说为节省治疗费用,让他在家为其输液治疗。之后2017年1月前妻感冒又要求自己在家为她地塞米松输液治疗。
高某表示,“她隐瞒了其输液的真实原因,她对所输药品均知情并认可、授意我这么做。而且输液时是当她面配的药,她父母都陪在家里。”
同时对于前妻长文指控医生多次询问是否有使用过激素类药物男方一直没有任何表示一说,高某也进行了否认,称自己一直主动跟医生承认为前妻使用过地塞米松,辗转多处陪前妻看病,“每处都如实告知其患病史及用药史,最终在齐鲁医院确诊为多囊卵巢、Ⅱ型糖尿病、代谢综合症。”
而对于争议的焦点那91支地塞米松,高某在声明中回应称,自己共分8次购买91支地塞米松,前妻第一次于2016年10月使用了5支(5毫克/支),第二次于2017年1月使用了6支(5毫克/支),其余分多次给予二姐孩子外用擦洗过敏性皮肤病,剩余7支家中备用。并称这些药一直放在卧室书桌架上,人来人往都能看到。
高某在声明中承认在家中输液不符合医疗规定,也承认存在违规拿药的行为,称已经认识到错误,并且也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声明中高某提到了二人离婚的“真相”,称前妻因不孕不育导致脾气暴躁,多次到自己单位闹事,还监视自己,分居期间前妻还两次带亲属到工作单位当众威胁并殴打自己和同事,有当地派出所出警记录为证。
高某称,2年来前妻不停“诬告”自己,现在又以“蓄意杀人”的名义开始了新一轮控告,高某在声明的最后表示“以上所说句句属实,如有不实愿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男方在微博回应文章的部分截图
◆◆网友谨慎吃瓜◆◆
男方疑似更有条理
但是……还是等官方的吧
什么是地塞米松?
据科普中国报道,地塞米松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药,具有抗炎、抗免疫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免疫性疾病、过敏、肺结核等炎症、皮肤科疾病、眼部炎症、哮喘等疾病。
地塞米松还可以起到收缩血管、减少出血量、维持血液循环的作用,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急救药品。近十几年来,地塞米松的临床用药量逐年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塞米松市场。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到,地塞米松长期使用的副作用有:医源性库欣综合征面容和体态、体重增加、下肢浮肿、紫纹、易出血倾向、创口愈合不良、痤疮、月经紊乱、肱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及骨折(包括脊椎压缩性骨折、长骨病理性骨折)、肌无力、肌萎缩、低血钾综合征等。
(来源:新京报)
长期使用地塞米松有何危害?
据广州日报报道,不当使用地塞米松,会引起以下副作用:代谢紊乱、血糖偏高、体重异常增加,引起“向心性肥胖”,出现“满月脸”、“水牛背”、腹部指纹等表征。也可导致肌无力、骨质疏松及骨折,甚至间接引起骨头局部坏死。
大剂量的服用,甚至会导致糖尿病、消化道溃疡等,因此老年人、青少年、糖尿病、溃疡病等患者忌用或者慎用。
另外,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采访了一位资深内科医生。医生表示,地塞米松是药物,说“投毒”还不至于,但是也要看用药剂量以及是否对症,地塞米松禁忌症中有“糖尿病”一项,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地塞米松,可能会引发急性并发症,严重的也可致命。
如何购买地塞米松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张海英介绍,地塞米松是处方药,所以不能随便在药店去买。患者应去医院就诊,待病情有了一个明确诊断之后,才能开具使用。
披着白大褂的恶魔为升迁给同事下毒
十多年前,“马加爵事件”轰动全国,“感谢室友不杀之恩”句式走红网络。可看完今天这个故事,我们怕是要将这句话改改——“感谢同事不杀之恩”。
医生救死扶伤,常被人们比作“白衣天使”。他们每天与死神争夺时间,只为挽留住更多的生命。可今天这起案件的凶手,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披着白衣的恶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女医生自杀
2016年5月23日,内蒙古赤峰市,大风,小雨。张霞(化名)又去市医院做体检。中午11点多,她给丈夫王磊(化名)发了信息,说自己不回来吃午饭了。
一小时后,王磊打张霞电话,想问问她何时回来,可听筒里只传来冰冷的机械女声:“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王磊四处寻人无果,他联想到最近张霞总说些“不想活”之类的话,觉得事情不妙,赶紧报案。
红色山峰 图源网络
位于赤峰市老城区东北角英金河畔的红色山峰,蒙语叫做“乌兰哈达”,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也是中国北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区,还可眺望逶迤的燕北长城遗址。3天后,在这座美丽的山上,有人发现一具尸体——是张霞。死因:过量服用艾司唑仑中毒死亡,也就是俗话说的安定。
红山海拔近700米,从公园西门走到山顶,健康成年人大约需要半个小时,而张霞是连脚都迈不开的重病患者:股骨头坏死、库欣综合征、白内障、重度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压缩性骨折、糖尿病、肝囊肿……难以想象,她是如何忍受剧痛拖着病躯爬上山顶,吞下毒药。
图源网络
张霞生前是赤峰市某医院放射科主任,证件照里的她身着白大褂,清秀白净,笑容灿烂。在同事们眼中,这位40多岁的女领导精明干练,性格开朗外向。虽然身材娇小,个头只有一米六左右,但是行事果断、雷厉风行,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她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充满了正能量。
可是,从2014年3月或4月的某天开始,她感到腿脚无力,越来越走不动路,嘴里总是不对味,喝杯水不是觉得甜就是觉得苦,口角炎反复发作,吃中药、输液都不见好。8月,她已经无法上台阶,甚至在平地上都难以行走。
2014年之前,张霞每年体检都很健康,可如今,骨质疏松、糖尿病、白内障等各种疾病陆续找上门来。从当地到北京再到呼和浩特,张霞四处求医问药,被诊断为“外源性库欣综合征”——这是一种由某种激素过多引发的综合症。
办公室投毒
“应该只是吃错了东西,得注意日常饮食。”王磊这样提醒妻子。他特意请人开出了健康食谱,自己认认真真的为张霞做好每一顿饭。可大半年过去了,症状始终不见缓解。此时的她,已和从前判若两人,身材从苗条变得臃肿,头发全部掉光,甚至出现压缩性骨折。“脸又红又肿,但不是普通的肥胖,而是激素引起的虚胖。”
2015年12月,张霞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20多天。按照医嘱,出院后她本应回家卧床,但正值医院评级,她放心不下,仍来上班。29日8时,张霞早早去医院准备写科室考评报告。走到办公室门口,只见门半开着,“这么早,是谁呀?”她心生疑问,从门外向里张望,结果恰巧看见同事田继伟正给她的水杯里放东西。“难道是他在给我下毒?”
张霞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待田继伟出门后,她尝一口杯中的水,似曾相识的苦涩味道立即搅动了她的味蕾,张霞的脊背发凉,她将水倒入一饮料瓶里保存起来。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怀疑,之后3天,她每天躲在办公室外观察,同样的情形连续发生。
藏在张霞心中的疑团揭开了谜底,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王磊断然提议:“想办法拿到证据报警。”2016年1月2日,张霞上班后打开手机录像模式,放在办公室的档案柜里,故意晾上一杯水后离开。20分钟后,她回办公室尝了一口水,是苦的,手机录像显示,田继伟潜入她的办公室,将水杯里的一部分水倒入水池后,用一只长约10厘米的蓝色瓶子往水杯里倒了些液体。
图源网络
从2016年1月2日开始直到2月2日,她把手机放在书柜中录像,拍摄下田继伟作案的一幕幕。2月21日,在丈夫的陪同下,张霞将手机录制的视频刻成光盘交给了公安机关。
为将田继伟抓个现行,公安机关进行周密部署。2016年3月19日8时许,张霞像往常一样上班,把手机放在办公室的档案柜里打开录像模式,接着去阅片室开早会。会后,她故意在阅片室逗留,没有立刻回办公室。而田继伟从阅片室出来后,趁人不备,径直到张霞的办公室,拿出随身携带的蓝色小瓶,将液体倒进她的水杯和暖壶中。当他完成一系列动作后,转身见到了警察,傻了眼。
上午9时许,在医政科工作人员见证下,侦查人员在放射科医生值班室、放射科登记室,对田继伟的人身及相关处所进行了搜查,在田继伟白色工作服衣兜搜出蓝色塑料小瓶,在他使用的铁皮柜内搜出多只装有透明液体的饮料瓶和塑料袋包装的方糖12块。
证据确凿,田继伟被捕了,可两年的病痛折磨加上沉重的精神打击,张霞终于被击垮了。身为医生,她很清楚,这一身的病治愈无望,她不愿再做家人的累赘。遗书里,她写下对父母、丈夫、孩子的歉疚,将后事一一交代,随后登上红山,服下了最后一剂毒药。
田继伟被捕时,此案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而张霞的死亡更是将民愤推向了制高点。人们震惊、愤怒、惋惜,无法相信每天都在救死扶伤的医生竟利用医学知识,给同事下慢性毒药。民间出现过无数种说法:有人说是因为情杀,有人说罪犯已潜逃……细节被传得愈发离奇,真假难辨。
那么,田继伟究竟为何要谋杀张霞呢?
升迁希望落空
时年46岁的田继伟毕业于某医学院。因为读书时成绩优异,1995年,田继伟毕业后直接进入到张霞所在的医院工作。
田继伟平时少言寡语,同事给他贴上了“内向”的标签。然而,内向并不意味着软弱,果断是田继伟性格的另一面。在医院超市,服务员的热情推荐通常会被他果断拒绝——“我就要这个”,不容商榷。
影视剧照
对待工作,他一丝不苟。入职最初几年,放射科主要负责常规X线检查、体检透视、胃肠道钡餐检查等,人少活多,工作十分辛苦。田继伟的勤奋好学有目共睹,他不放过每一次晨会读片的机会,勤于思考、积极发言,定期随访放射质控疑难病例,做好每一例检查的追踪记录。
放射科由于技术的专一性,人员出路相对局限。对田来说,横向调动至其他科室做主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科主任职务成为田继伟孜孜以求的小目标。
寡言少语的田继伟刻意改变自己,尝试以古道热肠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一次,所住小区里有孩子患了罕见的肠道疾病,超过24小时就有生命危险,多亏了他及时帮助救治化险为夷。与同事交往,田继伟也是八面玲珑,经常约上几个要好的同事点菜拼酒,一直喝到饭店打烊,然后醉醺醺地互相搀扶着回家。
2003年,女医生张霞从别的科室调进了放射科,成了田继伟的同事。2012年左右,放射科主任的位置空了出来,医院领导层集体研究决定,公开报名,竞争上岗。田继伟激动不已,他寻思自己兢兢业业这么多年,工作能力和成绩有目共睹,放射科主任非他莫属。但经过民主推荐和测评,院领导集体研究决定,由张霞担任放射科主任。
任职公示在内部网站上发布后,田继伟心中塞满了嫉妒和愤恨。
嫉恨滋生恶念
张霞顺利升迁后没多久,田继伟也被提拔为副主任,可他并不满足于此,居于张霞之下,让他倍感羞辱。田继伟很在意其他人对自己的称呼。一次,有同事当着张霞的面,喊了声“田副主任”,他当即撂下了脸子:“啥事情,没事离开这里。”
2014年3月,医学院同学组织了一场聚会,让田继伟很受伤。昔日的同窗,不少走上医院领导的岗位,也有的离开医卫系统下海经商发了大财。他则屈居在二甲医院科室副主任的岗位上,一待就是数年。读大学时,他最欣赏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聚会之后,这句名言再次激发了他的斗志。可是,科主任一个萝卜一个坑,其他科室根本不可能有他的位置,张霞与他年龄相仿,挪动的可能性极小。除非她生了重病,不能上班。想到这里,他的头脑突然灵光一现。
田继伟患有糖尿病、甲亢,甲亢治愈后又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平时会注射胰岛素,他上班时随身带一些常用的激素药物。一次,张霞无意中看见田继伟服用激素,随口说起她血糖高,对激素过敏。他盘算着,如果偷偷给张霞下点药,让她喝下去加重病情,无法上班,这样就见不到这个眼中钉了。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但是,如何下药而不被发现呢?田继伟学习过药理知识,他自己使用的某激素类药物,如果过量,不仅会导致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加重,甚至可能出现激动、不安、定向力障碍等精神症状。如果与一些注射液配伍,可实现慢性中毒的目的。这正是田继伟所期盼的,害人于无形,不动声色地把对手赶出科室。
某激素类药和某注射液是田继伟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不需要特地为张霞准备。作为科主任,张霞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放射科每天上午8点准时开早会,张霞开完早会后,必去阅片室,返回办公室后习惯性喝水,这在时间和空间上给田继伟提供了下药的机会。于是,他准备了白糖、矿泉水瓶、雪碧饮料瓶、一些激素类药物和某注射液,将它们进行混合再加少量的水。将装有配好混合液体的矿泉水瓶和雪碧饮料瓶放在放射科登记室自己的铁皮柜里。做好这些准备,他每次随身携带的蓝色小瓶里加多半瓶白水,趁张霞到阅片室的期间,倒入配制的混合液体装满小瓶。
田继伟断定,张霞喝了他亲手配制的混合液体,肯定给身体带来损害。果不其然,2014年4、5月,她喝办公室水杯里的水觉得发苦,咨询过本院医生,以为味觉出了问题。等到了8月,她已经无法上台阶,甚至在平地上都难以行走。
张霞的身体越来越差,田继伟自认目的达到了。可他没想到这块“绊脚石”是个“铁娘子”,身体再差,只要稍微好转一定会来上班,他竟然始终没有取而代之的机会。田继伟决定继续下药,直到张霞站不起来为止!
可他的如意算盘再次落空了,在张霞和警方的细致配合下,他再也藏不住自己恶魔的本质……
2017年4月,田继伟一审被赤峰中院认定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田继伟提出上诉。同年12月25日,内蒙古高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负有救死扶伤神圣使命的医生田继伟,本应该坚守良知,表现出受过高等教育的修养,最后却在名利、地位、嫉妒的驱使下,心甘情愿变成面目可憎的刽子手。在长达两年的投毒过程中,药物侵蚀了张霞的健康,也侵蚀了田继伟作为“人”的最后一点良知。
来源:辽沈法律帮、检察风云、上观新闻
投稿邮箱:dahehanjingwe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