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用糖尿病(急性糖尿病用什么药?)
每天一到两杯奶茶,12岁女孩体重飙升到166斤,竟被查出这一病症
来源:潇湘晨报
记者 | 梅玫
12岁的小玉因近2年来体重急剧增加,从58公斤增长至83公斤。爱女心切的父母赶紧将孩子送到了长沙市第三医院。
在内分泌代谢科,经过简单评估后发现,小玉身高159厘米,但体重却达到了83公斤,腰围95厘米,体重指数则为32千克/平方米,体脂率51%。
根据儿童生长发育曲线,12岁女孩体重指数(BMI)大于23千克/平方米即为肥胖,体脂率超过35%为重度肥胖,小玉已达到重度肥胖的程度。
除此以外,血液检查中发现,小玉的血尿酸值高达702微摩尔/升,谷丙转氨酶210单位/升,谷草转氨酶94单位/升,甘油三酯2.41毫摩尔/升,全部高于正常值。
在排除了遗传因素后,医生询问饮食情况时,小玉的父母透露出这样一个细节:自从爱上喝奶茶后,小玉平时每天要喝1-2杯奶茶。不爱运动、食欲不错的小玉近几年体重连年上升。
最终,小玉被诊断为肥胖症、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转氨酶升高。
无独有偶,27岁的男青年小何,身高172厘米,体重高达105千克。2个月前因突发昏迷,被120救护车送到了长沙市第三医院。
急诊入院后,抽血检测血糖达到55毫摩尔/升,血尿酸高达1000微摩尔/升,属于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
经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2天后,小何终于转危为安。
清醒后的小何告诉医护人员,自己平时非常爱喝奶茶。近2年来双足、双手指、腕关节多处出现疼痛,并伴有白色“石子状”突起;更甚的是,右腕关节稍一活动便显得很吃力,局部还有卡压感。
原来,小何在入院前2个月已经出现了口干、多饮、多尿的症状,但小何不以为意,为了解渴,每天喝1、2杯奶茶,最终导致了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黄德斌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人体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克。而部分奶茶中,一杯500-700毫升的奶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可达6.2克,是标准值的3倍多。反式脂肪酸超标可能会造成引发心血管疾病、损害记忆力、诱发糖尿病、影响生育等严重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反式脂肪酸,奶茶中的含糖量也远超标准值。以500-700毫升的奶茶为例,其含糖量在11~62克之间,平均每杯含糖量34克,而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应控制糖的摄入,每天最好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除此之外,奶茶中的脂肪和咖啡因含量也不容小觑!根据上海消保委的调查报告,奶茶中脂肪含量达到7.8克/100毫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每天烹调油建议25-30克。一杯奶茶中,咖啡因的平均含量达0.27克,最高的含量为0.428克,约等于4杯咖啡中咖啡因的全部含量。
黄德斌解释,糖进入到人体后,一部分用于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另一部分则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急用。
然而,人体合成糖原是有上限的,过多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比如胰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大肠癌、黑色素瘤)等疾病。
另外,奶茶中的果糖可以在人体内转换为嘌呤,导致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尿酸水平升高。当人体的血尿酸长期超过420微摩尔/升的时候, 将形成尿酸盐结晶,并广泛沉积在骨骼、关节、韧带、皮下组织,导致痛风石的形成。
旅游季 糖友如何携带胰岛素
暑假期间可谓是全年的旅游旺季,小伙伴们都按捺不住想要外出旅游的内心。然而,对于需要使用胰岛素的糖友们,外出旅游却是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了,胰岛素的携带和保存可是大有讲究,该如何正确处理?在此,邀请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师唐榕和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王燕,一起为您解开疑惑。
唐榕表示,胰岛素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光照和振动等,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低于0℃时,胰岛素活性会遭到破坏,而温度超过25℃则活性降低。
1. 对于未开封的胰岛素(瓶装胰岛素、胰岛素笔芯和胰岛素预充注射笔)应贮存在2-8℃环境中,如冰箱的冷藏室。
2. 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室温保存,外界温度高时(>30℃)应贮存在2-8℃环境下,保存期为开启后1个月内,且不能超过保质期。
3.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防止反复震荡。
4. 装有胰岛素笔芯的胰岛素笔放回冰箱前应取下针头,否则注射后反复从冰箱中放入取出,胰岛素笔芯中的药液因热胀冷缩会吸入空气形成气泡,致使注射剂量不准,从而影响血糖的控制。
唐榕指出,根据旅行时间长短计算好此次出行需要使用的胰岛素量,保证足够的胰岛素可用;携带足够的验血或验尿的必需品,如采血针、试纸和仪表等;血糖仪的备用电池等。
王燕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用作胰岛素保存的便携式产品有:车载小冰箱、冰袋、胰岛素冷却袋等。
1. 短途旅行(1-3天):夏季气温高,室外活动可将胰岛素储存在冷却袋、冰袋或自备保温杯中携带,需要注意,胰岛素不要直接贴着冰袋放置,宜用毛巾等包裹放置,以防凝固而影响药效。有空调的室内则常温下携带和保存。
2.中长途旅行(4-10天):胰岛素最好准备两倍的量,一份随身携带,另一份可放在随行家人或朋友那里,不要放在大行李箱内,以免行李遗失或被偷时,发生没有药物可用的情况。
未开封的胰岛素最好保存在一个便携式储存器具(冰箱、冰袋、冷却袋等)中或自备保温杯。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放入冰箱2-8℃冷藏室内。
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可在室内常温下携带和保存,室外活动是在气候炎热(>30℃)的地区时,应将其储存在冷却袋或自备保温杯中携带。 胰岛素能否带上飞机?能否托运?
王燕表示,糖尿病旅客可以携带足够的胰岛素制剂及带针头的皮下注射器在飞机上使用,但须出示医疗证明;药品和注射剂应包装完整,保持药品上的标识以证明携带的药物并非经过调换;胰岛素应与其它手提行李分开过安检,并告知工作人员,以便接受检查。
乘飞机时,胰岛素应随身携带,不能托运。因为行李舱的温度一般在0℃以下,胰岛素会因温度过低而失效。此外,剧烈震动也会破坏药物的生物活性,导致药效降低或丧失。
1.外出旅行难免多行走,糖尿病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鞋子,保证舒适。
2.外出旅游美食诱惑,糖友们应当注意摄入量,不可暴饮暴食。
3.若旅游当地温度较高或在飞机上空气较干燥时,为防止脱水,应多补充白开水,以免因血液粘稠度高,增加脑中风的机会,但切勿补充果汁。
4.既往出现过低血糖的患者应随身携带糖块、饼干等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5.凡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最好随身携带一张糖尿病自我保健卡片,以备紧急情况时急用。
外出旅游时应有妥善的规划及准备,使旅游活动对血糖的影响降至最低,这样不管是在家里还是旅行,都能充分享有生活的乐趣!
文|健康养生周刊
编辑 姚赞原
糖尿病患者做好这8项准备工作再远行,才是真正的健康旅游
不知不觉,国庆长假已经过半,赶紧抓住假期的尾巴,出门玩吧!
作为一名糖尿病的患者,出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否则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这不是危言耸听,请看案例。
旅游带来的悲哀
案例一:几年前,曾有一名中年女性患者,旅游途中感觉脚趾疼痛,不能行走。脱下袜子发现,右脚第二脚趾底部红肿,有水疱,不得不中途返回,因返回的路途比较遥远,到医院后,虽经积极换药、控制感染等治疗,最终因局部溃烂、坏死而不得不截掉脚趾。
因当时水泡中的渗出液呈淡绿色,疑为爬山时被硬草扎透脚底皮肤所致,待伤口痊愈穿鞋时发现,受伤位置有一铁钉已经穿透鞋底。
案例二:前年,一位老年男性患者到国外旅游,国外高糖、高脂肪饮食热量高,导致血糖飙升。因没有随身携带血糖仪、也没带降糖药,致使血糖升高没有及时发现,也没有服用降糖药物,高血糖并发眼部感染,两周后回国,不得已摘掉一只眼球。
案例三:今年夏天,一位南京来青岛旅游患者的家属,手握一支胰岛素笔,满头大汗地匆匆赶到医院,说是胰岛素笔坏了,已经两次没打胰岛素了,仅仅更换了一个胰岛素针头,问题就解决了。
案例四:近日,遇到一对同患糖尿病的老年夫妻,去国外看望子女时,男性患者突然发生急性脑血栓,颠簸了七八个小时的飞机,烦躁、痛苦、焦虑地挣扎,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煎熬,难以言表。
旅游途中,发生问题的患者,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都是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由于日常不注意糖尿病知识的学习,难以预料可能出现的情况。
由此可见,糖友如果想要保证旅游顺利,以下8件事一定要知道。
1.先征得医生同意
向医生说明自己近期准备外出旅游,特别是几天以上的旅游、国外游等,医生会酌情建议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尿蛋白、眼底、血脂等。
若检查发现心脏缺血、血脂异常明显、眼底病变、肾功能不佳等不适合旅游的情况,要遵照医嘱,先治疗,暂不外出。只有在医生许可下,方可外出旅游。
2.医药用品,准备充足
自己日常服用的各种药物,如降糖药、降压药、调脂药等,不要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所有药品,最好多备用一份,由家人或朋友保管。
血糖仪及相关物品(试纸、酒精棉片)随身携带,每天监测血糖,及时了解血糖变化,发现异常,要分析原因,加以纠正。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携带足够的胰岛素针头,如果温度高,胰岛素要放在冷藏包中。
另外,还需要携带感冒药、退烧药、救心丸、止泻药、体温计、创可贴、碘伏棉棒等;高血压者,最好携带便携式血压计;注射胰岛素者,备用一支胰岛素笔。
3.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 穿厚底、舒适、不漏脚趾、可调节松紧的运动鞋,再带一双备用鞋。穿浅色、透气、柔软的棉质袜,每天一双。
- 保持足部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 随身带糖果、点心等,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
- 准备无糖饼干、梳打饼干等,不能按时进餐时食用。
- 水杯或矿泉水,随时饮用,特别是出汗较多时,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体内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发生脑血栓。
- 口袋中装有急救卡,注明患者姓名、疾病名称、家人联系方式等。
- 根据天气冷热,携带衣物,防止日夜温差,感冒受凉。
- 准备一个手电,行夜路时,防止绊倒受伤。
- 银行卡和现金,一定要充足。
4.结伴旅游或与家人同行
朋友或家人了解患者的病情,出现异常,能及时发现,相互帮助,及时处理。
5.避免劳累,量力而行
根据自己的体力、精力等,随时调整。如爬山不一定非得爬到山顶,必要时可休息等候,但要与导游或家人保持联系。
6.出现不适,先查血糖
不管出现什么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均要先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药物,不要随意中断药物治疗。
如感冒或腹泻的时候,尽管食欲不佳,进食不多,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血糖会相应地升高。此时,若突然停用降糖药物,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甚至有诱发酮症酸中毒的可能。
7.突发情况,当地就医
突然出现胸闷、憋气、腹痛等症状,要立即停止旅游,平卧休息,必要时服用救心丸,拨打120到附近医院看急诊。
每到一地,先要了解当地就近的医院情况,如医院的名称、医疗水平等,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相应治疗水平的医院。
8.与专业人员保持联系
与内分泌专业的医护人员保持联系,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咨询专业人员,获得下一步的诊疗建议。
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及家属:一定要主动学习糖尿病管理知识,防患于未然。
作者:胡新林,青大附院内分泌代谢疾病科,副主任护师,糖尿病教育专家,主编《医疗专家十护理专家教您战胜糖尿病》等著作。